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學者在樓蘭考古的歷程
一、樓蘭古城的發(fā)現(xiàn)
清光緒二十六年(1990)春,瑞典人斯文赫定在羅布泊地區(qū)考察,他的一名中國嚮導——維吾爾族農(nóng)民艾爾迪克,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晨,發(fā)現(xiàn)了這座已被人們遺忘了的、埋在渺無人煙的沙漠中達1000多年之久的樓蘭古城。斯文赫定在古城中進行考古發(fā)掘,得到了一批盧文和漢文木簡及文書,以及一些陶片、中國古錢幣、絲綢殘片、毛織品殘片、銅裝飾品、玻璃器殘片。他將古城中出土的漢文書和盧文木簡帶回了瑞典,交給威斯巴登地方的卡爾·希姆來先生進行研究。希姆來先生在研究盧文木簡時,發(fā)現(xiàn)簡文中有數(shù)處提到“KRORANLA”這個地名,他認爲這就是古代樓蘭的音譯。他在研究報告中提出這座古城就是古樓蘭城。古樓蘭城被發(fā)現(xiàn)的消息發(fā)表後,震驚了世界,被西方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譽爲“沙漠中的龐貝城”的再現(xiàn)。
二、斯坦因在樓蘭
馬克·奧里爾·斯坦因,英國人,原籍匈牙利,清光緒二十六年至民國5年(1900~1916)間三次深入我國新疆、甘肅一帶,爲英國印度殖民政府進行非法測量和偷竊文物的活動。清光緒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1906~1907),他從喀什到和田,沿著崑崙山北麓,經(jīng)且末來到若羌,然後從阿不旦向北到樓蘭古城。他在樓蘭古城對兩個較大遺址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發(fā)掘,發(fā)現(xiàn)了大量精美的絲織品、石器、陶片和青銅製品,以及漢文、盧文木簡及文書。民國3年(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跑到樓蘭,不僅對古樓蘭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發(fā)掘,而且還發(fā)現(xiàn)了許多新的遺址和墓地,他將這些遺址都編了代號,其中以LA(樓蘭——爲中心的一級和LK(距樓蘭城南50公里處)爲中心的另一組是主要遺址集中區(qū)。斯坦因這一次在LA遺址上發(fā)現(xiàn)了許多石器、青銅器和漢代絲織品、五銖錢幣與新莽時期的貨泉錢幣等文物。
三、桔瑞超在樓蘭
桔瑞超是日本帝國海軍軍官,他受日本佛教淨土宗主教大谷光瑞的指派,組織了中亞探險隊,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和清宣統(tǒng)二年(1910),兩次到羅布泊地區(qū)進行考察。清宣統(tǒng)二年(1910年)桔瑞超第二次到達羅布泊地區(qū)後,曾在樓蘭城區(qū)和距樓蘭城南50公里處的一片遺址上(即斯坦因編號爲LK的地方),組織了考古發(fā)掘工作。探險隊回到日本後,宣佈他們在古樓蘭城中發(fā)現(xiàn)了一份李柏信件,共四張殘片。(後據(jù)日本學者森鹿三考證,李柏信件出土地點不是樓蘭,而是海頭)。
四、1979~1980年的樓蘭考古
1979~1980年,新疆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中央電視臺“古代絲綢之路”電視攝製組聯(lián)合組成考察隊,考察絲綢之路和樓蘭古城。這次考察重新測定了古樓蘭城的準確地理位置,對孔雀河下游的古墓溝,以及樓蘭城區(qū)和古墓葬進行了考古發(fā)掘,出土了各種石器、漢代錢幣、銅器、絲毛織物和東漢魏晉時期的盧文木簡,以及用金銀銅等製作的各類裝飾品等文物。
