白起卻笑道:“來得正好。請他進帳。”
只聽外面腳步聲起,帳簾一掀,李定國走了進來,進帳之后,先給白起見了禮,口稱大將軍,然后向劉宗敏拱手施禮。劉宗敏雖然方才表現得很氣惱,可是見了李定國,卻是哈哈大笑,拉住他的手:“定國侄兒,你能來真是太好了,誰不知你是八大王帳下最能打的將軍,你來了,咱們還怕誰呢。”
李定國與帳中各人一一見過,然后對白起道:“大將軍,不是末將故意遲延日期,實在是川中道路難走,我數萬大軍行動不便,將近半個月才出得四川,走到洛陽附近之時,又聽到聯軍已經過了黃河,便急急忙忙趕來,沒想到大將軍神威蓋世,沒過幾天,就把滿人韃子打得屁滾尿流,狼狽逃走,末將真替大將軍感到高興,所以不住腳地趕了上來。”
白起道:“將軍來得正好,此時我軍雖然取得大勝,可是從洛陽一路到此,早已是精疲力竭,各軍都無力再進,需要休養一段時日,而此時清軍也在山海關休整,我們不能給他們以喘息之機,應當一鼓作氣,將其趕出關外。這個時候,最需要的便是生力軍。聽說將軍帶來了五萬人馬,足可以勝任此戰。不知將軍敢不敢率軍前往山海關?”
李定國一笑:“定國此來,便是為了抗擊滿清韃子,豈有不敢戰之理,還請大將軍下令,定國赴湯蹈火,也絕不皺皺眉頭。”
白起道:“好,本帥這便命你帶本部人馬,一路直取山海關,將清軍及關寧軍趕出關外,逼其撤回錦州。”
李定國領令,卻道:“如果末將此戰順利,清軍退出關外,那么山海關就由末將來鎮守么?”
白起道:“你占了山海關之后,留部下鎮守,自己趕緊回來,咱們還有大事商議。”他沒有明說,李定國也明白,戰敗了清軍之后的事,甚至比戰爭還要重要。用句大白話來說,就是種得了果子,看看怎么分了。
李定國沒有在北京耽擱,回到營中,立刻整軍出擊,他親率五萬鐵騎,直殺奔山海關來。
此時皇太極已經回到了盛京(就是如今的沈陽),他是皇帝,不可能在山海關留駐。回到盛京之后,立刻召多爾袞來見。
多爾袞剛剛到達山海關,沒過三天,便接到了皇太極的傳召,心中十分不安,但是也只得前去。召命上沒有提到洪承疇與吳三桂,因此這二人沒有隨同前往。這是皇太極給洪承疇和吳三桂留了面子,不想訓斥他們。
到了盛京之后,多爾袞見了皇太極,沒想到皇太極對他還是十分親熱,并沒有提戰敗的事。多爾袞更加不安。跪地請罪。
皇太極搖搖頭:“此戰之敗,罪不在你,而在于朕。朕低估了這幫漢人,最低估的是秦王。他居然派張儀聯合了所有的諸候。這是我們沒有料到的。大鷹雖然厲害,可是草原上的牛羊都集在一起,亮出了硬角,這連大鷹也沒有辦法啊。”
多爾袞連忙謝恩。皇太極又道:“這個時候,還不是我滿人進**原的時機,本來朕認為,趁著明朝已亡,中原諸候們群起紛爭的時候,問鼎天下,逐個擊破敵人,最后可以完全占領中國土地,可是沒想到在這個時候,中原所有的諸候都將我滿人視為最大的敵人,他們居然拋開了私仇,聯合起來與我滿人為敵。少見的齊必協力啊。我們敗了,并沒有什么奇怪的。”
多爾袞道:“陛下,如今我們還有山海關在手中,只要此關由我滿人掌握,隨時可以南下,攻進京城。請陛下給我旨意,讓我回山海關整頓人馬,我保證不用半年,必然可以再次拿下北京。”
皇太極冷然搖頭:“你以為他們還會讓你在山海關安穩下去?他們還會讓你在那里從容不迫地整頓人馬?每一個漢人都清楚,山海關對于京城意味著什么,那里可是北方的最后一道屏障了。只要白起還沒有被羊油蒙了心,他就一定會繼續進攻,直到拿下山海關。”
多爾袞咬牙道:“那就讓他來吧,連日以來,我清軍將士已經憋足了悶氣,正好可以出一出了。”
皇太極道:“你的人馬已經太累了,這一逃便是上千里,短時間之內,還有能力作戰嗎?”
