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六,臘月底的最后一次朝會,除了解決前些日子把宗室郡王降等產生的后續影響,剩下最重要的議題就是改元。
李世民繼位已經有四個月了,時近新年,改元的事情自然是迫在眉睫。依照禮制,商議好名稱之后,還有后續的禮儀以及恩賞,所以草草說完宗親的事情,就開始了朝會的高潮。
第一項便是這改元的名號。
作為李世民的大舅子,長孫無忌作為吏部尚書,自然是最先出班建言:“不若名之為‘元亨’。”眾人了然,本來這改元名號就非常重要,‘元亨’二字,在《易經》的大有卦解釋道“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就是說李世民登基是應天之大義,時行而無違。
這事就是個給李世民說好話的事情,所以大凡是有點學問的,這個時候都要顯擺一下。
長孫無忌這‘元亨’二字,就先把想著說‘咸亨’的統統踢出局了。‘咸亨’出自坤卦,正兒八經在《易經》里頭內容靠前,也是最容易想到的,意為以地之大,厚德載物。但是長孫無忌連老天都說出來了,說地的就有些格調太低。
裴寂也不甘寂寞,說道:“不若以祥符為名。天之所與必先賜以符瑞,盛世仁君,豈不天賜乎?”裴寂雖然說得有些道理,只是相比長孫無忌的‘元亨’,似乎是還差了一點,不過比什么‘咸亨’之類倒是好了很多。
又有禮部的一位侍郎出來,向李世民建議說:“陛下何不以‘正玄’為號,以示祖宗之尊隆,子孫之德盛。”這是化用了李世民和他老子尊老子位祖先的事情,也是有位李世民正名的意思。
隨后有些官員也出班講述了自己的建議,這讓李世民開始頭疼了。
一開始長孫無忌的建議他覺得不錯,但是隨即冒出來的幾個,也不差,究竟選擇什么,李世民有些拿不定注意。
見李世民還有些猶豫,羅彥出班說道:“不若名之‘貞觀’。”秉承反正自己不說,也會有別人說的想法,羅彥把記憶中很是深刻的這兩個字說出了口。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意思就是天地之理以正視人。
這樣的建議,自然是也獲得了不少人的暗自稱贊。同樣是出自《易經》,羅彥的這句絕對是比長孫無忌的那句好多了。回到自己的位置,羅彥看到有不少的官員開始點頭,顯然,他們這是表示贊同。
接下來,自然是要看李世民的,但是這么多感覺不錯的年號拿出來,想讓李世民選擇一個,還真的很是困難。沉吟了一段時間,李世民還是很猶豫到底選擇哪一個。良久,他選擇了放棄自己選擇。
既然李世民猶豫不定,那么就需要禮部的官員來幫助了。在一番爭論之下,不出羅彥的預料,還是那個熟悉的名字被定了下來。聽著最終的結果,羅彥有些激動地開始發抖。在旁人看來,就是自己的建言被采納,像這種和國家關聯數十年的名字,只要是個人都會激動。但是羅彥激動的是,終于到了自己向往的時代。
年號既然定下來了,剩下的就是改元的儀禮,這些事情都是有常例的,所以根本不需要朝會再討論什么。
剩下的主要議題,就是恩賞的問題。
改元以后,賞有功之臣,大赦天下,這兩件事情一件也不能少。首先是有功之臣的賞賜,本來之前一頓加官進爵,該封賞的都封賞過了,剩下的就是一些老臣,需要給點禮物安慰一下。不過這個事情嘛,跟著過年的福利一起下發就好了,又不用特旨操辦。
主要的,還是大赦天下的問題。
往常大赦天下的,只要不是十惡不赦,基本上考慮很多犯罪情況,十之五六都能放出去。這次也不例外,讓朝臣討論的就是可以釋放的罪犯范圍。
好在這些都不是羅彥他們的思考范圍,大赦天下的主要參與單位就是禮部刑部和三省,所以有那些大佬們參與就行了。
最終一番論戰,大赦天下的旨意基本上就確定了,非十惡大罪,死者改徒,其余皆罪降三等。基本上這樣天下的牢獄就能空一半了。
朝會過后,回到弘文館,當值的學士也正安排著學生們的休假事宜。正月前后休假七日,官員們在家休息,學生們自然也要跟著過年不是。不過弘文館的學士們可是沒有心慈手軟,似乎放假作業是古來有之,雖然沒有布置什么具體作業,但是不論什么人,節后回來有一次小考。
