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強調查研究,密切黨群關系
“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調查研究是指對客觀實際情況的調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為了搞清實情真相,把握事物本質,找到正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它是黨了解人民群眾實情的根本途徑,是聽取人民群眾心聲的基本渠道,是解決人民群眾問題的有效方式。堅持群眾路線實際上就是要堅決貫徹“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基本方針,實質就是要做到密切聯系群眾。而要做到堅持群眾路線,就必須堅持調查研究,只有在調查研究中,才能做到密切聯系群眾,了解群眾的實際,真正做到為民謀利。新形勢下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要求全面貫徹黨的群眾路線,這就要求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多到條件艱苦、情況復雜、矛盾突出的地方解決問題,千方百計為群眾解憂排難。
從調查研究的重要意義來看,主要體現為三方面:一是貫徹黨的思想路線的基本要求。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是實事求是,堅持實事求是的前提是做好調查研究。只有通過對客觀實際情況的調查了解,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才能了解事情真相,把握問題本質,找準解決矛盾的思路和對策,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運用。只有通過不斷的調查研究,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獲得正確的認識,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才能使我們的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有創造性,真正做到實事求是、知行合一,進而創造性地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問題。二是我們黨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基本前提。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好傳統、好作風、傳家寶。回顧我們黨90多年發展史,什么時候重視和堅持調查研究,各項方針政策就符合客觀實際,黨的事業就順利發展;反之,就會脫離實際、脫離群眾,造成決策失誤,黨的事業就會走彎路、受損失。三是改進作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舉措。領導干部走出機關,深入基層調研,是踐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的有效途徑,是聚民心、集民智的有效方法,也是檢驗干部作風的試金石。那種“坐在車里轉一轉,隔著玻璃看一看,座談會上談一談”的調研,走馬觀花、淺嘗輒止,群眾特別反感。搞好調查研究,就必須撲下身子、沉到一線,聽真話、察實情。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率先垂范,輕車簡從,帶頭多次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訪貧問苦,問計于民,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給全黨作出了表率
。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調查研究不僅是一種工作方法,而且是關系黨和人民事業得失成敗的大問題”, “下去調研,要去困難多的地方、問題多的地方”。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深入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一再要求興起學習之風、調研之風、實干之風,強調領導帶頭深入基層調研,把群眾的意見作為我們的鏡子,把百姓的期待作為我們的努力方向。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和工作方法的一大體現,也為我們做好調查研究提供了遵循。具體說來,在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具體實踐中,加強調查研究,就是要將調查研究作為科學民主決策的重要依據,廣泛聽取廣大黨員群眾、人民群眾的意見,深入調查研究,真正把理論與實際相聯系,把中央精神與地方實際相結合,做到科學民主決策;就是要把調查研究作為解決民生急需的重要渠道,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多到條件艱苦、情況復雜、矛盾突出的地方去,幫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就是要把調查研究作為改進干部作風的重要手段。具體說來,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調查研究雖然很辛苦,但很管用,沒有吃苦的精神是難以取得實效的。調查研究本身就是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途徑,是及時發現群眾反映強烈的干部作風問題的有效方法,是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有力手段,只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就能及時檢驗、發現和整改干部作風的突出問題。
那么,如何做好調查研究工作?毛澤東總結說: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仰首望天;第二要有滿腔的熱忱,眼睛向下的決心,求知的渴望,敢于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第三要明白群眾是真正的英雄。張聞天經過切切實實的調查后也總結道:第一,“每一個做領導工作的同志,經常的保持同實際、同群眾的聯系……實在是絕對必要的”。第二,“不愿同實際、同群眾接近,熟視無睹,才是我們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基本原因”。第三,“把我們的工作同群眾、同實際結合起來,應該是我們全黨的戰斗任務”,是“一個共產黨員的終生的事業”。第四,“要善于同群眾接近,生活群眾化,誠心誠意抱定當群眾小學生的態度”。就當下而言,我們黨的各級領導干部要把加強調查研究作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著力點,需要把握以下三點:
一是要充分發揮帶頭示范作用。俗話說,上行下效,上率下行。領導帶頭就是最有力量的號召、最有力量的要求、最有力量的執行力。加強調查研究,關鍵在領導帶頭。我們各級領導干部要自覺增強群眾觀念,帶著感情、放下架子
,深入最基層、第一線,深入最貧困、矛盾最尖銳的地方,接地氣,查實情,解民困,努力使我們的決策、政策符合民意、科學有效。
二是要重在發現和解決實際問題。這是調查研究的根本目的。各級領導干部要以求真務實的作風,不搞形式主義、不走過場,一竿子扎到基層,既解剖麻雀、發現典型、指導全局,又敢于直面矛盾,找準群眾最盼、最急、最憂、最怨的問題,勇于擔當,庖丁解牛,抓緊解決。
三是要創新方式方法。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積累了許多好的調查研究方法,比如深入基層的蹲點調查、實地考察,解剖麻雀的典型調查、案例研究,互動性強的調查會、研討會,感受直接的走訪調查、面對面談。這些方法現在仍然管用。當然,隨著科技進步和信息網絡的發展,也需要我們掌握和運用問卷調查、抽樣調查、網絡調查等調研方法。通過創新方式方法,更好傾聽民意,掌握民情,集中民智,服務決策。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最大的執政優勢,是我們黨執政為民的本色,是黨的事業獲得群眾支持的前提和條件。黨群關系的依存走向不僅決定著執政黨的政治威信,而且也決定其執政前景和執政命脈。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深刻指出,我們黨來自人民,失去人民擁護和支持,黨就會失去根基,必須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作為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堅持黨的根本宗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和論述。這些講話精神著眼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著眼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著眼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黨執政的群眾基礎,體現了鮮明的人民立場,體現了強烈的愛民情懷,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是新形勢下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增強宗旨意識、踐行群眾路線、加強和改進作風的行動指南。新形勢下,廣大黨員、干部應從政治的高度來看待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的問題,將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作為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重大工程,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一句話,就是必須牢記我們黨來自人民,失去人民擁護和支持,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新形勢下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必須將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作為根本要求,將踐行黨的群眾路線貫穿于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實踐中,夯實黨的執政根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