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現存作品305篇。它代表了我國從西周初期(公元前約11世紀)到春秋末期(公元前五世紀)五百多年間的詩歌創作。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奴隸社會由興盛時期到逐漸瓦解和封建社會產生的歷史面貌。
《詩經》中的作品是按《風》、《雅》、《頌》三部分編排的。由于〈詩經》都是古代的樂歌,所以《風》、《雅》、《頌》可能是音樂上的分類。《風》就是聲調,《國風》就是地方樂歌。《雅》是正調,是宮廷的樂歌;《大雅》是古樂,《小雅》是新樂,《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
《詩經》大部分是民間歌謠。據說周朝設有采詩官,叫行人,每年到民間去采詩,把采來的詩獻給樂官太師。這傳說不一定可靠,但是《詩經》的創作年代綿延了五百多年,產生的地區又很遼闊,但在形式上和音韻上卻差不多是一致的。可以證明《詩經》的成書,確是經過加工整理。這種加工整理可能是樂官太師,也可能是配樂時經過樂工加工潤飾。
除了民間歌謠外,《詩經》中還有統治階級的作品。有些是公卿大夫歌功頌德的詩,也有些詩是出自下級官吏之手。至于祭祀、宴會、出征、狩獵用的樂歌,可能是巫、史一類專業職官制作的。
孔子曾經審定過《詩經》,他很重視學詩的作用。他強調說:“不學詩,無以言”。(《論語·季氏》)還把《詩經》列為主要科目教他的學生。到戰國時《詩經》便列為儒家經典。漢初傳授《詩經》的有魯(魯人申培)、齊(齊人轅固)、韓(燕人韓嬰)三家,先后立為學官,后來都失傳了。毛詩晚出,相傳魯人毛亨為《詩經》作傳,傳授趙人毛萇。封了東漢,毛詩獨行,一直流傳至今。
《詩經》里作品的創作年代,已無法確定,大致可分三期:西周前期(武王至孝王)、西周后期(夷王至平王東遷)和春秋時期(平王東遷至春秋末期)。
西周前期的詩是研究周初社會的寶貴史料。以《七月》為例,這首詩描寫的是勞動人民一年四季從事艱苦的勞動,從春耕到秋收,從養蠶到織布,還要去打獵、修房、鑿冰、釀酒,勞動的成果全都獻給了貴族們。可是自己吃的是瓠瓜苦菜。冬天到了,哀嘆“無衣無褐”。直到年終臘盡,只得把破爛不堪的茅屋用泥土堵堵大大小小的鼠洞,糊糊透風的門窗,一家大小好在那里避避寒風,度過殘年。
西周后期,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因此產生了不少指責現實,反映喪亂的詩歌。如《大雅·桑柔》反映出了在動亂之中人民飽嘗死喪離散之苦。《小雅》中的《正月》和《山》則更加尖銳地指出社會上嚴重存在著貧富懸殊和苦樂不均的不合理現象。
周宣王時曾多次對外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更是非常深重。如《小雅·采薇》最后一章是: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詩中描寫士兵們自春天踏上征途,到回來的時候已經是雨雪紛飛的季節了。一路上挨餓受凍,有誰知道他們內心的悲苦啊!借景抒情,凄楚動人。這對那些歌頌“武功”的詩篇恰是無情的諷刺。
但是,人民反對的只是統治階級掠奪性的非正義的戰爭,對于反對侵略、保家衛國的正義戰爭,則是慷慨從戎,英勇不屈的。如《秦風·無衣》,寫與西戎作戰時,戰士們發揚了互助友愛同仇敵愾的戰斗精神。
春秋時期,社會處于大動亂之中,統治階級對人民的剝削和壓迫日益深重,因此,人民的反抗和斗爭也就更加尖銳、更加激烈。如《魏風·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岸)兮。河水清且漣猗兮。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懸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這是伐木的人們對那些坐享其成,不勞而食的貴族們發出憤怒的譴責和抗議。質問他們不種田反而收取幾百捆的莊稼,不打獵;反而豬獾掛滿了庭院。表露了人們對于社會的不平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在《碩鼠》中這種感情表現更為強烈。
詩歌來源于生活,有些歌謠是在勞動中產生,而又服務于勞動。如《周南·芣莒》
“采采芣莒,薄言采之。采采芣莒,薄言有之。采采芣莒,薄言掇之。采采芣莒,薄言捋之。采采芣莒,薄言袺之。采采芣莒,薄言擷之。”
這是婦女們在采集車前子時邊歌唱邊勞動的一首歌曲。
還有寫愛情和婚姻的作品,在《國風》里占了很大的比重。
詩要用形象思維,因而要用“賦”、“比”、“興”三種表現手法。這種表現手法在《詩經》里大量使用。“賦”是直接敘述事物或表達情感。如《豳風》中的《七月》、《小雅》中的《采薇》,都是用賦的手法,把事物寫得細致生動,形象鮮明,情景交融,深刻感人。“比”是比喻,如《魏風·碩鼠》用大田鼠來比喻貪婪無厭的貴族。“興”是發端,就是在一首詩或一章詩的開頭,先用景物引出全詩吟詠抒發的內容。起興的詩句,可以和詩的內容相關聯,也可以沒有關聯。如《周南桃夭》,用“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來象征新婚女子,象盛開的桃花一樣鮮艷美麗,等等。
《詩經》在語言方面,為了通俗易懂,形象鮮明,大量地使用了雙聲詞、疊韻詞和重疊詞。至于詞句,以四言為主,也間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的,還有其他句式。押韻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靈活運用。為了表達充沛的思想感情,加強抒情的效果,很多詩篇采用了章節重復的表現形式。
《詩經》中的詩篇從多方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這種現實主義精神對漢、魏、唐、宋以來的民間歌謠和詩人的創作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至于它的豐富簡練、生動形象的語言和形式多樣的藝術表現手法,也一直為后人沿用模仿,傳誦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