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以前,政府收入主要依賴于租稅口算,或按土地面積收取、或按人口收取,因為牽涉到千家萬戶,勢必不能任意加派。為了增加政府收入,一批法家就想出來一個好辦法,他們說鹽、酒這些東西人們不能一日無之,如果實行政府專賣,既可以賺好多錢,又不容易引起人們的反感。于是國家開始對鹽、酒等物品實行專賣。
最早對茶實行專賣的是唐代,不過那時候茶還是高檔消費品,飲用的人不多,因此收入不多。到了宋代,茶開始步入尋常百姓家,對茶的專賣開始成為政府的一項重要財源。
宋代茶葉的主要產區在秦嶺、淮河以南,政府在這些地方成立了6個‘榷貨務’負責對茶實行專賣。政府規定,茶農所生產的茶葉不得私自出售,一律要賣給政府。政府給茶農的收購款是預先支付的,茶農要為此付20%的利息。收購價格以品質不同差別很大,差的安徽茶15文/斤,好的杭州茶185文/斤,最好的海州茶可達850文/斤。另外,收購時每100斤茶還要扣除25%的“耗茶”,即茶葉縮水后的損耗。
當時生產茶葉的成本是這樣的,工人工資是60文/天,4個人工可以生產18斤茶。換句話說,成本是13文/斤。扣除利息和耗茶,低檔茶根本無利可圖,高檔的就賺到了。
政府收購到茶以后有兩種銷售方式,一是“官鬻”,主要是賣給老外,對金、夏的貿易普通老百姓是不能染指的。
再就是“通商”,賣給商人。商人想做茶葉生意必須首先到東京去交錢,東京也有一個“榷貨務”,這個機構是負責收錢的,收到錢以后開具提貨單,商人憑提貨單到南方的“榷貨務”提貨。這么做是因為當時使用的貨幣是錢和帛,運輸非常麻煩,政府就把這項工作轉嫁給了商人。另外當時地方政府也常常挪用政府款項,此舉也避免了這個弊端。
這個稱為“入中錢帛”,簡稱“入中”。
宋朝建立不久就開始和金夏等國打仗,邊防軍隊需要大量糧食,政府又想出一個主意,鼓勵老百姓自己把糧食運到邊境,駐軍收到糧食以后給他們開具“交引”,憑借這個“交引”到東京可以領錢帛,也可以領茶葉的提貨單。
這個稱“入邊趨粟”,簡稱“入邊”。
政策實行以后,很多老百姓都踴躍往邊關送糧,拿到“交引”以后他們沒有實力做茶葉生意,就把它賣了。這樣一來,“交引”就宛如一種有價證券,在東京和各大城市都出現了‘交引’的交易所。
憑心而論,這個政策是不錯的,為國家省卻了采購、運輸物資的負擔。但是推行既久,弊端漸生。
當時戰局吃緊,邊防軍的需求不斷擴大,糧食的價格就被炒上去了。當時內地糧價不過十幾文,在河北卻高達60文,在西北更高達1000文。這樣一來,大家拿著“交引”到東京去拿錢,政府沒有這么多錢;到南方去取茶,也沒有這么多茶。如此這般,在東京證券交易所里“交引”狂跌,政府的財政也日益虧空,不得不想辦法改革。
景德年間(1005--1022),李特等人實行改革:一是規定邊境地區的糧價;二是除茶葉以外,增加“香藥寶貨”、“東南緡錢”作為支付手段,合稱“三說”。然而這個辦法治標不治本,一者難以從根本杜絕邊關的舞弊,再者大家對于‘香藥寶貨’‘東南緡錢’興趣不大,需要的還是茶。政府困境依然如故。于是又實行改革,新辦法有兩種,一是“貼射法”,就是政府不再收購茶,由商人和茶農自行交易,只要在交易前把政府應得的利潤交納就可以。另一個是“見錢法”,就是最初提到的辦法,在東京交錢,在南方提貨這兩個方法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把茶葉專賣和軍糧問題分割開來,省卻了許多麻煩。
