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三百三十一節 徙木立信

商鞅在變法之前,在法令頒布之前,在國都的南門,立了一根三丈的木頭,然后,告訴民眾有誰把這根木頭搬移到北門,就賞十兩黃金,十兩黃金在當時是一筆巨額賞金,所以人民覺得很奇怪,不敢相信,沒有人去搬動。

商鞅再下令有誰把這木頭移到北門,賞黃金五十兩,大家議論紛紛,其中有一個比較大膽的人,就把木頭移到了北門,秦國政府馬上發下賞金。這個事件過后,商鞅才頒布新的法令,他的法令就得到了信賴。

整個商鞅變法期間,有擁護他的,有反抗他的,但是沒人懷疑過他的法,因為他的法是可信的。到了最后,當商鞅自己要逃的時候發現,他的法竟然讓他都逃不出秦國,只能束手就擒,他的法成功了,約束了秦國的每一個人。

按照中國的觀念,商鞅的法是惡法,所以后來兩千年,儒家勢力一直在打擊秦國法制,盡管后來的朝代都不約而同采納了秦國執行的郡縣制,也都有自己的法律,但是再也沒有回到秦國時候的公信力了。

商鞅的法制是有問題的,法律太過苛嚴,動輒割鼻子挖耳朵,但有一個特點,對所有人來說,法律都會執行,或許執行的力度不同,比如太子犯了法無法懲罰,就割了太子師的鼻子,而太子師可是當時的秦孝公的親哥哥。

跟后世儒家講究的刑不上大夫相比,商鞅的法律應該是做到了人人平等,盡管人人都很難受,但他確實很平等,因此有人罵他,有人愛他,但沒人懷疑他,做到了跟商鞅在城門口立木頭時候的初衷。

朱敬倫現在也得立一桿木頭,他也要取信于民,跟這些富商的約法,就是他的城門立木,他告訴這些商人,他之前有些疏忽,借了銀子忘記還了,晚還了幾個月,實在是對不住各位義商,所以他決定除了按照當初約定的利息外,還向這些商人賠償一倍的損失。

朱敬倫刷刷將這些內容都寫在紙上,最后寫上保證,從他以下,各級官吏,不得無故逼索百姓財務,若為借債,依據付息,延期當與債主協商,許可后按照約定利息延期,若債主不許,則當立即歸還本金,強行拖延,債主可至官府訴告。

在一個個老商賈驚悚的神色中,朱敬倫親自手持一張官方契紙,上面已經簽下了他的大民,請各位商人一一簽字,朱敬倫的神色不容置疑,第一個人顫顫巍巍的簽下了大名,后面的也不敢違拗,一個個簽下后,朱敬倫立刻讓黃三公拿去找人勒石刻碑,就立在自己的衙門口,然后還要印刷成告示,發行全省。

這是一份宣言,一份保護私有產權的莊嚴承諾,朱敬倫就是用自己的行為立一個規矩,他的政府是保護私有產權的,任何官員都不能無故侵奪他人的財產,包括他朱敬倫也不行。

后世的學者認為,工業革命之所以第一個在英國發生,跟英國良好的產權保護有分不開的關系,后來英美能成為世界金融中心,依然有這種因素在里面。落后國家的富人,都爭先恐后的往英美移民,也是這個原因。

一個學者還發出過這樣的追問,為什么全世界各國人,都從來不懷疑英語國家會侵吞他們的財富,西班牙語的國家沒人信,法語的國家也會被懷疑,唯獨沒人懷疑英語國家。

朱敬倫很認可,對財產的保護,是一個商業社會的支柱之一,另一個支柱也許是對人的權力的保護,加起來就構成了法治的核心要意。

讓他感動危機的是,不止是后世,就連這個時代,廣東的有錢人遇到危險,都想著往香港跑,自從有了香港,澳門都不是他們的第一選擇了,英國人對他人的權力的尊重和保護,真的值得所有國家學習。

十個國家中,至少有九個做不到香港投毒事件那樣的事情,包令的老婆都被毒死了,他還能做到讓兇手接受應該的司法審判,最后還能證據不足釋放,這種事情那時候是深深觸動朱敬倫的心的,這不是某一件事,而是每一件事,相信廣東人此時已經很認可英國人的這種品質了,不然不會一邊倒的往香港逃難。

