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賦既充則私養不闕”,“公賦”是講給國家繳納的賦稅,每一個公民都要有納稅的義務,自己有生活收入,所得收入就要按照法定的稅率來繳納稅收,個人要繳納所得稅,一個企業單位也要按照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
一個國家實際上就是一個擴大了的家族,我們所有的中國人都是炎黃子孫,都是炎帝、黃帝的后代,所以我們都是同胞、手足,都是親兄弟姐妹。我們多繳納一點稅收,幫助自己家族的人這是應該的。我們以一顆愛心,希望稅收多交一點,利益社會人群,這個愛心就得福。
儒家十三經的《易經》就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能夠常常有一顆公心,以公家、國家的利益為重,不把自己的利益擺在公家利益之上,這是公心。以公心行善,不僅給自己積陰德,也是給自己的家族、子孫后代積累陰德,所以積善之家福分綿延長久,即必有余慶。反之,如果我們常常造作不善,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廢公營私,這種私心那就是大不善。“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殃”就是災殃。“余殃”,“余”是剩余,不善,自己受災殃之外還有剩余的災殃,自己家族的子孫承受!歷史上的奸臣、小人,自以為聰明的、損人利己,往往到最后不得善終,甚至后代都斷絕了,這些都是報應。因果報應真是絲毫不爽,差錯不了,明白這個道理,就會樂意行善,多交點賦稅給公家,實際上自己的心很安。
《朱子治家格言》說:“國課早完,即囊橐(音陀)無余,自得至樂。”“國課??就是國家的課稅,向國家繳稅要繳得充足,不能夠偷稅漏稅,而且要早早的繳,不能夠拖延,早繳完課稅以后,即使自己口袋沒有剩余,也心安理得。“囊橐無余,自得至樂”,就是雖然已經沒什么錢了,自己得到至樂。這個樂不是一般快樂,是至樂,這種樂不是外面滿足得來的樂,那個樂不是真樂、不是至樂,那種樂是靠外面的刺激。譬如說吸毒,吸毒的時候好像飄飄然挺樂的,吸完了以后會更苦,所以外面刺激的樂,不是至樂、不是真樂。真樂至樂是從自己內心涌出來的,像一股清泉汩汩的往外涌,沒有斷絕,常生歡喜心。儒家《論語》開篇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就是學習圣賢之道,“時習之”,“時”是時常,“習”就是落實,常常實習,真正把圣賢之道落實到自己的生活當中,一言一行都符合圣賢的標準,都符合大公無私,有一種天下為公的情懷,那可真樂!“不亦說乎”,那才是真正的喜悅。
真正國家課稅充足,實際上人民不會缺乏錢財。稅收是收入的一部分,我們收入愈多,自然稅收就會愈多,這是按照比例來的,跟我們的收入成正比。當稅收充足的時候,也表明我們收入很滿足,私養不缺,自己也得到了豐厚的收入。我們以一顆公心,替國家利益著想,實際上自己的利益也在其中。損公盈私、損人利己,最終還是損了自己。如果是偷稅漏稅、違法亂紀的行為,一旦東窗事發被緝拿歸案,可能被處以巨額的處罰,甚至面臨牢獄之災,這有什么可樂?子孫有他自己的福分,偷稅漏稅得到的收入,留給子孫何益?
宋朝的宰相司馬光家訓講,“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財富留給兒孫,他如果不孝,不恭謹,揮霍浪費,沒有德行,家產守不住,會很快敗光,不如積陰德給子孫。陰德是行善,德行上不虧缺,就是保全自己的陰德,子孫才真正得到你的福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