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章 世家之子

衛叔微與徐汝愚在沂州見過一面,初時由張仲道、席道寧、衛叔微三人主持行刺伊周武之事,衆人惴惴,心知此行維艱。徐汝愚甫一露面,士氣便是大振,好似理所當然的由他來主持行刺之事。

最終參與行刺的五名高中,除了徐汝愚、張仲道、席道寧,還有就是襄樊會的邵海棠、許景澄,衛叔微、陳敬宗身手不弱,但被安排爲餌,吸引伊族的勢力。

雖然不能在沂州行刺中一舉名聞天下,衛叔微心裡微有怨意,但是不能否認任誰來安排沂州行刺,都無法比徐汝愚做得更好。

東海變亂,衛家首當其衝,宛陵府全境最先淪喪,卻也能明白公良友琴與許伯當圖謀東海之策的精妙,徐汝愚援以後手,仍能徐徐扳回東海厄局,雄才大略,世人難及。衛叔微每與大兄衛伯涯提及,都忍不住要喟嘆許久。

東海戰局之後,徐汝愚放棄雍揚權勢,衛叔微初以爲徐汝愚與其父首俊徐行一樣,無視塵世間的權勢、富貴。然而從商南對峙、《置縣策》之事以及徐汝愚在清江逐漸崛起,直至徐汝愚重新收回雍揚權柄,衛叔微恍然間明白過來,這一切似乎都在徐汝愚離開雍揚之前所設的局中。

以及隨後所發生的南閩會戰,越郡戰事,都未逃過這個局的範疇。

徐汝愚在解開東海危局的同時,似乎又給東南設了一個局,當迷局逐漸掀開,衛叔微看到徐汝愚逐漸走上東海霸主的位置。

無論如何,徐汝愚逃不過始亂天下的罪責。

徐汝愚用一個始亂天下的罵名卻換來東南千里沃野,如今又對東海虎視眈眈。

如此的雄才大略,對於不熟悉他的人,感覺未免有些可畏了。

毫無保留的交出兵權,卻不是世家所熟悉的做法。信賴張季道?衛叔微心裡暗暗想著,只怕未必,但是張季道能更多的保持東海政權的結構,讓人安心一些。

這其中種種,衛叔微怎會與一個即將失勢的將軍當衆提及?

陳昂離開宛陵,只怕要在江寧與東海分出勝負之後,纔會再度踏入塵世,或許永遠都不會再出現在衆人面前了。陳敬宗不過次宗之子,在陳氏宗族中,地位比陳子方還不如,只因是陳昂的弟子,在軍中握有實權。陳敬宗恪守陳氏子弟的向份,政見卻與陳預多有不合,又與張季道多有磨擦,本就是理應被犧牲掉的人物。

徐汝愚在宛陵時,有兩人得他親授軍略兵法,一人便是現在江寧行轅總管、武衛軍統領衛將軍張仲道,還有一人便眼前的陳敬宗。陳敬宗才略不及張季道、褚文長等人那般縱橫,但是軍略兵法圓通自足,極少有破綻露在別人眼中,徐汝愚離開東海之後,陳敬宗積功由騎營營尉升至統領兩萬餘衆的總制將軍(相當衛將軍)。

衛叔微雙眸微斂,似乎看在別處,說道:“督帥升帳,叔微只是奉命請陳將軍過去?!?語氣裡有著幾分淡漠,心裡卻想:算來徐汝愚於張季道也有半師之恩,卻是張季道最先也最堅定的支持陳預在東海消除徐汝愚的影響力。否則這仗未開打,宛陵已輸了一半。張季道的用心也是東海權柄,這樣的用心也是讓徐汝愚用計逼露出來的。

衛叔微心裡不知該贊張季道心機之深,還是讚許徐汝愚目光之準、用計之妙。無需開打,江寧僅是調動軍隊,就讓東海隱有分裂之勢。隨後南平又出人意料的西征成渝,令江寧從容不迫的發動越郡戰事。

這一切似乎都在徐汝愚謀算之中,這未免讓人生畏了。

衛叔微這麼想著,背脊竄上一絲涼意,頭皮微微發緊。

轉瞬之間,衛叔微的臉色變了數變。陳敬宗卻未想到他頭腦裡轉過這麼多心思,想起徐汝愚從容淡定卻略顯稚嫩的面容,暗道:數年過去,當初的少年,今日已是權傾一方的雄主。想起張仲道、肖烏野、方肅等人的抉擇,一時迷茫不堪。

張季道意在兵權,陳敬宗暗忖:只要不與他爭這兵權,料他也不會爲難自己,之後何去何從,卻怎麼也想不通徹。

陳昂遠避荒島,陳子方夫婦也離開宛陵不知所蹤,陳敬宗猜想他們多半也是暫避海外去了。如此不正說明江寧與宛陵的衝突不可避免?

