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李世民的心裡是極度不爽的。
任誰被自己的屬下當著自己的面,在衆人面前批評一番,心裡都不好受。李世民不是聖人,更做不到唾面自乾,如果今天不能把這件事給處理了,他估計午飯都不想吃。
陰沉著臉,走進學舍。身後是一羣文武大臣。
即便這裡頭有很多當初都是非常反對李世民縱囚的,可是如今羅彥當著李世民這樣大肆批駁,他們也只能做出無能爲力的表情。
一切,都需要羅彥自己來爭取了。
朝臣們已經想到,今後羅彥只怕又要有一段幽居在家的日子了。
李世民走到前頭坐下,這纔對著羅彥說道:“這件事情已經有了定論,你這般妄言,難道不知道非議朝政也是會被治罪的麼?”聲音有些清冷,很明顯地讓羅彥知道,此時李世民是生氣了。
朝著李世民一拜,羅彥壓根沒有思索:“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陛下雖然聖明,但是也難免有思慮不周之時。正所謂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我等今日之言,豈不是後世之師也。”
羅彥回答的倒是恭謹,只是李世民心頭依舊存著一口惡氣,如果不能將羅彥說的心服口服,他還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哼,那麼,之前你說我是買名,不知你還有什麼話講。背後非議朕,難道你不知道,這也是不敬之罪麼?”
說到這裡李世民心裡是著實有些氣惱。手底下臣子這麼多,從來沒有一個這樣說他壞話的。
“那麼,不知陛下縱囚是到底爲何呢?”
羅彥並沒有被李世民的恐嚇嚇到,反而是一臉嚴肅,對著李世民問道。
被問到癢處,李世民自然是非常得意。在他看來,自己縱囚這件事情,絕對值得那些起居郎大寫特寫一番。“自然是去年冬天,朕視察天牢,有感於罪犯們哀嚎悽婉,所以放他們回鄉與親人團聚。”
各種有幾個官員適時地站出來吹捧:“陛下勤政愛民,上體天心,乃是我大唐百姓之福。”
被這麼誇讚,李世民頓時有點薰陶在其中,得意地看看衆人,表情裡似乎滿是“來誇我啊”的炫耀。
李世民如何自得,羅彥壓根不會管。只見他笑了笑,對著李世民說道:“據說,去年大雪的時候,城中壓塌了數百間民房,不知道陛下可曾見過,那無家可歸的倉皇?不知陛下可見過,那天寒地凍的無情?不知陛下可見過,那被壓在房樑下的哀嚎?”
李世民頓時臉色有些發青,他知道羅彥說什麼了。
而羅彥也確實如他所想,繼續說著:“君子遠庖廚,何也?愛見其生而不愛見其死。然膾炙當前,誰又曾停杯投箸?”說到這裡,很多人都已經色變,這不就是再說大家都是僞善麼?
當然了,羅彥也不會傻到揪著這樣的儒學問題繼續深究。而是朝著李世民說道:“陛下之縱囚,不過是聽一家之哀嚎,,可是陛下可曾聽到過萬民之哭?民尚不富,陛下所爲,皆是小恩小惠。一鄉紳士,歲給鄉民一文,便是大善。一州首富,歲給鄉民一文,不過賣名爾。況自貞觀元年以來,三改律例,判死者已是死有餘辜,如何當得陛下之重恩?”
李世民啞口無言。
原本還有些憤怒,而被那些官員略微誇讚便覺得自己已經是萬世美譽的他,此時也覺得有些汗涔涔的。
“世間與羅彥所見略同者不知凡幾,而今陛下不知者,不過是上疏不能奏達,勸諫不能入耳。煌煌功績,當是萬民讚頌,而非陛下自封。若是如此,不妨想想前朝獨夫。”
聽完了這些話,李世民再也坐不住了。慌忙站起來,對著起居郎說了一句:“今日羅彥所言,給我一字不漏記下來。往後若是我還有這樣的毛病,你等務必記得提醒於我。”
說完之後,回過頭來跟羅彥說道:“今天要不是你批評我,只怕我還要洋洋得意下去。你的罪責,便就此抹去。只是,你不妨猜猜,那些囚犯到時候會不會守信到來?”
