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諸葛亮同關羽的矛盾。
先來講諸葛亮同關羽在國家利益上的矛盾。我們都知道,諸葛亮“隆中對”的核心是聯吳抗曹,聯吳抗曹的政策是諸葛亮親自制定的,這是諸葛亮的總戰略。諸葛亮對孫劉聯盟的態度是非常堅定的。盡管這是諸葛亮的大方針政策,但關羽好像不太贊成孫劉聯盟。
《三國演義》上有一個故事,說孫權曾經派了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到關羽那里,向關羽提親,說孫權有一個兒子,關羽有一個女兒,孫權想要同關將軍結成兒女親家,兩家聯姻以后,可以共同對付曹*。沒有想到,諸葛瑾的提親碰了一鼻頭的灰,關羽大發脾氣,指著諸葛瑾說:“吾虎女豈肯嫁犬子?”
這段故事基本上符合歷史,只不過“吾虎女豈肯嫁犬子”這句話是羅貫中通過想象力加上去的。《三國志》上的原文是:“羽辱罵其使,不許婚。”也就是關羽不僅不愿意同孫權結這門親事,還把孫權臭罵一頓。其實,關羽辱罵孫權還不止這一次,還有比這更嚴重的。根據《關羽傳?裴松之注》記載,當關羽包圍樊城的時候,孫權表示愿意助關羽一臂之力,派兵幫助關羽一起攻打樊城,關羽痛恨孫權的表態姍姍來遲,竟然破口大罵,“孫權你這個狢子,膽敢如此,如果我把樊城打下來,我就把你滅了”。
狢子是一種動物,跟狐貍和狼差不多,關羽罵孫權是狢子,實際上就是罵孫權是禽獸,是畜生,不是人!孫權可是三國時期的英雄,是吳國的君主,他怎么受得了關羽如此的辱罵,所以也難怪他要翻臉不認人,派呂蒙偷襲荊州。而且關羽被活捉以后,并沒有被押解到孫權那里,而是當場被東吳的將領潘璋、馬忠斬首,這是孫權恨透了關羽,所以命令手下將領,一旦抓住關羽,立刻就地正法,不需要向他請示。從這里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諸葛亮和關羽在聯吳抗曹的戰略方針上,確實是冰炭不能同器,水火不能相容。
正因為如此,章太炎才認為,關羽是諸葛亮聯吳抗曹戰略方針上的絆腳石,所以諸葛亮要除掉關羽。
諸葛亮同關羽個人之間也有矛盾,這在《三國演義》中看不出來,在《三國志》中有少量記載。譬如諸葛亮剛剛走出隆中,劉備對諸葛亮非常好,關羽和張飛很不高興,劉備說:“孤之有孔明,好比魚之有水。”關羽和張飛這才不吭聲了,不吭聲并不等于矛盾消除了,只不過是礙于劉備的面子,暫時將怨氣壓下去罷了。
其實關羽的人際關系是非常差的,他同許多人關系都搞得非常緊張。
黃忠在定軍山一仗中,刀劈曹*手下的大將夏侯淵,為劉備奪取漢中立下汗馬功勞,劉備稱漢中王后,封關羽為前將軍,封黃忠為后將軍,兩人平起平坐。當劉備派人冊封關羽官職時,關羽破口大罵,大丈夫怎么能同黃忠這個老兵為伍?最后還是使者說了一大通好話,關羽才勉強地接受了劉備的冊封。
關羽不僅同蜀國五虎大將中的兩個大將有矛盾,他同劉封也鬧矛盾。劉封是劉備的養子,和關羽有叔侄關系,但他們的叔侄關系很不好。關羽同部下將領上庸太守孟達的關系也很緊張。他幾乎把劉備身邊的所有人都得罪了,所以到了危難時機,就沒有人肯救他。
關羽跟張飛正好相反,《三國志》中說“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羽善待卒伍而驕于士大夫”。就是說張飛很敬重士大夫,但是不知道愛護士兵。關羽正好相反,他對待士兵很好,但是和士大夫的關系很緊張。諸葛亮是劉備集團中的頭號士大夫,是劉備手下最重要的謀士,“關羽驕于士大夫”,那估計和諸葛亮的關系也就不怎么樣了。
關羽驕橫跋扈,從來不把別人放在眼里,諸葛亮其實也很自負,只不過關羽把驕傲寫在臉上,別人一看就看出來了,而諸葛亮的城府很深,輕易不動聲色。另外,關羽出山很早,早就跟隨劉備南征北戰,論資格要比諸葛亮老得多,對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立的大功,關羽肯定很嫉妒,諸葛亮對關羽這種驕橫跋扈的武將作風肯定也看不順眼。從內心深處來講,諸葛亮對關羽是相當不滿的,再加上關羽的官職比自己高,資格比自己老,諸葛亮覺得如果自己要成為劉備手下的第一號人物,關羽就是一個障礙。所以,在關鍵時刻,諸葛亮不救關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沒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
吳天然覺得,這里有一件事必須予以澄清,就是諸葛亮不救關羽,并不等于說借刀殺關羽,這兩者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如果是借刀,諸葛亮就是一個陰謀家,為了個人的利益不惜采用卑鄙的手段,那諸葛亮不就成了一個小人?諸葛亮畢竟是人,不是神,他不可能一手去*縱整個戰役的演變過程。諸葛亮也未必會想到關羽開始會打得這么漂亮。更不會料到呂蒙會偷襲荊州,關羽會輸得這么慘。關羽走麥城,肯定不是諸葛亮策劃的,只不過到了最后關頭,荊州已經丟了,敗局已經定了,再也無法挽回了,那就只能對不起關羽了,你是荊州軍的最高統帥,丟了荊州,你就應該負責。所以諸葛亮覺得,在丟了荊州以后,沒有必要為了救一個敗軍之將而興師動眾。因為就是把關羽救回來,也要不回荊州來。
