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繪畫藝術發展到一個全新階段,不但名家輩出,而且流派齊全。在眾多的繪畫流派中,畜獸畫的成就比較突出,著名畫家韓混、戴蒿以畫牛著稱,而韓干、曹霸、韋偃、陳閎則以畫馬聞名。在這些人中間,成就最大的是韓干畫馬,以至后世談到唐代畫馬,首先提到的就是韓干。
韓干陜西藍田人,出身于貧苦之家,青少年時代以替酒店主人送酒為生,沒有錢上學。但他從小就喜歡繪畫,空閑時間便用木棍在地上學畫。有一次,店主派他給大畫家王維家去送酒,韓干等在門外,時間一長,便蹲在地上用手指畫人馬,以便消遣時間。韓干做畫恰巧被王維看到,便走近來看。王維覺得他畫得非常象那么回事。很有繪畫天賦,頓生憐才之心。于是王維每年資助他兩萬貫錢,讓他離開酒店,專門學畫。這樣一直供了他十多年。韓干于是拜盛唐時畫馬名家曹霸為師,專門從事繪畫,經過多年的刻苦用功,終于成了一位著名畫家。
韓干因畫馬出名,被唐玄宗李隆基召到宮內做了一名供奉官,專門為皇帝嬪妃們畫馬,供他們玩樂。韓干雖曾跟曹霸學畫,但創作技法并不完全相同。曹霸畫馬是沿用中國古代傳統的畫法,著重刻畫馬的筋骨,以畫瘦馬而見長。韓干做了供奉官以后,有機會看到李隆基御廄的真馬。唐玄宗喜歡高頭駿馬,御廄中養馬多至40萬匹。韓干畫馬并不墨守師法,而是具有改革精神,于是以御廄的真馬為模型,不再單純仿照別人的繪畫畫馬,韓干幾乎把所有的良馬全都畫到了,而且畫出來的全都是翹首挺立的大馬,具有盛唐的時代風格。現在保存下來的《照夜白圖》中,韓干畫一匹名為“照夜白”的馬圖,畫中的“照夜白”渾身圓滾,四蹄健壯,昂首嘶鳴,正是這種高雄大馬形象。由于韓干畫馬突破了傳統的畫法,以至仍用畫瘦馬舊眼光欣賞繪畫的杜甫頗有微辭,他認為韓干的缺陷在于“于惟畫肉不畫骨”,予以批評。對杜甫的落后觀點,晚唐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卷九《韓干》條中已指出他批評失當。
韓干畫馬之所以能取得很大成就,首先在于他具有創新精神。有一次,唐玄宗拿出另一位供奉官陳閎的作品,要韓干照著畫。陳閎也是曹霸的學生,善于畫馬,但在創作手法上和曹霸相同,畫出來的是瘦馬。韓干覺得比照真馬繪畫要比臨摹別人的作品更容易畫出優秀作品,便沒有照陳閎的馬圖畫。唐玄宗看到韓干畫出的馬和陳閎作品中的馬不一樣,便問他為什么沒有按照作品畫。韓干回答說:“我自有老師學習,何必照陳閎的作品畫!”唐玄宗問他的老師是誰,韓干說:“馬廄里的馬,就是我的老師,我是照它們畫出的。”唐玄宗認為他說的很有道理,并且看到韓干畫的馬的確比陳閎畫的馬好,便沒有怪罪他。韓干畫馬技術不但在陳閎之上,而且超過了曹霸,還與他畫馬刻苦實踐有關。據《歷代名畫記·韓干》和《唐朝名畫錄·神品下·韓干》等書記載,韓干畫馬時首先要按天干地支考慮時間和方位,然后才決定所要畫的馬的骨架、姿態和毛色,非常細致,可以想象到他在畫馬時對馬形象是如何細心觀察和研究的,無怪乎后代畫家贊譽他的作品能夠奪馬精魄,評價相當高。
由于韓干畫出了馬的神韻,人們非常喜愛他的作品,于是編出一系列神話故事加以渲染,以無限崇敬的心情贊美他的成就。
據唐宋人的畫史記載,有一次,有個戴黑帽、穿紅衣的鬼使受閻王驅使,不勝步行跋涉之苦,便找到韓干,請求給他一匹馬。韓干在鬼使走后,便畫了一匹馬焚燒了,送給鬼使。過了幾天,鬼使來向韓干致謝,說因為得到韓干送他的馬,免去了路途中許多跋山涉水之苦。
唐德宗建中年間,有人牽了一匹馬找一位獸醫給馬看病,獸醫覺得這匹馬不同尋常,從來沒見過這樣好骨相和毛色的馬,于是便開玩笑說:“您的這匹馬非常象韓干畫上的馬,世間哪會有這樣好的真馬!”恰好當時韓干也在場,他自己也非常驚訝,心中暗想,怎么這匹馬和我畫的一匹馬一模一樣?他上前撫摸了一會兒,發現馬前腿有點跛,越想越覺得奇怪。于是,他急忙回到家中,找出自己畫那張馬圖一看,畫上的馬前腿果然有一塊殘缺,他才明白剛才看到的那匹病馬是自己畫的馬顯靈了。
韓干畫馬不僅在唐朝有種種傳說,后代也還有許多類似的神話。據宋代畫家記載,宋仁宗嘉柘年間,有位官員帶著廣幅韓干的馬圖去江南辦公務,當他回到今天安徽當途縣長江渡口時,準備渡船過江。突然,江面上波濤洶涌,濁浪滔天,無法過江。這位官員只得住下,可一連等了3天,風浪并不退,仍然無法渡江。于是他便去江邊的中元水府廟燒香祭典,祈求神靈保佑。當天夜里,官員夢到水府廟神仙來告訴他,說如果能把韓干所畫的馬圖留下,便能平安渡江。這位官員無奈,只好忍痛割愛,把圖獻給小府君廟,果然不一會兒風平浪靜,他順利地過了長江。可見韓干畫馬不但世間的人們喜愛,陰曹的鬼怪也喜歡,甚至天上的神仙也看重!
從這些傳說中,我們如果撇開其迷信成分,仍然可以認識韓干高超的繪畫技術,看到他取得的巨大成就。
我國歷代畫史著錄的韓干畫馬作品,總計有50多幅,然而因時代久遠,流傳下來的只有一幅《照夜白圖》。后來,就連這件絕無而僅有的唯一作品也在解放前被人攜往國外,下落不明,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