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廢帝劉賀(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漢朝第9個皇帝,也是漢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他是漢武帝劉徹的孫子,昌邑哀王劉髆的兒子。19歲即位,當了27天皇帝,因荒*無度、不保社稷而被廢去,分封到了今天的江西省永修縣,史稱漢廢帝。
[編輯本段]皇帝生涯:公元前90年,李廣利、劉屈牦因為策劃謀立昌邑哀王劉髆為太子,被漢武帝識破而滅族。公元前88年正月,劉髆駕薨,他的兒子5歲的劉賀成為昌邑王。公元前74年6月5日,漢昭帝駕崩,享年21歲。因為無子,7月18日,大將軍霍光等人迎立他繼位。據《漢書?霍光金日磾傳》載劉賀罪行“受璽以來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節詔諸官署征發,凡千一百二十七事。”劉賀在即位二十七天內,就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荒唐事,平均一天四十件。霍光以其不堪重任,突然發動政變,與大臣奏請14歲的皇太后(霍光的外孫女漢昭帝皇后上官氏)下詔,于8月14日廢黜了他,并親自送他回到封地昌邑,削去王號,給他食邑二千戶。同年,霍光尊立衛太子唯一的遺孫、18歲的劉病已為帝,是為漢宣帝。打發劉賀回到山東昌邑國,過著被監視的日子。他帶去長安的200多個官員除了3個正直的人,其它的都被斬首。
退位生活:霍光新擁立的漢宣帝劉病已(劉詢)心底到底有些忌憚(這說明劉賀絕非庸人),在即位的第二年就讓山陽太守張敞考察劉賀,發現他的“囚徒”生活很卑微不堪,公元前66年,他年紀雖然只有27歲,可是行動不便,也不再有復辟的打算。還生養了22個子女,猥瑣度日。漢宣帝看他如此可憐,保全了他的性命。元康二年(前64年),霍光寫信給山陽太守張敝:“謹備盜賊,察往來賓客。毋下所賜書。”要求當地官員密切監視劉賀。從各種證據看來,劉賀之立廢,實乃削權之舉。直到3年后(元康三年),即公元前63年,劉賀終于被貶斥到了今天的江西省永修縣一帶做了“海昏侯”。
在他的這個侯國里面,他又艱難地生活了4年直到去世。這4年中,雖然已經解除軟禁,但仍然被周邊的官吏秘密監督,例如后來的揚州刺史“柯”就上報朝廷一件事情:劉賀與一個叫“孫萬世”的人交往,孫萬世問劉賀:“在被廢除皇位前,君為什么不堅守內宮、關閉宮門,斬殺霍光,卻聽憑他們奪取皇位璽綬呢?”劉賀說:“是啊,當時太年幼,真是大大的失策啊。”孫萬世又希望劉賀做“豫章王”,絕不要一直做這么普通的海昏侯。劉賀說:“道理是如此,但是這話不宜說啊。”于是朝廷下令查辦劉賀,差點要逮捕他。皇帝發話說:“那就削除他的3000戶封邑吧。”于是只剩下1000戶人口與賦稅,不久劉賀憤慨而死,享年34歲。
慨口之謎:專家們稱野史記載,劉賀在鄱陽湖上曾往返棹舟浮江,至贛水口憤慨而還,后人稱此地為“慨口”。由于400年后的晉大興二年(318年)這里發生大地震,鄱陽湖底此時發生劇烈的地質運動,鄱陽湖與長江分離,只留下湖口入江,地理變化太大,所以到今天也許已無人知
道“慨口”在什么地方,只留下歷史的煙云飄渺往還。
海昏侯國:豫章太守“廖”報告了他的死訊,提請朝廷商量,加上他的世子劉充國、劉奉親都先行死去。于是“海昏侯國”被廢除,不讓其它人繼承。直到10年后的公元前49年五月,他的另一個兒子劉代宗,被新即位的漢元帝重新分封,仍然在海昏侯國繼承侯爵,這以后一直沒有中斷,至少又延續到公元92年。記錄他們事跡的班固,到臨死的時候,在《漢書》中證實他們的侯國跨越了至少4代,還依然存在。大約是到了東漢永元16年(104年),海昏被分拆成建昌、海昏兩個縣。我認為應該是這時候“海昏侯國”被廢黜,從而進行了相應的區劃變更。他們家族158年在這里的世代努力,篳路藍縷的開發經營,應該是有其功勞的,但現在多半湮沒在鄱陽湖蔓長的風濤之下,滄海之中。
漢廢帝劉賀(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漢朝第9個皇帝,也是漢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他是漢武帝劉徹的孫子,昌邑哀王劉髆的兒子。19歲即位,當了27天皇帝,因荒*無度、不保社稷而被廢去,分封到了今天的江西省永修縣,史稱漢廢帝。
