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261章 張作霖

宣統三年辛亥,奉天省咨議局議長吳景濂和張榕、藍天蔚等,在沈陽運籌革命。當時在沈陽附近只有中路巡防,還有一部分人駐鐵嶺,此外沒有其他軍隊。新軍藍天蔚的一個混成協就駐在沈陽城外北大營,只要槍聲一響就可以占領沈陽,可惜這大好的機會,他沒能抓住。

當時的盛京將軍趙爾巽感受到了威脅,決定調后路巡防營吳俊升回省城加強防衛。在趙爾巽看來,吳為行伍出身較為可靠。

事情被張作霖派駐省城的張惠臨知道,當即通知張作霖。張看到了這是天賜良機,由洮南率馬步兵九營,星夜趕往沈陽。

這是個極靈活又非常識時務之人。

張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生于奉天海城縣西九十華里北小洼村。

一八八七年(光緒十三年),跟隨私塾先生楊景鎮學習三個月。

一八八八年(光緒十四年),其父張有財被賭徒打死。張作霖與二哥前去報仇,槍走火誤傷人命,二哥被捕,他逃走。隨母親王氏、妹妹去鎮安縣(即黑山縣)趙家廟村(今屬北鎮縣)外祖父家寄食。

一八八九年(光緒十五年),為了生計,張作霖先后賣過燒餅,學過木匠,當過貨郎,還當過獸醫。

一八九零年(光緒十六年),流落到營口縣大高坎鎮。

一八九四年(光緒二十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張作霖投清軍宋慶所部當兵,后升任騎兵哨長。

一八九六年(光緒二十二年),張作霖在廣寧縣(北鎮)加入綠林董大虎匪部。

一九零零年(光緒二十六年),沙俄入侵中國東北,盛京將軍增祺逃走,地方政權陷于癱瘓。張作霖于趙家廟組織保險隊(大團),負責附近幾個村子的治安,后占據北鎮縣中安堡。張作霖負責的地區稱為“保險區”,他在保險區內很守規矩,不僅遵章守紀,而且維護治安。因此,這個地區土匪的騷擾得到遏制。張作霖也得到村人的稱贊,他由此聲名鵲起。此后,他管轄的范圍逐漸擴大,達到二十多個村子。

一九零一年(光緒二十七年),土匪金壽山在臘月三十夜勾結俄兵,偷襲中安堡。張作霖先逃到姜家屯,后逃往八角臺與張景惠合股,被推為團練長。在逃亡途中,妻子趙春桂在馬車上生下了張學良。

