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堂上,婚禮如期舉行。
在蔡邕、李傕、孔融和華佗四人的見證下,五對新人相繼拜堂成婚。
而緊隨他們之后的則是一百余對新婚夫婦的拜堂儀式,場面十分壯觀。
如此大規模的成親儀式,在大漢歷史上尚屬首次,算是首開先河,注定被人廣為傳誦。
至于言辭褒貶,眼下還無從得知,想必是眾說紛紜,各持一詞,褒貶不一。
不過,在堂中觀禮的朝中老臣卻從眾多新娘中看到許多似曾相識的倩影,奈何這些女子皆是紅蓋遮面,無法辨認其容貌。
即便如此,他們仍是疑竇叢生,不時看向主持婚禮的大將軍李利,眼神狐疑,神情頗為精彩。
如此情形,使得整個正堂的氛圍十分詭異,那一張張堆滿疑慮的面孔煞是耐人尋味。
事實上,很多天子近臣早已看出端倪,認出這一百余位新娘中有一半都曾是宮中內院的妙齡侍女和宮嬪。而另外一部分女子也是出身“名門”,盡管朝中百官還不清楚她們是何來歷,但李利麾下一眾文武卻知之甚詳,因為這些女子都曾是大將軍內府的侍婢和眾位主公夫人的貼身侍女。
今日,借著李暹、李玄、郭嘉、桓飛和許褚等人的大婚之際,李利麾下上百名至今還未成家的將領一起舉行婚禮。其實,這也是李利對他們的變相賞賜。
自古以來,就有上位者給麾下親信將領或立下大功的臣子賞賜美女的慣例。
起初,李利不屑為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出于對軍中現狀的考慮。他終究不能免俗,漸漸接受了為麾下將領賜婚的禮制。畢竟,軍中將領常年征戰在外,其中大多數將領出身寒微。根本沒有長輩替他們張羅婚事。以致于征戰多年仍是孑然一身。
在西涼軍中這種情況不在少數,因為李利麾下的大部分將領都是貧苦出身。真正來自大家族或士族階層的將領并不多。于是,在沒有家族長輩替他們籌措婚事的情況下,很多將領清閑之時,經常出入煙花柳巷之地。隨意找個歌伶舞女發泄一番,而后隨軍出征。
也正因如此,早期的西涼軍聲名狼藉、惡名昭著,每次攻陷一座城池便會發生很多強占民女之事,奸淫擄掠,胡作非為。而當時的大軍統帥董卓卻對此置若罔聞,一笑置之。以致于西涼軍所到之處一片狼藉,很多良家女子都慘遭蹂躪。事后,許多妙齡女子懷有身孕,卻不知夫家是誰。其命運之凄苦已然不言而喻。
有鑒于此,自從李利接管西涼軍后,大力整肅軍紀,嚴禁擄掠女子之事再次發生,一經查實,立斬不赦。與此同時,李利平定西域四郡時就曾強力推行麾下將士迎娶羌人女子和戰俘女子之舉措,曾將數萬名女子許配給麾下將士為妻,并鼓勵羌人女子嫁于漢人為妻,還為此制定了獎勵措施。正是這一番舉措落實下來,才徹底杜絕了全軍將士肆意擄掠的惡習,從而贏得大多數將士的極力擁戴,穩定了軍心。
也正是從那時開始,李利切身體會到上位者賜婚之事除了拉攏人心之外,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畢竟,軍隊常年征戰或是戎守邊境,普通將士根本接觸不到適齡女子,更不可能有彼此愛慕之說,也就是所謂的自由戀愛。是以,很多將士都是父母和族中長輩給他們張羅婚事,若是父母多病或是早已過逝,那這些將士便只能靠自己成家立業。
而真正靠一己之力成家立業的將士不到總數的一半,余下的兵士便只能打光棍,有了餉銀便到青樓快活一夜,而后仍是光棍一根,哪天戰死沙場便一了百了。這種現象絕非個例,而是普遍現象,以致很多將士戰死沙場后,連個收尸的親人都沒有,更不會有妻子兒女了。
所以,像今日這樣大規模賜婚的事情,李利已經做過很多次了。時至今日,經他下令成婚的將士,沒有十萬也有八萬,數萬個家庭就因他的一聲將令而組建起來。有時候,李利自己都覺得這么做很荒誕,很不人道,強行將數萬將士和適齡女子撮合在一起,這樣倉促組建起來的家庭到底過得怎么樣,能不能成為溫暖的家庭,一切都無從得知。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凡是他下令成婚的將士都絕對忠誠于他。至于家里究竟過得好不好,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沒有“離婚”之事發生。因為這個時代只有男子才能休妻,也就是所謂的“離婚”,女人是不可能離婚的。即使夫妻關系不和,實在過不下去了,只要男人不寫休書,還得咬牙堅持下去。除此,別無選擇。