附:樓蘭古城址調(diào)查與試掘簡報
一、古城遺址
1、位置與環(huán)境
樓蘭古城遺址位於孔雀河下游幹三角洲南部,羅布泊西北岸上,西南距若羌縣城220公里,西北距庫爾勒市340公里,北距孔雀河干河牀的最近點16公里,東距羅布泊北岸28公里,其具體位置經(jīng)重新覈定,爲東徑89°55′22″、北緯40°29′55″①由孔雀河北岸乘飛機至古城遺址,其間有4條幹涸的大河牀,河牀兩岸密佈許多幹涸的河汊和水塘。這些自然遺址表明,古代的樓蘭,水利資源是比較豐富的。樓蘭城遺址就座落在和四條大河牀的兩條分汊之間,這兩條河汊在古城以東16公里交匯,然後再注入低窪的羅布泊。這裡地勢西南東低。在樓蘭城郊西北至西南2~3公里處,發(fā)現(xiàn)大片枯朽的胡楊林,有的枯乾合圍達2米多。在城址東北部也有成片的枯樹林。可見古代這裡的植被是比較好的,這些樹木是當時城市建築的好材料。
2、史前人類活動遺物
考古隊在城市中和城址附近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和採集了許多細石器標本。從製造技術(shù)上分,有打製的,有琢制的,也有打琢兼施的;從形態(tài)用途上分,有石核、石葉、石核式石器,琢背小刀、刮削器、錐鑽、石鏃、石矛等;從色相質(zhì)地上分,有灰綠、黃褐、絳紫等玉髓,也有燧石質(zhì)。此外還有磨製石器。這說明,早在新石器時期,樓蘭地區(qū)就有人類在活動,如果將這些石器標本與解放前斯坦因、博格曼等人在孔雀河下游三角洲中其他地點蒐集的石器標本比較,無論數(shù)量、還是形狀質(zhì)地,這裡的都顯然居於突出地位。由此判斷,這裡應(yīng)是本地區(qū)遠古居民的重要聚居點②。他們的活動,爲以後此地城鎮(zhèn)的形成奠定了基礎(chǔ)。
3、城市範圍與結(jié)構(gòu)
由於千百年來,主要受強勁東北風的侵蝕,古城與附近環(huán)境一樣,變成了破敗不堪、高低不平的“雅爾丹”地形③。古城城牆就混雜在這種風蝕臺地中。古城基本呈正方形,按其復(fù)原線計算,東面長333.5米,南面長329米,西北兩面各長327米,總面積108240平方米。由於南北兩邊的城牆比較順應(yīng)東北風勢,故相對保存得較多一些。北城牆僅東西兩端還殘存一些,東瑞殘長約35米,殘寬約8.5米,殘高約22米的缺口,缺口兩面暴露出0.8至1.2米不等的板築夯土四層,此缺口似爲北城門。東城牆保留較少,只剩兩段,中部偏南一段長約20米,寬約5米,殘高約3.3米,有厚0.7米~0.95的夯土四層;靠東南角的一段,長約1.5米,寬約2.5米,殘高約3米,夯土層同上。南城牆的中部東端殘存約60.5米、寬約8米、殘高約3.5~4米的一段,有厚0.45~0.9米不等的夯土5層;中部西端一段長約9.5米,寬約5米,殘高約3米;最西的一段殘長約4.5米,寬約6米,殘高約2.3米,夯土層與東端相同;在中部,東西兩端之間有一寬約13米的缺口,基本與北城牆的缺口相對應(yīng),似爲南城門。西城牆中部南端殘存長約13米、寬約5米、高約1米的一段,有厚0.15~0.7米的夯土三層;中部北端有東西錯列的土墩兩個,靠東的殘留在塊風蝕高地上,南北長約6米,東西寬約5米,殘高約爲2.4米,有厚0.4米~0.48米的夯土6層,靠西的一個土墩城牆復(fù)原線16.5處,南北長約7.5米,東西寬約5.5米,殘高約5米,有厚0.6米~1.2米的夯土5層。東西兩墩相距約4米,似爲甕城遺址。以上所見,應(yīng)是此城最繁華時期的建築遺蹟,從各面夯土層厚薄不等的現(xiàn)象分析,此城是多次分築而成的。
4、古水道