一九零二年(光緒二十八年),張作霖于新民府受招撫,先任巡警前路游擊馬隊幫帶(副營長),后升管帶(營長)。

一九零四年(光緒三十年),日俄戰爭爆發,張作霖秉持著“誰給我好處,我就幫助誰”的原則,先為俄軍效力后為日軍效力。

一九零六年(光緒三十二年),因其帶兵名聲甚佳,被新任盛京將軍趙爾巽任命為五營統帶(團長)。

一九零七年(光緒三十三年),清政.府在東三省改建省制,任命徐世昌為東三省總督。張作霖因計擒匪首杜立三有功,被升為奉天巡訪營前路統領(旅長),管轄馬步兵五營。

一九零八年(光緒三十四年),奉徐世昌命駐防鄭家屯、洮南,將被俄國收買的蒙匪陶克陶胡驅逐出境。徐世昌將其兵力擴充為七個營,達到三千五百余人。

張作霖于八月二十三日過遼源時,為吳俊升所悉,很熱情地迎張小留。張表示沈陽家中有事要回去料理,不能停留。待張部抵達沈陽,吳才收到趙爾巽的調令。

張抵沈后即往晉見趙爾巽請罪,陳明擅自離防晉省,因事情危急,未能等待請準。趙看到張來已成事實,迫于情勢,只好認可,當即阻吳不必來省。

九月一日趙爾巽即召集新舊將領討論應付時局大計的軍事會議。

當時被邀的,新軍將領有第二混成協、第三鎮、第二十鎮的統制、協統、各鎮參謀長。舊軍將領則為五路巡防統領。

在正式會議之前,新舊軍將領均分別開預備會議,討論在會中所持的態度。新軍將領張紹曾、藍天蔚、盧永祥等,商議結果,主張東三省宣布獨立。

舊軍將領由張作霖召集會議,決定一致擁護趙爾巽總督“保境安民”,暫持觀望態度的主張,并作對付新軍的部署。

當日下午四時開會,趙爾巽首先說:“武漢叛亂,朝廷正派大軍進剿,不久即可敉平,東三省為皇上老家,我們必須擁護朝廷,不受叛亂影響,以固國本”。

說到這里,他停了一下,眼睛掃了一下全場,接著說:“現在我們東三省最好不動聲色,不表示態度,見機行事。武漢果然成功,我們再響應,那時少不得有我們的份。若是失敗了,那時我們并沒有表示,自然也沒有我們的事。這是我的意見,大家是否贊同,請發表意見。”

趙說完了,參加會議的將領,面面相覷,沒有一個人發言。

趙怕冷場,接著說:“目前朝廷還沒有旨諭下來,我們的要務是保境安民四個字,抱定這個宗旨,無論是誰來,我們也堂堂正正拿得出去,地方百姓安居樂業,就是我們的一大功勞。”

稍停又說:“我們今天應當鄭重地表決一下,誰贊成我的意見,就請舉手。”

當時張作霖一入會場,手中就拿著兩個圓狀類似炸.彈的毛巾包。趙剛說完,張作霖首先舉手贊成,其他四路統領,也隨著舉手。可是新軍這邊各鎮統制、協統、參謀長,依然默不作聲,動也不動。

趙爾巽一看會場里的情形,覺得不好收場,于是又說:“諸位還都年輕,遇事總不免容易沖動,我比各位年長幾歲,什么事都經過了,能聽我的話,大家不會吃虧的。有什么困難,各位盡管說出來。”

會場還是一片寂靜。

正當局面尷尬的時機,張作霖起立發言:“總督勸告諸位保境安民,暫不表示態度,苦口婆心,可謂仁至義盡,大家如果不接受總督的好意,舉手贊成,我們今天在這屋子里的人,只有同歸于盡,誰也別想逃出。”

說完,雙手舉了舉那兩個毛巾包。

趙乘機說:“各位聽我的準保沒有錯,也許我上了年紀,話沒有說清楚,大家沒聽明白,現在我再說一遍。”

于是又把上面的話,重說一次。接著又付表決。

這次新軍將領盧永祥首先舉手,大家也相繼隨著舉手贊成,趙爾巽欣喜地說:“這是全體通過了,大家總算給我一個老面子。”

會議即告結束。

會議完了,藍天蔚將盧永祥的袖子抓住說:“你這個家伙,在外頭我們怎樣說的,說完了不算,到里面又舉手。”

盧臉紅耳赤地反駁說:“老兄,有命才能革命,老張那兩顆炸.彈,你難道沒看見?若是爆炸了,我們還能有命嗎?好漢不吃眼前虧,我是救了大家。而且我的手只舉到耳朵根,只算一半贊成,一半反對,你們不看清楚,糊里糊涂就隨著把手全舉起來,誰叫你們舉起來?怎能怪我呢!”

新軍獨立的一波方平,民黨獨立的一波又起。奉天咨議局議長吳景濂,于九月二十二日用“保安會準備會議”名義,召集開會,擬于會中宣布獨立。

趙爾巽收到出席邀請時,即和張作霖商討好了對策。張以地方軍首領身份也被邀出席,并秘密布置,分派某軍官應付某議員。

趙爾巽偕張作霖于下午二時到咨議局,吳景濂即宣布開會,吳說:“我們為了響應武漢革命,應即成立奉天國民保安會,推請總督為會長,宣言脫離清廷獨立。”

說完了之后,就請趙爾巽在擬好的獨立宣言上蓋章。

趙督聽罷,張皇地說:“你們若是搞自治,還可商量,獨立就是造反,那怎可以?請你們另選會長吧!我實在不敢當。”

