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六百四十五節 琉球流亡政府

如果說日本跟琉球的歷史淵源更早、更深的話,那么在最近五百年中,則是中國跟琉球的關系持續加深,已經跟日本能夠分庭抗禮,而且仗著自身文化上的勢能優勢,對琉球在文化上的影響更大。

琉球的首都首里城,基本上就是一座中國式的城池,有城墻,有皇宮,琉球的政府機構是模仿的中國式,政府公文往來的格式,乃至書寫公文的文字都是漢字,甚至在民間服飾上,琉球也已經漢化了。

在文化上,日本對琉球的影響,完全沒法跟中國相比,這不能怪日本,因為連日本本身都一直在進行唐化,他們都在漢化,又怎么能夠同化琉球呢,這就是文明中心的天然優勢,能過創造文化,并輻射四周。

而對琉球進行文化輸出的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當然就是以閩人三十六姓為代表的一批移民。

琉球人因為這些人掌握的知識,對他們進行了很好的安置,讓他們集中居住,他們居住的地方過去被稱作唐營,后來慢慢本地化,稱為久米村。按照后世的習慣,這個久米村應該算是最早的唐人街。

閩人三十六姓的后人就居住在這里,不止他們的后人,在整個明清時期,都陸續有人移居這里,主要是一些商人,因為琉球缺乏讓華人墾殖的土地,所以在琉球的居民區規模也不算大,但卻始終堅持了自己的文化。

標志就是,在久米村中,有兩個大廟,一個大廟是孔廟,另一個大廟是天后、關帝廟。這些華人的后代,依然秉持中國式的禮樂詩書文化,并以此影響琉球國。

當日本派薩摩藩的警察登上琉球國的時候,大明駐琉球公使館,第一時間通告這些經過登記的僑民,希望他們馬上回國避難。

一開始離開的人還少,后來隨著日本人一步步把持了琉球國的政府,很多自認為是琉球王臣民的華人開始回國,最后當薩摩警察試圖在久米村進駐的時候,大多數華人都選擇了回國。

僅僅一年時間,從琉球回到福健的華人就達到了一萬人,包括梁、鄭、金、蔡、毛、陳、林、曾、高、吳、李、阮、沈、魏、田、王、馬、錢、翁、穆、韓、宗、昆、尹、查、伍、向、武、吉、英、陶等姓氏。其中金、梁、鄭、林、蔡五大姓氏都在琉球成為了望族,族中人口超過千人。

在琉球他們是望族,是大族,生活水平好,社會地位高,回到大明之后,他們突然就成了難民,他們是大明官府讓他們回來的,生活問題還得找大明官府解決。

一開始地方政府只將他們安置在福州、泉州等口岸城市的郊外,但是生活方式的變化,讓他們根本就沒有生存的能力,他們在琉球的時候,上層人物給琉球王做官,中層人物經商,下層人物從事手工業、捕魚業等。

但到了福健這些領域他們根本就進不去,第一沒有人脈,第二他們的手藝相比大明的工匠,多少有些低下或者不符合當地人的使用習慣。

白養著這些人也不是個事兒,這讓當地官府很頭痛,不過洋務司很快就接手了這些人的問題。他們動員當地的宗族幫助這些僑民,也就是讓這些人認祖歸宗,讓他們融入當地社會關系。

還別說,盡管五百多年過去了,但是大多數人還真的能找到他們在福健的宗族,因為有些宗族之間斷絕往來,只是最近一百年的事情,是在乾隆時期閉關鎖國之后,福健失去了通商口岸之后,民間才失去了往來,可是有些宗族甚至始終都沒有跟本土宗族失去聯系,這些則是琉球上層人物,他們可以通過官方的渠道,跟位于福州的琉球館保持聯系。

于是這一家家的琉球姓氏,很快就找到了他們在福健的本家,對照族譜,編定輩分,重新進入祖宗祠堂,這才真正歸宗了。

甚至很多人還攀上了當地望族,比如梁氏,他們在琉球是一等一的華人大族,族中人口超過千人,他們的本家宗族是福州府長樂縣江田村望族,先祖在明代遷居琉球,距今已經五百年了,但是他們的族譜竟然始終都沒有斷絕,因此很容易就找到了祖籍之地。

