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節 面試

朱敬倫並沒有貿然前往應募,而是繼續觀察著,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三十兩銀子算是相當豐厚了,很快就有人心動,走上前去,向門子招呼了一聲,就被帶了進去。

不久那人就沮喪的走了出來,朱敬倫藉故上前攀談,那人顯然是衝著錢去的,結果被篩了下來,心情並不太好,並不太願意理會朱敬倫。

在這裡等了一下午,先後見到六七波人進去,大多都沮喪的走出來,每一個人出來,朱敬倫都會上去問問,雖然大多數都不願意理他,但也有灑脫的願意說幾句。

半天時間忽悠而過,很快就到了傍晚,朱敬倫依然沒有去應募,而是向著張家走去。

當老管家再次看到朱敬倫的時候,臉色當然非常的差勁,朱敬倫也不在意。

立刻訴說了來意。

“你會說夷人的話?”

老管家詫異的問道。

朱敬倫點點頭:“在下過去在一個做茶葉生意的鋪子裡站過櫃檯,接待過夷人,能說上幾句。”

但是老管家還是不肯答應朱敬倫的要求,因爲他覺得那實在是太冒昧了。

朱敬倫問道:“老管家,在下實不相瞞,之所以想去夷人哪裡做通譯,就是怕那幾個洋兵牽累到張家。我如果做了通譯,一定想辦法辦給你們處理了那幾個洋兵。”

老管家實在是不願意答應,但是那幾個洋兵也確實讓他頭痛,他是不太願意相信朱敬倫的,說到底只是一個陌生人而已,儘管看起來有點懂得感恩的樣子,可他也不敢相信。只是此時這人再次找上門來,讓他不高興的同時,也有些擔心起來,他懷疑此人想訛上張家。

所以他並沒有撕破臉,而是藉口得跟主人商量,讓朱敬倫等待。

他去找了二少奶奶,說明了原委,那二少奶奶沉思了很長時間,才讓管家先答應下來。

管家回來後,表示答應了,而且給朱敬倫安排了一個房子,原來朱家也不僅只有柴房,還有空房間。不過不在後宅,而是在前院的廂房。

就這樣,朱敬倫的身份變成了二少奶奶的遠方表弟。

這是朱敬倫要求,或者說請求的,他希望張家出面跟他配合,證明自己是張家的親戚,因爲他今天問過好幾個人,應募翻譯,除了要會懂得英語或者法語,洋人還會仔細詢問對方的身世背景,顯然在這個陌生的國度,英法兩國還是很小心的。

所以他纔想到張家,在廣州他也只認識這一家人,另外他也沒有盤纏住店了,他實在是不想在廟裡在過一夜了。所以他搖身一變現在成了張家的親戚,既然是親戚也就沒有道理住柴房了,正大光明的住進了客房。

第二天一早,朱敬倫把自己收拾的整整齊齊,雖然還是穿著大少爺的舊衣服,但是官宦子弟的衣服,料子上乘,怎麼看也算是體面人。

整理好裝束,調整好心態,他大大方方的來到巡撫衙門前。

守門的已經完全變成了洋人士兵,這也不是問題,朱敬倫字正腔圓的跟龍蝦兵講明瞭原委,對方聽著朱敬倫的倫敦音,頓生好感,也沒問太多,立刻就帶朱敬倫進了衙門。

巡撫衙門已經重新開張,房子都有些不夠用了,本來只是巡撫辦公的地方,但現在不但廣州巡撫在這裡辦公,洋人也在這裡開了佔領委員會,管理人員成倍的增加,導致翻譯的辦公室也只能放在過去的籤房。

洋人不知道從哪裡弄來一張西式的桌子,其他傢俱還都是中式,辦公桌後坐著一個西裝革履的年輕人。

朱敬倫走上去,抱拳行禮。

“goodmorningsir!”

對方點點頭。

“ok.mynameisrobert-hart.what'syourname?”

