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6章 意外(九)

兩更合一,求收求訂求票票~~~

楚維琳低頭往自己身上看了一眼,她今日出門,原只想做京中富商家中女眷的尋常打扮,可一想到自家客船還停泊在水上,這才改了心思。

聽費夫人提起,楚維琳笑著道:“夫家與唐家一樣,念些書,也做些生意,我們爺今日去府衙了,我就來尋唐大奶奶。”

“府衙?”費夫人很是好奇。

“是啊,我公爹與宋知府有些交情,與朱主簿也認識,宋知府卸任了,朱主簿還在渝州,公爹就讓我們爺捎了一封信來。”楚維琳說到這兒,眼睛一亮,道,“瞧我,出來時只與我們爺說,要來這永安巷裡找唐大奶奶,若知道唐家已經搬走了,我該請我們爺向朱主簿打聽打聽,或許會有些消息。”

費夫人的目光從楚維琳胸前的南珠釦子上掃過,掩飾了眼中羨慕,附和道:“是了,朱主簿興許會知道一些。”

楚維琳今日是來與費夫人拉進關係的,便主動多說了一些話:“其實,我來尋唐大奶奶還有旁的事體。我兄嫂很快要搬來渝州了,我嫂嫂講究,怕臨時找宅子不好找,就託我這幾日幫著留心一下,到時候她也方便挑選。可我其實就是路過渝州,哪裡知道這裡的宅子好壞,想著唐大奶奶在渝州多年,應該知道些,就想請她幫我參詳參詳。”

費夫人掩脣笑了,順著楚維琳的話,道:“這事兒啊,妹妹只管交給我,我們兩人也算有緣,舉手之勞而已,我一定幫忙的。”

“這怎麼好意思呢……”楚維琳推辭了幾句。見費夫人堅持,也不再推了,送了一隻累絲回字紋金鐲子當了謝禮。

費夫人眼睛刁,一眼就曉得那鐲子做工考究。推了兩推,便收下了,又趕緊讓人請了牙婆來,幫著楚維琳在這巷子裡相看起宅子來。

到了下午時,就已經挑出了三處宅子。楚維琳吩咐鄧平家的,道:“媽媽且記下了,等嫂嫂到了,就請她看一看這幾處。”

鄧平家的自是應下。

傍晚時分,楚維琳便要回船上去,費夫人一定要使人送她,楚維琳應了,叫費家的馬車送到了渡口。

等楚維琳上船,費家家丁少不得打聽這客船的來路去處,船家都是守規矩的。白日裡又得了鄧平家的的叮囑,只說是京裡來的往南邊去,隔日便要走,其餘的信息,再不肯透露了。

流玉站在甲板上,因著角度關係,她能看清楚底下費家家丁與船家說話,但下面的人看不清她的動作。

流玉看明白了,回了艙室裡與楚維琳道:“奶奶猜的一點也不錯,費家人正打聽我們哩。”

“情理之中的事情。”楚維琳笑了笑。

她今日只帶了兩個婆子一個丫鬟往費家去,瞧著是有些冒險的,萬一費夫人是個徹頭徹腦的歹人,以爲她一個路過渝州的婦人好欺負。那就要麻煩了,因此她特地說了丈夫在府衙裡拜訪朱主簿,又說了他曉得自個兒今日的去處。

這麼一來,費夫人不敢把她怎麼樣,更會想法子巴結她了,畢竟。在有點錢兒的人眼裡,與官家打交道的,多少有些不一樣,若能牽上了線搭上了這條路,費家往後在渝州的日子也會更加舒坦些。

費夫人待楚維琳這般熱枕,可不是一句“心善熱情”就能說明白的。

而費夫人也是個小心的人,不會只憑楚維琳的幾句話就對她深信不疑,使了馬車送她,便是想曉得她是不是真的路過渝州,是不是真的如她所言,是京中來的,是從與官家有些關係的人家出來的。

