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4章 以火剝皮

東總兵官蘇大將軍下達“零傷亡”的最高目標,在沈t十多里的壕溝外側(cè)駐守的官兵中,只消半個時辰,便人人皆知。這不算那些跟隨蘇翎走出千山堡的老兵,就連新近招募的新兵們,也深知在這場大戰(zhàn)中,很難做到無一傷亡。這可是大明朝有史以來唯一一位主將頒布如此“最高目標”的軍令,是故即便如此,每一位官兵都在心中感受到作為蘇翎所部一員的“幸運”。壕溝外側(cè)的防御公事、器械布置,變得更加嚴謹起來。

大明朝衛(wèi)所官軍日常儲備的武器、器械,尤以火器為多。蘇翎所部雖自千山堡出來,并未大量使用火器,但這一回,卻幾乎將所有的庫存全部都用上了。類似什么“毒龍神火噴筒”、火磚、一窩蜂等等用于守城的燃燒類裝備,以及“萬人敵”之類的爆炸型武器,全都分發(fā)下去,裝備給防御壕溝的明軍隊伍之中。

用在壕溝外側(cè),這些更適合守城的武器裝備,也算用到好處。

這火器類的武器,不過是在于遠距離殺傷敵人,或是在短兵相接之前給予敵人大量殺傷,使得最后的肉搏戰(zhàn)中,己方能夠處于優(yōu)勢地位。這邊蘇翎所部躲在壕溝外側(cè)高高的土堆后面,而八旗兵若是突圍,則必然要暴露在這些火器裝備的攻擊之下。可以想象,能最終爬上壕溝與明軍肉搏的,可未必能有多少。

這類武器不過是將庫存拿出來消耗罷了,蘇翎所部并未刻意打造更多的類似裝備。而在壕溝邊緣,更多的,卻是虎蹲炮、滅虜炮兩種短程火炮。這一遠一近、一個以彈丸殺傷遠方敵兵,一個以扇面噴射數(shù)以百計的彈丸、石子,可是蘇翎所部在實戰(zhàn)中用的最多的火炮,不僅輕便、移動迅速,且打造起來并不太費時費力,何況,就算不打造新炮,僅原來繳獲的部分,加上朝廷調(diào)撥的,也要遠遠多于那些炮臺上的火炮。

這些火炮都被布置在壕溝外側(cè),炮手們也是由老帶新,所有的火藥用量,都已被細心稱量,用皮袋裝好,根本不必擔(dān)心炸膛現(xiàn)象的發(fā)生,以至于那些新手都是躍躍欲試,想嘗嘗親手燃放火炮的滋味。

這一切都是伴著隆隆炮聲細心部署下去的,整個壕溝,就像一條噴火的巨龍,環(huán)繞著沈陽城內(nèi)的敵人。如此費力的設(shè)置,用來對付沈陽城內(nèi)那三萬多八旗兵馬,似乎看起來有些過分,不過,這若是跟那“最高目標”比起來,怕還顯得有些不足。

沈陽城墻,進過多年的改造加固,也經(jīng)過數(shù)次戰(zhàn)火焚毀,此時的城墻,還是當(dāng)初賀世賢等人駐守時修整過的,周長不過9里10,高25尺。相對沈陽城內(nèi)的數(shù)萬人馬來說,這城便顯得格外的擁擠。但即便如此,沈陽城可也算得上遼東都司轄內(nèi)僅次于遼陽城的一座大城,尤其是在開原、鐵嶺等北面地帶,是唯一一座象征著大明朝鼎盛國力的城池。

那努爾哈赤被大明朝廷稱為“奴酋”,女真被稱為“建奴”,雖然是一種蔑視,但也與實力相關(guān)。這群山之中,甚至整個東方,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民族,能與大明朝相提并論。而這城池,便是一個最明顯的標志。那努爾哈赤費力修筑的赫圖阿拉老城,包括后來的薩爾滸、界凡新城,若是跟沈陽比起來,那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那種“蔑視”,其實也是有所依據(jù)的。