小考的內容是之前講授過的所有內容,不允許出錯,要是不合格的,蒙學的手板二十,學經義的笞十下。
明顯就是用體罰來恐嚇學生,但是這招就是管用。羅彥一看從大到小都是哭喪著臉,可是開心的不得了。授課的時候他們是師徒,但是授課完畢羅彥就跟他們是朋友,尤其是自己教的這些小家伙,一個個都鬼靈精的,羅彥很是喜歡這些孩子們。所以這個時候幸災樂禍也是完全有些鬧著玩的成分。
等當值的學士出門以后,程處弼立馬就跑過來抱羅彥的腿。“羅助教,快告訴我小考考什么,打手板很疼的,打完我阿爺還得罵我。”程處弼這么一說,蒙學的孩子們可是有了經驗,二話不說,先把羅彥給圍起來。大有羅彥不說,就不讓羅彥走的架勢。
強忍著笑,羅彥板著臉說道:“成何體統,爾等不想著怎么好好溫習功課,卻想出如此偷奸耍滑的辦法,就憑這個,你等莫要等到小考了,我現在就判你等不合格。”小孩子,有時候是要哄著,但是也不能全都慣著,該收拾還是得收拾。
看著被自己呵斥了幾句,程處弼松開了手,乖乖站在一邊,其他孩子也是淚汪汪的樣子,羅彥嘆口氣,說道:“回到自己的位置,近日,就再給你等多講一課。”
聽說還要授課,孩子們耷拉的臉就更加沒了精神。反倒是那些學習經義的,見羅彥前后如此反復,卻是來了興趣,也不急著走了,等著聽羅彥究竟要說些什么。
“《弟子規》前八句,”羅彥一向簡潔的話,意思是讓孩子們背誦前八句。
簡短的幾句,伴隨著一陣清脆的童音,似乎讓人感到這還沒有到休假的時候。等孩子們背誦完了這八句,羅彥緩緩說道:“學以致用是為文。小考者,不過考察爾等進學之態度,提醒爾等,莫要整日嬉戲忘了讀書。小考謂之術,術者,千般變化,或默寫,或背誦,或帖經,形式而已。學問謂之道,道者,萬世所不易也,萬變之根本。”
“爾等若是能把剛才背誦的八句話,化為你等行事的準則,這小考,又何須我等出題。”看了看小孩子們,有轉身看看聽講經義的,羅彥說道:“我在來弘文館之前,我的老師問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我做到了哪樣。我也無言以對。論記憶經義,雖然我沒有過目不忘,但是熟讀數遍,還是能夠背誦下去。要論釋義,我也曾做過《論語集注》。然而即使這樣,我都感覺自己什么都沒有做到,尤其是篤行。”
“知易行難,爾等今日只是讀一冊書。他日要是手握數萬生黎之性命,爾等如此懈怠,豈不要禍國殃民。”詢問這些人的同時,羅彥也是在自省,因此這個時候說話就沒有對著一群孩子,而是抬著頭,看著蒼天。
“助教,我等知錯了。”大孩子們露出深思的神色,而小孩子們則是把羅彥的話完全是當做了斥責,所以有些哽咽地認錯。
看著自己一番感慨,僅僅是起到了呵斥人的作用,羅彥也是一臉的無奈。沒辦法,只能,讓一群孩子們早早回家了。
回到陸德明的府上,羅彥興致勃勃找到了陸德明。今天給孩子們上課,但是他自己所得也很多,所以這會兒恨不得立刻見到自己的老師,把自己所得講述出來,好讓陸德明品評。
聽完羅彥的講述,陸德明說道:“你這一句學以致用說得好。我等儒生,如果讀書只是用來作為消遣,那么和喝茶閑聊有什么差別。便是修身養性,去談道論玄也就夠了。何必還要教書育人出仕為官。不過就是胸中所學,不僅內修德行,還要外修聲名。聲名從何而來,在其位謀其政,所謂鞠躬盡瘁者,不外如是。看來,你已經慢慢找到了自己的道路,這樣,我也就放心了。”
老先生如今說話也越來越慢,年歲大了,身體也有些虛弱,這個時候,能夠聽羅彥說完,還一口氣說這么多話,足見陸德明對羅彥的親近。
羅彥聽完以后,躬身一拜,說道:“弟子現在只是有些眉目,不過就像老師所說,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想必以我胸中所學,造福生黎,這就是弟子的道路了。”
陸德明有些滿意地贊賞說:“既然找到了,就一直做下去。為師老了,活不了幾年,是看不到你做出一番成就了,不論何時何地,勿忘初心。”
看著陸德明越發蒼老的面容,羅彥低頭垂淚。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