梁氏在當地也是望族,祠堂貽燕堂從南宋時期開始就沒斷過香火,而且貽燕堂三個字的匾額,還是宋朝儒道圣人朱熹給他們親筆題的。

大多數人都像梁氏一樣認祖歸宗,洋務司動員這些本土宗族幫助在琉球的宗親,告訴他們這些族人因為亡國之故,被迫歸國,但本屬一家,希望他們互相扶持,這些宗族都十分熱情的接納了這些流落族人,甚至一些比較窮苦的宗族也很樂意幫助他們,原因很簡單,洋務司給補貼啊,收留一個琉球人給銀十兩,而且是每年都給。

洋務司這么做,顯然是有政治目的的。

在北亰的尚德宏明顯拒絕了李鴻章的暗示之后,不久福州城的琉球館再次開門,一群琉球流亡政客在這里掛上了琉球王府的牌子,并且向北亰發報,邀請琉球王族尚德宏南下,就任監國。

琉球王府在福健重新開張,他們既沒有向其他國家遞交照會,也沒有得到大明的承認,但他們卻得到了相當多的援助,至于這些援助是哪里來的,琉球人說是流落的琉球百姓募捐的,明白人都清楚這是大明在背后支持。

尚德宏在北亰磕夠了頭,一直到年底也沒找到能幫他的人,他終于死心了,此時他沒有任何選擇,他只能南下福州,想在這里碰碰運氣,倒不是他打算歸順大明,他是一個死心眼的親清派,腦子里裝的都是忠君那一套思想,否則琉球王也不會臨危授命讓他做這個密使。

尚德宏南下,是打算看看琉球館能不能起到點作用,在這里的一些流亡琉球官員,在信中告訴他,要在大明重新打出琉球國的旗幟,只要有一個琉球人在,琉球國就沒有亡,他們希望尚德宏能夠以王族和皇帝近親的身份,來福健監國。

尚德宏來到福州后,立馬就進了琉球館,看到這個掛著琉球王行在招牌的館舍中,只擺了一些琉球王有關的物件,一些是當年琉球王賞賜給這些官員的飾品,比如玉佩、腰牌之類的物件,主位上供奉的是一副琉球王尚泰的畫像。

看到那畫像的時候,尚德宏不由得潸然淚下。

然后才有琉球行在的官員勸說尚德宏,讓他宣布就任琉球監國,在大明進行救亡活動,大家都愿意擁護他。各種大道理都擺了出來,什么蛇無頭不行之類的道理,最終說服了尚德宏。

過年之后,尚德宏在琉球館祭祀過琉球歷代國王之后,馬上就開始了外交活動。

分別給各國領事遞交國書,告訴他們琉球流亡政府成立,尚德宏自任臨時監國,目的是為了推動琉球復國,解救被囚禁在東京的琉球王父子,并不是謀朝篡位。

別的國家都沒什么答復,滿清是第一個回復的,他們宣布承認了琉球國流亡政府,不是他們積極,而是尚德宏堅持第一個給清廷遞交國書,用他的話說是向宗主國陳情,他堅持只有在宗主國支持的情況下,才能進行下一步行動。

清廷承認了尚德宏的監國之位后,他們才向大明、朝鮮、越南等東亞國家遞交了國書,大明第一個就承認了尚德宏的監國之位,聲明不承認日本非法滅亡琉球國,承認在福州的琉球臨時政府為所有琉球人的合法代表機構。

越南這段時間活在明法兩國的陰影之下,國內已經出現了希望越南國王改任大明為宗主國的諫言,雖然還沒成行,但他們顯然不會在這個問題上跟大明過不去,大明擺明了在挺琉球國,他們自然想要助助興,越南第二個承認了。

朝鮮國這段時間被日本欺負的夠嗆,因為天皇國書的問題,他們跟日本關系很僵硬,日本國內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征韓運動,直到1875年,料理完了臺灣問題的手尾之后,日本才有精力解決朝鮮問題,日本軍艦強行闖入江華島海域,江華島守軍開炮還擊,日本人登陸,并摧毀炮臺,這就是江華島事件,第二年日本以江華島事件為由,跟朝鮮簽訂了江華島條約,徹底打開了朝鮮的國門,完成了法國人、美國人和德國人都沒有做到的事情。