努爾哈赤在一統(tǒng)女真諸部之后,這將目光瞄準遼東,除了劫掠財物、牛羊、人口之外,可也有一種想要打破那種“蔑視”的心態(tài)。十分明顯的是,努爾哈赤最初的行動,都是小心翼翼的,采用的類似土匪的手法,打了就跑,搶了就逃。只是大明朝遼東都司的衛(wèi)所軍隊太過羸弱,就連這般“匪類”也毫無應(yīng)對手段,以至于令朝廷蒙羞。這自然會助長努爾哈赤的信心,當(dāng)然,到了攻陷沈陽時,那種蔑視,可就成了反過來的事了。

修筑沈陽城墻,這花費了多少人力物力,此時已不見記載,總之努爾哈赤攻陷沈陽,并未花太大的力氣,甚至兵馬損失也并不太大。倒是沈陽城外令川軍一戰(zhàn)成名,不過,雖然血戰(zhàn)令人熱血沸騰,陣亡者久久令人追憶,卻不得不說,那也是一種恥辱。再激烈的血戰(zhàn),只要戰(zhàn)敗,還有何光榮可言?

努爾哈赤當(dāng)初攻陷沈陽。不過只停留了五日。便向遼陽進犯

。那沈陽城倒并未得到努爾哈赤地任何布置。隨后遼+i數(shù)日。努爾哈赤便犯病臥床不起。那沈陽城便成了無人照管之城。后來進駐地八旗兵馬。倒是做了些修補。但大致上。并未改變原來明軍修筑時地模樣。

這修筑、修補如何費事。此時都已無人關(guān)注。只是這破壞起來。可就要簡單地多。何況。當(dāng)初努爾哈赤并無火炮攻城。最拿手地。也不過是挖掘城墻根基地笨辦法。此時。在城外一千多門各式火炮面前。這道城墻。也跟那木柵欄沒多大地區(qū)別。

自天啟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午時開始地炮擊。一直沒有停過。按照蘇翎地命令。各式火炮都只管照著二里地左右地城墻轟擊。那朝廷撥調(diào)地十幾門數(shù)千斤地巨炮。威力最大。雖然是實心彈丸。但每一炮下去。都能將沈陽城墻轟出一片碎石飛濺地景象來。因目標實在太過大了。這幾乎用不著瞄準。便能一炮命中。而那些稍小型地佛郎機、大將軍炮、二將軍炮等。則全都瞄準著沈陽城頭上地守軍燃放。

到了二月二十四日。沈陽城墻便破爛不堪。多處坍塌。再也無法被稱作城墻了。

這主要還是那十幾門巨炮地威力。最初只是轟出一片碎石。接著。便炮口下移。直接轟擊城墻中部。先是裂縫。隨即變成一道口子。最后。隨著裂口不斷加大。上面地部分便直接坍塌下來。形成一道豁口。但火炮依舊沒有停止轟擊。將坍塌下來地巨石碎片也打得四處亂飛。將上前準備修補地八旗官兵驅(qū)趕得一干二凈。無人敢上前送死。

至于那些稍小的火炮,因為其中部分已不限于發(fā)射實心彈丸,那花樣可就多了,至少效果,可比那些巨炮顯得好看,以至于在壕溝外側(cè)觀看的明軍士卒還紛紛叫好。八旗兵始終窩著不出城,這守軍可就閑的慌了。那些火炮先是將城頭的八旗守軍轟擊得不敢露頭,但隨著城墻垛口被一一掃平,可就連躲都沒處躲了。起初八旗武官還喝令不得退下城墻,只是躲在稍厚的部分,但后面的炮擊,開始出現(xiàn)燃燒彈,開花彈等等五花八門的效果,甚至還有打過來一團黑乎乎的東西,但卻冒著五顏六色的濃煙的,待有八旗兵吸入濃煙而昏迷時,才知道那是不曉得什么種類的毒氣。

