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59章 主持立憲和署理外務

袁世凱的長處是敢說、敢想、敢干、敢闖,這恰恰是張之洞的不足之處。因為后者一事當前,總是顧慮很多。袁世凱的短處是想事不夠全面,顧此失彼,而能把某件事涉及的方方面面都能想到,干什么事都反復思量,這又正是張之洞的優勢。

或許,這就是優勢互補。

重組后的軍機處,沒了翟鴻穖等處處和袁世凱唱反調的人。由袁世凱和張之洞主持的第二輪立憲改革,進展得很順利,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比如,改考察政治館為憲政編查館。

派汪大燮、達壽、于式枚,赴英、日、德國考察憲法。

任命溥倫、孫家鼎出任資政院總裁,籌劃資政院建章建制。

責成各省督撫迅速籌建咨議局和各府州縣議會,頒布憲法大綱和一系列變革法律。……

這一系列的舉措,意義重大。

一九零七年十月十九日,清廷下詔決定在各省設立咨議局,并在中.央籌建資政院。

一九零八年二十二日,清廷頒布《各省咨議局章程》和《咨議員選舉章程》。

隨后,全國性選舉議員的選舉宣傳工作在各地全面展開。

士紳、地方團體派出人馬到各地講演。告訴民眾,議會是為民眾說話辦事的。選一個能表達自己的心愿,能夠為大家說話辦事,敢說話,有能力說話的議員,關乎到每個人切身利益。

清廷的立憲,雖然沒取得最終的成果,但這一系列的活動和措施,并非是無足輕重。因為,國家的變革是漸變的,是通過不斷量的積累而蛻變為質變。

很多人看歷史,只注重那些劃時代的事件。但是,他們忘了,沒有量的積累,是不可能有質的改變的。

正如沒有已經壓在駱駝身上的那些草,最后一根稻草是不可能把駱駝壓倒的。

清政.府設立資政院,是考慮到“中國上下議院一時未能成立,亟宜設資政院以立議院基礎”。也就是說,目的在于培養鍛煉議員的能力,為成立兩院制的正式國會奠定基礎,是一個過渡性的立法機構。

咨議局是清末改革中建立的地方審議機構,具有西方代議制立法機構的雛形。模仿西方立憲制國家地方議會的咨議局,議論本省應興應革的事件,預算、決算、稅法、公債,及省政義務等。咨議局議員選舉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民意代表選舉。

資政院、各省咨議局和各州縣議會的建立,標志著中國地方民主化進程在體制內合法開啟,第一次在封建等級制度內部出現了特權和專權之外的民主機構。

一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限制著封建專權,另一方面也成為一個學校,培育民眾民主意識的學校。

原來這個世界不是就應該長官說了算,很多重大事是要和大家商量的,是要征求大家意見的。

從而開啟了中國社會各階層參予政治的途徑,為新型的士紳階層提供了表達政治訴求的的平臺。

也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為埋葬腐朽的封建制度,培育了掘墓人。

進步在繼續,一九零八年,清廷頒布了《欽定憲法大綱》和《議院選舉法要領》,明確了要進行預備立憲,期限為九年。

將于一九一六年正式頒布憲法,進行第一次國會選舉。第一次國會將在一九一七年召開。

《欽定憲法大綱》近代中國的第一個憲法性文件,這一文件是“憲政編查館、資政院五大臣督同館院諳習法政人員,甄采列邦之良規,折衷本國之成憲”編輯而成的,共二十三條,分為兩個部分。一為君上大權,共十四條;二為臣民的權利和義務,共九條。《欽定憲法大綱》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對日本《明治憲法》的借鑒。

《欽定憲法大綱》具有破天荒的意義。雖然,清廷的《欽定憲法大綱》,在借鑒日本《明治憲法》時,把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對君權的限制條款刪去,實質上是對封建君權的又一次強化,它算不得是真正意義上的憲法。也因此而遭到立憲派的聲討和否定。

但是,此前在中國,皇權從來都是至高無上的。現在至少皇權要有法律來規定了,把最高權力限制在法律和制度的范圍內的這一步,畢竟是走出來了。

慈禧從來把皇權看得比命都重,在她的虎視眈眈下,還能過多地苛求袁世凱和張之洞嗎?

