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西北陝西郡,潼關。
潼關位於陝西郡渭南,北臨黃河,南踞山腰---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
潼關是關中的東大門,地處黃河渡口,位居山西、陝西、河南三郡要衝,扼長安至洛陽驛道的要衝,是進出三秦之鎖鑰,所以成爲自古以來東入中原和西出關中、西域的必經之地及關防要隘。
潼關的形勢非常險要,南有秦嶺,東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連城;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嶽。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歷來爲兵家必爭之地,素有“畿內首險”、“四鎮咽喉”、“百二重關”之譽。
所謂百二重關,是指只要有2萬大軍駐守潼關,就可以抵擋百萬雄師!
而潼關周圍,要麼有黃河,要麼有崇山峻嶺,東北軍的騎兵優勢,無法全面施展,根本發揮不了鐵騎和人數優勢。
前段日子,張飛、徐士績、岳雲鵬等人,率8萬大軍,兵進潼關後,文清怕造成更大傷亡,並沒有要求強攻,指示要等自己解決掉洛陽這2萬守軍後,再派主力西進,以優勢兵力,攻佔西北軍的駐地慶陽城、長安、潼關等地。
不過,張飛在潼關也沒閒著,西北軍大將馬孟起,在駐守長安的司馬士及的督促下,主動出來討敵罵陣,張飛實在有些坐不住了,不顧岳雲鵬和徐士績的勸阻,跟馬孟起大戰了一場。
##########
具體情況是這樣的---
這日一早,張飛和徐士績、岳雲鵬剛吃完早飯,正商議如何奪取潼關,東北軍大營轅門外,鼓聲大震,外面軍兵來報:“報三將軍,外面馬孟起討敵罵陣!”
“噢?!俺不去找他,他卻主動送上門來!”張飛大怒,起身就要出戰。
“三將軍不可!馬孟起是西北軍名將,馬上戰力不俗,且莫急出戰,先當避其銳氣。”徐士績趕忙阻止。來時,文清特別叮囑徐士績,他們這路大軍,雖以張飛爲主將,但要徐士績務必看住張飛,別火爆脾氣一上來,感情用事,誤了大事。
“是啊!三將軍也不急於一時。”邊上岳雲鵬也是連聲阻止,他和徐世績的戰力都是5級中階,馬孟起的戰力不知如何,但內力修爲卻是名副其實的5級中階,知道軍營中,只有張飛能抵擋馬孟起,自己二人就是出去,也是自討沒趣,而現在整個中原大局已定,文清大帥當然不想讓他的三哥輕易涉險了。
“唉!”張飛恨恨坐下,恨不得生吞那馬孟起,奈何文清有言在先,他也不好不聽。
轅門外,西北軍率3000精騎列陣,門旗影裡,就見馬孟起縱騎持槍而出,獅盔獸帶,銀甲白袍,一來武功非凡,二者人才出衆,高聲單搦張飛出馬:“張飛出來!”
大營中,張飛三五番皆被徐士績、岳雲鵬擋住,看看午後,徐士績望見馬孟起軍陣上,人馬皆倦,感覺差不多了,遂選5000鐵騎,披掛整齊,留岳雲鵬看護大營,自己跟著張飛,衝出轅門外。
馬孟起見張飛殺出大營,把槍望後一招,約退軍有一箭之地,壓住陣腳。
張飛挺槍出馬,環眼圓睜大呼道:“馬孟起,休要張狂,俺燕人張飛來也!”
馬孟起遠遠挑釁道:“我以爲你這賣豬肉的,要做縮頭烏龜呢!”
“你這傢伙!……”張飛大怒。兩馬齊出,雙槍並舉,二人大戰百餘合,不分勝負,直殺的天昏地暗,大汗淋漓。
徐士績遠遠觀之,那馬孟起內力修爲5級中階,戰力卻可提升兩階到5級巔峰,勇不可擋,微微點頭嘆道:“這西北馬孟起,真虎將也!”恐張飛有失,急鳴金收軍。
“老徐你怎麼鳴金收兵啊?”張飛撥馬返回本陣,埋怨道。
“回來喝口水,再打不遲嘛……”徐士績微笑解釋道。
略歇馬片時,張飛不用頭盔,只裹包巾,催王追馬,又出陣前搦馬孟起廝殺:“馬孟起,再來!”
