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154章 午(上)

梅妃沒有令她的家族,以及京都乃至整個慶國,對于三皇子李承平有所忌憚的人失望,成功地于慶歷十二年秋日里,誕下一位麟兒。在北方戰事緊張的局勢下,皇室再添血脈,不得不說是一個極好的消息,極好的征兆。

只是可惜她的出身并不如何高貴,家宅偏小,不然想必整個京都,會因為這位小皇子的誕生,而更加熱鬧幾分。

三皇子李承平這些年漸漸長大,一向在人面前展現出極為穩重、知書識禮的一面,加上如今跟著在御書房聽政,又有胡大學士親自教育,本應是不二的皇儲人選,梅妃的生產,按理來論,應該不會惹出太大的風波。

然而不是所有的朝臣都忘記了當年抱月樓的事情,明面上是范閑與二皇子的爭斗,但被推到臺前的卻是范家老二和三皇子,范家老二逃到了北齊,至今尚未歸國,三皇子在此事中的作用,雖被宮里一筆抹清,卻也躲不過大多數人的眼睛。

更緊要的是天下人都知曉,這位皇子與范閑之間的關系親厚,非比常人,而如今的范閑,則是因為當街暴殺官員一事,在慶朝文官系統之中只有暴戾陰酷的一面,誰都不愿意日后范閑還能有東山再起的一天。

最最關鍵的是,慶國官場上的聰明人實在太多,陛下雖未明言,但事隔多年后,卻在清洗監察院之后,選擇了再次挑選秀女入宮,這些人早就猜到了陛下的心意,故而此次皇室再添血脈,隱隱然便添了些詭秘的感覺。

宮中的喜訊并沒有明發,只是那些無處不在的口舌已經提前傳出了宮去,一夜功夫。所有的大臣都知曉了此事,有的持重為國之臣在憂心忡忡,有地在暗自興奮,有的松了一口氣,而更多的人終是緊張了起來。

當大臣們于府內琢磨明日上朝,該寫何等樣字句的華彩賀章時,臨老得子的皇帝陛下,卻反而沒有這些外人臣子那般動容。

御書房執筆太監洪竹。依然老老實實地跪在皇帝陛下的軟榻之旁,他的膝蓋已經跪痛了,冷汗不停地沿著后背向下流著。因為從傳訊到此時,已經過去了很長的時間,皇帝陛下卻一直是沉默地半躺在軟塌之上,并沒有流露出絲毫喜悅地神情,甚至連起身去梅妃寢宮看探的興趣都沒有。

洪竹不知道發生了什么,更不知道陛下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他只是一味的緊張,他并不知道范閑還活著,并且正在往慶國京都進發,他只本著一名太監奴才的本分,再次叩首。小心翼翼地提醒陛下,是不是應該起身了?

皇帝陛下有些厭煩地擺了擺手,并沒有動怒,卻也沒有起身。反而是對身旁的姚太監說道:“你說朕……有沒有機會看著這個兒子長大成人?”

姚太監心頭微震,趕緊欠下身,堆起笑臉說了一大堆廢話,不外乎是陛下春秋正盛,千秋萬代之類。

皇帝清瘦的臉上閃過一絲疲憊之意,唇角微翹,微嘲一笑,卻不知道是在嘲笑天下人。還是在嘲笑自己。如果陳萍萍還活著,他會怎么回答這句話?大概總比姚太監要有趣的多,只是那條老狗好像死了很久了……

看著眼前那一成不變地深宮夜色,他忽然想到了幾年前二皇子留給自己的那封信,又想到了與太子最后那番對話時,太子說的那句話。

“……還請父親對活著的這些人寬仁一些。”

李承乾的聲音似乎此刻還回蕩在他地耳邊,讓皇帝的心微微抽緊,眉頭微微皺了起來。輕聲地嘆息道:“誰又會對朕寬仁一些呢?”