有的學者往往把荊州同關羽連在一起,認為不救關羽,就是放棄荊州。好像是人們在潑臟水的時候,把小孩子連同臟水一起倒掉了,關羽和荊州是兩個概念,它們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所以說,“不救”同“借刀”有本質上的區別。
劉備與關羽的矛盾。
這里還有一個千古之謎,那就是在關羽危在旦夕的時候,劉備是什么態度?研究三國史的著名專家方詩銘就十分贊同章太炎的觀點,不過方先生也有他自己的觀點,他認為不是諸葛亮要借刀殺關羽,而是劉備要借刀殺關羽。方先生認為,劉備同關羽之間也有矛盾,這對千百年來“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可是一個巨大的沖擊。
劉、關、張三人情同手足,他們在桃園三結義時說,“不能同年同月生,但愿同年同月死”,劉備說,“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這些諺語誰人不知,哪個不曉。但是方先生認為,由于關羽的驕橫跋扈,所以劉備對關羽也很不滿,比如關羽說到的“大丈夫豈能與老兵為伍”,并不是針對黃忠,而是針對劉備,因為是劉備讓黃忠與關羽平起平坐,是劉備讓關羽同老兵為伍。方先生還認為劉備讓小舅子糜芳與關羽一起鎮守荊州,是對關羽不放心,是讓自己的小舅子當監軍,監視關羽,這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而且由于關羽太跋扈,劉備的兒子劉阿斗又太無能,可能劉備考慮在他死后,劉阿斗控制不住關羽,因此在生前就要把這個問題解決掉。就像西漢開國皇帝劉邦一樣,在他生前就要把韓信、彭越、英布這些異姓王都消滅掉,絕不遺留給自己的子孫。劉備又為什么不能向他的老祖宗學呢?所以我們不要把古代的君臣關系太理想化了,認為真的是什么“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關羽之死。
《三國演義》上說劉備在聽說關羽戰死的消息后,“大叫一聲,昏厥于地”,那完全是羅貫中虛構出來的。史料中,并沒有關羽死后,劉備哭關羽的記載。相反,龐統死后,“先主痛惜,言則流涕”。法正死后,“先主為之流涕者累日”,就是劉備對法正的死也傷心得不得了,居然痛哭了好幾天。而結拜兄弟死了之后,居然沒有劉備痛哭的記載,難道不奇怪嗎?
劉備與關羽生死之交的關系雖然從來沒有人去懷疑,但那只是文學作品給大家留下的印象,事實并非如此。另外,關羽死后,照理說他是為國捐軀,英勇犧牲,劉備應該對他追封,給他謚號,但是劉備沒有對關羽追封,關羽的謚號壯繆侯,是后主劉禪追封的。而法正死后,劉備就追封他翼侯。《三國志》中說,劉備同關羽是“寢則同床,恩若兄弟”,但關羽死后,他所享受的待遇還不如法正,這完全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劉備和關羽之間的問題也許還牽涉到關羽被害的真相!這之所以成為千古之謎,最根本的原因,是陳壽所寫的《三國志》中的蜀志太簡單的緣故。
陳壽所寫的蜀志為什么這么簡單呢?按理說陳壽是蜀國人啊,他應該對蜀國的情況更熟悉才對啊?這是因為蜀國不設史官。修史是我國古代歷代王朝的傳統,而且魏、吳兩個國家都有史官,唯獨蜀國不設史官。所以陳壽寫蜀志就相當困難,蜀國沒有官方檔案,民間傳聞也不可靠,陳壽同司馬遷一樣,下筆非常謹慎,不可靠的絕對不寫,而且陳壽出生的時候,距離關羽被害已經十多年了。
那么蜀國為什么不修史呢?難道是蜀國缺少優秀的史官嗎?絕不是如此,陳壽的老師———譙周就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史學家,劉備和諸葛亮為什么不設史官?要違背漢朝的國家制度呢?如果大膽推測,或許是關羽被害這件事情的真相正是蜀漢最高統治階級的內部絕密,絕不能公之于眾,所以這件事就成了千古之謎。
關羽本是《三國志》里和趙云、張飛地位相當的武將,后來隨著地位的逐漸上升,開始被供到廟里,成了和孔老夫子平起平坐的武圣人;而諸葛亮,千百年來被中國人當作智慧化身的完美智者形象,卻在某個時刻有了“借刀殺人”的嫌疑。
吳天然想,這件懸案的正解有違于中國人的傳統接受習慣,因而他也不會著意去推翻什么。時光漸漸遠去,他也無法真正“解密”歷史中的重重謎團。
關羽和諸葛亮都是偉大的人物,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忠”!關羽的“忠”體現在敗走麥城的千古悲劇,諸葛亮則是以“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地扶助后主劉禪而流芳百世。
關羽之死,迷霧重重。
也許里面真的藏著蜀漢政權的陰謀和欺詐,而關羽只是政治斗爭中的一個犧牲品。
吳天然覺得,關羽之死應當給人們、特別是領導干部以警示。
其一,要完善自己的人格。不要留有太大的性格缺陷,如關羽的高傲,不合群,不講人際關系。
其二,大局觀念一定要強。不能像關羽那樣背離了“聯吳抗曹”的戰略方針。作為領導干部,頭腦一定要清醒。
其三,不能過高地估計自己。關羽大概是高估了自己在蜀漢政權中的個人影響力,特別是他和劉備的私人感情。也許一個領導干部真正的政敵就是你最親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