古水道從城西北角三間房宮署遺址背後轉(zhuǎn)而伸向城的東南角,基本成對角線穿越而過。水道北端與流經(jīng)古城以北附近的幹河牀相接,南端與流經(jīng)古城以以南附近的幹河道相通。從水道比較平直規(guī)整的走向看,應(yīng)是人工開鑿而成的。水道褶皺帶十分顯著,由於長年流水,在褶皺帶上還殘留許多小水螺殼。從水道在場東南暴露的橫剖面上測得水道面寬16.8米,從面至底垂直深度4.5米,底部淤積而成的褶皺剖面深度爲1.9米,與現(xiàn)在灌溉乾渠相類似。當時城中居民用水,應(yīng)是由些水道供給。
5、城內(nèi)遺址
城內(nèi)的佈局,以古水道爲軸線分爲兩區(qū):一爲東北區(qū),殘存遺蹟較少,主要有佛塔及其附近的建築;一爲西南區(qū),保存遺蹟相對較多,除三間房遺址區(qū)外,西部和南部還有一些大小院落。東北區(qū)的北邊已無遺蹟,東邊殘留四個點,這四個點與斯坦因當年在些考察描述的情況基本一致。在這一區(qū)裡,最突出的是佛塔建築,斯坦因編號爲LA·XA,現(xiàn)殘高10.4米,暴露跡象可分爲九層:一至三層爲夯土築,在第三層中殘留有碎陶片。斯坦因認爲這三層爲塔的基座,他說在基座之上爲“一符合傳統(tǒng)的八邊形建築。”現(xiàn)在,已很難看出其形狀。在第四層夯土中夾雜有土塊。五層以上全系土塊壘砌,在每層土塊間還夾雜10~15釐米厚的紅柳枝。在第六層中有長約1米的方木暴露於外,方木上有卯孔。緊靠塔身右側(cè)有土塊壘砌的小土臺,高度與塔身第五層齊,土臺與塔身之間有緩坡可以上下,土臺中橫壓著直徑約30釐米的圓木和一些長方木,似爲建築物。
在佛塔南面約60米的土臺上,散佈著許多大木材。斯坦因把這裡編號爲LA·I,他在此進行了挖掘,清理出漢文木簡3枚,盧文木片2枚、木牘3枚,以及漢文、盧文文書14件。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斯文赫定也在這裡挖獲了盧文文書。此外,他們還蒐集到一些絲織品和生活用具等物。我們在這裡除採集到絲、毛織品外,還獲得五銖銅錢和玉髓質(zhì)、玻璃質(zhì)各色飾珠,以及來自異域海岸的海貝、珊瑚等。這些物品顯示了早期“絲綢之路”上的貿(mào)易中繼城鎮(zhèn)的特點。
在佛塔南面土臺南約80米的臺地上,有倒塌了的房屋遺蹟,房屋牆壁系用蘆葦束串扎而成。斯坦因把這裡編號爲LA·Ⅷ,他在這裡蒐集到木梳、木碗、銅鐵箭鏃和名色絲、毛織品。我們在此除採集到絲、毛織品外,還獲得玉髓質(zhì)飾珠和鐵鏃。
在佛塔東面約30餘米處,也有一小臺地,上面堆放著散亂的木材。斯坦因把這裡編號爲LA·Ⅸ,他在這裡蒐集到盧文木牘1枚,日本長澤和俊判定此處爲僧房⑧。我們在木材下試掘,發(fā)現(xiàn)堆積著黃燦燦的糧食,堆積層厚約70釐米,寬約100釐米。糧食標本經(jīng)四川農(nóng)學院顏濟、楊俊良教授鑑定,確認爲糜和裸大麥。
西南區(qū)殘存建築遺蹟呈冂形,正中的三間房址,斯坦因編號爲LA·Ⅱ。從三間房的房基線測得東西長12.5米,南北寬8.5米,總面積爲106.25平方米。其中東西兩間較狹小,中間一較寬大,用兩種大小不等的土塊壘砌,一種爲42×23×10釐米,另一種爲17×27×10釐米。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斯文赫定在東面的一間小房中掘出漢文紙文書36件、木簡120枚⑨。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斯坦因在此又獲得了許多漢文紙文書和木簡⑩。我們清理時,東面這一間編號爲F1,發(fā)現(xiàn)紙文書一件和一些絲、絹、棉布、波紋錦和小陶杯等物。