第二天。正準備大肆上賀章拍皇帝陛下馬屁的諸臣,愕然得知了一個令他們略感震驚和慌亂的消息。

梅妃娘娘產下一子。然而產后大出血,御醫搶救一夜,終是沒有搶回來,不幸香消玉殞,死于宮中。好在那位剛出生就沒有母親地小皇子身體康健,陛下傷痛梅妃身亡之余,令漱芳宮宜貴妃撫養。

漱芳宮宜貴妃撫養,那便等若將來這位貴妃娘娘便是這位小皇子的親生母親,一念及此,那些本來還在琢磨大慶龍椅將來歸屬的大臣們愕然不知言語,心知肚明,陛下的安排基本上絕了這位小皇子日后登基的可能。

梅妃已死,小皇子在宮中再無護持,梅氏家族又極為孱弱,再由宜貴妃撫養長大,哪里可能有出頭之日?

正午的陽光灑照在光輝的皇宮城墻之上,在這秋日里平添了許多暖意,然而宮內的暖意卻并不如何充分,尤其是梅妃地寢宮此時更是一片孤寒幽清,新生的小皇子早已經抱走了,嬤嬤和相關的宮女下人也一同去了漱芳宮,除了隱隱可聞的哭聲之外,一絲喜慶的感覺也沒有。

梅妃的尸身已經被整理完畢,安靜地躺在大床之上,還沒有移走。這位曾經與范閑有過一面之緣的清秀少女,依然沒有逃脫皇宮里的噩運。或許是失血太多地緣故,她地臉龐上一片霜一般的雪白,在正午地陽光下,反耀著冷厲不甘的光澤。

范閑曾經真心祝福她能夠生下一位公主,然而可惜可憐的是,她終究還是成功地生下了一位皇子。范閑原初擔心的是,這位梅妃娘娘誕下的皇子長大之后,會給這座皇宮再次帶來不安與血光,但只怕連他也料不到,那位小皇子剛剛生下來,梅妃就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正午的陽光啊,就像這座皇宮一樣光芒萬丈,然而怎么照在那張俏白的臉上,還是那樣的冷呢?

范府,偏書房。

范淑寧及范良姐弟二人,此時正在思思的陪伴下午睡。陽光照拂在范府園內的樹木花草上,給這間書房的窗戶。描上了十分復雜地光影。

書房內,林婉兒面色凝重地坐在書桌之旁,沉默許久之后,終是忍不住嘆了口氣,說道:“梅妃的命也苦了些,不過這樣也好,交給貴妃娘娘養大,將來也免得再起風波。”

此時房內只有她與小姑子范若若二人。這大半年中,她們二人時常入宮陪伴日見蒼老的陛下,對于皇宮里的事情十分清楚,便是那位真有若雪中梅一般清麗驕傲的梅妃娘娘,也很見過幾面,并不陌生。只是她們怎么也沒有想到,梅妃居然昨夜難產而死。

范若若本不是一個多話的人,然而聽著嫂子的嘆息。沉默許久之后,抬起頭來,看著她的雙眼淡淡說道:“要怪只能怪她地父母,非要將她送到那個見不得人的地方。”

這句話是石頭記里元春曾經提過的一句,林婉兒自然知曉是范閑所寫。然則她是何等樣聰慧機敏之人,馬上聽出了妹妹話中有話,眉尖微蹙問道:“陛下血脈稀薄,而且宮里如今一直是貴妃娘娘主事。你我是知曉她性情的,總不至于……”

不至于如何,二人心知肚明。范若若思忖片刻后,搖頭說道:“貴妃娘娘當然不是這等人,只是……我入宮替梅妃診過幾次脈,胎音聽的次數也多。初七那日,她被哥哥刺了一句后,格外小心謹慎。一直保養的好,身子也比剛入宮時更健壯一些,依我看來,雖是頭胎,也不至于出這么大的麻煩。”

“生產之事,總是容易出意外。”林婉兒想到自己生范良的時辰,心有余悸說道。

范若若皺眉許久后,依然是緩緩地搖了搖頭:“聽聞是順產。我還是覺得這事兒有些古怪。”

書房中沉默許久。林婉兒看著她壓低聲音說道:“可這說不通。”

地確說不通,慶國皇宮里向來陰穢事兒不少。但真正這般可怕的事情,卻是沒有誰敢去做國。尤其是梅妃懷的龍種,乃是陛下年老才得,宮里一直由姚太監親自打理,便是漱芳宮為了避嫌,也沒有插手,誰能害了梅妃?