第六通鼓響,夯實的泥土微微震動。

衛叔微輕咳一聲,驚醒正失神中的陳敬宗。

“陳將軍,督帥召議,鼓聲又急了一分?!?

張季道的帥帳設在中營,彭城大營諸將早在第五通鼓聲響起之時就聚集帳中。陳敬宗目光掃過衆人,又落在端坐帥位的張季道的臉上。張季道正值而立之年,暗青色的精甲外披著一件淺青色的寬袍,清俊面容顯得有些冷峻,微垂的眼簾下眸光深湛,卻不去看剛剛跨入帳來的陳敬宗、衛叔微等人。

第十通鼓畢,典兵官唱禮:“十通鼓畢,諸營將官應召鹹集?!?

張季道眼簾一挑,環視左右,輕咳一聲,方徐徐說道:“江寧之心,昭然若揭,近年來,世人對東海有將帥爭位之議,諸將心裡有何想法?”

這樣的議論多了去,卻無人有膽在帳中說出來。

萬嶸說道:“東海居淮水上下,無彭城則地不固,北方之敵可沿渦水、汝水等水道而入淮水,威脅東海腹地,是以,彭城,東海必取也。取彭城,彭城與睢寧夾峙渦水兩側,互爲犄角,阻北來之敵,東海則固。此時北線精兵方可無憂南援,阻江寧之兵。徐汝愚狼子野心,自然不願看到如此情形,遂在全無準備的情形之下,向廣陵、白石北境集結重兵,威脅我東海南境,迫使東海放棄攻取彭城的計劃。督帥識得徐汝愚的奸計,按兵不動,世人不識督帥心懷,遂生流言?!?

陳敬宗暗道:萬嶸發跡之前,不過街巷販夫,若非事前有準備,焉能吐出這番說辭來?卻無法反駁他,早些年徐汝愚或無制霸天下的野心,此時卻實實在在的有謀取天下的意圖。若非心裡對萬嶸這人不屑之極,卻有可能讓他這番說辭動搖心志。旁顧左右諸將,有聞之動容者,亦有不動聲色者。

衛叔微暗道:東海有將帥之爭不假,但是面對江寧咄咄逼人的強勢,勢必會放下眼下的爭執,而謀取通力合作的可能。

江寧欲取東海,誰又願意由一方諸侯墮爲徐氏家臣?

東海欲要與江寧對抗,勢必攻取彭城,穩固北境的防線纔有行。正如萬嶸所說,彭城與睢寧峙守渦水兩側,是東海北境的門戶之地,只有攻取彭城,北線的大軍纔有能安必南下與江寧爭雄。只要彭城在東海手中,即使呼蘭鐵騎踏上青州大地,也一時無法威脅到東海。

陳預從其兄陳昂手中接過東海權柄;張季道娶陳昂之女陳漱玉爲妻,生子兩歲,與陳預之子有同等成爲陳氏世子的機會。

陳預上位數年,卻無寸士之功,倒是張季道爲東海拓得半郡之地,宛陵早有由張季道暫攝東海都督之位的議論,卻不知張季道這次宛陵之行,有無實質性的收穫。

張季道目光落在陳敬宗的臉上,聲音低沉,說道:“陳將軍,可有賜教之言?”

陳敬宗神色一斂,說道:“彭城,勢在必取?”

“勢在必取?!睆埣镜缽膽蜒e取出一封文書,“攻取彭城,宛陵已有決議,陳預也無異議?!?

陳敬宗臉色一滯,接過精衛遞過來的文書,看到“…攻取彭城,揮兵南援,扼殺江寧野念…”臉色已是極差。暗歎:陳族到這時仍放不下割據地方的野心。

陳預雖居東海都督之位,卻首先是陳氏宗長,面對外部江寧與族內的雙重壓力,陳預大概無法追究北線諸將數月前的抗令之舉。張季道率兵南援之時,大概就是陳預退位之時。

陳敬宗望著張季道不動聲音的臉,暗道:江寧若得到這樣的消息,會否放棄北侵東海的意圖?