因為被日本揍了一頓,加上對日強硬派大院君勢力,被兒媳閔妃勢力排擠,因為大院君是親清派,閔妃就主張親日,加上剛剛被日本軍艦轟開國門,根本就不想也不敢招惹日本,他們對琉球的國書不聞不問,裝作沒看見,不做任何回復。

西洋各國也都沒有回復琉球人的國書,但他們也沒有明確拒絕,在這件事上暫時沉默,這意味著,在東亞地區,日本在琉球問題上,已經被孤立了。

當然,越南這樣的國家,他們在對日本問題上,完全無法起到實質性作用,甚至清政府都起不到什么實質作用,但是他們的態度,是能夠有一些政治和外交上的作用的,大明可以利用這種態度,在西方世界營造出一種東亞各國都反對日本的景象,讓大家更相信是日本無端入侵了琉球。

只要在西方形成日本的非法形象,西方國家就是再想支持日本都難了,至于打擊日本,大明一個國家就夠了!

第一百七十六節 只要活不下去的那些人第七百四十四節 得意時要知進退第七百零一節 戰爭間歇第一百四十七節 美國顧問團第六百三十九節 希望還是噩夢第46節 營救第三百五十四節 忠王九千歲第四百三十節 認罪第一百八十七節 火星第六百八十三節 阜康財團第三百五十七節 人頭滾滾第十五節 行動(3)第十九節 取信(3)第三十二節 擒王(1)第六百五十三節 等于愚蠢第六百九十九節 海防戰役 2第三百九十四節 壓力重重的宰相第六百二十節 湘軍下江南第三百二十三節 爭奪地盤第八十節 練兵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請假幾天第三百節 歸程第七百二十一節 明暹同盟條約第一百四十七節 美國顧問團第八百零八節 步入世界的中心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一百九十六節 大調兵第七百零六節 峴港會戰 1第三百九十七節 場外游說 1第三百零七節 西方使團第一百六十節 北京陷落的震動第三百七十節 基于道義的談話第七百九十節 給滿遺找個去處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第四百二十八節 錦綸堂第十九節 取信(3)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三百一十二節 諾貝爾的事業心第三百零五節 海關的情弊第七百六十節 飲馬墨西哥灣第五百六十五節 教育改革 2第六百五十八節 東亞霸權第七百六十一節 打斷美國社會的支柱第一百三十九節 謠言升級了第六百九十一節 抗法保皇運動第七百二十六節 復雜的南洋問題 1第三百四十三節 檄文第一百零五節 種子已經種下第五百五十二節 怡和絲廠第六百零一節 攪屎棍子第五百五十九節 普法戰爭紅利第九十節 探訪新安第十一節 謀城第五百八十節 議割臺灣第五百五十二節 怡和絲廠第一百七十七節 使團第五百七十七節 大事件之越南問題 2第七百四十八節 大明的盟友第三百一十七節 司法改革第四百五十一節 克虜伯大炮與鐵甲艦第三百零三節 一封信第三百零八節 外交獨立第四百三十二節 敕建絲廠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第六百六十八節 唐郝合作第六百三十三節 工業革命降臨第七節 應募第五百四十六節 爭議性的人選第一百一十五節 紛至踏來第三百三十七節 肇慶會戰 1第七節 應募第六百六十九節 度過蠶瘟危機第七百八十六節 大明的傀儡政權第八百三十節 參觀日本繅絲廠第一百九十三節 大兵壓境第一百五十五節 水口公約第七百二十六節 復雜的南洋問題 1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八百二十七節 馬德里陰云第八百二十五節 大戰一觸即發第三百一十三節 改革進行時第二十二節 月香樓第三百零二節 奕欣的應對第五百九十五節 太平洋鐵路的命運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四百一十節 繼續擴大茶葉優勢第五百五十五節 絕望之中的燈火第三百八十五節 進京城第一百九十五節 橫掃千軍第五百八十四節 大不列顛之橋第七百零五節 俄軍入塞第一百五十五節 水口公約第十八節 取信(2)第七百三十八節 不是已經開戰了第七百五十四節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九十九節 土地和祖宗都不能放棄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七百一十一節 北極熊的沖擊