[編輯本段]皇帝生涯公元前90年,李廣利、劉屈牦因為策劃謀立昌邑哀王劉髆為太子,被漢武帝識破而滅族。公元前88年正月,劉髆駕薨,他的兒子5歲的劉賀成為昌邑王。公元前74年6月5日,漢昭帝駕崩,享年21歲。因為無子,7月18日,大將軍霍光等人迎立他繼位。據《漢書?霍光金日磾傳》載劉賀罪行“受璽以來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節詔諸官署征發,凡千一百二十七事。”劉賀在即位二十七天內,就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荒唐事,平均一天四十件。霍光以其不堪重任,突然發動政變,與大臣奏請14歲的皇太后(霍光的外孫女漢昭帝皇后上官氏)下詔,于8月14日廢黜了他,并親自送他回到封地昌邑,削去王號,給他食邑二千戶。同年,霍光尊立衛太子唯一的遺孫、18歲的劉病已為帝,是為漢宣帝。打發劉賀回到山東昌邑國,過著被監視的日子。他帶去長安的200多個官員除了3個正直的人,其它的都被斬首。
[編輯本段]退位生活霍光新擁立的漢宣帝劉病已(劉詢)心底到底有些忌憚(這說明劉賀絕非庸人),在即位的第二年就讓山陽太守張敞考察劉賀,發現他的“囚徒”生活很卑微不堪,公元前66年,他年紀雖然只有27歲,可是行動不便,也不再有復辟的打算。還生養了22個子女,猥瑣度日。漢宣帝看他如此可憐,保全了他的性命。元康二年(前64年),霍光寫信給山陽太守張敝:“謹備盜賊,察往來賓客。毋下所賜書。”要求當地官員密切監視劉賀。從各種證據看來,劉賀之立廢,實乃削權之舉。直到3年后(元康三年),即公元前63年,劉賀終于被貶斥到了今天的江西省永修縣一帶做了“海昏侯”。
在他的這個侯國里面,他又艱難地生活了4年直到去世。這4年中,雖然已經解除軟禁,但仍然被周邊的官吏秘密監督,例如后來的揚州刺史“柯”就上報朝廷一件事
情:劉賀與一個叫“孫萬世”的人交往,孫萬世問劉賀:“在被廢除皇位前,君為什么不堅守內宮、關閉宮門,斬殺霍光,卻聽憑他們奪取皇位璽綬呢?”劉賀說:“是啊,當時太年幼,真是大大的失策啊。”孫萬世又希望劉賀做“豫章王”,絕不要一直做這么普通的海昏侯。劉賀說:“道理是如此,但是這話不宜說啊。”于是朝廷下令查辦劉賀,差點要逮捕他。皇帝發話說:“那就削除他的3000戶封邑吧。”于是只剩下1000戶人口與賦稅,不久劉賀憤慨而死,享年34歲。
[編輯本段]慨口之謎專家們稱野史記載,劉賀在鄱陽湖上曾往返棹舟浮江,至贛水口憤慨而還,后人稱此地為“慨口”。由于400年后的晉大興二年(318年)這里發生大地震,鄱陽湖底此時發生劇烈的地質運動,鄱陽湖與長江分離,只留下湖口入江,地理變化太大,所以到今天也許已無人知道“慨口”在什么地方,只留下歷史的煙云飄渺往還。
[編輯本段]海昏侯國豫章太守“廖”報告了他的死訊,提請朝廷商量,加上他的世子劉充國、劉奉親都先行死去。于是“海昏侯國”被廢除,不讓其它人繼承。直到10年后的公元前49年五月,他的另一個兒子劉代宗,被新即位的漢元帝重新分封,仍然在海昏侯國繼承侯爵,這以后一直沒有中斷,至少又延續到公元92年。記錄他們事跡的班固,到臨死的時候,在《漢書》中證實他們的侯國跨越了至少4代,還依然存在。大約是到了東漢永元16年(104年),海昏被分拆成建昌、海昏兩個縣。我認為應該是這時候“海昏侯國”被廢黜,從而進行了相應的區劃變更。他們家族158年在這里的世代努力,篳路藍縷的開發經營,應該是有其功勞的,但現在多半湮沒在鄱陽湖蔓長的風濤之下,滄海之中。
2006年11月16日《江南都市報》曾經以《海昏之謎》長篇報道探訪劉賀和古海昏侯國遺跡的情況。文中提到,1700年前海昏國和海昏遺址神秘消失,人們為了探索這個謎團進行了一系列的努力,并找到了古海昏、海昏侯的蛛絲馬跡。在永修縣吳城古鎮的盧潭村,人們能依稀辨別一些古代的“跑馬陵”(官廳馬場)、古代木樁群,加上這里“沉落海昏縣,浮起吳城鎮”的傳說,讓人們平添幾分悠遠思緒。
古海昏地域較大,根據《九江年鑒》中說,東漢后期先后把海昏分為:建昌、海昏(今江西永修西)、新吳(今奉新)、永修、西安(今武寧)等縣。史書上還記載有“……又上潦營,在縣南十七里,相傳昌邑王劉賀所筑”,這個地址很難考證,具體地點應在古縣城艾城的南面,蜿蜒的“潦河”上游,海昏侯劉賀的“上潦營”具體在哪個村落,縣志上認為今天“永修涂埠上街頭”,漢劉賀在此‘立上潦營’,今為墟市。
在南昌昌邑鄉和新建,據說還保留著劉賀的“古城”和“紫金殿”。站在這古老的土地上,不禁讓人遐想連篇,發思古之幽情。
由于此書涉及到劉賀,所以簡單介紹一下。許多讀者可能對此人不是特別了解,因為許多書上都沒有記載這個皇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