與衛叔微所想不同,陳敬宗心裡清楚,若非去年陳預受張季道唆使悍然發兵圍攻彭城,江寧與宛陵的關係絕無可能惡化到今日地步。陳敬宗雖猜不透江寧的意圖,但知徐汝愚的胸懷比眼前此子要寬廣許多。陳族若是落在此子手中,絕不會比歸附江寧好。

陳敬宗擡頭望著張季道,說道:“敬宗生爲陳氏子弟,族中決議絕不敢違,請督帥允敬宗明日領兵攻城?!?

張季道目光逡巡,看不出陳敬宗臉上有著毅然的決絕。只當他在陳氏宗族與徐汝愚之間有所取捨,心裡雖有疑慮,但料定陳敬宗也不會公然背叛陳族將消息傳出去。

張季道將那封文書收回,納入懷中,說道:“鬆懈多時,希望諸將明日之前能準備好一切?!?

衛叔微目光落在張季道胸前藏文書的地方,又暗裡觀察陳敬宗的神色,暗道:一封文書能讓陳敬宗屈服,絕非僅止於關於攻取彭城的決議這般簡單。

徐汝愚從幽冀南歸之後,江寧與東海的關係惡化,東海雖未從彭城撤軍,但是攻勢卻緩下來。東海大軍在彭城之南的坡地上築壘,數月以來,築成兩座小城,夾峙彭城,又與渦水東畔的睢寧遙相策應。

西京變亂髮生半個月後,張季道突然敦促彭城大營對彭城發動猛烈的攻勢。十月十三日這天,東海屯駐在壁壘中的數萬雄兵魚貫出了營壘,向彭城壓去。伊世德站在城頭,望著烏壓壓沒有盡頭的東海陣列,眼裡的精光綻出。左右延伸出去的城牆已是殘破不堪,伊世德手按著腰間的劍鋏,終是暗歎一聲,一絲憂慮壓抑不住的跳上心頭。

沉重的鼓音震徹天地,輕雲流掠,飛速變幻著,似乎兆示著彭城莫測的命運。

陳敬宗所率的兩萬羽咋營軍依次是第一攻擊序列,在彭城正南佈陣,弩車、拒馬車、偏箱車、洞屋車橫在陣列之前,預防城中出兵獲陣。等前列整飭,笨重的雲梯車、巢車、樓車才緩緩從隊隙之間推到前列。工程兵在陣列之前堆高臺築圍壘,拋石弩將置在圍壘之後的高臺上,用石彈壓制城牆上的青州兵。

東海圍攻彭城近年,城外深濠俱已填平,四周的城牆也已讓拋石弩轟得殘破。

伊翰文讓伊世德在彭城坐鎮,又遣三萬精銳駐守,東海雖有數倍精兵,也未能攻下彭城。張季道卻不敢在彭城之下損耗太多兵力,攻勢不算慘烈,常遣精兵繞過彭城,洗掠青州北境的城野,以此維持彭城大營的士氣。一年多來,東海精兵雖未能攻入彭城,卻將青州北境悉數變成焦土。

陳敬宗擡頭望著一蓬枯草從城牆縫裡垂下來,毫無生機,將腰間劍鋏解下,吩咐左右,說道:“待我走到前列,就下令攻城吧。”說罷,將劍鋏橫在身前,舉步走上前去。

身後統制一聽,訝然問道:“將軍不居中號令,走到前列何爲?”

陳敬宗頭也未回,說道:“戰爭爲兇獸,噬人血肉。爲將者,只知驅使他人餵食兇獸,自己卻安居陣後,收穫功名。”統制微微一怔,不解其意,只覺他的話中有著無盡的淒涼,暗感不妥,卻不知哪裡不妥,怔怔望著陳敬宗走到前列,御下半片甲,露出筋肉虯結的膀子,將髮髻解開,咬住長髮,隨著擂動的鼓聲,喉嚨裡發出低沉的吼叫。

統制急令精衛去中陣將此事稟報張季道,張季道詫然萬分,相顧左右,一時猜不透陳敬宗的意思,急忙與左右策馬上了前陣,卻見隨著熱血沸騰的鼓聲,數以千計的東海精兵正沿雲梯向高聳入雲的彭城攀去,如羣蟻附在城牆之上,竟看不出那一個人纔是陳敬宗。

張季道駭然失色,環顧左右,問道:“可曾有人看出他有死志?”