“正合我意!”馬孟起那肯服輸,再次出陣,與張飛二馬盤環,再次殺到一處。
徐士績恐張飛有失,一直在陣前小心壓陣,看張飛與馬孟起又鬥了百餘合,兩個精神倍加,都是越戰越勇。徐士績見天色已晚,再次鳴金收軍。
二將無奈分開,各回本陣,徐士績對張飛勸道:“三將軍,馬孟起英勇,戰力可達5級巔峰,不可輕敵,且回大營,來日再戰不遲。”
張飛殺得性起,那裡肯休?怒眼圓睜道:“俺是主將,這次誓死不回!”
徐士績只好耐心解釋道:“今日天晚,明日再戰吧……”
張飛環眼一瞪:“多點火把,安排夜戰!俺就不信了,打不過這老小子!”
那邊,馬孟起亦休息差不多了,再出陣前,大聲叫道:“張飛!你可敢與我夜戰嗎?”
“俺還怕你不成?!”張飛性起,挺丈八蛇矛搶出陣來,高聲喝道:“俺今日捉你不得,誓不回營!”
馬孟起針鋒相對應道:“那咱們就試試看!”
兩軍近萬將士,一齊吶喊,點起千百火把,照耀如同白日。
張飛和馬孟起又向陣前鏖戰,到二十餘合,馬孟起撥回馬便走,張飛大叫道:“往哪裡走!”
原來,馬孟起見一時贏不得張飛,心生一計:詐敗佯輸,賺張飛趕來,暗掣銅錘在手,扭回身覷著張飛便打將來。
張飛粗中有細,見馬孟起微露敗像就走,心中也是暗自提防,比及銅錘打來時,張飛偏頭一閃,那銅錘掛著勁風,就從張飛耳朵邊飛過去。
張飛藉機調轉馬頭,向後就走,馬孟起卻又趕來。張飛邊走邊摘下腰間的三石強攻,拈弓搭箭,回身“嗖”的一聲,射向馬孟起,馬孟起心中一凜,好在反應迅速,及時側身閃過。
二人各自挺槍,又要再戰,此時,潼關方向,傳來鳴金收兵之聲,張飛知道短時間內,也無法戰勝馬孟起,遂高聲叫道:“俺東北軍乃仁義之師,你且退走,俺不追就是!”
“那咱們後會有期!”馬孟起聽張飛這麼一說,這才撥馬返回潼關。
此戰,雙方大戰300會合,不分勝負,不過,馬孟起也清楚,白天二人算打了個平手,到了挑燈夜戰之時,自己還是稍微落在下風,張飛的戰力雖然到不了6級初階,但也已經很接近了,比自己高了半階,再打下去就要出醜了,就不再出戰。
##########
這一日,馬孟起正在軍中營房內休息,外面親兵進來稟報:“馬將軍,來了一位神秘客人,說要見您。”
“是誰啊?”馬孟起不由一愣,潼關被東北軍堵住東面,一般人,根本就進不來。
“不清楚,對方不願意說,說見了面,您就知道了。”那親兵閃爍其詞說道。
“會是誰?”馬孟起喃喃自語,起身就要出去,這時,房門推開,進來三個人,當中一人,輕輕把頭上的斗笠摘下,馬孟起面色大變,俯身便拜:“馬孟起,見過西王!”
“起來吧……”那人滿意點點頭,正是西王傅正虎,身後,跟著的兩個人,一個是荊軻,一個是武松,“你還念舊主,本王很是欣慰!”
“西王對馬孟起,恩重如山,馬孟起一日也不敢忘,就是咱們西北軍的老弟兄,也時時掛念。”馬孟起站起身形,動情說道。
“咱們的老弟兄,還有多少人了?”西王關心問道。
“經過6次南征西蜀,不足1萬5千弟兄了---”馬孟起感慨道,“不過,這些人,都是軍中的骨幹,李天堪駐守長安,馬孟鐵留守慶陽,西王若是想自立,我們兄弟,願擁立西王,割據甘肅、陝西兩郡!”