吳說:“革命在推翻滿清,不能講條件,不能打折扣,為革命我吳景濂是不計生死的。”

這時張作霖面對吳而坐,吳話音剛落,張即抽出手槍向桌上一拍說:“我張作霖有人就有槍,有槍就有人,只要是對地方有利的事,我張某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今天我們一定得尊重總督的意見……”

吳景濂哪見過這樣的陣勢,張的話尚未說完,便嚇得從椅子上溜倒地下,一言不發。其他議員看到議長嚇成這個模樣,又發覺周圍所坐的便衣軍官懷中都帶有手槍,便都贊成趙的意見,不發表獨立宣言。僅把黃龍旗降下,改升黃色旗。原來預定在旗上所寫“光復”兩字,也改為“奉天國民保安會”字樣,成為會旗。

趙爾巽即在張護衛之下,就任了會長,并通電吉林、黑龍江兩省分別成立吉、黑“國民保安會”。這時東三省政權仍在趙爾巽手中,代表清廷行使統治。

因為張作霖有這樣的天大的功勞,趙爾巽由此對張特別高看,之后凡是公文往來,趙在張和馮德麟二人排名時,總是把張排在馮之上。加之張駐軍沈陽,張作霖和馮德麟雖然在軍力上和軍職上是同等地位,可是在實質上張早已在馮之上了。

在馮德麟而言,他事絕對不承認這樣的事實的。按資排輩,他本應是高張作霖一頭的,和張作霖平起平坐,已經是很委屈自己了。無奈在對付張錫鑾和段芝貴時,他必須選擇和張合作。

搞掉了張錫鑾和段芝貴,如果兩個人能不分高下,馮德麟還是勉強可以接受的。而現在張作霖成了盛京將軍,成了他的頂頭上司,自己成為低了一級的軍務幫辦,他怎能受得了。

馮的火爆脾氣是出了名的,在發表奉天軍事首長任命的當場,便表示了極大的不滿。

張作霖把握住時機,趕走了段芝貴,爭到了盛京將軍,可謂志得意滿,只是樂極生悲。從他奉到將軍新命的那一天起,就陷入萬分苦惱之中。和他同時發表新命的軍務幫辦馮德麟,堅持不肯就職,他就任將軍職時,馮也不肯去道賀。

