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的書籍汗牛充棟,浩如煙海,要想確切知道究竟有多少,恐怕現在也沒有一個精確的統計數目。有人初步推算,大約有8萬種左右,而歷代毀于兵燹戰亂的又不計其數。
人們不僅會問,這么多的書籍古人是怎么印制出來的呢?原來,我國古代書籍分為抄本和印本兩種流派。在印刷技術發明以前,人們主要是靠手工抄寫傳播文化,正式的書籍都是手寫。我國正式的書籍是周人的簡策,把文字刻寫在竹簡和木簡上,然后把一片片的簡用繩子穿在一起,這就是最早的書籍。傳說孔子很喜歡《易經》,由于經常翻看,把穿簡冊的繩子磨斷了好幾次呢!春秋戰國以后,人們開始使用縑帛寫字,絲帛輕薄柔軟,便于攜帶,文字書寫長短又不受限制,在紙發明以前,一直是比較重要的書寫材料。長沙馬王堆出土文物中就有帛書《老子》,就是證明。漢代紙發明以后,成本較低,書寫和攜帶更方便,逐漸取代了縑帛成為主要書寫材料。六朝隋唐時期,大多用黃紙書寫以防蠹。敦煌發現的佛經卷子絕大多數都是用黃紙寫的。從商周到隋唐。正式的書籍主要是靠手工抄寫,或者著書的人自己寫,或雇人抄寫。寫書極其辛苦,現存敦煌寫本中就保留著一首抱怨傭金不高的打油詩:“今日寫書了,合有五斗米。高代不可得,還是自身災。”還有一首詩抱怨雇主飯食不好:“寫書不飲酒,幾回筆頭干。”由于寫本代價高,數量少,不容易普及流傳,保存到今天的已經不多了。
我國的印本書可以溯源到秦漢時期的石經。公元175年,東漢蔡邕因經書傳抄訛誤,請求校定刻石,把《易》、《書》、《詩》、《禮》、《春秋》、《論語》等儒家經典刻到在石頭上,立在首都洛陽太學門外,作為法定教科書。因為漢代石經刊刻于漢靈帝熹平年間,所以稱為“熹平石經。”據說石經刊刻以后,各地趕往洛陽去抄寫經書和校對文字的人很多,太學門前車水馬龍,洛陽城內交通都被堵塞了。此后曹魏、唐、遼、宋、清歷代都曾刻經。不但刊刻儒經,佛、道兩家也都把自己的經典刊刻在石頭上。如果把這些刻在石頭上的文字摹拓下來,就是一篇篇文章。可以說石刻拓本就是雕版印書的前驅。到公元世紀,印本書籍在我國已經出現,從此以后,印刷術成為印制書籍的主要方法,并從我國傳播到世界各國。
雕版印刷術發明的時代歷來說法不一,其中有漢代發明說、北朝發明說、隋朝發明說、唐朝發明說、五代發明說等等。從大量文獻記載和實物可證,雕版印刷術發明于唐代的說法是較為可信的。
雕版印刷術又叫整版印刷術,刻印人把文字反刻在一整塊木板或其它材料制成的版面上,然后涂上墨,就可以覆紙印刷了。唐代雕版印刷的書籍相當廣泛,包括日歷、卜筮、佛經、小學、文集、字畫、儒家經典等等,刻書地點遍及四川、淮南、江南等地,而四川成都成為印刷書籍的中心。可見雕版印刷術發明以后,給我國書籍制度和文化傳播帶來了重大影響。
公元835年,東川節度使馮宿上奏,請求禁止民間雕印日歷,原因是劍南、兩川和淮南道民間大量私印出售,政府每年頒布新歷之前,私歷早已布滿天下,影響朝廷收入。唐文宗于是禁斷私家雕印日歷。
唐懿宗時,紇干暨任江南西道觀察使,他為得到道家煉的龍虎仙丹已經苦苦尋覓了15年之久,這時招攬大批方術道士煉丹。他又制版雕刻道家劉宏傳,印制了數千本,寄給朝廷和全國各地潛心練丹的人,供他們參考。
目前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印本書籍是從敦煌發現的刊刻于公元868年的《金剛經》。這部佛教經卷長約16尺,由6個印張聯綴而成,前面還繪刻一幅釋迦牟尼說法圖。字和圖都是雕印得相當精美,用墨勻稱清晰,是一部相當成熟的雕印作品。可惜這部珍貴的印刷品1900年被英國探險家斯坦因從敦煌竊走,現在藏于大英博物館中。我國國內現存最古老的雕版印刷品是四五十年代在成都古墓中發現的唐朝成都府成都縣龍池坊汴家刻印的《陀羅尼經咒》,上面刻有古梵文和小佛像。