就算她這兩日不能把事情摸清楚了,楚維琳也要給徐氏的登場做好鋪墊,在有確切證據之前,費夫人完全可以把常鬱映的事情推得一乾二淨。

等常鬱昀和常鬱曉回了船上,楚維琳講了今日的進展與經過,說到翡蘭時,她記得李德安家的提點,又與兩人說了一遍。

其實,等翡蘭離開大牢時,楚維琳和常鬱昀肯定已經不再渝州了,真要防備她的其實是常鬱曉,常鬱曉叫翡蘭算計過,自不肯在同一個溝裡翻船,而徐氏又是把翡蘭視作眼中釘,定是會仔細防備她的。

楚維琳又在渝州停了兩日,故意“偶遇”了費夫人,與她說了會子話,彼此又熟悉了不少,可她還是沒有瞧見費夫人的耳墜子與玉鐲,心裡多少有些遺憾。

而依著行程,他們沒辦法在渝州繼續耽擱下去了。

常鬱昀留了些人手給常鬱曉,鄧平家的因著要做徐氏與費夫人的中間人,便也留在了渝州,等處置完了這事體之後,再往南來尋楚維琳。

鄧平家的雖然捨不得離開楚維琳身邊,可這事體若是做得好,不僅僅是大體面,也能顯露出她的能力來,鄧平家的心裡清楚,依著吩咐留下了。

常鬱昀定了中午時啓程。

楚維琳想了想,讓鄧平家的去了一趟永安巷,替她向費夫人辭行。

等到了中午時,船家正要起錨,一輛馬車停在了岸上,費家的一個婆子從車上下來,與船家說了幾句。

楚維琳此時正抱著霖哥兒逗趣,聽寶槿進來說了,把霖哥兒交給方媽媽,自個兒披了斗篷,帶上帷帽出了艙室。

等踏上了岸,楚維琳問那婆子道:“媽媽,我聽底下人說,姐姐來與我送行了?”

婆子連連點頭,指了指馬車:“夫人,我們夫人在馬車上等您。”

楚維琳笑著道了謝,踩著腳踏登了車。

車內,費夫人笑臉相迎,親切地握住了楚維琳的手,道:“我們姐妹纔剛剛熟悉起來,妹妹就要離開了,實在叫我捨不得。妹妹是知道的,姐姐其實搬來渝州也就一年而已,在這裡,也沒什麼能說親近話的姐妹。好不容易有你這麼個投緣的,哎……”

費夫人越說越遺憾,不住搖著頭,面上笑容裡都帶了幾分不捨。

楚維琳心知肚明。費夫人這兩天沒少打聽他們的事情,甚至還塞了銀子去府衙裡問了幾句,收錢的差人都是得了朱主簿吩咐的,提前對好了詞,使的費夫人相信了楚維琳編造的身份。

楚維琳亦陪著嘆了幾口氣。見費夫人今日依舊沒有把那兩樣東西亮出來,心一橫,決定再撒些餌:“我來尋唐大奶奶,卻遇見了姐姐,雖說是陰差陽錯,但也是冥冥之中註定的,我也想多與姐姐相交,但我們爺定了日子,我也沒辦法。本來倒是可以多留幾日的,但我們要趕去舊都。拜訪我公爹在那兒的一位舊友。那位老爺快過生辰了,公爹準備了大禮,送去晚了,過了正日子,就不好了。”

“這倒是的,這事兒不能耽擱的。”費夫人連聲道。

楚維琳淺淺笑了笑,稍稍一猶豫,附耳與費夫人道:“六顆鴿子蛋大小的夜明珠,公爹可真捨得。我婆母抱怨過,公爹還不高興。說那位老爺是富貴人,生辰宴上好多官老爺呢,不送些好東西,豈不是叫人笑話。”楚維琳說完。也不等費夫人接話,又忙道,“說起來呀,我估摸著我那嫂嫂再十天半個月的也該到渝州了,我留了信給她,我嫂嫂也是實在人。姐姐若覺得可以相交,就請多照顧我嫂嫂一些。初來乍到的,總要有像姐姐這般的引路人才好。”

費夫人聽了這幾句話,心裡很是舒坦,不由喜笑顏開:“只管包在我身上。再說了,你公爹與朱主簿相熟,還怕你兄嫂吃虧不成?”