羅伯特赫德詢問道。

朱敬倫道:“zhujinglun.sir”

朱敬倫將自己的姓放在最前面,這是中國人的習慣,其實他特反感在一些國際會議上,爲了迎合西方人的習慣,總是將中國人的姓氏故意放到最後去。

接下來赫德跟朱敬倫隨便聊著天,詢問對於英法聯軍佔領廣州城的態度,中國的風土民情等等,朱敬倫回答的不卑不亢,沒有故意逢迎,甚至直白的告訴赫德,中國人並不喜歡被外國人佔領,他表達個人態度是,希望在合適的時機,英法聯軍能將廣州城交還中國當地政府。

赫德也沒有在意朱敬倫的態度,他的目的不是考察對方的政治態度,只是在考察對方的英語水平而已。他在中國待了不少年了,算得上是一箇中國通,知道這個國家排斥一切外國人,如果對方表達對英法聯軍的歡迎,他反倒要懷疑對方的誠信問題了。

果然很快赫德就問到了朱敬倫的家世背景,以及爲什麼朱敬倫會說一口英國英語。

朱敬倫早就編織了一個身份,他告訴赫德,自己是韶關人,經常在澳門、廣州間跟父親來往做茶葉生意,但是眼前發生了戰爭,生意也受到了影響,他暫時住在城裡的親戚家,並且將親戚家的地址告訴了赫德。

一聽朱敬倫的親戚還是一箇中國官員,赫德誇讚說朱敬倫是一個有身份的紳士,同時表示他們會覈查一下,如果詳實可靠,他非常願意與朱敬倫共事。

面試到此結束,朱敬倫走出了巡撫衙門時,已經記住了一個人,赫德。

當赫德介紹自己後,朱敬倫心裡就閃現過許多他的背景資料,這是一個在中國近代史上大放異彩的人物,執掌中國海關長達半個世紀,打造了中國第一個現代政府機構,死後受封太子太保,英王封他爲從男爵。

對英國來說赫德並不算太重要的人物,但是在中國歷史上影響甚大,他幾乎參與了晚清時期所有的外事活動,遊走在中英之間,得到雙方的認可。

這樣的人當然譭譽參半,各種評價都有,但是無論怎麼說,都不能否認這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

