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直徑只有三十釐米,不規則扇形,呈暗紅色邊口像是被切開一般。
石頭上雕刻著幾行字,是彝文。
彝文排列很整齊,像是一首詩,一首七律詩。
我想看看這石頭寫的這首七律是是什麼意思時,韓雪再次低著頭看著棺臺上的浮雕,她恍然大悟道:“這應該是三生石。”
“什麼是三生石?”
龍娃子看著這塊血紅的石頭,有聽到韓雪說著三生石,心裡一下懵了,這不就是一塊血紅色的石頭嗎,怎麼就成了三生石了呢?
韓雪站起身來,仔細打量著漆棺之中這塊血紅色的石頭,瞥了龍娃子一眼,繼續說道:“三生石又叫姻緣石。相傳:有一條路,叫黃泉路,有一條河,叫忘川,河上有一座橋,叫奈何橋,走過奈何橋有一個土臺,叫望鄉臺,望鄉臺邊有個老婦人在賣孟婆湯,忘川邊有一塊石頭,叫三生石,孟婆湯讓亡魂忘了一切,三生石記載著亡魂的前世今生,我們走過奈何橋,把名字寫在三生石上面,來世今生你都要記得她,和你永遠在一起!讓她償還前三世欠你的一切。”
聽到韓雪講了這些,一項很緊張的李彩居然講起了最近網上傳得最紅的一個關於三生石的故事。
話說兩千年前,巍峨高聳的九仙山上一片山澗流水,水花撲打到巖層上,在太陽下閃爍著金光。
太陽就要把大地上一切烤成焦炭的中午,到處漂泊流浪的三生石,漫無方向的來到了這裡,看著被巖石激盪起來的浪花,還有閃耀金光的流水。
他撲騰的跳了進去,浪花拍打著他脆弱的傷口的同時,卻洗淨了他滿身的疲憊。
對於熱情的水花撫慰,他沒有拒絕,他安靜的躺在水花的懷裡,享受著她的拍打忘卻自己的過往。
她對於這個陌生的客人,竭盡全力的撫慰著他那一個隱藏著秘密的心,也撫摸著他身上奇特的花紋和深邃的過去。
片刻之後,三生石醒來,心口有點痛,眼前這個陌生的地方,他覺得這應該就是自己所找的棲息之地了。
這些年來他一直在尋找,尋找一處能夠治癒內心傷痛的地方,可是他尋遍了千山萬水也未曾找到適合自己的棲息地。
自己是一塊石頭,一塊記載著用生命和靈魂刻畫的一生相守、前世今生的誓言。
可怎奈,誓言如清晨的露珠,經不起太陽的暴曬隨風飄逝,從此他失去了靈魂成爲了一塊再無靈性的石頭。
一千年以前,一對年輕的男女來到他的面前並在他身上刻下了誓言:一生相守。
他含笑把它接納進自己的生命,從此,他的人生就有了唯一一個光榮的使命:守護愛情,守護誓言。他目送他們步入塵世,看他們在人間煙火柴米油鹽中,愛情如細水長流。他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他想,他的使命可以完成了。於是,他閉上眼睛,呼呼的睡去。
這一睡啊就是一千年,滄海桑田,他是被一陣疼痛驚醒的。他的心口在疼痛流血。
人間已經不是千年前,到處是烏煙瘴氣。
他焦急萬分問天神:這一切是怎麼回事?天神嘆了口氣:人間妖魔肆虐了。
一羣奔跑的巨大犀牛,不小心踩開了關閉已久的洞穴,那裡關著九九八十一個名叫慾望的魔鬼。
他們全出來了,人間已經被慾望統治。
慾望之魔改變了人間,他看到人間人們間感情太深厚,就畫出了許多叫金錢的東西,讓人們去爭奪。
結果人們相互鬥爭相互用盡心機,誰也不再輕易相信誰。
他看到相愛的男女如膠似漆,就畫出了許多妖女與王子。
世間的男子,全被妖女吸引住了,紛紛捨棄了最初的愛情。
愛情死了,誓言沒有了。
三生石,只能到處流浪,沒有誓言的三生石,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他想從懸崖跳下去,使自己粉身碎骨。但他沒有,如果他不存在了,以後誰能能去銘記愛情的誓言,當有一天他再回來的時候,他會因爲找不到三生石而無處可依。於是,在這美麗的山坡上,三生石呆了下來,不再流浪。
他要等。等那個誓言再回來。
即使他現在已經是一塊很普通的毫無靈性的石頭了,也許誰也不會再認出他是三生石了。
但他依然記得他的使命,他破碎的心已慢慢的凝結,可是流出的血染紅了全身。他的一生就是在守候,即使他默默的再呆一千年,也是現在它的全身還在祭奠這那個誓言迸裂的瞬間。
李彩講到這裡,龍娃子聽著淚眶紅紅的,我知道他在想一個人,那是一個爲他付出生命的人。
他們雖然沒有願許三生,但是他願像三生石那樣默默的等,等她再出現。
韓雪似乎也想起了什麼,只是無奈的擺了擺頭,最後苦嘆到“癡情者迷”。
雖然我不知道她有什麼和三生石有關的秘密,但是我能從她的眼神可以看見,她有著讓她難忘的故事。
聽完關於三生石的故事,我們並沒有太多的感慨,畢竟我們是爲了摸金而來。
“玉哥,這塊所謂的三生石難道就是傳說中的那一塊?”
“怎麼可能,都說是傳說了,怎麼可能是真的,都是一些癡情怨女編造的故事罷了。”不過看著漆棺裡的石頭,我能判定的是,這石頭不一般。血紅的石頭,看樣子一定有料。
我小心翼翼的拿出來,示意大家把頭頂的探測燈給關了,然後拿出這一次鑑別玉石的小手電拿出來。
當光線照在上面的時候,散發著玉石一樣的氣韻,在用手一抹有一種溫潤的感覺。
像這種色澤鮮豔的石頭,除了紅玉以外就是瑪瑙,但看這暗紅的色澤更像是雞血石。
但不管怎樣,這就是一件肯能值不少錢的冥器。
他們看著我不能分辨出來這到底是什麼,便於疑惑的眼神看向這塊石頭。
說句實話,雖然我見過的古玉並不多,但是對古玉的鑑別的本事我還是有一點的,可是眼前手中的這一塊,讓我費解,這到底是什麼的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