“這回倉促,我們爺忙碌,不然也該和姐夫見一見的,等下回吧,叫我嫂嫂與大伯開了口,待新來的知府上任了,少不得要走動的。”楚維琳道。

費夫人心裡癢癢的,低聲問道:“新任的知府……”

“我聽我們爺說了,不是覃大人就是袁大人,都是年輕有爲的。”

接任渝州的人,這裡還沒有什麼消息,京城裡卻是有些風聲了,就是袁青松,與常鬱昀的關係不錯,因而這消息是準的。

費夫人記在了心裡,想去打聽打聽,看看是不是和楚維琳說得一樣,可楚維琳馬上要離開了,等她確認好了,哪裡還來得及?

這兩天,她對楚維琳的話信了七八成了,又急於想搭上新知府的線,盼著楚維琳在她的嫂嫂跟前多美言幾句,狠了狠心,從懷中掏出一樣東西來。

錦帕疊著包裹了裡頭的東西,楚維琳見費夫人如此小心謹慎,心中不由突突跳了幾下。

錦帕打開,裡頭是一對耳墜子。

正是常鬱映的那對紅瑪瑙耳墜!

楚維琳一眼就認了出來,她強壓下心中的激動,佯裝不解,看向費夫人。

費夫人的手也有些發抖,似乎是極其捨不得,脣角顫了顫,努力擠出了一個笑容:“這耳墜子是我嫁去了京裡的一個姐妹送來給我的,我很是喜歡,平日裡都捨不得戴的。和妹妹這般投緣,又要天南地北了,就想留個念想。妹妹拿一隻,我留一隻,作爲我們姐妹交心的證物吧。”

楚維琳抿脣,道:“這般好的東西……”

“東西都死物,感情纔是最要緊的。”

費夫人格外真誠,楚維琳也就不再推拒了,依著費夫人的意思取了一隻,收了起來,又從自個兒耳朵上取下了一隻今日戴的珊瑚耳墜,交給了費夫人,道:“這也給姐姐留個念想。”

費夫人看著那珊瑚耳墜,無論是模樣還是材料,比渝州城中的好上太多了,這麼一來,倒也不至於心如刀絞,擠出了幾滴眼淚說了些不捨的話,又再三提了會替楚維琳照顧嫂嫂,這才依依不捨送了楚維琳下車。

楚維琳一步三回頭上了船,又站在甲板上連連揮手,直到客船離岸了纔回了艙室裡。

常鬱昀見她回來,笑話她道:“真是姐妹情深。”

楚維琳撇了撇嘴:“那位費夫人,也是個心思重的,東西她一直隨身帶著,我不露出些好處與她,她還不拿出來。說起來,我也只允了些口頭好處,若不是我們馬上要走了。她定是要查證了之後再來與我套近乎的。”

“東西?二妹妹的?”常鬱昀擡眸望過來。

楚維琳頷首,把那隻紅瑪瑙耳墜子放到桌上,道:“我見過的,就是這個。”

常鬱昀的目光沉沉。仔細看了耳墜子,又深深望著楚維琳:“既如此,她一定接觸過二妹妹,京裡姐妹送來的,這種話。我可不信。”

楚維琳也不信。

那華婆子伺候過翡蘭,也接觸過常鬱映,很清楚常鬱映是京城裡的姑娘,好不容易把人運到了渝州,又怎麼會再往京城裡賣?便是華婆子答應,渝州城裡的人牙子纔不會費這麼大力氣,畢竟,常鬱映當時是昏過去了,等醒過來,還不知道會多鬧騰呢。若是一直灌藥下去,萬一把人灌傻了,豈不是得不償失?

人牙子巴不得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趕緊把麻煩丟給買家。

駛離了渝州,前頭要到舊都才登岸,但因著入手了耳墜子,船舶在離渝州半日遠的清水鎮渡口停了。常鬱昀讓心腹小廝把耳墜子送回渝州交給常鬱曉,又多吩咐了幾句,這纔再次行舟,一路往舊都去。

渝州那裡的事情。楚維琳和常鬱昀暫時是插不上手了,可既然有了蛛絲馬跡,又有朱主簿幫忙,常鬱昀又留了信給要到任的袁青松。費些工夫,一定會有常鬱映的下落的。

再說了,常鬱曉偶爾會犯渾,徐氏在這些事情上可不是好糊弄的,要楚維琳說,徐氏在她孃家日子並不如意。她的成長史就是一部鬥爭史,一羣三姑六婆之間磨練出來的戰鬥力,與費夫人交手是不在話下的。

