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作為戰勝國的大英帝國來說,戰爭前期的失利,暴露出了英國的政治家和軍隊統帥們在戰略思想上極大的缺陷。
當時英國的陸軍將領們面對十九世紀末戰術和武器技術方面的突飛猛進,大多固步自封,無所適從,還是滿足于上百年前的陳舊戰術。
從布勒、哈特等人在戰斗中的表現看來,當時的英國陸軍不愧是一群驢子指揮的獅子。
從俾斯麥時代起,老態龍鐘的英國陸軍便已顯頹勢,英國只是憑借其雄厚的國力,中下級軍官和士兵的勇猛,以及軍隊統帥們在戰爭后期不擇手段的軍事政策,方得以免于在南非一敗涂地的結局。
第二次英布戰爭給幾百年來大英帝國的海外擴張史畫上了一個明顯的句號。”
“七弟,你是說,這樣的一場戰爭,就導致了大英帝國的崩潰?”
“是的,這是一個明顯的標志。軍事征服的勝利、公眾的沙文主義熱情,不足以打消保守派和自由派們對維持一個龐大海外帝國的開支的焦慮,于是,英國的上層社會出現了信心危機。
越過在比勒陀利亞上空獵獵飄揚的米字旗,大英帝國一些富有遠見的政治家們看到了一個可怕的前景--同時保衛大英帝國海外領地和英國本土的做法,在經濟上和戰略上都是不可行的。
因此英國不應當再保持孤立政策——它應當與自己的競爭對手,那些歐洲的帝國們,達成廣泛的交易和有益的協議。
布爾戰爭結束之后,英國便開始了全球范圍內的戰略收縮,將部分海外勢力范圍轉托給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白人自治領,英國本身的戰略重點則轉回風云動蕩的歐洲。
第二次英布戰爭是英國最后一場為了征服殖民地而發動的戰爭,這場戰爭本身沒有使根深底厚的大英帝國傷筋動骨,甚至還有所收獲,可是英國的歷史學家大多認為,這場戰爭作為一個標志性事件,同維多利亞女王的去世一樣,意味著英國歷史上最偉大、最進步、最繁榮的時代的結束。
在英國本土,愛爾蘭民族運動和工人運動風起云涌。
在歐洲,野心勃勃的德國開始向遙遠的大洋派出征服的艦隊。
在南非,一個來自印度的律師——莫罕達斯-甘地開始嶄露頭角。
布爾戰爭標志著英國自光輝燦爛的維多利亞時代向著未來不可預測的黑暗時期的過渡,在它之后,大英帝國的鼎盛時期已經告一段落。
由于前面提到的原因,在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大英帝國面臨著國家政策的一次重大改變。
英國的國力顯然已經不足以獨自維持廣大的海外帝國來面對歐洲各個帝國的挑戰,以及一個有可能出現的、以法國或德國為核心的泛歐洲聯盟,所以有必要對傳統的光榮孤立政策做出調整。
在1899年羅得斯訪德之后,英國的領導人再次看到了英德合作的可能,英國同德國已經在非洲葡屬殖民地、前布爾共和國、委內瑞拉等國際問題上達成了政治交易。
在埃及、摩洛哥和中東,也存在著英德合作的廣闊前景。
約瑟夫-張伯倫在1899年和1900年曾經多次呼吁建立英—德同盟,共同抵制俄國在中東,遠東和中國的勢力。”
“哦,你接著說。”
“1901年,在英國還出現了建立英—德—日三國同盟的嚴肅討論。
但是,這些呼吁、建議和討論,最終都無疾而終,正如任性的小威廉可以輕率地拋棄掉布爾共和國一樣,他也輕率地拋棄掉了張伯倫扔出來的橄欖枝。
德國人親眼目睹了大英帝國在這場戰爭中的軟弱,首相比洛夫在柏林的宮廷和國會里堅決反對同英國結成聯盟的任何倡議,此時他的英國同行索爾茲伯里也反對同德國結成聯盟的倡議,在國際問題上缺乏主見的小威廉為比洛夫的意見所左右。
威廉二世和比洛夫反對英德結盟的一個理由是擔心會因英德同盟而妨礙德國發展海軍實力。
這就顯出小威廉和比洛夫為了手段不擇目的的愚蠢和短視了。
另一方面,鑒于布爾戰爭所耗費的高額開支,當時英國關心的是如何減少,而不是增加代價高昂的海外沖突。
布爾戰爭之后,在非洲中南部的英國勢力已經成獨大局面,這要部分歸咎于德國的短視。
