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章 剪除私兵
“剪除私兵?”便是諸葛亮的沉穩(wěn),聽了劉憲這一言也由不住的呆愣了。多少年了,從光武皇帝中興漢室開始,地方大族門閥豢養(yǎng)私兵就成了慣例。沒誰會想著去剪除私兵。
太平盛世時,朝廷也下詔明令,那時候都無法剪去,更何況如今正逢亂世,這些士兵部曲是家族門閥保護自身的最可靠的力量,其能容忍如此被人收了去。
“亂世人無所歸,部曲永隨將。”這句話說的是亂世軍將,用在民間自然不太合適,但豪門大家的私兵比起來,卻是同一個道理。
歐洲中世紀的貴族莊園,放到中國西漢時就已經(jīng)涌現(xiàn),光武帝起事時,南陽和河北諸郡紛紛響應,而那些響應劉秀之人多是豪強地主。
劉植、耿純以私兵隨劉秀,成為東漢開國勛臣,在病危時他們都指定子侄代統(tǒng)營眾,至死都不愿放棄私家武裝。
在農(nóng)民起義勢大的地區(qū),豪強地主為求自保,更是廣聚兵眾,待機漁利,如劉秀的娘舅南陽樊宏作營塹以待劉秀;京兆第五倫聚宗族鄰里依險阻固,抗拒赤眉;南陽族姓馮魴聚賓客,招豪杰,作營塹,觀望等待。這些豪強地主,舉兵萬眾,其實力之強就當比的眼下的雍闿、高定、朱褒。
東漢強盛時期,經(jīng)濟、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豪強地主勢力也隨之發(fā)展,百姓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財富,不是作為賦稅流入國庫,而是作為地租為豪強地主所攫取。豪強田莊中種有許多種類的谷物、蔬果、竹木、藥材和其他經(jīng)濟作物,飼養(yǎng)各種牲畜,還有養(yǎng)蠶、繅絲、織縑帛麻布、染色、制衣鞋、制藥、釀酒醋、作醬等手工業(yè)。比之中世紀歐洲的所謂莊園,大氣、豐富、強勢何止倍論!
這種情況下,隨之發(fā)展起的自然是是門閥私兵,大到公卿之家,小到縣鄉(xiāng)土豪,莫不是如此。想想當年董卓亂政時,豪強地主武裝割據(jù)者何其之多,這根源就是劉秀這個老祖宗親手栽培下的。
一連三天的日夜奔走,劉憲回成都來可不是為了看諸葛亮發(fā)呆的,轉頭望向同樣有些接受不了的劉備,“主公,益州各地豪都強驕橫慣了,不狠狠的收拾一下,怕還是要受劉璋之苦!”
“亂世用重典,主公猶豫不得啊!”地方豪強全都是喂不熟的狗,只有狠狠的教訓一頓,才能讓他們明白過來在益州,誰才是主人。
“主公,這可是個妙招,能得一箭雙雕之功。”龐統(tǒng)已經(jīng)回過神來了,瞧著他那一臉的興奮的樣子劉憲就曉得,這家伙定是想到了什么損招。“主公先前之所以猶豫不決,一是生益州豪強的氣,二是怕責罰了孝直,使得益州的豪強不知到了天高地厚,再次狂放起來。可現(xiàn)在,主公若是在責罰孝直的同時,剪除了他們的私兵,那自然能讓益州士族豪強曉得主公心意,從而不敢再犯。”
“且我軍現(xiàn)今兵員短缺,若能收盡巴西、巴郡、蜀郡等郡縣的豪強私兵,也能彌補一些缺口啊!”龐統(tǒng)說話間已經(jīng)默默地算計起了蜀中大族門閥,單是成都附近怕就要有上萬,那幾郡下來,“主公,少說也有兩萬人丁啊!”
“我大漢州郡兵將,從來都是良家子,這些人只要入了軍,那就算是平民。他們的家人也理所應當?shù)脑撌瞧矫瘢绱司褪莾扇f戶,十四五萬人口啊。”
這丫的,竟然還打著這樣的注意。望著龐統(tǒng)滿臉的奸笑得意,劉憲心中暗自為蜀中豪強落了把淚。
對于蜀地的治理,諸葛亮歷來便是主張重典峻法施之,主要原因就是益州地方豪強太過驕橫。詳細的盤算了一片,他接著開口道:“主公,士元之言倒也算周到。益州豪強雖然驕橫,可他們到底是偏遠小族,其為首者永年(張松)、公衡(黃權)倆大族,放在中原,也是籍籍無名而已。與那些累世公卿之家,完全比不得。所以,主公只要態(tài)度強硬,有大軍坐鎮(zhèn),西川斷然不會亂。且主公只需要隱隱的透出去,是為了懲罰擷取府庫之過就是。”
諸葛亮重點放在了剪除私兵上,直接將之前被列為首要討論問題的——是否責罰法正,這一命題給揭了過去。
這是表明,他贊同龐統(tǒng)的“一箭雙雕”了么?
劉憲嘴角一翹,見到劉備安然點頭。他才不會沒眼色的去添亂呢,不看劉備大BOSS都不談了么!
反正自己的目標達到了,還管他法正如何?
暗暗一笑,劉憲心中一陣暢快,總算又圓上了一個不是心愿的心愿。
在前一世,因為喜愛三國,所以穿越三國的小說讀了N多,當時記在腦中亂糟糟的,甚至在重生之后自己還靠那些東西來應證《三國演義》。時間過去了十六年,到現(xiàn)在還能記著的內(nèi)容已經(jīng)很少了。
可其中的一本書就像一顆揮之不去的陰影牢牢地印在劉憲心中。并不是這本書太好太精彩了,事實上這本書的內(nèi)容甚至書名都已經(jīng)被早早的忘了去。能讓劉憲銘記在心的只有主角求援時的一段遭遇。
鄧艾出陰平道,蜀漢主力皆在劍閣守備,困難之際主角求到了蜀漢的各大世家,相求他們以私兵相助。
鄧艾敗了,但私兵折損的也很厲害,但似乎還有一些世家派出的兵很少,主力還是關張趙、諸葛等劉備集團的頂梁柱后裔。
這個不真實的“印象”令得劉憲對私兵一直暗憂在心,再對照歷史(演義)——鄧艾出陰平道,尚書仆射諸葛瞻(諸葛亮之子,時年三十七)臨危授命,結果“老子英雄兒非好漢”戰(zhàn)死錦竹,一同陣亡的還有其長子諸葛尚(十九歲),黃權的兒子黃崇(尚書郎),張飛的兒子張遵(尚書),李恢的侄子子李球。
可見諸葛瞻率領的這支部隊是一支多有勛舊子弟組成的近衛(wèi)軍,是蜀漢最后的力量,他們的覆滅對蜀漢、對劉禪的打擊稱得上是致命。
兩方一比較,劉憲心中是要多難受有多難受,可以說就算這次剪除私兵不成,還有下一次等著呢,劉憲是絕不會放棄的。而現(xiàn)在,一舉解決,他當真是心胸大暢。
Ps:那本書應該是前兩年看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記不得了。只知道主角是劉備和孫夫人兒子的兒子,雖然也是劉氏后人,但身份尷尬不受待見。
寫這本書的時候,前天想到了這一段,再想到歷史上的那場綿竹之戰(zhàn),心理面真的有些難過。
老子英雄兒好漢,真的不適用他們。但對劉氏的忠心,卻是讓人感慨。其中的黃崇,更是令人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