朱敬倫知道自己要跟這樣的人物打交道,頓時告誡自己,以後做事更要小心一些。

面試之後,朱敬倫立刻回到張家,這幾天他打算哪裡都不去,專心等在張家,應付英國人可能上門的核查,畢竟張家此時還藏著四個英國兵,並不放心,他得留著應付。

覈查的人隔天就到了,竟然還是赫德,看來英國人此時真的太缺翻譯了。

第七百八十二節 李鴻章的後路第一百零九節 把洋人留在新安第一百零八節 軍事大欺詐第六百五十九節 工業革命的衝擊第六百五十五節 佔領長崎第六百四十二節 琉球國還是沖繩縣第六百零二節 蜜月期結束了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五十一節 封港第三百四十節 肇慶會戰 4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第三百四十四節 定國號和出兵第六百五十七節 政治和文化遺產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六百九十五節 王師南征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髮財第五百四十九節 統一教育第七百八十八節 吞併滿清的基礎第六百七十二節 環太平洋利益鏈第一百八十一節 倫敦宣言第六百五十四節 動真格的第四百三十八節 曾國藩立道第七百零三節 順化戰役 2第三百三十三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1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一百四十四節 美麗的誤會第七百三十二節 巨人的落幕第六十五節 底線第六百四十六節 借師復國第六百三十節 深化改革 1第四十九節 勝利第八百一十八節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第十六節 行動(4)第三百七十八節 以登基爲契機第一百二十九節 瞞天過海第八百二十八節 德國需要保證第一百七十七節 使團第八百一十五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1第六百二十三節 太平天國有奸商第五十四節 買斷煙土第一百二十九節 瞞天過海第三百三十三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1第二百零五節 八旗打八旗第三百九十八節 場外遊說 2第八百一十三節 瓜分西屬殖民地第六百九十一節 抗法保皇運動第四百一十七節 引入種子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一百六十四節 我叫何士文第六百二十五節 窮途末路第八十四節 撤退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三百一十節 引入競爭第三百零六節 廣東姓朱了第三百三十九節 肇慶會戰 3第七百七十七節 倫敦和談 2第七百九十七節 戰列艦時代到來第三百八十二節 既得利益者第二十五節 大紅包第35節 見柏貴第一客卿第三百一十三節 改革進行時第六百七十六節 新明英商約第七十八節 登陸第一百一十八節 鉅額訂單第一百二十五節 造謠第四百三十一節 牌坊第三百五十八節 大任務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一百五十九節 城下之盟第一百九十節 朱敬倫出山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八百一十八節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第八百零九節 中國的世界政策第七百九十九節 新都城和新國名第六百八十九節 外交準備第六百零二節 蜜月期結束了第一百七十一節 建議第八百二十八節 德國需要保證第四百一十七節 引入種子第一百九十六節 大調兵第三百九十四節 壓力重重的宰相第四十九節 勝利第一百三十七節 丁憂制度第九十六節 騙來的城池第五百六十四節 教育改革 1第七百四十八節 大明的盟友第四百二十四節 股份制的遐想第三百九十三節 最後的罪惡之城第六百零八節 大明軍國主義第四百二十六節 建設特色商業社會第三百零五節 海關的情弊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九十節 探訪新安第四百二十四節 股份制的遐想第七百七十七節 倫敦和談 2第37節 不得不扯進來
第七百八十二節 李鴻章的後路第一百零九節 把洋人留在新安第一百零八節 軍事大欺詐第六百五十九節 工業革命的衝擊第六百五十五節 佔領長崎第六百四十二節 琉球國還是沖繩縣第六百零二節 蜜月期結束了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五十一節 封港第三百四十節 肇慶會戰 4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第三百四十四節 定國號和出兵第六百五十七節 政治和文化遺產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六百九十五節 王師南征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髮財第五百四十九節 統一教育第七百八十八節 吞併滿清的基礎第六百七十二節 環太平洋利益鏈第一百八十一節 倫敦宣言第六百五十四節 動真格的第四百三十八節 曾國藩立道第七百零三節 順化戰役 2第三百三十三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1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一百四十四節 美麗的誤會第七百三十二節 巨人的落幕第六十五節 底線第六百四十六節 借師復國第六百三十節 深化改革 1第四十九節 勝利第八百一十八節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第十六節 行動(4)第三百七十八節 以登基爲契機第一百二十九節 瞞天過海第八百二十八節 德國需要保證第一百七十七節 使團第八百一十五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1第六百二十三節 太平天國有奸商第五十四節 買斷煙土第一百二十九節 瞞天過海第三百三十三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1第二百零五節 八旗打八旗第三百九十八節 場外遊說 2第八百一十三節 瓜分西屬殖民地第六百九十一節 抗法保皇運動第四百一十七節 引入種子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一百六十四節 我叫何士文第六百二十五節 窮途末路第八十四節 撤退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三百一十節 引入競爭第三百零六節 廣東姓朱了第三百三十九節 肇慶會戰 3第七百七十七節 倫敦和談 2第七百九十七節 戰列艦時代到來第三百八十二節 既得利益者第二十五節 大紅包第35節 見柏貴第一客卿第三百一十三節 改革進行時第六百七十六節 新明英商約第七十八節 登陸第一百一十八節 鉅額訂單第一百二十五節 造謠第四百三十一節 牌坊第三百五十八節 大任務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一百五十九節 城下之盟第一百九十節 朱敬倫出山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八百一十八節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第八百零九節 中國的世界政策第七百九十九節 新都城和新國名第六百八十九節 外交準備第六百零二節 蜜月期結束了第一百七十一節 建議第八百二十八節 德國需要保證第四百一十七節 引入種子第一百九十六節 大調兵第三百九十四節 壓力重重的宰相第四十九節 勝利第一百三十七節 丁憂制度第九十六節 騙來的城池第五百六十四節 教育改革 1第七百四十八節 大明的盟友第四百二十四節 股份制的遐想第三百九十三節 最後的罪惡之城第六百零八節 大明軍國主義第四百二十六節 建設特色商業社會第三百零五節 海關的情弊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九十節 探訪新安第四百二十四節 股份制的遐想第七百七十七節 倫敦和談 2第37節 不得不扯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