三間房的東西兩廂房是用大木材作框架、紅柳枝作夾條、外塗草泥的牆壁建築,西廂房的大小框架至今猶存。斯坦因把這裡編號爲LA·Ⅲ,他在這裡獲得了大約37枚漢文木簡和2枚盧文木片等物。東廂房可見大木框架、散亂木材和紅柳枝牆壁,在大方木上我們發(fā)現(xiàn)了紅色的漆皮。三間房東北面,在斯坦因編號爲LA·Ⅱ·Ⅵ·Ⅶ的地方,東西並排兩個房間,隔牆用土塊壘砌,在這兩個房間的前面,斯坦因在民國3年(1914)曾掘出“許多有價值的寫在紙上的漢文文書和兩片粟特文文書”。我們在這裡重新進行了清理,編號爲F3,發(fā)現(xiàn)木簡1枚,以及骨鞘、毛布和毯殘片、麻鞋、破毛袋、棉布、墨綠色絲絹等。
三間房西廂房之西,緊相連接的同一臺地上,有一片垃圾堆積,主要爲蘆葦稈和廄肥。我們在此開探溝一條,編號爲T1,長2米,寬1.5米,西南深30釐米,東北深80釐米。探溝中出土木簡一枚,以及方格毛布、棉布殘片、毛繩、毛帶、殘漆杯、木梳等物。
在三間房西約35米的地方,是一大片垃圾堆,橫寬約30米,縱寬約15米,最厚處約1米,東南邊與西廂垃圾堆相連。斯坦因把這裡編號爲LA·Ⅵ·Ⅱ。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他在此挖掘,獲得了最豐富、最重要的收穫,“其數(shù)量最多的就是寫在木頭上和紙片上的漢文文書,我當時數(shù)了一下,約有170件,其中有121件發(fā)表於M·沙畹的《文書》中,其餘是小的殘片或由於某種原因不能辨認的文書。”在這裡,他還搜尋到盧文木片4枚、紙文書4枚和早期粟特語殘片1枚。民國3年(1914)他再次來此,又獲得了40多枚寫在木片和紙片上的漢文文書和1枚盧文木牘。我們重新清理,編號爲T,發(fā)現(xiàn)殘木簡60枚、紙文書1枚。
三間房是城中唯一用土塊壘砌的房屋,面局嚴謹,聯(lián)繫從這裡及其附近垃圾堆中出土的大量木簡和紙文書來看,我們推斷這裡當屬官署遺址。
在大垃圾堆的西面有一組大宅院,院落形制尚可辨認,斯坦因編號爲LA·Ⅳ。我們在這裡進行了測量和局部清理,編號爲F4。院落面向東,東西寬約16米,南北長約22米,其中心部位有一組房間建築比較堅固。斯坦因在這裡進行過清理,編號爲LA·Ⅳ·Ⅰ和Ⅱ,在Ⅱ中出土3枚盧文牘,他認定這裡是“土人政府”。在這組房間東北邊有一人大門檻,我們採集了門檻下的朽木,編號F4:2,請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科學技術(shù)研究所用碳14測定,樹輪校正年代爲距今1865+80年(從1950年起算),相當於東漢時期。由大門檻往裡再經(jīng)過一道門檻是大廳,大廳南北寬約7米,東西長7.5米。大廳兩側(cè)是南北兩列廂房。南廂房東西橫排三間,靠東的一間南面有側(cè)門可通院外。據(jù)足跡辨認,北廂房也是橫排三間。在靠西一間的北壁東端有一門檻,出門檻爲一轉(zhuǎn)角牆壁,在它的裡面清理出人形木件1個。這個轉(zhuǎn)角通向院外。整個宅院的牆壁,除經(jīng)斯坦因清理已非舊貌者以外,其餘都是用一束束直立的紅柳夾蘆葦捆綁在木框架上,外部抹上泥皮。大宅院的西部是用蘆葦作籬笆圍成的一道矮牆,似爲一個大庭院,從城牆復(fù)原線看,與西城牆相連。
在這座大宅陸軍的東部約9米處,又是一片垃圾,我們在此開挖溝一條,編號爲F2,長2米,寬1.5米,東南深0.3米,西北深0.5米。出土了一些小孩皮鞋、毛繩、毛帶和棉布等。
三間房的西南面是一些房屋建築,斯坦因編號爲LA·Ⅶ。從現(xiàn)存足跡看,房間矮小,我們選了一組保存得較好的建築進行測量和試掘,編號爲F2。F2距離三間房約100米,由南北兩間房屋組成,北間爲B(tài)間,長約4.6米,寬約3.5米,南間爲A間,長約4.8米,寬約3.4米。兩間房都是用紅柳與蘆葦編在一起作夾壁,壁厚約20~25釐米。在間清理出木門、骨雕花押、人形木件、羊下顎骨、門斗、殘木盤、木桶,以及桐、鐵渣等物。在A間清理出殘木臼、木罐、木紡輪、殘鐵塊,以及牛、羊骨等物。在A間的中心部位,我們開了一個長1.2米、寬1米、深0.95米的探方,發(fā)現(xiàn)地層分上下兩層,上層厚30釐米,系紅燒土,出土了羊骨、牛骨、馬骨、糜子殼、木炭等;下層厚65釐米,系灰土,出土物品除牛羊骨外,還有馬毛、毛繩和灰陶片。把F2和F4房址對比,從佈局到建築材料都迥然有異,F(xiàn)4顯然系官宦大賈的宅院,而F2則爲一般貧民所居。
