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只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筑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黨章也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在領導社會主義事業中,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其他各項工作都服從和服務于這個中心。具體說來,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首要的就是聚精會神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取得世人矚目的偉大成就。這些變化和成就是多年來集中精力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的結果。當前,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處于中等偏上收入階段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形成歷史**匯,發展的任務更加艱巨。過去幾十年的世界經濟史顯示,有百余個國家實現了從低收入國家向中等收入國家的轉變,但只有極少數國家實現了從中等收入國家到高收入國家的跨越。今后幾年是我國邁過高收入國家門檻的關鍵時期,不能有任何懈怠和閃失。如果在未來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繼續明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匯率保持基本穩定,邁過高收入國家門檻就沒有懸念;否則,就要用更長時間達到高收入國家標準,或者長時間保持甚至可能重新拉大與高收入國家的差距。因此,無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都必須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以聚精會神抓發展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新進展。
堅持以經
濟建設為中心,保持合理的經濟增長速度。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經濟建設是中心。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這符合世界經濟發展規律,體現了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同時要認識到,現階段保持合理的經濟增長速度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題中應有之義,不僅十分必要,而且現實可行。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這一目標,今后5年年均經濟增長速度應保持在6.5%以上。穩增長關系全局。如果經濟增速過低,滑出合理區間,就業、居民收入分配等民生保障問題和財政、金融等風險隱患都可能凸顯。但在世界經濟復蘇艱難、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6.5%以上的中高速增長必須經過艱苦努力才能實現。因此,短期宏觀調控要高度重視穩增長,綜合運用多種政策手段,確保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
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我們所追求的發展,是在提高質量和效益基礎上保持合理的增長速度。實現速度和質量效益相統一的發展,根本之道在于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要堅持創新發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增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在繼續發揮后發優勢、實現追趕式發展的同時,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堅持協調發展,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實
施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持續推進東、中、西、東北地區“四大板塊”協調發展,在縮小差距、促進協調中發揮發展潛力、增強發展動力。堅持綠色發展,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對能源資源消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和強度實行雙重有效控制,把節能環保產業培育發展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努力走出一條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雙贏之路。堅持開放發展,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促進國內國際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打造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以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國內深化改革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堅持共享發展,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打贏脫貧攻堅戰,縮小收入差距,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在持續提高總體發展水平、總體收入水平、總體生活水平的同時,持續增強發展的公平性、普惠性、包容性,使人民群眾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總而言之,要堅持和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離不開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這是我們黨改革開放三十余年來的成功經驗。面對新形勢,全黨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努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物質基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