公元883年,跟隨唐僖宗逃到成都的中書舍人柳批在休假時去街上看書,見到很多雕印的陰陽、雜記、占夢、相宅、九宮、五緯和小學字書之類的書籍。由于民間印刷技術粗糙,紙張質地差、用墨不勻,有些文字已被浸染得模糊不清。
公元932年,后唐宰相馮道、李愚上奏唐明宗,社會上印賣的雕版書籍種類很多,卻沒有刻印儒家經典,若能雕版刊印,將會有益于文教推行。因此,他們請求根據唐代的開成石經制版雕印,使讀書人有標準讀本。唐明宗詔令國子監儒學博士,將石經文字仔細看讀,然后召集有雕刻技術的工匠,刊刻頒布天下。今后不論什么人書寫經書,都必須依據雕印本,不能與其他本混雜使用。這年四月,命太子賓客馬縞、太常丞陳觀、太常博士段頤、屯田員外郎田敏為勘刻官。選人把儒經文字用楷書端端正正寫出,交給匠人雕刻,每天刊刻五版。這次雕印的儒家經典有《詩》、《書》、《禮記》、《易》、《春秋左氏傳》五種經書。
公元948年,后漢國子監上奏,要求召集學官校勘九經中的其余四經,雕印刊布。漢高祖詔令刊印《周禮》、《儀禮》、《春秋公羊傳》和《春秋谷梁傳》四經。
公元955年,周世宗命國子監官員校勘唐朝陸德明《經典釋文》,雕造印版,由兵部尚書張昭、太常卿田敏共同詳細校勘,刻版印行。
五代時期政府刊刻的儒經書籍是由國子監主持,雕版也收藏在國子監,所以稱為“監本九經”。刊刻質量很高,只可惜現在一本都沒有保存下來。
五代刻書除官刻經典以外,民間刊刻的各類日用書籍和佛、道二教刻經也比唐朝普遍。此外,官僚士大夫開始私人出資刻書。當時十國之中的后蜀政權文化發達,率先有了出資刻書之人。母昭裔在成都命門人孫逢吉等刻寫《文選》、《初學記》、《白氏六貼》等書雕版印刷;花間派詞人和凝把自己的文集刊刻出來,共有100多卷;曇城和尚把貫休和尚的文集《禪月集》也雕版刻印。可見雕印書集的普及和流傳已相當廣泛。
唐朝發明雕版印刷技術后,唐和五代的雕版刻本就成為我國歷史上最早正規印刷的書籍,在書史和印刷史上都具有重大意義:表現在書籍革命方面,結束了我國簡冊、帛書、紙書手寫時代的卷軸書籍。產生了積頁成冊的冊頁書籍,大大提高了裝訂質量,使用起來也很方便。表現在印刷史上,雕版印刷術技術高超,不僅能夠刊刻文字,而且還能雕刻圖畫,印制精美,這是手寫本所無法企及的。正由于雕版印刷在我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此基礎上才有了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如果沒有唐代雕版印刷作基礎,就不會有宋代的活字印刷。印刷術的發明是人類歷史發展和進步的關鍵,它使書籍能夠大量出版,知識得以迅速傳播和普及,成為人類邁入更高階段文明社會的階梯,人類的文化生活也因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自從五代以后,我國圖書事業逐漸由印刷方法替代了手抄、刻石等緩笨制作方法,大大提高了生產技術,同時也減輕了勞動強度。隨著印刷技術的不斷提高,原來只分散在民間刻印日常生活用書的小規模刊刻發展到大規模印制大部頭經典書籍的集體操作方法,有力地促進了文化發展。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廣泛應用與傳播,不但促進了唐朝五代社會文化的繁榮,而且為后來宋代圖書事業大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