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章)
也是因為這樣的緣故,莫淵已經被動成為一名武道博學家。
他先是將這邊收集到的所有與武道修行相關的內容記誦于心,然后便去奇鼎空間向李鴻儒復述比劃出來。
李鴻儒再以大宗師之境的心性見識,以超人的速度將之領悟,融會貫通,并盡可能榨出其中的水分糟粕,保留精華部分,甚至在把握其核心要旨的情況下進行更進一步的發揮闡釋。
然后他把這些全新優化過的武學秘技毫無保留的傳給莫淵,回到現實后,莫淵再在李戩等人的輔助下將這些優化過的武學變成一本本、一套套的珍貴秘笈。
原本來源頗為雜亂,優劣摻雜,讓大伙感覺無從下手的一大堆功法武學在一個大宗師全情投入的整理之下,統攝在了一個體系之內,變得各各分明。
一套囊括了幾乎所有常見冷兵器的招式技擊之法。
這些技法在以楊烈整合的五個鏢行各種冷兵器武學的基礎上,融合影蝎會的頗有特色的刀法劍法,血斧幫瘋狂勁很足的斧法,明月武館冷峻凌厲的劍法匕法等等,哪怕大武師使用起來,也是殺傷力十足。
一套囊括了拳腳指掌肩背肘膝等身體各部位的身體搏斗技法。
這主要從寧熙武館的形意十二法、還有記名弟子、內門弟子修煉的武學中剝離而出的純粹肉身斗戰之法。
這兩門純粹的戰斗武學,各人可根據自身愛好和實際需求選修即可。
兩種站樁法,“清靜月桂樁”脫胎自寧熙武館的空心榆木樁,武道修行入門打根基之用,另還有種種別的妙用,“明月樁”則是明月武館外門內門弟子修行之根基,大成之時,能夠練出一股循環不息源源不斷的“滿月勁”,深得圓勁、虛勁、實勁變化之妙,而且轉變之間,了無痕跡。
這兩種樁法每個武者可以選擇只修其一,各有各的獨到妙用,也可以兼修,因為它們最終會統攝在全新的明月觀想法之內。
十三種神形修煉之法,牛熊虎豹,猿鶴鷹燕,龜蛇蛛魚,外加一個蝎。
主要來自寧熙武館的十二神形,外加一個得自影蝎會的蝎之神形。
與兩種樁法融合,各有神奇之處。
而位于這些功法最頂端的,當然還是能夠觀想出明月、月桂神樹、大地三者的全新明月觀想法。
莫淵的武道修行,起步就極高,跨過了對身體勁力的淬煉,直接從精神層面開始,觀想出虛空明月界后,便能夠主動吸收天地靈氣,這是大武師境界才能做到的事。
然后這些天地靈氣又開始從頭對他的身體進行淬煉、強化。
最初的效果一般,因為完全沒有武士武師這兩個境界的根基,現在有了一個大宗師手把手的指點,而且所有武學功法他都要修煉幾遍,從最初版本到最新版本,都要經過他的身體“借道”,他的武道,從修為、見識、經驗都在飛速增長。
如李戩,柴超,熊良等人在某方面比他更加精通,可要論在武道上見識最博最廣,現在的炎黃之劍已非他莫屬了。
即便單論武道境界,他現在也是實打實的武師巔峰,精神方面更是已經穩穩站在大武師層面,之所以還不能稱之為大武師,是因為其最顯著的標志——開辟丹田這一步沒有完成。
這不是他不能,他反而時常壓制身體想要突破的沖動。
他總感覺有些不妥。
“現在我也已領悟了明勁、暗勁、化勁的妙用,說到底還是對身體精細入微的掌控,無論走哪一條道路,在這一點上都是共通了,有益無害,可一旦丹田開辟,勁力與精神共鳴,吸納靈氣,內氣誕生,修行道路就確定了。”
真的應該這樣么?
他在心中自問。
他一直沒有忘記,自己修煉武道的最初原因是便于偽裝,掩蓋自身超能力的氣息,后來不得不成為一個武道博學家,也是因為實際的需要。
可他從來就沒有打心里想要走這一條路,雖然這確實前景迷人。
他自己都還沒徹底想明白,就突然站到了現在的高度,只差最后一腳,修行之路就要固定下來。
可這時,他卻不想貿然踢出這一腳了,因為他覺得自己還沒想明白。
即便是經過李鴻儒改良之后的明月觀想法,他一個月里也只有一半時間修行此法,另一半時間入定之時則回歸到最原來、也是他最喜歡、最有感覺的狀態中。
精神如沉浸在一片純粹的水環境之中,溫暖,安心,舒適,無邊際。
根本不用修煉,仿佛只是沉睡修養,精神就會自發的得到鍛煉成長。
這種感覺非常神奇,是其他超能力者所沒有的,莫淵懷疑他在水系超能力上的天賦也源自于此。
這種獨一無二的感受,再加上停留在自己意識層面的那縷白光,里面來歷神秘的黑沉巨鼎。
他要有怎樣粗大的神經才會認為這只是一種偶然?
而站在這個決定自身道路的分叉口上,他的心中生起一個感覺。
一旦他真的開辟出了丹田,精神必將更傾向于武道側,以后精神方面的修煉也必將更傾向于明月觀想法,反而是這種浸養精神、來歷莫名卻讓人溫暖安心的水環境會離他遠去。
若這是徹底突破大武師之境的代價,那么這大武師對他而言也就沒有任何吸引力了,畢竟,以境界、戰斗能力來論,他現在超能力的境界和武道大武師之境相當。
不過,事到這一步,他也不可能傻傻等待,在主動尋求一個突破口。
明月觀想界中。
一輪滿月懸掛在天際。
一株月桂神樹樹梢遙撫月輪,根須卻在虛空中晃蕩。
在他的明月觀想界中,沒有大地。
他的意識充斥在這整片世界里,這世界的存在本就是他意識的顯化。
他全部的意識都關注著月桂神樹根須所在的那片虛無之中。
今次,他要進行一個大膽的嘗試。
為了這次嘗試,他已經做了許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