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顗的行爲,在當時幾乎成爲西晉初期所有高官的共相。司馬家族的統(tǒng)治,只能培養(yǎng)出純種的利益動物,因爲真正的忠臣,早已經灰飛煙滅或者被打入冷宮。對於荀顗、何曾、王祥、鄭衝這些人來說,他們早已經不相信正義和公理,他們永遠站在能給他們帶來最多利益的人的那一邊。
荀顗在當時被人們稱道的兩個優(yōu)點,就是他很孝順和很懂禮儀。當然,孝順這個辦法,已經被王祥這種人用過很多次了
。據說荀顗母親死的時候,他好像瘋了一樣,完全失去了理智,然而當時的孝子們越是這樣作踐自己,人們越是欽佩他。至於特別通曉禮儀,也是因爲他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懂禮儀,幾乎是所有士族的特長,只不過荀顗懂得更多一些。
早在蜀漢滅亡以後,司馬昭就已經開始恢復五等爵位,讓荀顗負責制定未來晉王朝的禮儀標準。爲了確保穩(wěn)妥,荀顗又跟司馬昭挑選了羊祜、任愷、庾(雨)峻、應貞、孔顥(浩)這另外五個通曉禮儀典章的大名士,和自己一起埋頭苦幹,最終制定出了晉王朝的禮儀制度。
當時的國家禮儀,基本都是按照《周禮》和《儀禮》來來進行的,據說,這兩部書都是寫於周朝,而且內容都有不同程度的丟失。經過總結,古代的禮儀有五個大方面,被人們合稱爲“五禮”,分別是吉禮、兇禮、賓禮、軍禮和嘉禮,換成今天時髦的話講,基本就是祭祀禮儀、喪事悼念禮儀、官方交際禮儀、軍事制度、民間歡慶禮儀。
和禮儀同等重要的是樂。基本來說,古時候的樂不光指演奏,還包括舞蹈。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場合、舉行不同禮儀儀式的時候,要演奏不同類型的音樂,有的更是要配合不同人數表演的舞蹈。這麼看起來,在古代,樂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它有著很強的政治含義,不像我們現(xiàn)在聽歌兒、看舞多數是用來消遣、娛樂的。
古人所說的樂,其實特指儒家學者認爲的周朝時期的各種禮樂。但是,由
於秦始皇焚書坑儒,很多秦代以前的東西都給毀掉了,等到劉邦當了皇帝以後,很多古時候的樂已經找不到了。經過漫長時間的搜尋,到了東漢時代,秦代以前的很多樂都被找到了,可是由於東漢末年的戰(zhàn)火,又再次散失了,一直到曹操攻克荊州,把曾任東漢雅樂郎(中央音樂團團長)杜夔俘虜到自己這裡,才又恢復了一部分古時候的樂。
到了西晉建立,爲了顯示自己王朝的強盛,司馬炎又讓荀顗根據古時候傳下來的各種資料,再次對禮樂進行校定,但是這項工作還沒有完成,他就在公元274年去世了。
荀顗死後,司馬炎和當時已經病危的皇后楊豔都贈送了禮品,並且讓太子司馬衷代表他們參加葬禮。司馬炎還特別爲荀顗頒佈詔書,評價他是道德高尚、誠信公正、功德圓滿、有始有終,還賞賜給他棺材、朝服、衣服各一套,又因爲荀顗生前沒有搞過多少錢,另外賞賜他的家人銅錢二百萬用來蓋房子。沒過多久,荀顗和司馬孚等十二位去世的開國功臣的事蹟一起,被放入太廟太常寺(國家紀念堂)裡的石碑上,他們的牌位,也都被放進皇家寺廟裡享受祭祀。
荀顗沒有兒子,所以他死後,由侄子荀徽繼承了爵位。東晉時代,又讓荀顗哥哥的玄孫(孫子的孫子)荀序做了臨淮公爵,作爲荀顗的後人。之後,荀序、荀恆、荀龍符祖孫三代人先後繼承爵位,等到東晉滅亡的時候,荀龍符的封地被取消,荀顗名義上的後人們,也就從此再不見記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