范若若忽而輕聲說道:“梅妃娘娘的產期,比當初算的時間要晚。”

林婉兒心頭微震,不敢置信地看著她地雙眼,問道:“誰有這么大的膽子?”

范若若搖頭應道:“身處禁宮,那段日子陛下天天宿在她那處,自然沒有誰有這個膽子,去觸犯皇室的威嚴……如今想來,只怕當初這位梅妃娘娘年少糊涂,只求陛下寵愛,怕是誤報了,好在后來誤打誤中,才沒有出大亂子。”

林婉兒嘆了口氣:“真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

“年紀小,本就不懂事,仍是怪她父兄家族,只為求榮便將她賣入宮中,只怕這事兒就是她族里出地主意。”范若若冷笑道:“她家只是小門,加上宮里多年不曾選秀,只怕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忌諱,膽子竟是大到這等地步……梅妃之死,和他們哪里脫的開干系。”

林婉兒聽到此時,終于聽明白,也猜明白了,只是她依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怔怔說道:“雖是欺君之罪,但終究是剛生了位皇子,又沒有什么大逆不道之行,怎么……就無緣無故的死了呢?”

“誰知道陛下心里是怎么想的。”范若若的眉宇間泛起淡淡憂愁,說道:“只是苦了那個剛出生就沒了母親的孩子。”

在慶國,很多年前也有一個孩子剛出生就沒了母親,然而他依然在母親地遺澤下健康幸福地成長,只是很明顯,被正午陽光照耀的冰冷的梅妃,不可能像葉輕眉一樣,站在冥冥中注視著自己的兒子。