現在朱敬倫要做的也是這種事,他需要讓所有人相信,廣東政府也是會保護大家的權力的,尤其是在財產權上,一定會最為嚴密的保護。

這個時代,之所以商人賺了錢,就投入到利潤并不高的土地上,而不是繼續投入到商業中去,就是他們無法安心,他們隨時都有可能被官員剝奪了財產,伍秉鑒這樣的頂級大商人都是如此,更何況小商人呢。

潘承訓的族譜中,甚至都不記載他幾個兒子接班做總商的事情,豪商自己都鄙棄自己的身份到如此程度,怎么可能讓他們繼續投資于商業,投資于工業,將他們的商業資本轉化為工業資本?

朱敬倫的告示很快就發下去了,當商人們真的看到各縣城門口、縣衙旁,都張貼著這些告示,告訴了大家事情的原委,朱敬倫的自我罰款,以及之后的保證,后面還附有朱敬倫和富商們的簽名。

這時候很多富商有些蒙圈,有些已經明白了,朱敬倫在拿他們徙木立信,只不過這木是豎起來了,信有沒有還不一定,如果真有人把木頭搬走而沒有得到賞金,反而更加無信可言,因此富商們真的很期待此時有一個徙木的人,也就是真的按照告示上的說法,跟某個衙門打一場官司,看看好不好使,沒聽過還可以告衙門的,到哪里去告啊?

他們很快就知道要到哪里去告了,因為朱敬倫的告示很快又發到了全縣,在各縣設立審判庭,派駐法官審案,并且請當地鄉紳名宿有功名者公審,哪怕是縣令也可以在這里投告,朱敬倫的司法改革穩步推行到了全省。

說實話,各個法官的素質并不專業,其中最多的是各地的狀師,這些狀師也被蔑稱為訟棍,官員們非常不喜歡他們,常常說他們慫恿愚民訴告,荼蘼錢財,吃了原告吃被告,是最壞的壞人,所以每到一地如果當地民風愛打官司的話,想做事的官員,不是嚴格審案,而是第一時間收拾當地的狀師。

儒家世界觀下的官員,有種息訟的觀念,認為某地人愛打官司,就是民風不夠淳樸,喜歡爭斗,不和睦,他們講究的退一步讓一步,這樣就人人和好了,這不是一個人如此,而是整個官員階層如此,不是懶政的官員不想審案,而是名臣都是這樣。

就連明代大圣人王陽明,王守仁都是這種思想,《王守仁息訟》甚至以一個知名典故流行于世。

大概是這樣的故事,王守仁的一個朋友對別人進行訴訟,王守仁說:“你等數日直到心平氣和時再來和我說。”過了幾天那人便來了說他已心平氣和了所以前來受教。王守仁說你都心平氣和了還來干什么。

不但是對自己的朋友,對老百姓也這樣,他被貶到廬陵做知縣,這個縣的人喜歡爭訟,王陽明就把所有官司壓下來,發出告示讓百姓不要來打官司,說他身體不好,不能理清楚官司,晾了一陣子之后,才告訴別人,不是他身體不好到不能處理這些事,只是鄰里鄉親,應該相互體諒,相互扶持,出入友愛,養成敦厚之風。一些小事糾紛,相互協商,相互謙讓,就能夠順利解決;動不動就打官司,不僅傷了和氣,實在不是良善處世之道。

最后還和當地人約定:從今往后,除非有迫不得已的重大案情,不要輕易打官司,要以良善稱于鄉族為美,養成仁義孝悌之風。如果有以良善著稱于鄉里、父慈子孝的人家,我將親自前去登門拜訪,向他們致敬。

儒家這種認為如果一地百姓熱衷于打官司,就是不和睦的心態,在道德上到底怎么樣,不知道,反正絕對不可能適應現代商業社會,所以朱敬倫是支持法治的,如果老百姓覺得無處申冤,那才是最大的麻煩,王陽明是大圣人,他或許能夠拿捏的好,但是他的行為,卻給了很多懶政怠政的家伙們一個絕好的借口,那就是息訟自己省事,福健有一個縣,好幾年縣令都沒升過堂。