李世民似乎是想要賭一賭,不過羅彥面無表情地告訴他:“我大唐律法雖然不甚嚴苛,但是包庇與隱匿死囚依舊是重罪。那些囚犯不論是出於信義,還是懼怕律令,到時候都會如約而至。只是希望,陛下那個時候不要覺得這是自己的恩德所至。該處以死刑便處以死刑,而且此事當靳石以記之,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
羅彥這樣的肯定,李世民頓時覺得有些挫敗感。所以也只能無奈地說道:“既然咱們所見略同,原本還想與你打賭,那也便作罷了。你說的事情,我記下了。到時候再說吧。”
略微有些失望地看著羅彥,李世民微微輕嘆一聲,示意羅彥過來,這才繼續問道:“來到這裡數月,有沒有什麼不習慣的地方?若是可以,朕還是希望你能夠回到朝堂。”
羅彥可是被李世民的這個提議給嚇了一跳,不想這位還是那麼不死心。當下立刻拒絕道:“老師臨死之前要羅彥將他畢生所學傳承下去,羅彥也想過,以羅彥自己的本事,也不過是救一時之急。不如就此投身訓詁,倒是也能夠教授出一些棟樑之材。那樣的話,羅彥就上不愧陛下,下不負師恩了。”
見羅彥還是這樣混不吝,李世民也是無可奈何了。
點點頭,嘆了口氣,這才繼續問道:“那麼依你之見,國子學還需要些什麼呢?”
說到這裡,姚思廉和一干夫子都有些著急了。這個問題原本應該是李世民問姚思廉,不曾想居然問到了羅彥這裡。而事先大家又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
看著前邊有些愁眉苦臉的同僚們,羅彥朝著李世民一拜:“國子學如今最欠缺的,還是生員的名額和屋舍。希望陛下能夠適當放寬國子學的名額,同時增加學舍的數量。”
看到羅彥居然這樣說,姚思廉不禁大喜。這不就是他心裡所想的麼。而羅彥的同僚們更是鬆了一口氣。
羅彥的回答出乎李世民的預料,不過能夠這樣說,也恰好證明,羅彥的心思確實都用在國子學上了。因此只好點點頭,對他說道:“這件事情,回去之後我會下旨辦理。”
隨後也不再跟羅彥多說什麼,便帶著一干朝臣往其他學舍走去。
李世民他們是離開了,但是一干學生們還在啊。這件事情他們可是從頭看到尾的,對於羅彥剛纔的表現,這會兒也只有一個字,那就是大寫的服。
看著這些孩子們有些崇敬的目光,羅彥心裡一驚,可不能把這些孩子給帶歪了。因此只能迎著那些目光警示道:“勸諫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直言進諫是最不可取的一種。陛下聖明,加上羅某仗著聖眷,這才能夠將陛下說服。你等莫要學我。”
告誡再三,這纔開始繼續講授經義。
不提國子學中到底是如何盛傳今日之事的,李世民回到宮中,便將三省六部的大員們請進了暖閣。
讓內侍們端來繡墩,請這些大臣一個個坐下,李世民這才說道:“今日羅彥所言,讓我心裡瞬間驚醒了。這幾年政通人和,邊疆寧定,倒教我有些得意忘形了。”
這樣的自省也就李世民自己能夠說說,而大臣們只能夠恭維他:“陛下勵精圖治,宵衣旰食,豈是羅彥能夠妄加議論的。”
“行了行了,你們也不要這等吹捧於我。回來的路上,我想過了。之所以我這般忘形,確實如同羅彥所說,是我看到的苦難太少了。所以反覆思量之下,我覺得,是時候出去走走,看看民間疾苦了。”
這回魏徵出奇地沒有反對李世民的意見,反而第一個站出來贊同道:“陛下所想甚是在理,而今內庫豐盈,倒也能夠供陛下巡視一番。只是,還望陛下巡視之時,切切以生民爲要,不可驚動地方。”
魏徵的反應讓李世民一陣驚愕,就是其他大臣,也相當驚奇。不過想想魏徵又不是專門爲反對李世民而反對,所以也點頭認同:“魏公說的在理,只是這行程還學詳加策劃。而且陛下離京,還要做好留守的籌備。”
很是滿意地看著大臣們紛紛建言,李世民點點頭:“不錯,太子理政也有數年,如今正好也可以看看他的本事。好了,這件事情你等切記保密。等一切籌備完畢,再公佈於朝堂。”
待又閒聊了一番,這才讓大臣們各自回去做事。
羅彥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一席話,居然引得李世民動了外出巡視的念頭。不過就算是知道了,也應該大笑幾聲纔對。畢竟皇帝如果久居深宮,難免要被臣子矇蔽。民間的疾苦,還是要他親自去看看才能知道。
此時的他,早就回到了家中,向長樂傾訴今天他是如何被李世民給欺負的。那裝出來的一臉憂傷,惹得長樂一陣開懷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