考古隊在城中及城址附近,還採集到許多不同種類的器物標本,統(tǒng)一以C編號。除前面已涉及到的石器外,還有紅陶、銅、鐵、鉛、木骨、玻璃器以及錢幣等。所屬時代,自新石器朝代至魏晉。
二、城郊遺蹟
1、東北郊小佛塔
小佛塔在距古城東北4公里處,我們將其編號爲F0。塔殘高約6.28米,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下部爲塔基,似爲正方形,寬7.1米、高4.6米。基上是塔身,塔身中心是土塊壘砌的環(huán)形建築,內(nèi)有中心木柱。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斯坦因也來過此地,他認爲“這裡沒有什麼需要發(fā)掘的”。我們對環(huán)形建築做了清理,發(fā)現(xiàn)環(huán)形臺的周圍殘留有五彩斑斕的佛教壁畫,以土紅色爲色調(diào),輪廓以墨線勾勒,畫風古樸,與斯坦因在米蘭揭走的人首又翼像類同。在環(huán)形臺的通道中,我們還清理出佛塑像的一隻眼睛、三節(jié)手指、一段胳膊和塑像用的木花形飾件等物。在小佛塔西北約100米處,有一堆橫七豎八的木材,它表明這裡原來是一座建築物。在小佛塔和這堆建築材料附近,我們採集到許多細古器、銅鏃、兩漢五銖錢、王莽時期貸幣、銅鏡殘片和銅頂針、鐵釘、鉛紡輪、陶片、玻璃片等。
2、西北郊烽燧
烽燧在距古城西北5.6公里處。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斯坦因把它誤認爲是“一座廢棄的小佛塔。”烽燧臺基寬18.7米,殘高10.2米,從縱剖面觀察,內(nèi)外結(jié)構(gòu)不一,內(nèi)部系夯土築成,略呈圓形,外圍用土塊壘砌,有的土塊間夾有小木條或紅柳枝,土塊尺寸與城中官司署建築的大土塊相同。由此我們判定,這些土塊建築,當是用來擴建或加固烽燧的,其建築物年代應(yīng)與官署遺址同時,其內(nèi)部建築應(yīng)早於外部。
3、北郊建築遺蹟
在古城北偏西5.2公里處有一小臺地,呈東北與西南走向,長約30米,高約6米,我們編號爲B(tài),臺地上有許多倒榻的木框架和小木件。由臺地向北約30米處,又有一堆房舍廢棄後的散亂木材。在這裡,我們採集到細石器、琉璃珠、夾砂粗陶片,以及銅族、王銖錢、銅釦、殘銅鼎等。此外,我們對城西北方向約14.5公里的佛寺遺址也進行了調(diào)查,此遺址斯坦因編號爲LB。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斯文赫定也在此作過挖掘。他們在這裡挖掘出佛殿遺蹟、佛塑像殘塊外,還搜尋到犍陀羅式的透雕飾板和浮雕藝術(shù)品,以及盧文木函、木印章盒等。我們把這裡編號爲XB,採集到的遺物主要有陶杯、陶罐和五銖錢。
三、文化遺物
這次調(diào)查採集到文物797件,依質(zhì)地分爲石器、陶器、木器、銅器、鐵器、鉛器、玻璃器、骨器、貝蛙器、紡織品和五銖錢幣等。
1、石器【石器共106件,以生產(chǎn)工具爲主。】
