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上,一個接著一個御史出班彈劾羅彥。而且理由都是大同小異,狷狂、無禮、懶散……總之,羅彥身上一切的缺點都被放大,然後被當作攻訐他的理由。
這些人爲了攻擊羅彥也是煞費苦心,就連多年前當校書郎言語失當的舊事也被拉出來。是個人都能看出來,這次攻訐羅彥是有預謀有組織的。朝臣們明白,李世民也明白,但是面對這樣劇烈的攻訐,首先要看當事人是什麼態度。
只見又一位御史站出來說道:“羅彥當年以一介白身,混進平陽昭公主之送葬隊伍。如此褻瀆之事,敗壞禮儀,其罪不小。”至於怎麼個不小,這件事情卻是擺給了李世民,想讓李世民表個態。
“此事乃是太上皇欽定,送葬之時,羅彥乃是軍中校尉,算不得白身,此事不要再提。”李世民這會兒臉上有些慍怒。畢竟當初羅彥也是一片好心,而且這件事情還是他幫忙辦成的,這會兒被人說起,就連自己也有些臉上掛不住。
“羅彥自擔任著作郎以來,從來沒有去過秘書省,是嚴重的瀆職。”這爲倒是擊到了羅彥的痛處。李世民當日讓他當了弘文館的助教,也有讓他把重心放在弘文館這裡的意思,但是沒說不管本職的事情,所以這個事情李世民也是愛莫能助。
一番安靜以後,御史們又站出來說了大大小小十數條理由。
說完以後,朝臣看著一直都默不作聲的羅彥,看看當事人是怎麼說的。
羅彥一直沒有出來反駁,支持他的人又不敢亂說,而且攻訐羅彥的拿出來的都是事實,雖然說有些被人有意誤解,但沒有得到羅彥真正意圖的時候,這些人也不好站出來,害怕一不小心就和羅彥說的有出入。
而不爽羅彥的,還以爲他無言以對,等著李世民做最後的裁決呢。
沉默了幾個呼吸,見沒有人繼續出來找自己的毛病,羅彥站出來,緩緩從袖中掏出一份奏疏,稽首拜道:“微臣無言可說,唯有自辯之書一份,煩請陛下過目。”
內侍走下來將羅彥的奏疏拿上去,李世民急切地接過羅彥的奏疏,想看看到底說了什麼。這會兒李世民也擔心,想來很懶散的羅彥,不會真的認慫,直接撂挑子不幹了吧。
翻開奏疏,李世民逐字逐句開始認真讀起來,而臺下衆臣,也只能靜靜等待著。這會兒,對羅彥不爽的,一臉微笑看著羅彥。和羅彥關係比較親近的幾個,這會兒則是抱著擔憂的心情,緊緊盯著李世民的臉。
最後做主的,畢竟還是李世民啊。
看完了羅彥的自辯書,李世民是一臉苦澀和欣慰。將奏疏遞給內侍,說道:“把這個念念,讓他們聽聽。”
躬身接過李世民手上的奏疏,內侍捏著尖銳的嗓子,念道:“臣以愚魯,輒逢彈劾。然自命此生之事,無不可對人言者,故倉皇閱盡情理律疏,書成自辯三五章句。武德五年之前,臣苦讀於廬州,久居與府學。家貧多以接濟茍活,體弱向少打馬遊街。幸無損國之大事,略過不提。
及僥倖得舉,亦勤懇與所任,恐負君上之厚望。爲官半載,無有差錯。蒙恩師看重,得聖賢文章。蛙居深井,不知天大。一朝出籠,方知己小。學識不深,儒生之恥。臣知卑微,發憤讀書。
及平陽昭公主一事,以遊俠意氣,敬巾幗英雄。求得送行之舉,雖曰失禮,然此心不悔。
至去年,得蒙聖主恩寵,就任著作郎。然又蒙看重,兼職助教。臣以育人子弟爲大,厚此薄彼,此乃過失一者。
又以太子之命,強令弘文館學生行稼穡之事。雖曰其罪之二,然此實大謬也。人君當神器,在其位也,在其德也。位者,承其重;德者,綿其壽。生黎性命,一言而活,德也。太子者,國之儲君。其位在手,其德符焉?歷數亡國之君王,豪奢無度,不顧生黎,何不食肉糜者,其位無壽也。
竊以陛下田間拾穗之往事,復太子躬耕田畝之今日。惟願人主代代以體恤百姓爲務。
諸大臣之家眷,非朝廷命婦,衝擊太子行營,不忍其死,拘禁之。有誥封者,不知忠君之禮,不忍其刑,拘禁之。此罪三也。臣心無愧。
臣冒死以言,唯以無咎之心,對滿朝之責。再拜。”
說白了,羅彥這就是在發牢騷。
但是這個出離了官場規則的自辯書,又讓方纔還步步緊逼的御史們有些無力可使。
方纔他們說的那麼多理由,其實也就兩點是能讓羅彥受罰的。一個就是羅彥帶太子去了萬壽縣種田,一個就是強行拘禁了朝廷重臣的家眷。