第17章 駐節朝鮮第160章 二十一條第72章 六字箴言第481章 學在“澄衷”第169章 楊度的《君憲救國論》第459章 北京大學的”蔡元培時代” 落幕第186章 成功出走第212章 袁世凱發表《宣布帝制案始末》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308章 討龍之戰第74章 湖南和陜西的起義第247章 外逃第346章 驅張第112章 兵變第397章 改稱大元帥第460章 第三次婚姻第162章 國恥第414章 大刀闊斧第412章 “甲午”之后第286章 成立軍政.府第159章 梁士詒的預言第159章 梁士詒的預言第364章 非常選舉第89章 出師未捷第582章 胡適與“一二九”運動第343章 沈陽和保定會議第142章 憲法起草第504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和倫理學理論第250章 《約法》之爭第24章 幸運第240章 國旗國都之爭第472章 永遠活著第364章 非常選舉第460章 第三次婚姻第51章 倉惶跑回天津第244章 瀛臺“楚囚”第453章 從未被人忘記第556章 人權與約法第202章 撤銷帝制第30章 朋友第370章 孫中山力主北伐第571章 與民權保障同盟的不睦第599章 北大開學第58章 離開老巢第343章 沈陽和保定會議第292章 馮國璋和段祺瑞第423章 學術成果1第351章 直皖之戰第529章 評判的態度第75章 慢慢走,等等看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過第279章 段祺瑞“三造共和 ”第588章 過河卒子第525章 歷史需要的是真相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91章 各方的較量第181章 黎元洪捍衛共和第341章 馮國璋來到京城第447章 蔡元培與五四運動第455章 蔡元培的憾事第503章 杜威的哲學思想第291章 各方的較量第506章 留學日記第326章 十四點和平原則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84章 海軍起義第6章 此生不再進賭場第571章 與民權保障同盟的不睦第246章 人是有底線的第530章 白話詩第268章 張勛第235章 立法第39章 全力追剿第393章 群雄逐鹿第416章 書院式的教學法第127章 應桂馨與洪述祖第581章 胡適對十教授“宣言”的批評第416章 書院式的教學法第506章 留學日記第71章 您不走嗎第542章 胡適演講《學生與社會》全文第36章 署理山東第344章 北歸第612章 維持“法統”第280章 重組內閣第167章 洪憲六君子第313章 如此選舉第261章 張作霖第426章 迎袁專使第55章 反擊第71章 您不走嗎第37章 涉外事件第86章 每個人都不簡單第7章 奇遇第94章 僵局第104章 隆裕太后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402章 決心南下第124章 八大政綱
第17章 駐節朝鮮第160章 二十一條第72章 六字箴言第481章 學在“澄衷”第169章 楊度的《君憲救國論》第459章 北京大學的”蔡元培時代” 落幕第186章 成功出走第212章 袁世凱發表《宣布帝制案始末》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308章 討龍之戰第74章 湖南和陜西的起義第247章 外逃第346章 驅張第112章 兵變第397章 改稱大元帥第460章 第三次婚姻第162章 國恥第414章 大刀闊斧第412章 “甲午”之后第286章 成立軍政.府第159章 梁士詒的預言第159章 梁士詒的預言第364章 非常選舉第89章 出師未捷第582章 胡適與“一二九”運動第343章 沈陽和保定會議第142章 憲法起草第504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和倫理學理論第250章 《約法》之爭第24章 幸運第240章 國旗國都之爭第472章 永遠活著第364章 非常選舉第460章 第三次婚姻第51章 倉惶跑回天津第244章 瀛臺“楚囚”第453章 從未被人忘記第556章 人權與約法第202章 撤銷帝制第30章 朋友第370章 孫中山力主北伐第571章 與民權保障同盟的不睦第599章 北大開學第58章 離開老巢第343章 沈陽和保定會議第292章 馮國璋和段祺瑞第423章 學術成果1第351章 直皖之戰第529章 評判的態度第75章 慢慢走,等等看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過第279章 段祺瑞“三造共和 ”第588章 過河卒子第525章 歷史需要的是真相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91章 各方的較量第181章 黎元洪捍衛共和第341章 馮國璋來到京城第447章 蔡元培與五四運動第455章 蔡元培的憾事第503章 杜威的哲學思想第291章 各方的較量第506章 留學日記第326章 十四點和平原則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84章 海軍起義第6章 此生不再進賭場第571章 與民權保障同盟的不睦第246章 人是有底線的第530章 白話詩第268章 張勛第235章 立法第39章 全力追剿第393章 群雄逐鹿第416章 書院式的教學法第127章 應桂馨與洪述祖第581章 胡適對十教授“宣言”的批評第416章 書院式的教學法第506章 留學日記第71章 您不走嗎第542章 胡適演講《學生與社會》全文第36章 署理山東第344章 北歸第612章 維持“法統”第280章 重組內閣第167章 洪憲六君子第313章 如此選舉第261章 張作霖第426章 迎袁專使第55章 反擊第71章 您不走嗎第37章 涉外事件第86章 每個人都不簡單第7章 奇遇第94章 僵局第104章 隆裕太后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402章 決心南下第124章 八大政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教育| 西藏| 巴马| 滁州市| 淳化县| 博湖县| 射阳县| 邻水| 安国市| 双流县| 皮山县| 双城市| 瑞安市| 乐平市| 湄潭县| 米林县| 厦门市| 德安县| 广德县| 颍上县| 阿拉善盟| 安徽省| 大冶市| 永年县| 塘沽区| 深水埗区| 万宁市| 江门市| 宁都县| 临泽县| 县级市| 涟水县| 乌苏市| 孟津县| 搜索| 卓尼县| 新田县| 达拉特旗| 双流县| 合作市| 泊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