這下,城頭上也躲不住了,八旗兵無奈,只得退下城墻,就連那些被強行征召的漢人士卒,也在死亡多人之后,被命令撤了下來。若是從壕溝這邊看去,那沈陽城頭,可是見不到一個人影,不僅如此,連一面八旗的旌旗,都見不到一面。

壕溝外側(cè)的蘇翎所部官兵,其實并不明白蘇大將軍為何要命令只對著城頭轟擊。當(dāng)然,大多數(shù)都認為是要將城墻轟破,以便直接進城殺敵。此時見了這數(shù)百門火炮轟擊的效果,那心情可是難以形容。這般打法,可要比冒著敵軍炮火、矢石等用云梯爬上城墻要安全得多。不過,直到沈陽城墻四面都露出巨大的缺口,也未等到蘇翎下達的攻城指令。是故,炮手們只管繼續(xù)將火炮轟向那缺口處依舊不時出現(xiàn)的人影。

那城墻目標雖大,卻并不能保證所有的火炮都能準確命中,何況還有不少新訓(xùn)的炮手們不太熟練的轟擊。最初便有不少彈丸直接越過城墻,落入城中。那實心彈丸還好,不過是將城墻后面的屋舍砸得七零八落,那些正巧擊中梁柱的,不免直接將一座房屋擊塌,更有一些運氣不好的八旗官兵以及那些漢人百姓,被彈丸直接命中,骨斷筋折還是輕的,大部分都是直接斃命。

而那些五花八門的彈丸,可就沒這么簡單了。城墻后面的屋舍幾乎都被燒了個干干凈凈,開花彈爆炸時,那些碎片直接將城墻后面一片區(qū)域炸得血肉橫飛,隨處可見污血、殘肢。而毒氣則更加恐怖,以至到了后來,一見到五顏六色的濃煙,根本無需長官下令,所有的士兵全部死命逃跑。三日轟擊的效果,除了城墻破爛不堪之外,還有便是這城墻根兒一帶,沒有任何官兵駐守。唯一看著還像個樣子的,只是城門部分稍厚,沒有坍塌而已。