細石器82件。這些石器使用打製或琢製法製造,均爲生產(chǎn)工具,多爲玉髓質(zhì)和燧石質(zhì)。石核2件。石葉53件。銨開狀可分爲五種形式:單脊石葉,剖面呈三角形,不經(jīng)加工即可使用,在刃緣一邊或兩邊留有使用痕跡;雙脊石葉,剖面呈梯形,一般不經(jīng)過第二步加工,刃緣一側(cè)或兩側(cè)留有使用痕跡;截端石葉,石葉截去一端或兩端,可能是用來鑲嵌在骨木柄上使用;髮卡形石葉,背脊略拱,橫視似髮卡,裡面較平滑,一端葉面有顯著的貝狀斷品,刃口一般都有使用痕跡;不規(guī)則形石葉,背面單脊,葉面不經(jīng)修整,刃緣多有使用痕跡。石核石器3件,將石核的一端用衝壓法打下一角或一塊,略經(jīng)加工而成。
石片石器16件,可分爲:琢背小刀,利用原石片較厚的脊,在脊上朝兩邊錯向琢成貝狀斷口,使兩邊刃緣勻整鋒利,有的刃緣經(jīng)過修琢;刮削器,刃緣多經(jīng)過第二步加工,有圓盤狀,直角狀和變角狀三種;錐鑽,底瑞較寬厚,向上逐漸收縮成尖錐,通體經(jīng)過修整。
石鏃6件。通體經(jīng)過精工細琢,按形狀可分爲桂葉形石鏃和三角形石鏃兩種。石矛2件。磨製石器17件。主要有:石針1件;礪石8件,頭部正中穿孔,器身經(jīng)多次使用已經(jīng)殘斷,分圓頭和方頭兩種,方頭礪石基本上呈長方形,四面以過修磨;石杵4件,形狀不規(guī)則,有長方形、三棱柱狀,也有圓錐狀和柱狀;石磨盤4件,均經(jīng)使用,已殘,可分爲半圓形和長條形兩種。
其他石器計5件。主要有:石權(quán)勺1件,蛇紋形石質(zhì),似將秤砣的一面挖空,可以作勺用,一邊有拱耳;石花押1件,質(zhì)地屬滑石化的蛇紋巖,正背兩面均有陰刻方框紋飾。上述兩件應(yīng)是漢魏以後的器物。
2、陶器【陶器129件,紡輪29件】
絕大部分用陶片製成,其中8件利用陶器碎片敲砸成圓形粗坯,有的經(jīng)打磨,爲半成品。直徑最大7釐米,最小4.5釐米,最厚1.5釐米,最薄0.7釐米。有20件是在半成品基礎(chǔ)加工而成的。罐29件,均殘。主要有:短頸橋耳罐,品微敞,方脣,橋耳,弧戶,素面;長頸曲肩罐,敞口,斜頸;直口,圓脣,頸上或肩部有扳式耳。壺6件,均殘。主要有:長頸壺,喇叭口,尖脣,長頸,肩附橋形耳;短頸壺,敞口,尚外翻,頸羅短,頸肩間附橋形耳。鉢6件,均殘。多爲夾砂紅陶。甑2件,其中一件比較完整。甕1件,夾砂粗紅陶,沿外卷,雙脣,束頸,廣曲肩,下殘。杯19件,主要有:平底杯,夾砂粗紅陶,呈半球狀,口部有流,捏製。此外還採集到一些飾三角紋,圓圈紡,菱形紋,繩紋和藍紋的陶片。
3、木器【木器,共計55件】
其中,木建築構(gòu)成計18件,主要有:木樑墊2件,平面分方形和圓形,用作樑柱壇墊物;門及門斗各1件,利用一節(jié)圓木罐雕成長短相間的鼓形飾9節(jié),通長90釐米;木飾物8件,多是建築物上的附屬裝飾。生產(chǎn)工具計8件。主要有:紡輪1件;栓5件;呈凹字形;樁1件;刮梳1件。生活工具計20件,主要有:臼、桶、罐、盤、盆、勺各1件,梳2件。此外,還有木筷、木匕、漆耳杯、奶攪拌器具等。雜器件9件。主要有:人形件2件,墨點梭形木件1件。
4、銅器【銅器共121件。】
鏃15件。主要有:實體三棱鏃;廣翼三棱鏃,翼極鋒利,中空呈圓筒狀,可以納稿;扁體鏃,扁體有脊,剖面呈棱形,尖端圓鈍,鏃身與挺相連,相連處稍向內(nèi)收;小鏃等。釜1件,鏡9件,皆殘,鑷1件;飾件65件,品種甚多主要有戒指、扣飾、釘環(huán)、髮釵等、小鈴,最精緻提押花戒指,面均呈橢圓形,內(nèi)精該鳥草紋飾。
5、鐵器【鐵器共48件】
鏃12件。主要有:三棱鏃,鏃身三角形,棱間凹下,前收成鋒,鋌收成鋒,鋌與身相連,呈圓柱狀;四棱鏃,鏃身較長;扁翼鏃,身扁寬,前鋒圓鈍,兩翼後收,圓柱狀鋌;鏟形鏃,前鋒弧刃,身扁平,鋌呈方形。釘23件。主要有:鼻釘;方頭釘,方體,一端平齊,一端尖銳,長約3.6~5.1釐米,有的將兩枚方頭鐵釘與一條形鐵片相聯(lián),呈橋形;鉤釘,釘頭附加一彎鉤。
6、鉛器【鉛器共20件】