“不必了!本王來,就是要跟你說一句,不要再流血了,西北軍,今後,聽從本王侄子文清號令!”西王凝視馬孟起,一字一句道:“不知本王的話,現在還管不管用了……”別看他的修爲
只有4級高階,身體也不太好,但自有王者的威嚴。
“一切,但憑西王定奪!”馬孟起慌忙單膝跪地,堅定說道。
“好……”西王微微點點頭,“那司馬士及,本王也不想難爲他,讓他自行離開吧……”
“遵令!”馬孟起起身,趕忙下去安排。
##########
司馬士及營房內。
司馬士及本來是率領1萬西北軍,坐鎮長安的,但聽說張飛率東北軍殺向潼關,哪還在長安坐得住?於是帶著部分親衛,也趕到了潼關。
他晚上剛躺下不久,就感覺營房周圍,傳來整齊的腳步聲,伴隨著鏗鏘的甲冑聲,他也是5級強者,警覺性極強,不由心中一沉,這分明是有人調動兵馬,圍住了自己的營房,遂一把抓起龍泉劍,就衝出營房。
營房外,司馬士及的4名貼身護衛,已然手持兵刃,嚴陣以待,眼中現出驚恐。
就見營房周圍,已經被1000名西北軍團團包圍,500名刀斧手,手中大刀,寒光凜冽,500名弓箭手,箭頭處,閃著寒芒。爲首一人,正是西北軍大將---馬孟起,正冷冷看著司馬士及!
“馬孟起,你要造反不成?!”司馬士及見是馬孟起率部而來,怒聲喝道。
“馬孟起不是造反,而是撥亂反正!”馬孟起冷然道,“我西北軍本來就是效忠傅氏皇族,現廣慶皇帝昏庸無道,我西北軍聽從西王號令,自今日起,就效忠傅氏皇族—文清大帥!”今夜,他帶來的,都是西北軍的老兵,戰力絕對是一等一的好手,司馬士及有300名親兵,見到馬孟起率兵而來,立時倒戈。
“你!……”司馬士及被噎在那裡,這才知道,西王已然迴歸西北軍,當年,就是司馬家家主司馬述,攛掇皇帝傅正胥,招西王進京並軟禁了他,奪了西北軍的軍權,手握龍泉劍的手,微微有些發顫,他5個人,斷難從面前這1000西北軍精銳中,脫身而走。就是單打獨鬥,他也不是馬孟起的對手。
他現在是5級初階修爲,手握龍泉劍,戰力可達5級高階,就算如此,離馬孟起的5級巔峰戰力還是差了一階。
“西王說了,願網開一面,放你出城,下次再見面,馬孟起定不會收下留情!”馬孟起肅然說道,“你走吧!”大手一揮,1000西北軍將士轟然一聲,讓開一條通路。
“好,咱們走著瞧!”司馬士及沒想到,西王會輕易放過自己,嘴中說著狠話,帶著4名4級高階護衛,從西北軍讓出的那條通路中,狼狽離去……
##########
創慶6年10月20日。大漢帝國原西北軍4萬將士,宣佈歸順文清。東北軍兵不血刃,佔領慶陽、長安、潼關等重要城關,進而收復甘肅郡、陝西郡,至此,大漢帝國長江以北各郡,盡皆被文清收復。
大漢帝國之前有24郡,後來增加了臺灣郡,一共25個郡,現在有12個郡在文清手中,分別是:龍江、長春、奉天、北平、河北、河南、洛陽、陝西、甘肅、山西、山東、安徽。
廣慶皇帝仍然掌握了12個郡,都在江南,分別是:江蘇、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重慶、臺灣。
南王掌握了一個郡:西蜀。西蜀雖然只有一個郡,但地理位置重要,面積涵蓋了部分雲南、貴州、重慶的地界。
中原八大世家也分裂成了三部分:
朱家、孔家完全支持文清。
司馬家、趙家完全支持廣慶皇帝。
獨孤家、唐家完全支持南王。
而劉家以劉成裕三兄弟爲代表的大部分人,站到了文清一邊,劉光仁、劉成功等人雖然跟著廣慶皇帝在江南,卻已經貌合神離了。
王家一部分人隨著王行滿投降了文清,王青棟等人,卻在繼續支持廣慶皇帝。
可憐司馬士及,在西北軍中,呆的時間也不算短,最後被西王禮送出境時,身邊,只有4名原來帶來的司馬家貼身護衛……
西王雖然離開西北軍8年,但在西北軍中的威信,卻是無可撼動,輕描淡寫一句話,就奪了司馬士及4萬西北軍將士的軍權……
但西王,終究沒能等到文清登基的那一天,10月30日,西王在迴歸帝都洛陽途中,因病去世……
不過,他臨死前辦了一件足以讓他自豪的大事,也算是了無牽掛,含笑九泉了。
文清得到消息後,親率10萬將士,披麻戴孝,西出洛陽百里,親自駕著馬車,迎回了西王的遺體,又守孝三日,和西王的兒子義慶王子、北王的兒子全慶王子親自扶棺,將西王,安葬在傅氏皇陵中。
西王在西北軍中的兒子義慶王子,之前遭到了司馬士及的軟禁,文清也進行了妥善的安置。
文清此舉,令4萬西北軍,徹底歸心臣服……
沒有西王,文清若想擊破潼關,收復陝西、甘肅,沒有個一年半載,斷難做到,有的人,一生忙忙碌碌,卻沒有爲後人留下什麼,有的人,一生也許就做了一件事,卻名垂青史!
