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知府?”看張養德一言不發,額頭上開始冒出了零星汗漬,葉開又道了一聲:“張知府身子有恙?”
“哦,哦,卑職沒事,卑職沒事。”
聽見上峰的叫聲,張養德隨即反應過來,喘著氣說道:“大人剛才說科學補習所,這個下官倒聽說過,幾年前,此逆黨在武昌城內興風作浪,弄得民不聊生,香帥在的時候,曾經派人圍剿過,逮捕了幾十個革命黨逆飯,皆以正法,所以這科學補習所應該..都覆滅了吧?”
張養德總算把話說了個囫圇,但明顯心虛了許多,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臉僵在那里甚是難看,也不知道這個回答是否讓上峰信服,每當他看見上峰的眼神時,他不由得渾身戰栗,對張養德來說,葉開這種層面的人是他永遠觸摸不到的,同時,他也非常清楚,革命黨三個字,是怎么也不能深提的禁臠。
張養德咽了一口唾沫,就看總督大人怎么以為了。
“這樣啊,那本督就放心了,本督對香帥一向敬仰的很,他是大清的忠臣,對朝廷一直忠心耿耿,況且武漢三鎮是他的治下,香帥他老人家經營多年,想必那些革命黨也該望聲而逃了吧?”葉開擺出一副既不相信,也沒有不相信的態度,模棱兩可的說道。
“是是是”張養德如蒙大赦,急忙喊道。
“不過,香帥故去,如今是瑞澄瑞大人坐鎮兩湖,不知他對革命黨是何態度啊?”葉開繼續問,張養德深感不安,再這么問下去,怕真要抖摟出點東西。
“瑞大人告誡我等,要一如既往的彈壓,革命黨妖言惑眾,自然要清理干凈。”張養德也只能這么回答,說話時腦袋微微低下,腳步也不由得默默放慢了步伐。
“那就好,那就好。”瞧了一眼張養德的模樣,葉開截然而止,不再深問下去,“正所謂上行下效,才能治理有方,張知府,你身為父母官,肩頭的擔子重啊。”
葉開撫了撫張養德的肩膀,卻讓后者感覺猶如千斤一般,分量極重,當下,腦門上的汗便蹭蹭往下流。
“良公的話,卑職謹記在心。”
張養德低頭致謝,再抬頭時,葉開已匆匆走遠。
.....
“嗚....”
高亢的汽笛聲響徹江面,幾十條渡輪順江而下,黑煙滾滾,在高壓鍋爐的帶動下,艦首發出轟隆隆的劈浪聲,場面頗為壯觀。
“汪先生,對武漢三鎮有什么看法?”
葉開和汪兆銘二人站在船頭,輪船已經開出一個多小時了,始發地漢口碼頭已經化作了黑點,遠遠望去,看不大見。
葉開所問,汪兆銘心知肚明,自然是對此地革命形勢的看法,下意識地遠眺了一眼,不由得搖了搖頭。
“武漢首義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雖說南方諸省革命黨遍布,但這些革命黨一無革命綱領,二無嚴密組織,比之同盟會相差太遠,孫總理也不看好清廷腹地會爆發起義,若真要說哪里革命的幾率大,非兩廣之地莫屬。”
汪兆銘認真的說道,做為忠誠的同盟會黨人,他對革命導師的判斷深信不疑,事實上,由于廣州起義,黃花崗起義,鎮南關起義的一再失敗,當時的革命形勢一片黯淡,在起義經費極度捉襟見肘的情況下,孫文走投無路,不得不到美國請求援助,卻碰了一鼻子灰,而在他的身后,原本處于領導核心的同盟會也幾乎處于四分五裂的邊緣。
“這么說你的孫先生也不認為這里會爆發革命?”望著寬闊的江面,葉開隨意問道。
“是的”汪兆銘并不否認,他有他的理由,“張之洞在武漢三鎮扎根十幾年,他身為漢人,卻是清廷奴仆,當任期間,大肆捕殺革命黨人,他苦心經營的湖北新軍,哪一人不是沾滿鮮血的劊子手。”
說完,汪兆銘轉過身來,道:“良公不這樣認為么?”
對此,葉開只是笑笑,湖北新軍是支什么隊伍,還用的多說嗎?到1911年前后,私下加入革命黨的士兵,多達千人,同情者和支持者的人數,還有翻上幾番。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的火星誰知道會在哪里點燃呢,也許在兩廣,也許就在本地,也許在本督的治下也不一定。”
對于葉開的話,汪兆銘只當做了戲談來聽,革命有非兒戲,只能是火炬引燃,怎么可能是一絲半點的火星呢,他雖然不同意,但也不想去反駁,不管怎么說,眼前的這位清廷大員也算是革命的傾向者之一。
“我還是覺得要按孫先生的路線走。”汪兆銘執拗的說道,“武漢地界的革命黨不成氣候,難堪大任,就算策反了軍隊,部分官吏,怕也會重蹈黃花崗的覆轍。”
“好罷,好罷,等我和你的孫先生會晤之后,汪先生再發表意見不遲。”葉開淡笑一聲,別過頭去,不在和這個革命小將爭辯,他還有更為要緊的事情思考。
江面上的風獵獵作響,吹得人發冷,汪兆銘告辭返回了船艙里,葉開獨自留在那里。
在這條大江的盡頭,一場狂風暴雨式的危機已經拉開序幕,現在是六月中旬,導火索在一點一點的燃盡,葉開的眉頭有些緊鎖。
“老爺,這里風大,多加些衣服。”
溫柔的聲音從身后傳來,不知不覺,身上已經多了一層袍子,葉開沒有說話,輕輕轉身,將韓春兒抱在了懷里,兩個人徜徉在風中。
機靈的韓春兒知道,老爺在思索些什么,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打擾,心甘情愿的偎依在葉開懷里,感受后者的心跳。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葉開的目光很遠很遠,因為一場沒有的戰爭已經打響,目標,上海!
(更新速率真是弱渣,慢起來我自己都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