新辦法實行以后遭到了強烈抨擊,因為當時靠東京證券交易所吃飯的人很多,軍隊沒機會撈錢自然也反對。于是各派政治勢力就在政治局里傾軋起來,新派失勢被流放到海南島,“見錢法”就變成“三說法”;舊派失勢被流放到海南島,“三說法”就變成了“見錢法”。最后新派獲勝,茶和邊防終于割斷了瓜葛。
老問題剛解決,新問題又出現了,統計數據表明,茶葉產量不斷遞減,只及過去產量的50%。倒不是說茶農不種茶了,而是他們把茶葉偷偷賣給了走私犯。我們知道,政府既然壟斷,茶葉價格自然高昂,鋌而走險走私的人自然就多。而且收購部門壓級壓價,茶農也不愿意把好茶賣給政府。這樣一來,私茶既便宜又好,當然非常受歡迎,就好象現在大家喜歡D版的道理一樣。
對于走私,政府一向是很有打擊力度的。當時規定,走私數額較少者“撻四十”,就是用一尺長的竹棍打PP;走私數量較多者“杖八十”,也是打PP,不過是用很粗很長的大木棍。對于走私貨物,在補交稅款以后并不全部沒收,只沒收三分之一。
厚利之下、必有勇夫,政府防不勝防。隨著茶產量的銳減,政府收入不斷減少,而經常性的行政支出依然如故。于是有識之士就提出干脆取消專賣制度,對于茶就如同普通貨物一樣征稅。
嘉佑4年(1059年),政府下令取消專賣,實行通商。這之后,茶如同普通貨物一樣納稅,分為“過稅”和“住稅”,每斤若干文。有一點很不合理,無論高檔茶還是低檔茶,交納的錢都一樣。
通商以后,政府收入還高于以往,同時又裁撤了許多機構,更節約了負擔,對于老百姓來說,現在可以喝價廉物美的茶,自然更是大好事。可幾十年以后,蔡京執政,又開始打茶葉的主意。
崇寧4年(1105年),蔡京開始推行‘茶引制度’。該制度規定,商人買賣茶之前必須向政府購買“茶引”,“茶引”上注明商人的姓名、購貨地方、銷售區域。分‘“長引”和“短引”,前者用于長途販運,價格是100貫/120斤;后者用于在當地銷售,價格20貫/25斤。政府不再收購、銷售茶,也不再對茶農發放貸款,對于價格也不再過問,一切交易由商人和茶農自行商談。
這個“茶引”制度純粹是一種許可證制度,簡便易行,既增加了收入,又省卻了諸多機構。以后南宋、明清都沿用這種制度。
再說一說兩個特殊地區。
一是淮南,這里不歸6個“榷貨務”管轄,另有13“山茶場”。“榷貨務”只負責茶葉的儲藏和發放,“山茶場”還負責發放貸款和茶葉收購。
一是四川,這里的茶原先不實行專賣。四川當時茶產量占全國的40%,估計因為飲茶者甚多,政府怕引起民變,因此不專賣,只是不允許他們輸出茶葉。后來,內地茶葉開禁,四川倒開始實行專賣了。因為這時候政府要在青海打仗,馬匹匱乏,就準備用四川的茶和羌人換馬,是為“茶馬貿易”的開始。
蔡京實行行‘茶引’制度后,四川就和內地一樣了。
總的說來,茶在宋代還是一種奢侈品。全國產量不過5000萬斤,人均不過一、兩斤。一斤茶可以買十幾斤乃至幾十斤米,所以窮人喝茶并不普遍。大家看《水滸》就可以發現,那些好漢口渴了都不喝茶,而是進酒館喝上幾角酒。
再有,宋代茶稅收入最高不超過300萬貫,不及鹽稅的3000萬貫,也比不上酒稅的1400萬貫,只占政府稅收的3%。即便如此,政府依然竭澤而漁,無所不用其極。
窺斑見豹,宋政府的黑暗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