久而久之,西涼軍中便形成了一種十分另類的現象,不管是將領還是普通兵士,都希望得到主公賜婚,似乎只有主公賜婚,他們才能過得幸福似的。與此同時,仿佛只有得到自家主公賜婚的妻子才是最好,也是最美麗的,倍受將士們寵愛,視之如同珍寶。而今,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以致于李玄、郭嘉和桓飛等人都不能免俗,娶妻成婚都要請示主公,并請求李利為其證婚。而但凡是李利證婚的女子必定是妻室,將領如此,將士們同樣也是如此,哪怕妻子出身卑微或相貌一般也不打緊。
不得不說,這都是個人崇拜惹的禍,更是上位者至高無上的權勢地位的體現。幾千年前是這樣,千年后的所謂現代社會依然如此,權勢始終散發著無以倫比的光芒,誰都不能無視它的存在。
鎮南將軍府正堂上,當數百人的婚禮儀式完畢后,李利如釋重負地走到上階主位落座。
以他今時今日的身份地位,誰敢讓他親自主持婚禮,能將他請來露露面就已經很有面子了。可是,今日這場盛大的婚禮卻是李利自己要求主持的,原因無它,因為這是他弟弟李暹的婚禮。他和李暹是親兄弟,父母又過世得早,正所謂長兄為父,是以他作為兄長責無旁貸,理應張羅弟弟李暹的婚事。
此外,李傕是他們兄弟的叔父,李利縱然位高權重,也不能在弟弟的婚禮上與自家叔父并排落座。于是,他索性親自主持婚禮,這樣既顯得他對麾下將領的信任有加,又避免與岳父蔡邕、叔父李傕同席而坐,有違禮制。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待拜堂儀式結束后,李利一邊抿口熱茶潤潤嗓子,一邊觀察著堂下百官們的臉色神態。
看到堂下百官們神色狐疑的表情后,李利嘴角微撇,臉上浮現出高深莫測的笑意。他知道這些老臣們在想什么,無非是從剛才那些成婚女子身上看出一些端倪,懷疑這些女子都是皇家內院的宮嬪。事實正是如此,百官們沒有看錯,那才拜堂成婚的一百余名女子中有六十余人都是宮嬪。只不過,這些宮嬪已在郿鄔當了兩年多的侍女,而今全部以將軍府侍女的名義下嫁給軍中將領為妻。
顯然,這些女子都是長安之亂中李利整飭皇宮時遣散的一部分身家清白的宮嬪。當時遣散的宮中侍女多達數千人,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已分給西涼軍文臣武將作為妻妾,只有少部分年齡偏小卻又無家可歸的少女留在郿鄔為婢。如今這些少女都已是妙齡,而且模樣俊俏,加之又逢西涼軍東征大捷,李利理應對軍中將領予以獎賞,于是便有了此次上百名將領一起成婚的壯舉。
唯一不同于以往的是,此次將這些曾經的宮嬪賜給西涼眾將為妻,卻是毫不掩飾,光明正大地當眾成婚,不像上次在郿鄔秘密賞賜美女。這一明一暗之間蘊含著很深的門道,簡單地說就是以前還需要遮掩一番,而今卻大張旗鼓地進行,無需再掩飾了。這其中意味著什么,想必堂下的百官們心中已然明了,只是誰也不會當眾說出來而已,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因為現在還不是把一切都挑明的最好時機。如果誰不知輕重地當眾挑明,亦或是直接詰問李利,那么時下的局勢便沒有轉圜的余地了。
而這恰恰是百官們最深的忌諱,因為他們還沒有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根本控制不了挑明之后的惡劣局面。所以,他們此時只能裝聾作啞,佯作毫不知情,但他們已經清清楚楚地知道了李利的態度。
“時不我與,大漢王朝即將變天,再不采取行動,便只能坐以待斃了!”這是百官們觀禮之后的一致想法。
午后,當朝中百官和前來祝賀的賓客正在筵席上大快朵頤之時,西涼軍一眾文臣武將已經悄然離開鎮南將軍府,通過西門進入大將軍府。
這也是眾將為何一大早便開懷暢飲的原因所在,因為他們早就得到將令,午后帥府點將,大軍要重新整編,各營將領重新輪調,并且還將新增三個主力戰營。
因此,當婚宴開始之時,西涼軍所有奉命前來長安的將領陸續來到大將軍府正堂,即使是李暹、李玄和郭嘉等一百余名新郎官也不例外,悉數前來正堂議事。
由此不難看出,此次帥府點將事關重大,直接關乎西涼軍未來十年的大勢走向。而這,便是李利曾對周瑜提起的“重整旗鼓,以利再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