身在東北的東王得到消息,也是傷心不已,沒想到,眼看著中原半壁江山都拿下,就要天下一統了,自己的四弟卻看不到最後的勝利,自己和四弟自從雁門關一別,竟然8年未見,卻成永恆……
“我要到洛陽去看看父皇、母后,看看四弟、五弟的陵墓!”東王衝雪琴公主動情道。
“好,我陪你去!”雪琴公主點頭應道:“秦叔寶帶著猛虎師,這兩天就會返回東北,文清另外讓戴宗專程送回來一封信,也想請你到洛陽去,主持大局,繼承大統!”
“繼承大統就算了,咱們兩個現在這樣,不知要羨煞多少人,那些指揮打仗、糧草運輸、官員任用等操心的事,讓他們年輕人去吧!”東王堅決搖頭。
“嗯!本公主聽你的!”雪琴公主輕聲應道,將身軀靠向東王。
##########
南京。皇帝行宮。
皇帝正在跟趙銘科、尉遲敬德佈置緊急在南方徵兵的事宜,因王行滿投降,之前跟皇帝一直比較親近的王青棟,受到冷遇,不過,皇帝也知道,父親是父親,兒子是兒子,王青棟從小跟在他屁股後面長大,二人關係不是一般的鐵,暫時肯定不會謀反,至少他也沒有兵權。
皇帝的計劃是:年底前,在江南自己掌握的12個郡中,除了臺灣、江蘇外,每個郡招募和補充郡兵到2萬人的規模,另外,以東南軍、自己從洛陽帶來的右羽林、禁軍爲骨幹,在江蘇郡組建一支13萬人的核心中央軍,拱衛臨時的都城---南京。
這樣一來,到明年春天,皇帝在江南的總兵力,就會達到33萬人的規模,畢竟江南連年戰亂較少,百姓相對富足,700萬人口,支撐20多萬新兵的招募,應該沒有問題!
新兵的軍費開支,主要來自趙家和王家,江蘇郡的13萬中央軍的訓練,皇帝打算交給尉遲敬德、司馬成都來操作。尉遲敬德他是最放心的,司馬成都則年輕,更爲忠誠可靠。
皇帝相信,文清的八旗軍年底前突破長江南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只要堅持到明年春天,自己有了這33萬人,加上西北軍4萬人馬,與文清形成長期的對峙局面,當無問題。加上西蜀,就形成了三足鼎立!
只可惜,之前自己和父皇6徵西蜀,與西蜀結怨太深,否則還可以聯合西蜀,共同對付文清---
“那沒什麼事,臣等就下去準備了!”尉遲敬德見皇帝一一部署完,和趙銘科躬身就要離開。
“皇上!”恰在此時,李公公一臉愁容進來稟報:“司馬士及求見!”
“什麼?!”廣慶皇帝心中一沉,司馬士及不在西北軍中,怎麼回來了?!急急吩咐道:“讓他進來!”
”諾!”李公公趕緊躬身出去。
不多時,司馬士及風塵僕僕進來,撲通跪倒:“皇上,臣罪該萬死!”