但是被羅彥這麼講,兩件事情他都是出自好心,而且拘禁朝廷重臣的家眷還是好心辦了壞事。按他這麼一說,似乎要是追究他的責任,反而要把那天去了萬壽縣的那些人都給處理一遍。
這就是明擺著的拉這些人下水。羅彥也不是傻子,御史這麼清楚自己那天在萬壽縣乾的事情,背後沒有人通氣那是說謊。既然有人不領情,那麼就讓大家一起難堪好了。反正自己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頓時有些人急了。
命婦,這可是個好東西啊。朝廷誥封家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是這些三品高官,也有很大一部分的正妻還沒落到一個誥封。按羅彥剛纔講的,完全能把放出去的誥命原封不動收回來。
這可是把那些人給惹急了,立馬出來給羅彥求情。
“陛下,羅助教說的沒錯。太子如今躬耕田畝,以示陛下重視稼穡之事,不知多少百姓因此倍受鼓舞。可是比地方官員勸課農桑好太多了,這件事情他沒有做錯。”
“平陽昭公主一事,之事羅助教一時義氣,便是放我等在這個年紀,也會這樣做。”
“是啊,便是那些家眷,羅助教也沒有做錯。君子遠庖廚,忍見其生而不忍見其死。何況是人。”
……
好話說了一大堆,總之就是要李世民饒恕羅彥的罪過。
看著一下子就改變了的風向,看熱鬧的人都有些忍俊不禁。這樣的詭異的場面也就當初蕭瑀和陳叔達兩人對罵的時候纔有吧。
然而依舊有些御史不依不饒,拿著羅彥如今不務正業作爲攻訐的話柄。
“陛下,別的不說,他擔任著作郎,但是從來沒有去過秘書監這件事情總該有個處理的辦法。如果都這樣了,朝中兼職的官員可不是一個兩個,都廢了本職,這朝政就亂了。”眼見得李世民有寬宥羅彥的意思,這些人還是不死心,所以就拿羅彥自己承認的錯誤給羅彥難堪。
這下子就連李世民也沒有辦法給羅彥找藉口了。
“那你們說,這事該怎麼辦?”李世民可不想因爲這個頭疼,所以把問題推給朝臣。
“陛下,臣以爲,既然羅助教無心擔任這著作郎,便免了他的職事,讓他好好當弘文館助教好了。”這是兩不得罪的人說的主意。這有過,必然要罰。羅彥從來沒有管過秘書監的事情,那就免了那邊的職事,把兼職當作本職好了。
不過這個處罰其實也很過了。著作郎是從五品,弘文館助教是從七品,這差距不是一般的大。而且已經算是被踢出朝堂,當閒散人去了。
這樣肯定不行啊,有心和羅彥交好的幾位朝臣出來,想給羅彥說幾句好話:“陛下,羅助教畢竟是年少,要不,就罰俸半年,以觀後效?”
說好話的立刻被嘲諷回來:“尸位素餐本來就該罰俸,如果都因爲年少就姑息,那我等就專門給他收爛攤子麼?”
這會兒是攻訐羅彥的人佔了上風,所以更是得理不饒人。
這下子支持羅彥的人也是沒話說了。本來這事兒確實是羅彥有錯,要是大家和和氣氣,這事情估計還能緩和一下。但是看這個情況是確實不能善了了。
反駁了替羅彥求情的話以後,這些人又道:“依臣等看來,此事當以瀆職論,撤銷其一應職司,遣回家中,永不錄用。”
其實瀆職那裡會有這麼狠的處罰,最多也就是罰俸了事。這些人這麼說,也只是想著要把處罰拉重一點,就算是李世民折中處理,到時候也夠羅彥喝一壺了。
李世民這個時候也是有些難做。對於羅彥,其實李世民一直抱著比較虧欠的心情。但是如今看這個架勢,又不能不處置,這就讓李世民有些難做了。
想了想,李世民突然就有了主意。
“貶羅彥爲藍田縣縣令,並罰俸半年。現在的藍田縣令調入京中,另有錄用。”
一時的心血來潮,卻成了李世民相當得意的一個決定。羅彥雖說有些懶散,但是真要是涉及到本職,其實並不會馬虎。著作郎的事情,還是李世民下的口諭讓羅彥不必多管。說起來,羅彥還是在爲他背鍋。
既然羅彥自己說自己的學生將來要狩牧一方,那就讓他這個老師先帶個頭。而且藍田距離長安也就數十里,快馬一天能跑幾個來回。李世民想看看,羅彥的本事,到底有多大。
至於對朝臣這邊,藍田縣令也就是個正六品上的官,算起來也是處罰羅彥了,所以這會兒就想反對,似乎也找不出什麼理由了,而且人家還被罰俸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