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中原王朝一支沒有將大員正式納入版圖,可對澎湖的開發卻可早早的追溯到秦漢年間。后來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澎湖列島逐漸成為臺海兩岸間的交通跳板。這里有良好的港灣,扼東南海運要沖,被稱為“東南鎖匙”。在宋代就已正式收入中國版圖,當時八閩之地已有人移居澎湖。
及至到明末時候,澎湖的常住人口已經突破了千戶。但在二十多年前的明荷戰爭中,卻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荷蘭人擄掠了1500多名壯丁為奴隸,在澎湖興建紅木埕要塞,后來又在白砂、八罩附近興建類似的堡壘。這些堡壘多為每邊56米的方型城堡,每堡安置火炮29門。紅木埕要塞歷時三個月完工,1500名華人奴隸在這三個月中累死餓死了1300名,幸存的270名被送往巴達維亞做為給庫恩總督的私人禮物,其中最終抵達的只有137名,其余均死于途中。
遭受了如此大劫后,澎湖的發展勢頭內攔腰斬斷,也就近十年,沿海活不下去的難民越來越多,澎湖的人口才恢復到了先前水平。鄭芝龍穿越后更是叫人重點控制了澎湖列島,使之成為了鄭氏水師聯系大員的一個中轉站。
不管是對大員的人口輸運,還是與荷蘭人的貿易往來,一艘艘海船多要打此經過。
不過為了叫荷蘭人的神經不要太敏感,鄭氏在澎湖列島上并沒有修筑炮臺之類的防御工事,就是城池都是簡單的老式城墻,高度也只兩丈不到。
“何輝見過大帥。”何斌的侄子出現在了澎湖,還出現在了鄭芝龍的面前。
“你叔父現下可還好?”鄭芝龍還真有點擔憂何斌的安全。這人在他眼中可算是個稀有人才了,只要能為他所用,日后就是跟歐洲人打交道的最好人選。
“勞大帥掛心,我家叔父現下還好。荷蘭人且沒抓到我叔父的把柄,再則,不見談判破裂,他們是不會對我叔父下手的。”何輝心里如喝了杯熱茶一樣,暖暖的。
他們何家現在已經把所有的本錢都壓在了鄭家身上,搞來了荷蘭人的全部情報,一旦出事,血本全無虧得會一塌糊涂的。
鄭芝龍現在表現的越有人情味,何輝心里就越熨帖。
閑話少敘,何輝這次來澎湖的使命就是給鄭芝龍通風報信的。雖然島南的情況根本就瞞不過鄭芝龍。二者貿易往來那么頻繁——荷蘭人販入日本的中國貨都需要先從鄭家手里購買,每年都有大批的商船從八閩駛入島南,對于熱蘭遮城(赤嵌樓此刻還沒有建起)的地理地勢,水道航行,乃至是防御炮臺,以及火炮的數量,和駐軍的數量,不說是了如指掌,也都能做到心中有數。
鄭芝龍更需要的是最新的資料,得到了巴達維亞的支援之后,島南荷蘭人手中的實力。乃至是熱蘭遮城堡內的具體糧食物資,還有荷蘭人最新的軍事布置。
赤嵌樓此刻還沒建立,熱蘭遮城是荷蘭人在臺僅有的堡壘,這可是一個典型的荷蘭式棱堡。雖然因地形的限制,外城與內城是前后鏈接的,而不是外城徹底包裹內城,但它內外足足三層高,壕溝圍繞四周,斜坡土堤為臺基。墻面為紅磚砌成,荷蘭人用糖水、糯米、蚵殼灰、河砂,搗和黏之,堅固不下石城。
高度最低的外城(四角附城)為長方型,長一百六十公尺(米),寬七十七公尺,較內城來的低,內有長官及職員宿舍、辦公室、會議廳、醫院、倉庫等公共建筑。
內城則為方型,有上下兩層,長寬一致,長寬皆為一百一十五公尺(米),城壁高約九公尺,厚一點二公尺,四角棱堡厚一點八公尺。地下室為倉庫,儲存著大量的彈藥、糧食以及雜物,上層則設有長官公署、教堂、了望臺、士兵營房等設施。對外城居高俯視。上面的火力可以輕易地覆蓋整個外城,而這也是棱堡的難攻之處。
鄭成功那時候都是靠著長期圍困,之前明荷戰爭時候,明軍在澎湖也是長期圍困,鄭芝龍也打算學一下兒子,學一樣老前輩,對熱蘭遮城圍而不攻。等糧食吃完了,那里頭的荷蘭人早晚要滾出來自己送死!