既然只能等消息了,楚維琳也不會一直把這操心事體擱在心上,她的注意力回到了兩岸風景上。

如船家之前告訴他們的,一過了渝州,這兩岸景緻就好看起來了,尤其是夜裡,兩岸燈火,別有趣味。

渝州離舊都極近,也就幾日工夫,便入了舊都地界。

江面漸漸寬廣起來,但船隻卻絲毫不見稀疏,舊都繁華,可窺一斑。

舊都臨江而建,大江兩岸皆有建築,爲了方便百姓來往,設了好幾處擺渡船,送百姓過江。

過往的客船自有渡口,船家熟門熟路,把船停泊在了官家船埠上。

岸上已經備了車馬,楚維琳帶著帷帽,跟著常鬱昀下了船。

京城裡的楚家、常傢俱是舊都出身,舊都楚氏如今依舊興旺,而舊都的常氏因著老祖宗爺這一支去了京城,在舊都的世家之中,並不顯山露水。

夫妻兩人路過舊都,自是少不得要去登門拜訪的。

馬車只行了一段,就又換成了船隻,楚維琳看了一眼停在水邊的船,上頭是常家的家徽,看來是要一路到常府的船埠再停了的。

管家等在那兒,恭敬行了禮,請了他們登船。

河道上,船隻不少,楚維琳看了一眼,道:“果真和三姐姐說的一樣,這裡的人家,出入多是坐船。”

常鬱昀也是頭一回體驗,他從未來過舊都的常府。

當年,先帝遷都,老祖宗爺是帶著父母一道去了新京城,漸漸的,和舊都這裡的關係也疏遠了不少,除了逢年過節互相贈些年禮之外,很少有來往。

舊都常氏是耐得住性子的人家了,子弟們唸書科舉,做著不大不小的官,也沒想著要憑藉京城裡顯赫的那一支如何如何,子弟上京時,入府裡磕個頭,平日裡是不會來露面的,甚至在京城常府裡辦紅白喜事的事情,他們也不登門來。

而京城裡,如常鬱昀這般,路過舊都時,依著禮數過去請安,多餘的也不往來。

楚維琳私底下問過常鬱昀,這等情況是不是太過疏遠了些?莫非當年老祖宗爺遷去京城時,還有什麼故事不成?

常鬱昀想了想,還是搖了頭:“那麼久之前的事情,我哪裡說得上來。不過,我倒是聽五叔父說過幾句,說是故意疏遠了的。”

老祖宗親生了四個兒子,還有行三和行四的兩個庶子,在他們幼年的時候,便過繼了出去。

過繼的孩子不好養,管得鬆了。怕一個不小心糟蹋了孩子,管得重了,怕養不親傷了感情。

不過,都在一個屋檐下。兩位姨娘想知道孩子的消息,總能有些辦法的,偶爾偷偷去瞧一眼,只要不叫孩子看見了,也無傷大雅。但等到了要入京的時候,兩位姨娘就捨不得了。

來來回回哭也哭了,鬧也鬧了,但姨娘本就管不到孩子,何況還是已經過繼出去的孩子,只能給彼此添煩惱而已。

爲了徹底斷了根源,老祖宗走時就定了規矩,不許再這般牽腸掛肚的,養父母那兒也是這麼個意思,兩家一拍即合。把關係疏遠開來。

這一疏遠,就有些親近不起來了,再加上兩地路遠,慢慢的,成了今日這麼個狀況。

楚維琳當時聽了有些道理,可也不能說這就是全部的原因,只是畢竟過了這麼多年,他們又只是路過舊都,實在沒有必要去深究。

等舟船入了常府水道,一路行去。停到了船埠裡。

常鬱昀先登岸,又伸手扶了楚維琳一把,待楚維琳站穩了,又把霖哥兒抱了過來。

岸上。與他們夫婦年紀相仿的兩夫妻正等著,彼此見了禮,說了些客套話,便往宅子深處走。

似乎因著兩家這不熱絡的關係,與楚維琳意料中的一樣,就是往各個院子裡請安行禮。收些見面禮又送些見面禮,行程規矩又機械,一趟下來,楚維琳只與來迎她的那年輕婦人熟悉了些。