社會物質生產和物質生活的進步,社會生活的變化,社會經濟在發展中對國家政治制度提出的改變的要求。在這個封建政權的內部,正在蠶食著這個制度本身。

這一期間的清廷,在立憲上取得的點滴成果,都應該鐫刻上兩個人的名字,就是袁世凱和張之洞。

這至少可以表明,兩個人不管政見有多少不同,是可以齊心合力地在一起做事情的。

我們說過,袁世凱是個干事的人,不管是在什么崗位上,也不管他管得是什么事,他都是努力摸清情況,善于發現和解決問題。

同樣,他在外務部尚書的位置上,他也干了很多的實事。

談到袁世凱在主事外務部的業績,首先應該提及的是美國退還了部分的庚子賠款。

庚子還歀曾經是壓在晚清貧困交加的中國人民身上的最為沉重負擔,可以說是壓得中國人民喘不上氣來。

有人說,在晚清對外關系中,英國是和中國結怨最早的,日本是和中國仇怨最深的,相對關系好一點的是美國。

袁世凱到任就聽說了一個情況,是中國駐美國公使梁誠提供。美國公使梁誠說他在和美國的各界人士接觸中,發現美國有很多有良知的政治家和各界人士,認為中國的庚子賠款過多,對處于苦難深重中的中國人民懷有著了深深地同情。

袁世凱對這件事引起了高度的注意。于是要求奉天巡撫唐紹儀,下功夫和美國駐奉天總領事的聯絡,加強溝通和合作。

一九零八年,袁世凱承諾,成立東三省銀行從美國借歀,積極回應美國方的關切。

同年,袁世凱派唐紹儀赴美進行秘密談判,此行的主要任務就是退還庚子賠款。

為促成這件對國家和民族至關重要的大事,有功之人當屬中國駐美公使梁誠,他曾經做了很多美國國會議員的工作。

還有一個人就是美國的在華傳教士明恩溥,他曾經通過和當時在任的美國總統的關系,寫信并當面勸說過美國總統。

外國傳教士是近代最早接觸中國人的一個群體。他們在傳教過程中,得以與中國人近距離接觸,對中國人的性格有較為敏銳、細致的觀察。美國基督教公理會傳教士明恩溥自一八七二年來華,在中國生活了五十四年,著有《中國人的素質》一書,對中國人的性格進行了細致入微地剖析。

在明恩溥看來,勤勞刻苦是中國人的顯著特點,但并不是一個值得宣揚的優點。因為在勤勞刻苦的背后,則是持續的為“活著”而勞碌、奮斗。這一現象說明,中國的生產力與生活水平都非常低下。只有勤勞刻苦,才能維持基本的生活,那必定要勤儉節約才可做到,因此,“節儉”又成了一個衍生的性格,而在中國人看來,節儉也是一種傳統美德。

這種奇怪的邏輯讓美國人感到不解。明恩溥認為,中國人將“貧窮變成了一門學問”。

長期的貧苦,鍛造了中國人堅韌的性格,普遍具有高強度的忍耐抗壓特點。在明恩溥看來,忍耐是一種隱蔽,是一種小心謹慎,與漁夫和獵人有相似之處。但明恩溥又將這種忍耐等同于印第安人的消極忍耐。

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無論如何,我們應該記住這個人。現在,我們還是回到故事中。

經過各方的努力,美國國會終于在一九零八年,做出了退還已收庚子賠款的一半,用這筆錢培養中國赴美留學生。

而現在的清華大學,也就是當時赴美留學預備學校,就是用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起來的。

中國人不應忘記,一百多年前,列強加在中國人身上的屈辱和欺壓。但我們也應記得,有一個國家,在他們的很多品格高尚的政治家和各界人士的努力下,曾經真心的幫過災難中的中國人民。