而如此做的大前提就是徹底打掉巴達維亞的主力艦隊,徹底的斷絕掉荷蘭人的外援才行。
普特曼斯帶著十五艘船只駛入了島南,這就是再好不過的機會。
“島南本來有水陸軍一千五百人左右,若是征召荷夷青壯入伍,數量大概可有兩千人。”荷蘭人常年駐島南的軍商百姓數量在三千人上下,扣除了婦孺,還有一些上等人物,兩千人已經到了他們的極限了。
“外加一支四百人左右的原住民組成的巡邏隊。”
“這是一支以大肚王國西逃的難民為主的隊伍,普遍仇視漢人,而且與東部山區的原住民交往緊密,一旦開戰,還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定會是荷蘭人手中的一把尖刀。”何輝說道巡邏隊的時候,態度表現的很明顯,可見這巡邏隊與島南漢人之間處的絕對不愉快。
“普特曼特帶來的十五艘戰船里有九艘是真正的戰艦,其中五艘為單層炮甲板,船上配炮普遍在三十門以下,最強的四艘,則都是雙層炮甲板,配炮達到了四十門上下。余下的六艘,五艘為武裝商船,一艘是單桅通訊艦。搭載的荷蘭步兵有上千之多,現在只少部分被分到了大員鎮,另外大半人都給分到了禾寮港。后者已經建起了一些防御工事。”
鄭芝龍立刻就想到了赤嵌樓,這禾寮港現在于荷蘭人的作用,恐怕就跟赤嵌樓建立起之后差不多了。是他們在陸地上的一個節點,也同時遮蔽了熱蘭遮城的腹肋。
畢竟荷蘭人先前的一系列布置,那都是對外海的,而不是對內里的大員島的。
不管是熱蘭遮城堡所在的一鯤身沙洲,還是鹿耳門兩側的北線尾島和加老灣沙洲島,那都是一片片的沙洲,后世這里都已經被土地鏈接,你可想而知海域水面有多么淺。
然而大自然是神奇的。就像人常說的,上帝給你關上了一扇門的同時一定會為你再打開一扇窗。大海潮汐,海潮沖蝕,往往會在你肉眼看不到的水面下造化神奇。那鹿耳門就是一個大潮汐口,遂成就了出入大灣的一條重要港道。只是底部堅石堆積,暗礁盤結,大船不易通行,素有“天險”之稱。
而荷蘭人選定的老巢熱蘭遮城堡所在的一鯤身沙洲,與對面的北線尾島南端之間的水道通航情況就遠比鹿耳門要強,這就是大員港。所以,荷蘭人只在北線尾島的北端,也就是鹿耳門水道處設立一座簡易的炮壘,并沒大張旗鼓的駐扎軍兵守衛。
他們將自己的老巢設在了一鯤身沙洲,建立了牢固的熱蘭遮城堡,整個控制了大員港。而從大員港繼續向內,那就是臺江海面,也可以說是大灣,內里的港口就是禾寮港。同時還沿著七鯤身七個沙洲,建起了一連串的炮壘,徹底把大灣水域把持在了自己的手中。
從鹿耳門周遭的淺灘遍布到北線尾島北端建立的炮壘,再有與北線尾島南端對峙的七鯤身,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個打海中浮現的沙洲,一字排開,相距各里許,勢若貫珠,直連接到岸上的打狗山。上頭是都有炮壘建立。
這一系列的在應對海上威脅的時候真的是很牛掰,很有恃無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