所以朱敬倫不但不主張息訟,而且鼓勵有怨就及早打官司,在各地招募訟師,這些人熟讀大清律例,然后派他們去香港的法庭上觀摩,請香港的法官培訓他們司法程序,當然他們不需要像英國法官那樣,穿上滑稽的衣服,帶上夸張的假發,他們穿的是官府,朱敬倫找人給他們定做的七品官府,也就是說他們在縣里跟縣令是平級的,但還給了他們審判縣令的權力。

至于陪審員裁決制,換成了當地名宿裁決,為了讓告訴雙方感到公平,這個裁決團必須得到雙方的認可,陪審員也起了一個新名詞,叫做請命官意思是為民請命的意思。

法官是派出去了,慢慢的也有人來打官司,判決也大致能讓人心服,判例慢慢形成,但是民告官的事情還是沒有發生,朱敬倫的“信”也就一時還立不起來。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木至少立起來了,這就說明朱敬倫是想做點事的,能起到一種千金馬骨的廣告效應,也是不錯的。

1863年,行政、司法的架子慢慢搭起來了,教育的架子也慢慢成行,只是在教育這個問題上,比行政和司法更加復雜,讓朱敬倫也感到麻煩。

第三百三十五節 開科舉第六百零八節 大明軍國主義第一百九十一節 大兵圍城第六十一節 十萬百姓十萬兵第七百二十八節 赫德的財政政策第六百一十四節 生產自救第一百一十九節 十三行巨鱷第七百四十九節 新生派力量第三百四十三節 檄文第八百二十四節 關于加州的戰和第46節 營救第一百四十三節 初識諾貝爾第六百四十節 天王必須死第五十九節 收縮防守第三百四十一節 威震天下第三百八十六節 搬遷工作第八百二十三節 拜上帝教的傳播第一百一十節 談判中止第七百零四節 順化戰役 3第一百五十四節 夜讀管子第四百三十九節 金融戰第兩百節 瞎眼石人第二百九十八節 兵員基地第三百九十七節 場外游說 1第八百二十四節 關于加州的戰和第六百九十四節 百團大戰第四百一十節 繼續擴大茶葉優勢第七十七節 初訓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一百零五節 種子已經種下第六百二十二節 柏貴懷舊第三百九十六節 輿論戰起效第七百九十四節 讓電老虎去撕咬第三百六十節 浮出水面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八十三節 皆驚第六百三十二節 肥皂是新產業第七百七十二節 休斯敦大會戰 2第三節 千總之家第三百一十六節 九龍開港第七十八節 登陸第一百零六節 與東印度公司對賭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七百四十四節 得意時要知進退第二百九十六節 控制廣東 1第一百一十六節 求才若渴第三百六十四節 楚軍撤退第六百一十九節 新的土地第二十六節 方山第四白零三節 皇帝家的鴨子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六百五十一節 留給日本的時間不多了第五百九十四節 加州桑蠶業和移民第四百二十五節 傳統和現代第九十六節 騙來的城池第三百九十五節 收回香港之謀第八百一十二節 列強分贓會議第一百八十節 先斬后奏第二次新加坡和談第六百七十六節 新明英商約第六百四十節 天王必須死第二百九十七節 控制廣東 2第三百八十三節 工業革命種子 1第一百三十九節 謠言升級了第七百三十五節 請洪秀全幫個忙第一百零八節 軍事大欺詐第一百五十六節 英法援軍第一百六十七節 收獲民心第十七節 取信(1)第五百九十四節 加州桑蠶業和移民第八十九節 先到沙井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五節 離開第三百五十六節 雷霆手段第六十六節 單騎降夷第六百六十三節 唐大買辦第二節 意識上傳第四百五十三節 問問繳獲賣不賣第七百八十七節 慈禧的算計第三百四十九節 洪秀全死了第七百三十二節 巨人的落幕第二百零二節 超人第九節 翻譯官第一百七十八節 投機第一百九十一節 大兵圍城第一百八十四節 后臺倒了第三百七十二節 美國要調停第七百七十九節 昏君混臣第六百六十一節 路通八方通鬼神第六百二十八節 終于可以大張旗鼓了第五百四十四節 小看了英國人第七百零七節 峴港會戰 2第四百三十四節 兵工廠大掌柜第十五節 行動(3)第35節 見柏貴第三百八十四節 工業革命種子 2第八百零六節 德國人的訛詐第一百七十四節 背信棄義第三百零八節 外交獨立