多爾袞道:“我們是累了,可這幫流賊也不是鐵打的,他們到了北京,應該會休整一些天,等他們休整過來,我大清鐵騎,早已嚴陣以待了。這次敗仗,是我低估了白起,從今以后,我絕不再犯這樣的錯誤。”
皇太極瞧著他,眼神很復雜,這是他朝中最能打的王爺,在軍中的威望也極高,可以說整個滿清,除了皇太極以外,最有能力,最得人心的,便是多爾袞。此人唯一缺少點政治頭腦,但也不是個莽夫。皇太極對他一直是有戒心的,如今又將洪承疇與吳三桂派到他帳下,聽他指揮,實在不是皇太極的本意。
如今多爾袞戰敗,其實是挺合皇太極心意的,他這一敗,失了軍中的威望,在民間的人望也會有損失,皇太極是希望看到這一點的,所以他才對多爾袞好言相慰。
此時皇太極在想,山海關還要不要守,如果多爾袞守住了山海關,日后進攻北京城,也非常容易,那時候他真的復奪了北京,會立刻聲威大震,皇太極實在不想發生這種事。
可是不守山海關,日后再想進攻中原,談何容易。吳三桂率領數萬人馬,就可以牢牢頂住自己的十萬大軍。如果山海關被李自成重新占領,李自成一定會派重兵守衛此關,那時再想打進關內,難如登天。
正在他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的時候,突然有人來報,北京城下已經有一支人馬,氣勢洶洶地向山海關殺來了。
多爾袞聞聽大吃一驚,忙問:“是誰的人馬?有多少人?”
探報道:“回王爺的話,那支人馬打的旗號,上面寫的是張字,據前方報說,乃是四川張獻忠的人馬。為首的將官叫李定國,人馬不少于四萬,都是騎兵。”
多爾袞心中大驚,他知道,張獻忠的人馬并沒有參與這場會戰,怎么到了北京,突然冒出來一支四萬余人的大軍。
皇太極聞聽,心中嘆息一聲,他知道,山海關是守不住了。
眼下如果從盛京調兵,前去增援山海關,加上多爾袞收集下來的人馬,本來是可以守住的,可是那樣一來,會造成盛京周圍的空虛,整個遼東,再也沒有多少人馬了。而蒙古人,則很有可能趁機而動。
雖然大清已經征服了蒙古,但是蒙古人一直并沒有完全心服,說不定出現機會之后,他們會突然殺來,盛京離著蒙古草原并不太遠,蒙古騎兵來去如飛,短短幾天之內,就可以攻到盛京來。
而且據蒙古來的消息說,自從多爾袞戰敗,蒙古草原上已經有部落蠢蠢欲動了。
比起山海關,這更讓皇太極憂心。他不怕漢人軍隊攻進遼東,因為氣候,因為地形,都對自己一方有利,所以漢人的軍隊不會貿然進犯,可是蒙古人就不同了,草原上部族有多兇悍,皇太極很清楚。一旦讓他們看到自己內部空虛,這群草原狼一定會像聞到了血腥一樣,迫不及待地露出尖牙。
因此皇太極幾乎在眨眼之間,便做出了決定,他拍拍多爾袞的肩膀:“還是撤退吧,山海關不能守了。我們的人馬不能再有損傷了。”
多爾袞急了:“陛下,如果不守山海關,日后我們如何進攻中原……”
皇太極把他領到地圖前,指了指蒙古草原:“你還不明白嗎?”
多爾袞愣了愣,低頭沉思了片刻,這才抬起頭來:“臣明白了,漢人與蒙古人比起來,還是好對付的。”
皇太極點頭:“你回去吧,把山海關里的人馬都撤出來,去寧遠鎮守。”
多爾袞立時領旨,星夜趕回山海關。
此時李定國的前鋒人馬,已經離山海關不到五十里了。
洪承疇與吳三桂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他們不是這里的主帥,沒有命令不敢妄動,二人的心思一樣,就是趕緊撤軍,李定國來勢洶洶,而且兵強馬壯,都是生力軍,而自己一方尚在休整之中,軍中傷兵太多,病倒的人也不少,馬匹也不齊全,軍器丟失無數,很多人都是空著手逃回來的。這樣的軍隊,豈能與敵人再一次死戰。
洪承疇甚至已經下令,只要敵人再挺進三十里,他便不等多爾袞來到,直接撤軍,有什么后果,自己一人承擔。
就在這個時候,多爾袞終于回來了,而且帶來了撤軍的旨意。
洪承疇與吳三桂大喜,立刻布置撤軍事宜。幸好洪承疇事先已經做了些準備,所以還不至于顯得那么慌亂,全軍人馬還算有次序,有步驟地依次撤出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