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開頭難,因為沒有辦公樓,王同供電所一開始只能租住在王同村一戶叫魯全的家里。
魯全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早些年靠做米生意發了點財,于是就在靠近王同街的地方建了一棟3層樓的房子。
作為傳統農民的魯全,其腦子里依然存保留著一些封建主義思想,最突出的就是“重男輕女”思想,他的老婆先后為其生下六女一男,簡直成了“生人機器”。
10多年前,他和老婆幾乎也在外過著“超生游擊隊”的生活,每天躲來躲去,親戚家,朋友家對他們夫婦來說跟菜園門似的。
老婆懷孕了,魯全高興極了,但生下的又是一個女兒,魯全就一臉愁眉,暗自嘆息道:“難到我魯全上輩子造孽了嗎?這輩子就注定不能有個兒子嗎?無后為大,沒兒子,我在村里抬不起頭做人,我這輩子也沒做什么壞事啊,怎么老天爺這么對我不公平啊。”
一旁的老婆只好安慰道:“沒關系,我們還年輕,身體素質好,還可以再生,總有一天能生出個兒子來?!?
一連生下6個女兒,魯全幾乎要放棄了,心想:這輩子就別指望生兒子了,無后就無后吧,反正人死了都一樣,什么也不知道,管他誰罵我呢。
也就在魯全52歲時,他老婆終于為他生下個胖小子,魯全一下子哭著笑了:“我有兒子了,我有兒子了,”仿佛范進中舉般激動。
鄰居紛紛前來道賀,在農村一些地方,觀念落后,生男生女大不一樣,生了男孩,做父母的覺得可以挺起腰板做人;而一旦生了女孩,特別是一連生幾個女孩,會被村民奚落,而且往往被認為是上輩子做多了壞事,罪孽太深,所以生不了兒子,封建思想真是害死人啊。
很顯然,魯全生下六女一男,生活負擔不起,于是先后送出去三個女兒讓別人家領養,他們夫婦當然不愿意這么做,但沒有辦法。
如今,他們靠著這些年做米生意建起了3層樓的新房子,忙完了活帶著胖小子玩,一家人過得挺自在,這樣的生活正是他們期盼已久的。
魯全對自己的兒子簡直是百依百順,總會盡一切所能滿
足他,兒子騎在他背上,兒子打他耳光,兒子說臟話罵他,魯全都笑呵呵的,覺得兒子做什么都是對的。
但是,只要哪個小孩打了他兒子一下,他立馬找人家父母討公道,這樣下去,魯全的兒子非成“小霸王”不可。對魯全來說,生養孩子不易,教育孩子更不易。
魯全他們一家住在樓房的最下層,二、三層全部租給王同供電所人員生活和辦公,王同供電所人員的到來,為魯全家帶來了人氣,帶來了活力,特別是一到晚上,可熱鬧了,周圍的鄰居都會湊過來聊天,大家在拉家常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一天的勞累。
有時鄰居會對魯全說:“你家真有福氣,居然把供電所吸引過來,在王同鄉,單位能租住在老百姓家里的,你家是第一家,真是羨慕你啊?!?
這時的魯全感到臉上有光,一反昔日一連生了六個女兒遭村里人奚落的窘態,笑嘻嘻地給鄰居遞煙說道:“你們還真說對了,自從我生了兒子以后,家運開始大轉,感覺做什么都順,再說我人緣還是很好的,供電所的人跟我帶緣??!”
王同供電所所長吳國達也過來湊熱鬧說:“老魯人真不錯,沒把我們當外人,我們偶爾聚餐時也會叫上他喝上兩杯,他家有喜事也會邀請我們做客,住在他家里很舒服,我們劃得來?!?
當然,吳國達只說對了一半,魯全為人豪爽,性格耿直不錯,跟供電所的人好打交道。最重要的是他家二、三樓面積大,能夠滿足供電所人員工作、生活的需求。
王同供電所現在是9個人的“大家庭”,所長吳國達,副所長管凌天,安全員路藝明,還有其他六個負責抄表搶修的員工:姜兵、江友代、樸良貴、許西蒙、章光奇、劉任遠。
接管工作在有序地推進著,郝坊水庫管理局與金水縣供電公司約定了一個日子,雙方派出工作人員到接管用戶家進行抄表,截好電表數據作為底碼,電表底碼數據之前的屬于郝坊水庫管理局電費收入,電表底碼數據之后的屬于金水縣供電公司電費收入。
管凌天也跟著郝坊水庫管理局的人員抄了六個村莊的電表,感覺抄表工作雖是供電公司最基本
的一項工作,但要做好也不容易。
抄表之前,要準備用戶的基本資料和抄表工具;抄表中,要兩人在現場,一人在下面扶樓梯,一人在上面抄表,抄完后還要核對數據,雙方認可;抄表后,還要認真把用戶底碼數據輸入到電腦,為用戶建立檔案立戶。
4300戶用戶接管后,管凌天每天忙忙碌碌,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基層真是鍛煉人的地方,在機關工作的時候,管凌天幾乎就是從事單一的文字工作,而到了王同供電所,一個人要適應多種崗位,還要學會與人打交道。
首先要與鄉政府領導及工作人員打交道,其次要與村委會書記、主任、會計等打交道,再次要與自然村村長、會計打交道,最后要與用電客戶打交道。
一接管,公司要求王同供電所全體人員先對各個村莊的電力線路進行重新勘測,為將來線路改造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接管后的一天上午,天氣晴朗,管凌天跟著所長吳國達、姜兵、江友代來到王同鄉高亮村進行電力線路勘測,高亮村位于金水縣最高山——筆架山腳下,這里山清水秀,礦產資源豐富,據勘察,有金、銀、銅、鐵、石墨等礦物。
村民除了種植水稻,還栽種毛竹、杉樹、松樹、板栗樹等經濟作物,更有村民在近2000米高的筆架山上種植高山茶,按理說,這里的村民應該能迅速致富起來。
經濟要發展,電力應先行,制約高亮村發展的最大瓶頸就是電力卡脖子問題,也就是低電壓問題,因為在接管前,高亮村的電力一直由郝坊水庫管理局供應,長達20多年,線路老化,供電半徑過長,再加上這里山高林密,停電現象時有發生。
前幾年幾個外地浙江、福建老板在村子里創辦了茶葉廠、竹木廠、食品加工廠等,也是由于電力不足或經常停電,只好棄廠而走。
村民聯名向郝坊水庫管理局反映村里低電壓問題,要求改造老化的電力線路,郝坊水庫管理局每次答復一樣:你村用電卡脖子情況我們知悉,由于我單位資金緊張,目前進行線路改造條件還不成熟,以后有資金我們會優先安排改造你村的線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