如此一來,趁著夜色,開始有百姓、士卒,向壕溝處逃來。

第8章 峰回路轉(zhuǎn)第25章 進退之間第68章 燧發(fā)短銃第21章 且變且行第5章 商人心思第24章 驅(qū)虎吞狼第48章 喬裝赴遼第12章 鎮(zhèn)江水師第6章 海濱遇匪第40章 存身根本第28章 無主之城第66章 周全安置第31章 攻守同進第2章 兵部題稿第57章 臉面交情第15章 因糧而往第30章 蒙古騎兵第20章 遼系一派第58章 變通之道第18章 千山浴血第30章 來去由心第56章 牛錄歸附第21章 水師一部第6章 山中人第29章 新學(xué)堂第52章 旁敲側(cè)擊第12章 將軍手段第4章 紅色戰(zhàn)旗第52章 旁敲側(cè)擊第23章 思籌謀第31章 練兵收心第42章 固定航線第10章 轉(zhuǎn)念余韻第23章 商人心思第23章 興京易主第77章 外圍殺戮第6章 獅子張口第93章 遷居移民第58章 各算各的第24章 世家大戶第8章 越河演練第10章 此長彼消第23章 經(jīng)略牽線第24章 驅(qū)虎吞狼第41章 遼陽又變第41章 遼陽又變第2章 兵部題稿第21章 且變且行第18章 兌現(xiàn)軍功第8章 暗流涌動第3章 以河為界第28章 無主之城第72章 海上船隊第55章 再起波瀾第22章 兵將之選第23章 經(jīng)略牽線第10章 計奪寨第58章 各算各的第10章 身份之疑第9章 嬌顏如雪第27章 黃雀在后第66章 將軍嫡系第7章 蒙古饑民第17章 戰(zhàn)馬悲鳴第33章 波光之下第66章 周全安置第12章 鎮(zhèn)江水師第33章 波光之下第20章 遼系一派第29章 風(fēng)云隱現(xiàn)第7章 六月風(fēng)過第52章 旁敲側(cè)擊第23章 思籌謀第63章 三分士卒(二)第9章 李氏農(nóng)莊第12章 兩岸相連第24章 海上將軍第28章 新生活第25章 虎添翼第1章 夜不收第15章 小勝暗襲第68章 燧發(fā)短銃第14章 萬事俱備第22章 兵將之選第65章 篩選精兵(二)第22章 登州城下第37章 欲赴蒙古第7章 蒙古饑民第88章 斬草除根第72章 海上船隊第19章 新遼商第28章 新生活第35章 太平新城第3章 以河為界第52章 蘇系武官第22章 兵將之選第49章 人算天算第20章 棄婚約第9章 以血授職第64章 篩選精兵(一)
第8章 峰回路轉(zhuǎn)第25章 進退之間第68章 燧發(fā)短銃第21章 且變且行第5章 商人心思第24章 驅(qū)虎吞狼第48章 喬裝赴遼第12章 鎮(zhèn)江水師第6章 海濱遇匪第40章 存身根本第28章 無主之城第66章 周全安置第31章 攻守同進第2章 兵部題稿第57章 臉面交情第15章 因糧而往第30章 蒙古騎兵第20章 遼系一派第58章 變通之道第18章 千山浴血第30章 來去由心第56章 牛錄歸附第21章 水師一部第6章 山中人第29章 新學(xué)堂第52章 旁敲側(cè)擊第12章 將軍手段第4章 紅色戰(zhàn)旗第52章 旁敲側(cè)擊第23章 思籌謀第31章 練兵收心第42章 固定航線第10章 轉(zhuǎn)念余韻第23章 商人心思第23章 興京易主第77章 外圍殺戮第6章 獅子張口第93章 遷居移民第58章 各算各的第24章 世家大戶第8章 越河演練第10章 此長彼消第23章 經(jīng)略牽線第24章 驅(qū)虎吞狼第41章 遼陽又變第41章 遼陽又變第2章 兵部題稿第21章 且變且行第18章 兌現(xiàn)軍功第8章 暗流涌動第3章 以河為界第28章 無主之城第72章 海上船隊第55章 再起波瀾第22章 兵將之選第23章 經(jīng)略牽線第10章 計奪寨第58章 各算各的第10章 身份之疑第9章 嬌顏如雪第27章 黃雀在后第66章 將軍嫡系第7章 蒙古饑民第17章 戰(zhàn)馬悲鳴第33章 波光之下第66章 周全安置第12章 鎮(zhèn)江水師第33章 波光之下第20章 遼系一派第29章 風(fēng)云隱現(xiàn)第7章 六月風(fēng)過第52章 旁敲側(cè)擊第23章 思籌謀第63章 三分士卒(二)第9章 李氏農(nóng)莊第12章 兩岸相連第24章 海上將軍第28章 新生活第25章 虎添翼第1章 夜不收第15章 小勝暗襲第68章 燧發(fā)短銃第14章 萬事俱備第22章 兵將之選第65章 篩選精兵(二)第22章 登州城下第37章 欲赴蒙古第7章 蒙古饑民第88章 斬草除根第72章 海上船隊第19章 新遼商第28章 新生活第35章 太平新城第3章 以河為界第52章 蘇系武官第22章 兵將之選第49章 人算天算第20章 棄婚約第9章 以血授職第64章 篩選精兵(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日县| 临朐县| 嵩明县| 高陵县| 黔东| 海南省| 江陵县| 永吉县| 景东| 宜君县| 汤阴县| 沁源县| 南川市| 连城县| 罗城| 耒阳市| 克什克腾旗| 辽中县| 九寨沟县| 永定县| 五大连池市| 古蔺县| 裕民县| 兴安盟| 黔西县| 台湾省| 肥东县| 治县。| 屏东县| 霍林郭勒市| 方山县| 呼和浩特市| 林西县| 新河县| 大同市| 双城市| 鸡东县| 南投县| 平昌县| 湘潭市| 常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