第12章 大衍數陣第6章 分割天下第2章 故計重施第5章 北靜郡王第10章 湯邑山口第5章 仇讎第10章 洞察先機第7章 淮水湯湯第6章 晉陽山道第2章 初至沂州第13章 蘭陵援軍第3章 襄樊會第11章 紙上言兵第6章 朧月弓第3章 景雲論戰第3章 青丘弱水第6章 風起雲涌第9章 家國天下第5章 碧濤北涌第11章 千里雄奇第15章 種間第5章 烏倫夜戰第2章 宜家宜室第10章 請君別離第5章 交易條件第16章 布疑第2章 宜家宜室第12章 得隴望蜀第12章 空船之計第3章 景雲論戰第7章 淮水湯湯第9章 仲道來訪第13章 體悟之術第8章 後山草堂第5章 圍壤夜戰第13章 燒營第12章 一石三鳥第6章 江寧特使第3章 重塑山河第2章 大漠殘壘第11章 玉壺春雪第3章 雁潭路遠第4章 普濟報捷第9章 剛烈第4章 星夜奇謀第2章 司習女史第6章 危言聳聽第8章 夜議第1章 勤王密詔第3章 步雲術第13章 如影隨形第5章 血染流桂第15章 哀兵第1章 暗日續戰第4章 居延澤第9章 迷霧重重第4章 普濟報捷楔子宛陵冬第7章 狼行海上第11章 及笄之禮第12章 求戰第11章 前奏第10章 虎吞閩中第2章 湖心小島第8章 義安戰事第6章 建安堡(上)第7章 與虎謀皮第7章 芥子須彌第5章 圍堰填海第4章 漢水桃源第4章 臾城嶺道第12章 軍政會議(上)第2章 依依冰河第5章 佐領之制(下)第12章 軍政會議(上)第9章 公良之死第11章 改經換脈第2章 三分祝氏第3章 重塑山河第5章 北靜郡王第7章 閉關脫身第2章 大漠殘壘第7章 世家之子第7章 狼行海上第7章 將侵江寧第7章 借刀殺人第1章 援兵不再第10章 潛影隨形第11章 三關天險第6章 龍遊於野第10章 傾蓋如故第11章 及笄之禮第5章 夜遁第7章 閉關脫身第7章 建安堡(下)第4章 漳州奇襲第9章 入局第13章 奇謀潰敵第13章 兵出白陘
第12章 大衍數陣第6章 分割天下第2章 故計重施第5章 北靜郡王第10章 湯邑山口第5章 仇讎第10章 洞察先機第7章 淮水湯湯第6章 晉陽山道第2章 初至沂州第13章 蘭陵援軍第3章 襄樊會第11章 紙上言兵第6章 朧月弓第3章 景雲論戰第3章 青丘弱水第6章 風起雲涌第9章 家國天下第5章 碧濤北涌第11章 千里雄奇第15章 種間第5章 烏倫夜戰第2章 宜家宜室第10章 請君別離第5章 交易條件第16章 布疑第2章 宜家宜室第12章 得隴望蜀第12章 空船之計第3章 景雲論戰第7章 淮水湯湯第9章 仲道來訪第13章 體悟之術第8章 後山草堂第5章 圍壤夜戰第13章 燒營第12章 一石三鳥第6章 江寧特使第3章 重塑山河第2章 大漠殘壘第11章 玉壺春雪第3章 雁潭路遠第4章 普濟報捷第9章 剛烈第4章 星夜奇謀第2章 司習女史第6章 危言聳聽第8章 夜議第1章 勤王密詔第3章 步雲術第13章 如影隨形第5章 血染流桂第15章 哀兵第1章 暗日續戰第4章 居延澤第9章 迷霧重重第4章 普濟報捷楔子宛陵冬第7章 狼行海上第11章 及笄之禮第12章 求戰第11章 前奏第10章 虎吞閩中第2章 湖心小島第8章 義安戰事第6章 建安堡(上)第7章 與虎謀皮第7章 芥子須彌第5章 圍堰填海第4章 漢水桃源第4章 臾城嶺道第12章 軍政會議(上)第2章 依依冰河第5章 佐領之制(下)第12章 軍政會議(上)第9章 公良之死第11章 改經換脈第2章 三分祝氏第3章 重塑山河第5章 北靜郡王第7章 閉關脫身第2章 大漠殘壘第7章 世家之子第7章 狼行海上第7章 將侵江寧第7章 借刀殺人第1章 援兵不再第10章 潛影隨形第11章 三關天險第6章 龍遊於野第10章 傾蓋如故第11章 及笄之禮第5章 夜遁第7章 閉關脫身第7章 建安堡(下)第4章 漳州奇襲第9章 入局第13章 奇謀潰敵第13章 兵出白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