“你把西北軍葬送了?!”皇帝眼中充血,怒聲問道。
“西王回到西北,奪了臣的兵權……”司馬士及諾諾應道。
“噗……”看著司馬士及灰溜溜的樣子,廣慶皇帝喉嚨一鹹,一口鮮血就噴了出來:“天亡我也……”他之前,已經得到洛陽失守的消息,沒想到,4萬西北軍,居然如此輕易就葬送了。
“皇上……”司馬士及和李公公嚇得趕忙過來相攙。
“好好好……四叔,你臨死,寧肯幫那文清,也不幫朕!”皇帝搖頭嘆息一聲,這大漢天下,自己真的不配坐嗎?
“咱們不能光守著長江沿線,是不是該有所動作?”司馬化及進來,請示道。
“你的意思是……”皇帝擡眼問向司馬化及。
“皇上之前,不是將幾大世家訓練的死士,集中了一部分嗎?咱們可以用這些死士,展開鋤奸行動,震懾敢於投降文清之人!”司馬化及咬牙切齒建議道。
中原八大世家,都秘密訓練了一批死士,只不過各家的數量不等罷了,忠於皇帝的司馬家、王家、趙家,都有一批人。其中:
司馬家有30個人,王家和趙家,各有20個人,這些死士,戰力雖不如黑龍衛,但個個都是4級初階以上的修爲,戰力也可以提升兩階。
後來,黑龍衛全體陣亡後,特別是經歷了追殺文清到雪山療傷的過程,皇帝深感手頭高手欠缺,就讓這三家,把這些死士集中了一部分過來,現在,司馬家有22名死士、趙家有12名死士、王家雖說王行滿叛變,但還是有8名死士掌握在皇帝手中,整整40個戰力達4級高階以上高手,之前一直由尉遲敬德專門訓練,這世間知道他們存在的,只有少數幾個人。
剩下的30個死士,都護衛在司馬化及、王青棟、趙銘科等人周圍,司馬士及從西北帶回來的那4名護衛,就是這些死士之一。
“嗯!……”皇帝思忖片刻點點頭,“就讓這40個高手出手,秘密潛入洛陽,首先,替朕除掉一個人!”
“諾!”尉遲敬德肅然領命而去。
##########
文清接收西北軍之後,手中掌握的總兵力,已然達到了52萬5千將士,另外,還有3萬水軍,而那的52萬5千將士,大多數都是騎兵,大漢帝國立國300年來,從來也沒有兵力如此鼎盛過!
文清並沒有馬上進軍江南,而是讓大軍適時進行了休整。
這一次,八旗軍再次進行了全面擴編,把蒙古鐵騎、西夏鐵騎、山東軍、北方軍、洛陽軍、西北軍、部分郡兵,全部納入八旗軍序列,每個旗達到了兩個軍、12個師,共6萬將士的規模,另外,留下4萬5千將士,作爲文清的禁軍。
不少當年洛陽老鐵一團、鐵二團、鐵三團的禁軍,重新進入禁軍陣營,另外,文清把一些戰功卓著的士兵,和那些陣亡將士的親屬、子弟,也納入禁軍,爲的就是減少這部分將士的傷亡。
其中正黃旗旗主秦叔寶,副旗主李廣,下轄兩個軍:第一軍軍長孫立,第二軍軍長鄒淵。主力師爲猛虎師,另外,原大漢帝國北大營、左羽林、南大營、西北軍和北方軍231師,各抽出一個精銳團,組建了一個新的主力師---虎威師。
正黑旗旗主常茂,副旗主鐵爾博,下轄兩個軍:第一軍軍長呼延灼,第二軍軍長李應。主力師爲鐵四師、蒙古狼騎兵師。其中鐵四師師長李自成,蒙古狼騎兵師師長鐵爾拔。
正白旗旗主多睿鐸,副旗主劉成勃,下轄兩個軍:第一軍軍長鐵爾木,第二軍軍長董平。
主力師爲鐵五師、龍騎兵師。
正藍旗旗主徐士績,副旗主裴元慶,下轄兩個軍:第一軍軍長楊延禪,第二軍軍長孫新。主力師爲虎嘯師、西夏羌騎兵師。其中虎嘯師師長嶽霖。
鑲黃旗旗主李逵,副旗主尤俊達,下轄兩個軍:第一軍軍長花榮,第二軍軍長王君可。主力師爲梁山師、瓦崗師,其中瓦崗師師長薛仁貴。