第一百七十六節 只要活不下去的那些人第七百四十四節 得意時要知進退第七百零一節 戰爭間歇第一百四十七節 美國顧問團第六百三十九節 希望還是噩夢第46節 營救第三百五十四節 忠王九千歲第四百三十節 認罪第一百八十七節 火星第六百八十三節 阜康財團第三百五十七節 人頭滾滾第十五節 行動(3)第十九節 取信(3)第三十二節 擒王(1)第六百五十三節 等于愚蠢第六百九十九節 海防戰役 2第三百九十四節 壓力重重的宰相第六百二十節 湘軍下江南第三百二十三節 爭奪地盤第八十節 練兵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請假幾天第三百節 歸程第七百二十一節 明暹同盟條約第一百四十七節 美國顧問團第八百零八節 步入世界的中心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一百九十六節 大調兵第七百零六節 峴港會戰 1第三百九十七節 場外游說 1第三百零七節 西方使團第一百六十節 北京陷落的震動第三百七十節 基于道義的談話第七百九十節 給滿遺找個去處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第四百二十八節 錦綸堂第十九節 取信(3)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三百一十二節 諾貝爾的事業心第三百零五節 海關的情弊第七百六十節 飲馬墨西哥灣第五百六十五節 教育改革 2第六百五十八節 東亞霸權第七百六十一節 打斷美國社會的支柱第一百三十九節 謠言升級了第六百九十一節 抗法保皇運動第七百二十六節 復雜的南洋問題 1第三百四十三節 檄文第一百零五節 種子已經種下第五百五十二節 怡和絲廠第六百零一節 攪屎棍子第五百五十九節 普法戰爭紅利第九十節 探訪新安第十一節 謀城第五百八十節 議割臺灣第五百五十二節 怡和絲廠第一百七十七節 使團第五百七十七節 大事件之越南問題 2第七百四十八節 大明的盟友第三百一十七節 司法改革第四百五十一節 克虜伯大炮與鐵甲艦第三百零三節 一封信第三百零八節 外交獨立第四百三十二節 敕建絲廠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第六百六十八節 唐郝合作第六百三十三節 工業革命降臨第七節 應募第五百四十六節 爭議性的人選第一百一十五節 紛至踏來第三百三十七節 肇慶會戰 1第七節 應募第六百六十九節 度過蠶瘟危機第七百八十六節 大明的傀儡政權第八百三十節 參觀日本繅絲廠第一百九十三節 大兵壓境第一百五十五節 水口公約第七百二十六節 復雜的南洋問題 1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八百二十七節 馬德里陰云第八百二十五節 大戰一觸即發第三百一十三節 改革進行時第二十二節 月香樓第三百零二節 奕欣的應對第五百九十五節 太平洋鐵路的命運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四百一十節 繼續擴大茶葉優勢第五百五十五節 絕望之中的燈火第三百八十五節 進京城第一百九十五節 橫掃千軍第五百八十四節 大不列顛之橋第七百零五節 俄軍入塞第一百五十五節 水口公約第十八節 取信(2)第七百三十八節 不是已經開戰了第七百五十四節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九十九節 土地和祖宗都不能放棄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七百一十一節 北極熊的沖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垣县| 辰溪县| 来安县| 嘉兴市| 德阳市| 中江县| 泉州市| 常德市| 长岛县| 呼和浩特市| 遂川县| 和林格尔县| 辛集市| 花莲县| 丹阳市| 武定县| 柳林县| 内乡县| 黄龙县| 永寿县| 新安县| 庆城县| 辽宁省| 上林县| 刚察县| 凌源市| 建昌县| 瑞昌市| 灵武市| 麦盖提县| 崇阳县| 大理市| 砚山县| 房产| 峨眉山市| 大同市| 平潭县| 临沂市| 石城县| 伊金霍洛旗| 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