主要有:紡輪,扁圓體的計13件,中間有圓孔,圓徑1~1.65釐米;圓臺體的7件,中間有孔,圓孔1.2~1.5釐米。
7、玻璃器【玻璃器共6件,皆爲殘片。】
有半透明灰白色、淡紅色、草綠色和藍色玻璃殘片。
8、金、銀、骨器及其他飾件
金、銀、骨器及其他飾件,共23件。主要有:金戒指、銀戒指、骨骼和骨鞘各1件,骨骼刻飾件1件,料珠3串。質(zhì)地有玉雕、骨、琉璃等。形狀有圓、橢圓、扁圓、圓筒形、菱形、長方形等。顏色有藍黃、綠、靛青、銀白、金、灰等。此外,在城中還收集到海貝4枚、蛙飾4件、珊瑚2件,以及麥秸、麥粒、糜子、桃核和動物骨、角等。
9、紡織品【紡織品共58件。】
有絲、毛、棉、麻四大類,其中紡織品8件,主要有錦、絹、紇三種;毛織品39件,主要有毛布、毛繩、毛毯、毛辮帶和氈製品;棉織品6件,視織造疏密可分爲棉布與沙布,顏色有大紅色和素色;麻織品5件,主要爲麻鞋與麻繩,均以當?shù)厮a(chǎn)羅布麻爲原料。
10、錢幣[錢幣,共139枚,完整者134枚。]
其中屬於西漢時期錢幣有榆莢半兩1枚、五銖5枚、小五銖1枚、剪輪五銖1枚;屬於新莽時期的貨幣有大泉五十2枚、小泉直一2枚、貨泉3枚;屬於東漢時期的貨幣有五銖14枚(完整者10枚),剪輪五銖109枚、貴霜銅幣1枚。
四、結(jié)語
樓蘭是漢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據(jù)《史記·大宛傳》記載,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9~126年)後,上書漢武帝說:“樓蘭、姑師邑有城郭,臨鹽澤。”鹽澤,即今羅布泊。樓蘭古城是樓蘭古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也是早期“絲綢之路”上的交通要衝,它在我國漢、晉時期對西域的經(jīng)營和開發(fā)上,起過重要作用。魏晉至前涼均在此設(shè)置西域長史。但此城在繁榮了幾個世紀之後,隨著羅布泊自然環(huán)境的變遷而逐漸湮滅了。據(jù)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河水》記載:“故城禪國民耳。”由此可知,在北魏時期,樓蘭古城早已廢棄。通過這次調(diào)查,我們?nèi)〉昧艘慌Y料,對研究樓蘭古城的產(chǎn)生、發(fā)展和衰廢有一定價值。
1、將古城及其附近採集的許多細石器文化標本,與孔雀河下游三角洲其他地點的細石器文化遺址相比較,這裡可能是史前人類的重要聚居點。
2、現(xiàn)存古城應(yīng)是歷史上繁榮階段的建築。古城中出土的木簡、紙文書的紀年,大多在曹魏後期和西晉前期,可推測古城最後形制的形成也應(yīng)在這個時期。從古城大宅院採集的門檻朽木碳14測定年代表明,大宅院建築可上溯到東漢時期。城中大佛塔第三層所見碎陶片表明,三間房及其附近大垃圾堆中出土了相當數(shù)量的木簡、紙文書,這說明三間房當是官署遺址。
3、古城及其附近採集和試掘到的大量器物,除生產(chǎn)工具和生活用具以外,還有來自中原的絲織品和錢幣,來自西方的玻璃器和錢幣,以及來自異域的海貝、珊瑚和蛙飾件等。這些物品說明這裡當是早期“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中繼城市之一。