舊都常府四房的九奶奶雲氏,她的公爹便是當初被過繼出去的年長些的庶子,因著這層關係,雲氏待楚維琳很是親切,甚至大著膽兒與她說,若不是公爹過繼了,她們兩個是在一個屋檐下的妯娌兩人了。

夜裡,在四房裡擺了一桌酒。

酒過了三巡,常鬱昀便告辭了,四房裡也不留,讓雲氏夫婦送他們到船埠,登船離開。

WWW _ttκá n _¢ 〇

管家一路送他們回到客船上。

寶槿替楚維琳拆頭時,忍不住道:“奶奶,今日這樣可真稀奇,尋常走親戚時,也不是這樣的呢。前回灝七太太過來京城,璋榮院裡可是熱鬧了。”

楚維琳笑著與她道:“哪裡能一樣,灝七嬸孃是大伯孃的親妹妹,又養過三姐姐好些年,關係近著呢。”

寶槿皺著眉,想了想,心裡還是覺得有些怪,可她又說不上來,乾脆不提了。

楚維琳其實心裡也明白,這般疏遠,絕非尋常,可她還是之前的想法,總歸是路過,何必多事,便把常府的事情放到腦後,問起了李德安家的來:“明日是楚府那裡,東西可備齊全了?”

“奶奶放心吧。”李德安家的笑著道,“土儀禮物,來時就收拾好了,規整在一處,已經取出來了,奴婢和幾位姑娘照著單子仔細對過一遍了,沒有問題的。下午時,李德安去楚府裡報信遞了帖子,那兒曉得奶奶明日過去了。”

楚維琳聞言,安心不少。

翌日一早,楚府裡便有人在渡口候著相迎了。

兩個模樣端正的婆子笑著行禮:“琳姑奶奶,姑爺。”

兩位媽媽都是灝七太太身邊的,曾經隨著灝七太太來過京城,楚維琳一見她們,就覺得親切,問道:“金媽媽,應媽媽,是灝七嬸孃讓你們來迎我的?”

金媽媽笑盈盈道:“是啊,太太接了姑奶奶的信兒,翹首盼著呢,昨兒個曉得姑奶奶與姑爺到了舊都了,可真是高興壞了。”

應媽媽也道:“當初琬姑奶奶出閣的時候,太太與姑奶奶說過,等往後隨著姑爺外放路過舊都,一定要來看望她。哎呀,這一眨眼的工夫,可不就成真了嗎?”

兩位媽媽都是嘴巧的,引了他們登船,沿著水道往楚府去。

等那層層疊疊的院落出現在目光盡頭時,金媽媽指著道:“姑奶奶,姑爺,前頭便到了。”

楚維琳遠遠眺望了一眼,不知怎麼的,心中一動,轉過頭與常鬱昀道:“如果那年沒有磕到了腦袋,該隨著三姐姐在這裡長大的。”

若是沒有磕到腦袋,她也不會穿越而來,成了現在的楚維琳了。(。)