也沒有人想到,梅妃的死,只是因為范閑曾對皇帝說過,梅妃終是不如宜貴妃,而皇帝陛下,也想通了某些事情。

第118章 追捕(下)第58章 天牢欺弱女第147章 華園的頭腦風暴第42章 我的人,他們的人第5章 悶枕第27章 湖那邊第139章 波瀾起第62章 宮里那些……破事兒第三章第7章 馬車上的天下,皇宮中的豆苗第41章 梳頭第122章 定西涼第121章 一敗之西胡悲歌第46章 小恙無妨觀落葉第69章 雨夜見沈重第34章 人生何處不重逢第33章 子有憂第21章 算盤第94章 嘆第65章 噢,眼淚第17章 宮中奏章驚風雨第140章 一夜北風緊第22章 黑夜里的明拳第67章 萬物有法第80章 慶國最大的一艘賊船第60章 譚武不弄文第23章 一樣的月光第57章 關卿鳥事第125章 誰在京都殺四方第130章 布衣單劍朝天子(四)第14章 入羊群第102章 荒唐言第99章 歸一第148章 光榮第1章 梧州姑爺第11章 迷死人不償命的一夜第34章 向肖恩學習第36章 去京都?第14章 暫別費介第129章 殿上挖角第37章 人在廟堂,身不由己第7章 墳場第94章 嘆第29章 肖恩出獄第61章 太學里的黑傘及鼻梁上的光明第1章 梧州姑爺第56章 天下有敵第130章 布衣單劍朝天子(四)第141章 滿城白霜下黑泥第31章 周公為師第46章 三人行第82章 你們已經被包圍了第14章 暫別費介第50章 秋林、私語、結果第8章 再闖府第115章 獻芹第11章 霸道之氣第136章 深春之京第130章 戶部之事(上)第70章 慶國人民關于葉家的集體記憶第12章 簡單粗暴的解釋第155章 午(下)第132章 蒼山有雪劍有霜(一)第8章 關于黑拳的光榮傳統第22章 貓扣子第58章 搖啊搖第7章 狗日的會試第39章 太后圣明第76章 天下銀根,必殺!第35章 公堂內外的相聲第104章 長睡范府不愿醒第11章 驚雷第49章 牛欄街少年殺人事件第15章 閃亮的日子第65章 大宗師,黑布,謎語第16章 貴人第四十五章第89章 雷雨(上)第17章 宮中奏章驚風雨第64章 上京城的雪第32章 閑年第49章 一字記之曰心第17章 宮中奏章驚風雨第89章 天降祥瑞第81章 有情況第36章 油傘骨中一柄劍第78章 招商錢莊第32章 馬車春色第111章 準備著第39章 太后圣明第43章 大婚(二)第48章 心戰前傳第37章 箱子的秘密(二)第134章 搬起一團大雪球第136章 假山第42章 京都外的夜第77章 離前騷(上)第175章 皇帝的心意第85章 一路銀江收禮忙第128章 請借先生骨頭一用
第118章 追捕(下)第58章 天牢欺弱女第147章 華園的頭腦風暴第42章 我的人,他們的人第5章 悶枕第27章 湖那邊第139章 波瀾起第62章 宮里那些……破事兒第三章第7章 馬車上的天下,皇宮中的豆苗第41章 梳頭第122章 定西涼第121章 一敗之西胡悲歌第46章 小恙無妨觀落葉第69章 雨夜見沈重第34章 人生何處不重逢第33章 子有憂第21章 算盤第94章 嘆第65章 噢,眼淚第17章 宮中奏章驚風雨第140章 一夜北風緊第22章 黑夜里的明拳第67章 萬物有法第80章 慶國最大的一艘賊船第60章 譚武不弄文第23章 一樣的月光第57章 關卿鳥事第125章 誰在京都殺四方第130章 布衣單劍朝天子(四)第14章 入羊群第102章 荒唐言第99章 歸一第148章 光榮第1章 梧州姑爺第11章 迷死人不償命的一夜第34章 向肖恩學習第36章 去京都?第14章 暫別費介第129章 殿上挖角第37章 人在廟堂,身不由己第7章 墳場第94章 嘆第29章 肖恩出獄第61章 太學里的黑傘及鼻梁上的光明第1章 梧州姑爺第56章 天下有敵第130章 布衣單劍朝天子(四)第141章 滿城白霜下黑泥第31章 周公為師第46章 三人行第82章 你們已經被包圍了第14章 暫別費介第50章 秋林、私語、結果第8章 再闖府第115章 獻芹第11章 霸道之氣第136章 深春之京第130章 戶部之事(上)第70章 慶國人民關于葉家的集體記憶第12章 簡單粗暴的解釋第155章 午(下)第132章 蒼山有雪劍有霜(一)第8章 關于黑拳的光榮傳統第22章 貓扣子第58章 搖啊搖第7章 狗日的會試第39章 太后圣明第76章 天下銀根,必殺!第35章 公堂內外的相聲第104章 長睡范府不愿醒第11章 驚雷第49章 牛欄街少年殺人事件第15章 閃亮的日子第65章 大宗師,黑布,謎語第16章 貴人第四十五章第89章 雷雨(上)第17章 宮中奏章驚風雨第64章 上京城的雪第32章 閑年第49章 一字記之曰心第17章 宮中奏章驚風雨第89章 天降祥瑞第81章 有情況第36章 油傘骨中一柄劍第78章 招商錢莊第32章 馬車春色第111章 準備著第39章 太后圣明第43章 大婚(二)第48章 心戰前傳第37章 箱子的秘密(二)第134章 搬起一團大雪球第136章 假山第42章 京都外的夜第77章 離前騷(上)第175章 皇帝的心意第85章 一路銀江收禮忙第128章 請借先生骨頭一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阳县| 元谋县| 泾阳县| 轮台县| 岫岩| 泸水县| 平舆县| 饶河县| 龙门县| 抚顺市| 玛曲县| 玉林市| 潼南县| 宾阳县| 宁武县| 长岛县| 区。| 惠安县| 城口县| 千阳县| 遵义县| 丹阳市| 灵武市| 松潘县| 望都县| 沙雅县| 光泽县| 新丰县| 镇雄县| 察哈| 金堂县| 青冈县| 开江县| 梅州市| 英德市| 西宁市| 读书| 顺平县| 和政县| 黄陵县| 镇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