袁世凱在外務部尚書的任內,還有一件做得很好的事就是廢除《接待教士五條》。

鴉片戰爭中國在戰敗后,在列強的壓力下,制訂了外國傳教士高人一等的《接待傳教士五條》。

條例規定,外國傳教士的身份在中國相當于地方官,這助長了某些人品很差的外國傳教士在中國為非作歹。

引發庚子事變的“教案”問題,與此不無關系。

一九零八年四月,袁世凱奏報朝廷,撤銷了這個不合理的條例。對于遏制不良教士的氣焰,緩和教民關系,具有積極的意義。

第134章 較量第44章 肅貪治吏第393章 群雄逐鹿第278章 遍街可見的辮子第170章 汪鳳瀛和梁啟超第291章 各方的較量第278章 遍街可見的辮子第488章 個人歷史上的黑暗時代第494章 與基督教擦肩而過第312章 安福國會第127章 應桂馨與洪述祖第376章 奉直大戰如箭在弦第340章 靳云鵬組閣第422章 游學而非留學第57章 管見十條第593章 千秋功罪第65章 保路運動第386章 好景難長第588章 過河卒子第100章 兩邊都難第84章 海軍起義第351章 直皖之戰第148章 袁記約法第611章 1952年的臺灣之行第319章 倡導和平第279章 段祺瑞“三造共和 ”第492章 關于選專業第349章 發了瘋的段祺瑞第352章 雷聲大而雨點小第400章 黎元洪坐困東廠胡同第127章 應桂馨與洪述祖第108章 叫囂戰爭的人一般是從不上戰場的第229章 首義之夜第74章 湖南和陜西的起義第171章 關于國體第298章 六道命令第228章 瑞澂的下馬威第244章 瀛臺“楚囚”第328章 青島問題第449章 殺君馬者道旁兒第469章 中央研究院第333章 揚眉吐氣的陸徵祥第356章 “小媳婦”難當第328章 青島問題第573章 當諍友、諍臣第169章 楊度的《君憲救國論》第257章 徐孫之爭第427章 領銜新的教育部第412章 “甲午”之后第40章 系矯旨第333章 揚眉吐氣的陸徵祥第516章 打孔家店第423章 學術成果1第202章 撤銷帝制第42章 接任直隸總督第373章 梁士詒組閣第330章 歷史意義深遠第535章 新紅學的開山鼻祖第273章 堅守共和第294章 曹錕第267章 改組內閣第25章 找事做第134章 較量第247章 外逃第59章 主持立憲和署理外務第125章 中國憲政之父第486章 學寫詩第228章 瑞澂的下馬威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過第28章 下重藥第142章 憲法起草第300章 成都之戰第258章 浙江局勢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602章 關于世界文化三個共同的理想目標第483章 報考中國公學第408章 事母極孝 割肉救親第226章 風云激蕩中的黎元洪第132章 袁世凱不肯善罷甘休第61章 開缺回籍養病第200章 成立軍務院第483章 報考中國公學第592章 最后十分鐘第550章 漫游的感想第478章 走出家門第219章 成了中國海軍的一員第468章 中華民國大學院第175章 日本的圖謀第45章 積重難返第490章 康奈爾大學第20章 心機第161章 哀的美敦書第325章 僅用了二十二天第420章 加入暗殺團第235章 立法第61章 開缺回籍養病第353章 段祺瑞引咎辭職第265章 參戰問題第557章 知難,行亦不易
第134章 較量第44章 肅貪治吏第393章 群雄逐鹿第278章 遍街可見的辮子第170章 汪鳳瀛和梁啟超第291章 各方的較量第278章 遍街可見的辮子第488章 個人歷史上的黑暗時代第494章 與基督教擦肩而過第312章 安福國會第127章 應桂馨與洪述祖第376章 奉直大戰如箭在弦第340章 靳云鵬組閣第422章 游學而非留學第57章 管見十條第593章 千秋功罪第65章 保路運動第386章 好景難長第588章 過河卒子第100章 兩邊都難第84章 海軍起義第351章 直皖之戰第148章 袁記約法第611章 1952年的臺灣之行第319章 倡導和平第279章 段祺瑞“三造共和 ”第492章 關于選專業第349章 發了瘋的段祺瑞第352章 雷聲大而雨點小第400章 黎元洪坐困東廠胡同第127章 應桂馨與洪述祖第108章 叫囂戰爭的人一般是從不上戰場的第229章 首義之夜第74章 湖南和陜西的起義第171章 關于國體第298章 六道命令第228章 瑞澂的下馬威第244章 瀛臺“楚囚”第328章 青島問題第449章 殺君馬者道旁兒第469章 中央研究院第333章 揚眉吐氣的陸徵祥第356章 “小媳婦”難當第328章 青島問題第573章 當諍友、諍臣第169章 楊度的《君憲救國論》第257章 徐孫之爭第427章 領銜新的教育部第412章 “甲午”之后第40章 系矯旨第333章 揚眉吐氣的陸徵祥第516章 打孔家店第423章 學術成果1第202章 撤銷帝制第42章 接任直隸總督第373章 梁士詒組閣第330章 歷史意義深遠第535章 新紅學的開山鼻祖第273章 堅守共和第294章 曹錕第267章 改組內閣第25章 找事做第134章 較量第247章 外逃第59章 主持立憲和署理外務第125章 中國憲政之父第486章 學寫詩第228章 瑞澂的下馬威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過第28章 下重藥第142章 憲法起草第300章 成都之戰第258章 浙江局勢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602章 關于世界文化三個共同的理想目標第483章 報考中國公學第408章 事母極孝 割肉救親第226章 風云激蕩中的黎元洪第132章 袁世凱不肯善罷甘休第61章 開缺回籍養病第200章 成立軍務院第483章 報考中國公學第592章 最后十分鐘第550章 漫游的感想第478章 走出家門第219章 成了中國海軍的一員第468章 中華民國大學院第175章 日本的圖謀第45章 積重難返第490章 康奈爾大學第20章 心機第161章 哀的美敦書第325章 僅用了二十二天第420章 加入暗殺團第235章 立法第61章 開缺回籍養病第353章 段祺瑞引咎辭職第265章 參戰問題第557章 知難,行亦不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梨树县| 泰州市| 蒙阴县| 达拉特旗| 南溪县| 林口县| 广州市| 棋牌| 巴林右旗| 连云港市| 蓝山县| 秦安县| 苍山县| 潮安县| 游戏| 勃利县| 瓦房店市| 杭州市| 肥东县| 新平| 长治县| 无锡市| 萍乡市| 金坛市| 徐州市| 新河县| 英超| 丹寨县| 南靖县| 枣强县| 惠来县| 青阳县| 忻州市| 青神县| 美姑县| 逊克县| 陆河县| 肥东县| 织金县| 长丰县| 龙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