第三百三十五節 開科舉第六百零八節 大明軍國主義第一百九十一節 大兵圍城第六十一節 十萬百姓十萬兵第七百二十八節 赫德的財政政策第六百一十四節 生產自救第一百一十九節 十三行巨鱷第七百四十九節 新生派力量第三百四十三節 檄文第八百二十四節 關于加州的戰和第46節 營救第一百四十三節 初識諾貝爾第六百四十節 天王必須死第五十九節 收縮防守第三百四十一節 威震天下第三百八十六節 搬遷工作第八百二十三節 拜上帝教的傳播第一百一十節 談判中止第七百零四節 順化戰役 3第一百五十四節 夜讀管子第四百三十九節 金融戰第兩百節 瞎眼石人第二百九十八節 兵員基地第三百九十七節 場外游說 1第八百二十四節 關于加州的戰和第六百九十四節 百團大戰第四百一十節 繼續擴大茶葉優勢第七十七節 初訓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一百零五節 種子已經種下第六百二十二節 柏貴懷舊第三百九十六節 輿論戰起效第七百九十四節 讓電老虎去撕咬第三百六十節 浮出水面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八十三節 皆驚第六百三十二節 肥皂是新產業第七百七十二節 休斯敦大會戰 2第三節 千總之家第三百一十六節 九龍開港第七十八節 登陸第一百零六節 與東印度公司對賭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七百四十四節 得意時要知進退第二百九十六節 控制廣東 1第一百一十六節 求才若渴第三百六十四節 楚軍撤退第六百一十九節 新的土地第二十六節 方山第四白零三節 皇帝家的鴨子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六百五十一節 留給日本的時間不多了第五百九十四節 加州桑蠶業和移民第四百二十五節 傳統和現代第九十六節 騙來的城池第三百九十五節 收回香港之謀第八百一十二節 列強分贓會議第一百八十節 先斬后奏第二次新加坡和談第六百七十六節 新明英商約第六百四十節 天王必須死第二百九十七節 控制廣東 2第三百八十三節 工業革命種子 1第一百三十九節 謠言升級了第七百三十五節 請洪秀全幫個忙第一百零八節 軍事大欺詐第一百五十六節 英法援軍第一百六十七節 收獲民心第十七節 取信(1)第五百九十四節 加州桑蠶業和移民第八十九節 先到沙井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五節 離開第三百五十六節 雷霆手段第六十六節 單騎降夷第六百六十三節 唐大買辦第二節 意識上傳第四百五十三節 問問繳獲賣不賣第七百八十七節 慈禧的算計第三百四十九節 洪秀全死了第七百三十二節 巨人的落幕第二百零二節 超人第九節 翻譯官第一百七十八節 投機第一百九十一節 大兵圍城第一百八十四節 后臺倒了第三百七十二節 美國要調停第七百七十九節 昏君混臣第六百六十一節 路通八方通鬼神第六百二十八節 終于可以大張旗鼓了第五百四十四節 小看了英國人第七百零七節 峴港會戰 2第四百三十四節 兵工廠大掌柜第十五節 行動(3)第35節 見柏貴第三百八十四節 工業革命種子 2第八百零六節 德國人的訛詐第一百七十四節 背信棄義第三百零八節 外交獨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平市| 含山县| 高邑县| 西吉县| 达孜县| 吉安县| 岢岚县| 富顺县| 滨海县| 阿克| 永兴县| 高碑店市| 宁强县| 万安县| 高州市| 桓仁| 岱山县| 东乡族自治县| 清徐县| 肇东市| 宜都市| 个旧市| 观塘区| 手游| 上虞市| 绥芬河市| 阿鲁科尔沁旗| 井冈山市| 固阳县| 固阳县| 湾仔区| 荔波县| 博罗县| 鄂托克前旗| 海盐县| 深水埗区| 射洪县| 云梦县| 西丰县| 景泰县| 湘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