4、樓蘭古城的衰廢,與這裡自然環(huán)境變遷有著重要關(guān)係。城中出土木簡的最晚年代是前涼建興十八年(330年),據(jù)此推測,樓蘭古城的廢棄,應(yīng)在前涼時期,較大可能在前涼後期。調(diào)查:候燦吐爾遜呂恩國邢開鼎執(zhí)筆:候燦器物繪圖:吐爾遜哈斯也提器物攝影:劉玉生註釋:①關(guān)於樓蘭古城的經(jīng)煒度,以前的資料主要有斯文赫定的,黃文弼先生《羅布淖爾考古記》緒論轉(zhuǎn)引,標爲經(jīng)度89°40′、煒度40°30′。斯坦因1912年出版的《沙漠古代中國廢墟》三十萬分之一(英文版,下同)附圖中,標爲東徑89°55′北緯40°31′。斯坦因《亞洲腹地》所附根據(jù)1906~1907和1914年考察編繪的五十萬分之一《羅布荒原地圖》(1918),1926年版中,標爲東徑89°45′,北緯40°30′22″。而在1922年出版的《亞洲中心古代蹤跡》(即中譯本《斯坦因西域考古記》)的六百萬分之一附圖中,又定在東徑90°06′、北緯40°29′34″。這次的數(shù)據(jù),主要是由羅布荒原附近駐軍某部測繪工程師張佔民同志和本文執(zhí)筆覈定。②候燦:《論樓蘭城的發(fā)展及其衰廢》,《中國社會科學》1984年第2期。③“雅丹爾”系維吾爾語,意即風蝕地形。這個名稱已被地於理學界引用。④斯坦因《西域》。斯坦因測得此塔長寬各51(折15.55米),可能是按經(jīng)柳枝範圍計算的。⑤長澤和俊《樓蘭王國》,日本第三文明社1976年版。⑥斯文赫定著,孫仲寬譯《我的探險生涯》,《西北科學考察團叢刊》,1933年出版。⑦沙碗《斯坦因在東土耳其斯坦發(fā)現(xiàn)的漢文文書》一書,牛津1931年法文版。
人們對樓蘭的探索始於1900年,當時瑞典人斯文·赫定組織的探險隊,在羅布泊地區(qū)發(fā)現(xiàn)樓蘭古城遺址,揭開了古樓蘭文明的神秘面紗。隨後,英國人斯坦因、美國人亨廷頓、日本人橘瑞超相繼到樓蘭古城遺址考察;20世紀30年代,中國考古學家黃文弼也曾到達樓蘭地區(qū);新中國成立以後,新疆考古專家相繼進入羅布泊地區(qū),對樓蘭古城進行科學考察。
樓蘭是中國古代西域地區(qū)一個城邦小國,位於絲綢之路的重要地段。古代絲綢之路從長安向西,經(jīng)河西走廊,進入新疆境內(nèi),沿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南北兩緣,向西越過帕米爾高原,通往中亞、西亞和南亞,是通往地中海和歐洲各國的唯一通道。樓蘭古國就在絲綢之路塔克拉瑪干南北兩道的交匯處,往來的商隊都要經(jīng)過樓蘭。
樓蘭人在中國西漢時期已經(jīng)建立國家並擁有城池。公元前77年,西漢王朝爲保證絲綢之路的暢通,派遣平樂監(jiān)傅介子前往樓蘭,刺殺前王,另立新王,改樓蘭國爲鄯善國,另遷都城,原樓蘭成爲鄯善國的一座城市。公元4世紀,樓蘭國消失。據(jù)新疆文物考古所研究員穆舜英說,目前發(fā)掘的樓蘭文物中,時間最晚的是一支東晉建興十八年(公元330年)的木簡。史載東晉隆安三年(公元399年)高僧法顯途經(jīng)羅布泊時,這裡已經(jīng)淪爲“死亡之海”。法顯描寫此地“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四周都看不到邊際,旅途找不到任何參照物,死人的枯骨成爲路標。
新中國成立後,人們對樓蘭文明的探索取得進展。從1979年起,新疆文物考古人員多次進入樓蘭古城遺址,獲得一大批考古成果。樓蘭古城周圍是一片密集的風蝕“雅丹”地貌,古城佔地約10萬平方米,城中有官署、民居、佛塔、寺廟遺蹟;城郊有乾涸的河道、枯死的胡楊林和水渠田陌遺址;古城東、北兩面有古墓羣、佛塔、烽燧。樓蘭地區(qū)還發(fā)現(xiàn)大量的古代文物。考古人員在樓蘭附近的一座古墓中,發(fā)現(xiàn)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屍,被稱爲“樓蘭美女”;還在樓蘭古城遺址發(fā)現(xiàn)大量的漢文和佉盧文木簡文書、漢代錢幣、華麗的漢代漆器、精緻的木陶雕刻器皿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