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孔卿家言之有理!正所謂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本汗必遂了老汗王的心意纔是!”黃臺吉意味深長地看了孔有德一眼,眼光中帶著滿滿的激賞之色。
黃臺吉從龍椅上站了起來,臉色有些潮紅,斬釘截鐵地道:“本汗心意已決,兩個月後出兵伐明!”
“大汗英明!——”范文程不甘心被孔有德搶去金國第一“二韃子”的頭銜,此刻率先跪地山呼起來。
他這一嗓子喊出來,大殿內所以滿漢臣等,盡數跪下山呼:“大汗英明!”
黃臺吉爽朗地一陣大笑:“哈哈,諸位愛卿平身吧!”
衆人從地上爬起來之後,黃臺吉便下達了具體的命令:
“明國的山海關防線牢不可破,遼東寧錦各城守備也十分堅固,我大金國勇士強攻的話,死傷難免——唔,遼東戰事宜緩不宜急,以後再徐徐圖之。”
頓了一頓,黃臺吉接著道:“這次出兵伐明,本汗決定採用四年前之策,繞道朵顏、泰寧等衛深入明國腹地,也同時可以收撫蒙古等外藩外地——”
黃臺吉顯然早已考慮了多時,胸中有了完整週密的計劃:
“此次大金國兵分五路。第一路由上方堡到宣府、應州,目標是大*無*錯*小說 同;第二路由龍門口進入明國,到宣府與第一路軍會合;第三路由獨石口進入明國,與前兩路會與應州;第四路由得勝堡進入明國,經大同到朔州;另留一路後備,沿長城繞殺虎口堡到朔州——諸路大軍會合後再進往北直隸。目標明國京師——北京城!”
這一席話說出來,滿漢王公大臣皆是露出欽佩之色!
特別是之前一直沒有找到說話機會的莽古爾泰。他也是奴兒哈赤的兒子,打仗很猛。謀略卻幾乎等於無。
莽古爾泰心裡暗自咂舌:大汗先前讚譽那《三國演義》乃是絕代“兵書”,自己也找漢人包衣奴才講過裡面的故事,好像有一回正是什麼“諸葛亮安居平五路”呀!
嘖嘖,大汗就是牛叉,這五路安排得穩穩當當,比那諸葛亮也不差呀!
咦,不對不對!好像是諸葛亮的敵人,那個叫司馬什麼的,好像是死馬了還是死牛了的人。弄出個五路大軍,諸葛亮那是“談笑間,強擼灰飛煙滅”呢!
唔,也罷,明國又豈有諸葛亮?諸葛亮不是範先生麼,在咱們大金國啊!
明國定然對咱們這五路大軍毫無招架之力……
孔有德此刻也露出一副“心悅誠服”的表情,立刻朗聲道:“大汗容稟!大汗果真英明神武,難怪我大金國打起仗來鮮有敗績,比起朱由檢那小兒來太不一樣了!臣在明國之時。經常聽老百姓說遼東有帝王之氣,旺得不得了啊!”
李永芳也不敢落後,哈哈笑道:“汗王當然是最最英明的!明國百姓都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呢!唔——微臣先前在撫順時,正是簞食壺漿以迎老汗王呀!”
李永芳說完這話。瞥了孔有德一眼,那意思無非是說自己纔是老牌子“漢奸”,你小子不過是個新人罷了!
這也算是敲打敲打孔有德。別他孃的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初來乍到就敢爭寵?!
團山堡大校場經過兩次擴建。佔地已經超過數百畝,足以容納好幾萬人。
此刻校場上旌旗蔽空。把原本陰晦的天空遮掩得越發黯淡無光,但是卻把全場的氣勢引領得更加威武壯闊。
隨著大風的翻卷,旗幟發出了呼呼的嘯聲,而站立在旗幟下的一萬五千人馬卻紋絲不動,鴉雀無聲。
這一萬五千人乃是團山軍現在可以機動作戰的兵力——團山軍一共兩萬人,餘者五千人分守寧遠南部各地,是不可能前來參加檢閱的。
一萬五千人馬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接收檢閱。校場正前方築著一座土臺,臺上正中而立,全副戎裝主持這一檢閱典禮的正是遼東巡按張力。
在土臺最北邊所謂的“尊位”處擺放著一把太師椅,上面坐著一名四十歲左右,長鬚飄飄的紅袍文官。
那文官胸前補子竟然繡著錦雞——這可是正二品的高官!
沒錯,他就是正二品的新任薊遼總督,洪承疇。
張力看著臺下接受檢閱的團山軍兵士,心裡卻也是在琢磨這位崇禎朝大名人的來意。
原本洪承疇還不會這麼早前來遼東當這個薊遼總督,可是歷史因爲自己而發生了偏差,崇禎有些疑心祖大壽與建奴暗通款曲,而洪承疇能力顯然比傅宗龍更強。
洪承疇先前的官職是陝西那邊的三邊總督,也就是專門帶隊打高迎祥、李自成的,現在卻到薊鎮當了薊遼總督。
說起洪承疇,這位“漢奸指數”直逼吳三桂,故事也更加像小說!
他的履歷也不細說,反正在決定明朝生死存亡的明清最後大決戰“松山之戰”的時候,洪承疇是薊遼總督,是明軍總指揮。
這一戰明軍集結的最後的十三、四萬精銳,結果卻被黃臺吉吊打,一敗塗地。
洪承疇戰敗被俘,開始還死鴨子嘴硬,後來也不知怎麼滴就降了“我大清”。野史有一種說法是孝莊皇后那啥啥他,他才投降,這事兒也不知是真是假……
崇禎皇帝並不知道他被俘,還以爲他戰敗自殺,於是還在北京城大張旗鼓地搞了祭奠儀式——
要說崇禎這智商也真是“感人”,名將孫傳庭真真切切是戰死沙場,他懷疑人家“詐死”,不給撫卹;洪承疇那是投降建奴,崇禎卻認爲他“殉國”,伸臉出來讓後人打……
洪承疇降清以後,在清軍入關後平定南方的過程立了大功。當時洪承疇抓住了抗清英雄夏完淳,洪承疇給夏完淳封官許願,要他投降滿清。
夏完淳反問他:“爾何人也?”
洪承疇多半還在嘚瑟,旁邊的小吏說“此乃洪亨九先生”。洪承疇號“亨九”,故而小吏尊稱他的自號。
接下來夏完淳便放了大招,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打臉場面能排進前三名的橋段,白話文翻譯不出味道,且看原文:
“此罪當誅!亨九先生死王事已久,天下莫不聞之,曾經御祭七罈,天子親臨,淚滿龍顏,羣臣嗚咽。汝何等逆徒,敢僞託其名,以污忠魄!”
這才叫“啪啪啪”打臉,後世的那些橋段與之相比都簡直弱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