這樣它就面臨另外三處熱點問題:摩洛哥、埃及和阿富汗,在后兩個地方,英國要面對兩個已經結成同盟的強大對手——法國和俄國。
與當時尚未成長為巨人的德國海軍相比,另外一方是其規模居世界第二、第三位的兩支大型海軍和兩個面積占世界陸地百分之二十五的龐大帝國。
此外,法國還對法紹達事件記憶猶新。
經過日俄戰爭和1905年革命震蕩的俄國,也會樂于在波斯、阿富汗、中國遠東和西藏或者其他什么地方取得一些外交勝利,讓不安分的臣民們滿意一些。
用英國評論家的話講,1900年到1905年之間的英國面臨的是這樣的選擇--與法國或俄國建立一些良好的外交關系,或者冒一下與這兩國中的一個或兩個進行戰爭的風險——一場英國不僅要在英倫海峽作戰,而且要遠在地中海、博斯普魯斯海峽、埃及和阿富汗戰場進行的戰爭。
簡而言之,1900年之后英國對外政策的目的,是調和那些對英國的地位造成最大威脅的國家,即便代價是失去與比較不重要的國家的良好關系也在所不辭。
假如英國遵循張伯倫的與德國結盟的戰略,那么與法國和俄國的關系惡化勢必不可避免。
這樣一來,參考布爾戰爭的巨額花費和艱巨過程,使得英國在面臨多場規模類似、或者可能更加艱難的海外戰爭面前,不得不作出了最終的選擇。
1905年,英國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機中宣布支持法國。
1907年,英,法,俄三國協約成立。
將英德在一戰中加入兩個對立集團的原因簡單地歸咎于海軍競爭、或者再加上國際市場上的商品競爭,是不全面的說法。
1900年前后,英國外交政策的基本思想是姑息強國,避免與強國發生戰爭,當時英國極力避免的是與法國和俄國的戰爭,而不是與德國的戰爭,其原因不是德國太強,而是德國同法俄同盟相比顯得較弱。”
“我聽漢斯講過,與頭腦發熱、妄想連天的小威廉不同,德國的海軍元老們在建設遠洋海軍的時候,他們非常清楚自己國家的脆弱性。”
“是的,很多英國人將德國在戰爭爆發后的目標--吞并俄國、法國、比利時領土、吞并英國的海外殖民地、在英國和俄國煽動革命并使其四分五裂、建立全歐洲的和全世界的霸權,即所謂--九月計劃,理解為德國在戰前就已經確立的目標。
其實在1900年到日俄戰爭爆發,德國面臨的局面是,由于融資困難,德國海軍的擴張計劃已經遇到了障礙,因此德國未來的戰略目標轉向了以下幾點:
在陸地上的戰爭中徹底擊敗法國,以實現老俾斯麥的未盡愿望--把法國的血吮吸盡凈。
在中歐建立由德國領導的關稅同盟。
在原法屬中非建立殖民帝國。
增加德國對土耳其和荷蘭的經濟影響。
以上目標均未針對英國,提爾皮茨的手下一直小心翼翼地不造成把德意志帝國規模有限的艦隊同英國的海外殖民地聯系在一起的印象。
但是,德皇本人的狂妄自大、胡話連篇,以及一些德國政治家不負責任的煽動,給英國的外交官、記者、情報人員造成了這樣的印象:
1,德國皇帝擁有狂妄的野心。
2,這個野心不僅針對法國或俄國,對大英帝國的海外殖民地也構成了威脅。
3,由于德國的政治體制,德皇可以隨意實現自己不負責任的野心和冒險,而不必擔心內閣或者國會的反對。
4,德國的海軍是實現這個野心的工具。
所以,德國是英國最大的敵人,這些印象傳到了英國政治領袖們的耳中。
1905年,英國在法德摩洛哥危機中宣布支持法國,并開始同俄國接近。
同一年,英國第一海務大臣費舍爾的海軍改革完成,標志著英德海軍競賽的不可避免。
英國海軍情報處處長自信地宣布英國對德國的海上優勢是壓倒性的,這種咄咄逼人的姿態,以及英德關系的疏遠,加深了柏林對皇家海軍發動一場突如其來的海上總體戰的擔憂。
于是,也是在1905年,德國開始了和英國的全面造艦競賽,兩個歐洲巨人之間的悲劇性沖突便不可避免了。”
幾個人交換了一下眼神,“七弟,我倒想聽聽你對布爾戰爭軍事方面的看法,畢竟我現在還是國防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