第194章 變化(六)第232章 驚雷(一)第336章 賀家(十)第132章 烏龍(三)第355章 返京(三)第179章 真實(三)第283章 七夕(一)第181章 真實(五)第148章 出閣(八)第277章 意外(十)第341章 賀家(十五)第272章 意外(五)第286章 七夕(四)第69章 謝賞第299章 官司(三)第292章 內情(六)第92章 保媒第206章 新生(三)第171章 轉折(一)第59章 怨恨第275章 意外(八)第105章 回府(一)第366章 舊都(二)第342章 賀家(十六)第99章 事發(六)第270章 意外(三)第269章 意外(二)第246章 性命(一)第362章 求仁(五)第18章 流玉第65章 比較第19章 上香第286章 七夕(四)第226章 迷離(三)第166章 曝光(五)第335章 賀家(九)第262章 牽連(一)第64章 陷害第173章 轉折(三)第35章 雁君第345章 遠客(一)第192章 變化(四)第309章 官司(十三)第267章 牽連(六)第323章 添喜(三)第140章 心意(五)第212章 暗涌(四)第158章 年節(一)第309章 官司(十三)第46章 追尋第21章 路窄第339章 賀家(十三)第354章 返京(二)第237章 驚雷(六)第323章 添喜(三)第29章 古怪第98章 事發(五)第195章 變化(七)第101章 鬧事(二)第158章 年節(一)第367章 舊都(三)第62章 春宴第269章 意外(二)第330章 賀家(四)第181章 真實(五)第295章 禮佛(二)第289章 內情(三)第158章 年節(一)第26章 滿娘第279章 訊息(二)第24章 閒言第96章 事發(三)第114章 香火(七)第90章 福氣第156章 晦氣(三)第59章 怨恨第319章 年關(七)第127章 姐妹(五)第198章 變化(十)第118章 主僕(一)第192章 變化(四)第250章 性命(五)第213章 暗涌(五)第108章 香火(一)第161章 年節(四)第69章 謝賞第366章 舊都(二)第325章 添喜(五)第282章 訊息(五)第138章 心意(三)第53章 戲子第268章 意外(一)第127章 姐妹(五)第185章 奇哉(四)第346章 遠客(二)第246章 性命(一)第105章 回府(一)第348章 遠客(四)第309章 官司(十三)第123章 姐妹(一)
第194章 變化(六)第232章 驚雷(一)第336章 賀家(十)第132章 烏龍(三)第355章 返京(三)第179章 真實(三)第283章 七夕(一)第181章 真實(五)第148章 出閣(八)第277章 意外(十)第341章 賀家(十五)第272章 意外(五)第286章 七夕(四)第69章 謝賞第299章 官司(三)第292章 內情(六)第92章 保媒第206章 新生(三)第171章 轉折(一)第59章 怨恨第275章 意外(八)第105章 回府(一)第366章 舊都(二)第342章 賀家(十六)第99章 事發(六)第270章 意外(三)第269章 意外(二)第246章 性命(一)第362章 求仁(五)第18章 流玉第65章 比較第19章 上香第286章 七夕(四)第226章 迷離(三)第166章 曝光(五)第335章 賀家(九)第262章 牽連(一)第64章 陷害第173章 轉折(三)第35章 雁君第345章 遠客(一)第192章 變化(四)第309章 官司(十三)第267章 牽連(六)第323章 添喜(三)第140章 心意(五)第212章 暗涌(四)第158章 年節(一)第309章 官司(十三)第46章 追尋第21章 路窄第339章 賀家(十三)第354章 返京(二)第237章 驚雷(六)第323章 添喜(三)第29章 古怪第98章 事發(五)第195章 變化(七)第101章 鬧事(二)第158章 年節(一)第367章 舊都(三)第62章 春宴第269章 意外(二)第330章 賀家(四)第181章 真實(五)第295章 禮佛(二)第289章 內情(三)第158章 年節(一)第26章 滿娘第279章 訊息(二)第24章 閒言第96章 事發(三)第114章 香火(七)第90章 福氣第156章 晦氣(三)第59章 怨恨第319章 年關(七)第127章 姐妹(五)第198章 變化(十)第118章 主僕(一)第192章 變化(四)第250章 性命(五)第213章 暗涌(五)第108章 香火(一)第161章 年節(四)第69章 謝賞第366章 舊都(二)第325章 添喜(五)第282章 訊息(五)第138章 心意(三)第53章 戲子第268章 意外(一)第127章 姐妹(五)第185章 奇哉(四)第346章 遠客(二)第246章 性命(一)第105章 回府(一)第348章 遠客(四)第309章 官司(十三)第123章 姐妹(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军事| 信宜市| 郧西县| 海林市| 石台县| 烟台市| 澳门| 唐河县| 湘阴县| 光泽县| 浮山县| 都匀市| 竹山县| 乐至县| 河北省| 黑龙江省| 宽城| 连城县| 民乐县| 建平县| 中方县| 康马县| 彩票| 绥芬河市| 潢川县| 嘉禾县| 德钦县| 灵武市| 东乌| 香港 | 新干县| 托里县| 阜新市| 凉城县| 容城县| 安徽省| 瑞安市| 苏尼特左旗| 微山县| 望奎县| 铜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