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叩謝完上蒼後,徐徐起身朝著劉備躬身一禮:“請玄德公入內一敘!”
聽到這聲邀請,劉備方纔從震驚中回過神來,整了整衣冠,劉備吩咐關、張二人在莊外等候,自己則懷著激動的心情踏入莊內。
進入客廳後,劉備的目光與諸葛亮對視,不知爲何,只這一眼,劉備便感覺積蓄多年的失落、怨氣統統煙消雲散,心中一片豁然開朗。
天運轉輪,驀然大動,益州忽起一道火光,直射而出,那海市蜃樓照應在陽都天空,成龍影之象。
劉備雖然驚奇這天地異象,但爲了不失禮數,他還是回過神來,對著諸葛亮拱手一禮:“漢室末胄、涿郡愚夫,劉玄德拜見臥龍先生!”
“玄德公客氣,請入座!”諸葛亮目光清澈,神色嚴明,拱手回禮。
“臥龍先生乃曠世大賢,胸有無盡韜略,心懷廣大黎民,我劉玄德雖然不才,但一心想要平定戰禍,使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此心天地可鑑,懇請臥龍先生出山相助!”
“玄德公莫急,你我先座談一番,再論後事。”
聽諸葛亮還有考較的意思,劉備微微有些失望,不過,他臉上的笑容依舊:“一切聽從先生安排!”
諸葛亮對劉備的態度頗爲滿意,飲了一口清茶後,燦然笑道:“方纔設問相攔,還請玄德公莫要介懷。”
“先生爲世間人傑,我卻不過是落魄末胄,能見先生已是萬福,望先生不棄鄙賤,多賜教誨。”
“我乃一躬耕農夫,怎敢妄談天下大事?只怕才疏學淺,叨擾了尊耳。”
“先生此言差矣,先生才學足可安邦定國,韜略更可平定亂世,還請先生以天下蒼生爲念,不吝賜教。”
諸葛亮聽了後,雙眸陡然綻放光華,目光直視劉備,先是問道:“玄德公先前答問,眼望蒼生,一心爲救黎民百姓,可惜眼下亂賊勢大,漢室已失其鹿,天下諸侯共逐,亂世實難終結。”
“現如今,玄德公將不過十,兵不過五萬,且無根基之地,而其他如袁紹、孫賁、曹操、馬騰、韓遂、劉璋之流,哪個不是坐擁一州之地,擁兵過十萬。”
“此等形勢下,玄德公又豈有回天之力,與各大諸侯相爭?”
諸葛亮一語道出了時下劉備的處境,可劉備卻沒有絲毫頹唐,反而鬥志昂揚:“我如今勢淺力薄,卻與諸雄相爭,這看似不自量力,但卻並非沒有功成的可能。”
“我麾下文臣武將雖少,但他們卻個個不凡,且對我衷心不二。”
“最爲重要的是,我雖然屢戰屢敗,但卻從未喪失信心,先生有曠世大才,若能夠出手相助,我定能一改頹勢,逆勢崛起!”
劉備瞬間爆發極大的氣勢,竟令諸葛亮也微微有些吃驚,想起剛纔天空出現的異象,他不禁暗想:“劉備今天前來見自己,看來是上天註定,而天出異象,更是說明他未來可能成爲爭天之龍!”
心中思量已定,諸葛亮侃侃而談道:“如今天下,各方角逐已初分勝負,再難白手起家,奪下一州。”
“孫賁坐擁豫荊交三州及半個揚州,擁兵數十萬,謀士如雲,猛將如雨,又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之爭鋒。”
“袁紹出身四世三公,家族底蘊深厚,雖然他志大才疏,好謀無斷,但依舊可以雄踞北方。”
“曹操雖有雄才大略,但其轄地位於孫賁與袁紹之間,如果不能擊敗這二人,其成就必然有限。”
“中原有這三條蛟龍角逐,玄德公想插足,可謂是難如登天。”
“遼東之地,雖然地廣,但人口稀疏,人才短缺,很難蓄積奪天下之大勢。”
“雍涼二州,民風彪悍,將士驍勇,本是絕妙根基之地,奈何已有馬騰、韓遂雄踞,玄德公也很難插足。”
“唯獨益州,此處險塞重重,沃野千里,昔年高祖藉此成就帝業。”
“今益州牧劉璋闇弱,雖然民殷國富,卻無進取之心,且受漢中張魯覬覦,蜀中智者都希望有明主駕臨。”
“玄德公可擇時前往依附,暗裡結交開明之士,待時機成熟,便可借討伐漢中張魯之機,巧奪兵權。”
“若能得益州、漢中,便可構建爭奪天下之根基,到時候內修政理,西和諸戎,南撫彝、越,便可先取雍涼,成吞天大勢,再得天下有變,便可東取荊州,南下中原。”
“如此一來,大業可成,漢室可興,天下蒼生可救矣!”
諸葛亮妙語連珠,說得劉備一陣失神,等劉備反應過來時,眼中已是異彩連連。
緊接著,諸葛亮命童子取來一幅地圖,一邊展示給劉備,一邊說道:“玄德公,這是益州十九郡的地圖,你要成就大業,就需先取益州,立下奪天下之根基。”
劉備朝思暮想的,便是有一塊屬於自己的根基之地,益州被譽爲‘天府之國’,高祖劉邦又在這裡龍興,劉備對它可是眼熱得緊。
就在劉備本能地想表達心中激盪的心情時,卻陡然想到了什麼,臉上立馬露出爲難的神色:“先生大才,一席話讓我茅塞頓開,只是,益州劉璋爲漢室宗親,我如果謀奪他的基業,只怕要遭天下人指責,如此,豈不是失了人心?”
諸葛亮聽了後,心中暗想劉備果然是仁義之主,只是,他似乎少了些‘狠辣與果決’。
於是乎,諸葛亮又是勸道:“玄德公,益州本就是漢室皇土,劉璋能得,玄德公亦可有。”
“以劉璋闇弱的本性,莫說對抗袁紹、孫賁、曹操等強力諸侯,就連漢中張魯的覬覦,都無力抗拒。”
“如此一來,與其讓益州落入外姓之人手中,不如玄德公取之!”
劉備心頭大動,不過,爲了維持仁義形象,他臉色淡然開口道:“劉玄德謝先生教誨!”
劉備這個舉動,讓諸葛亮更加滿意,在他看來,劉備既有仁義之心,又不迂腐,實在是絕佳明主。
劉備將諸葛亮的表情變化看在眼裡,順勢說道:“還請先生出山相助,我必將恭聽先生教誨,絕不相負!”
諸葛亮沒有再推辭,起身向劉備行禮道:“主公心懷百姓,實乃仁義之主,我願效犬馬之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