鑲黑旗旗主張飛,副旗主馬孟起,下轄兩個軍:第一軍軍長凌振,第二軍軍長劉志揚。主力師爲飛鷹師、爆熊師。其中飛鷹師師長郭子儀。
鑲白旗旗主岳雲鵬,副旗主馬孟岱,下轄兩個軍:第一軍軍長王行灌,第二軍軍長蕭敵朝。主力師爲第一師---血師,契丹狂騎兵師。其中血師師長白仲,契丹蕭氏狂騎兵師和耶律氏狂騎兵師合併爲契丹狂騎兵師。
鑲藍旗旗主劉成周,副旗主劉志夫(後劉成周請辭、劉志夫代理旗主),下轄兩個軍:第一軍軍長朱仝,第二軍軍長夏侯元讓。其中主力師爲鐵六師。
禁軍主將劉志噲,下轄五個軍:第一軍軍長史大奈,下轄兩個師,其中鐵一師爲其主力師,實際充當了原來北大營的角色。第二軍軍長鬱保四,下轄兩個師,其中鐵二師爲其主力師,實際充當了左羽林和右羽林的角色。第三軍軍長王定六,下面只有一個師---鐵三師,實際充當了真正禁軍的角色。第四軍軍長由全慶王子代理,下轄兩個師,由原大漢帝國北大營、左羽林組成,實際充當了金吾衛的角色。第五軍軍長由義慶王子代理,下轄兩個師,由原大漢帝國南大營、西北軍和北方軍231師組成,實際充當了南大營的角色。
水軍大都督孔孟衝,下轄四個艦隊:
中央艦隊都督李俊,副都督獨孤衛英,
北海艦隊都督柴進,副都督劉志禁,
東海艦隊都督阮小七、副都督孔雲參,
南海艦隊都督童猛,副都督韓良孺。
當年文清洛陽與安樂公主二婚時的桃園85傑,只要活下來的,至少也是個軍長!
所以,人這一生,選對領導很關鍵,就是一時選錯了,能及時調整,也還有戲,就像那些關鍵時刻起義的將領!
##################################################
(作者的話1:夏侯元讓在本書中起了多少次作用,自己到前面再翻翻……)
(作者的話2:《三國演義》中,張飛挑燈夜戰馬超,也算是經典了……
現實歷史上的潼關--東漢末,曹操爲預防關西兵亂,於建安元年(196年)始設潼關,並同時廢棄函谷關。東漢建安十六年(212),曹操與馬超、韓遂在潼關大戰。
晉時期,晉朝南陽王司馬模與後漢劉聰、後趙石虎與後漢劉曜、後趙內部郭權與石挺、前秦苻雄與後趙杜洪,東晉名將桓溫、河南太守楊期、劉裕與後秦,都在此地交戰過。劉裕攻克潼關,自長安東還。夏王赫連勃勃圖取關中,遣軍向長安,命其子赫連昌屯潼關。南北朝時期:潼關一直是戰略要地,南朝與北朝,北朝內部圍繞潼關紛爭不斷、宇文泰、高歡、楊堅、李淵、李建成、屈突通等人都在這裡留下過足跡。
隋大業七年(611年),移關城於今楊家莊南城北村一帶,與漢代關城南北夾峙,形成兩座關城,形勢更加險要。唐天授二年(691)年,潼關又從塬上北遷到源下,沿河闢路,也就是現在的潼關。代各朝統治者爲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都在這裡駐屯重兵,設關把守。潼關經宋、明以來多次修葺,保存尚好。)
(作者的話3:不過,《隋唐演義》中,王世衝守洛陽,最後被李世民攻克,卻是死了……)
(作者的話4:拿下西北甘肅、陝西兩郡,長江以北就算是拿下來了,本書也就接近了尾聲,不過困獸猶鬥,後面還有些小波折--)
大炳嶧所著---《鐵血柔情之大漢帝國》又名《天地十三珠演義》,全書共380萬字,365章,章章精彩。
衷心感謝發佈網站的大力支持!!!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