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軻(約前372年一前289年),鄒國(今山東鄒縣)人,是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本是春秋末年魯國“三桓”之一,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到了他父親那一代,就已家境衰落,很貧困了。孟子年幼時,父親就得病死了,他從小是由母親帶大的。孟母是個很有知識,很能幹的女人,她替人家洗衣,紡線織布,省吃儉用,一心想把兒子培養成人。
起初,孟子家離墓地很近,孟子和附近住的小朋友經常到墓地裡去看熱鬧,時間長了,他也和小朋友一起做起給死人送葬一類的遊戲。孟母發現這一情況後,覺得這種地方不應該讓孩子來,對孩子成長沒有好處。第二天,孟母收拾收拾家裡的東西就搬家了。他們母子倆搬到一個鬧市附近住下來。
市場上人來人往,叫賣聲從早到晚不斷,日子一長,孟子又學起那些小商販叫賣來。孟母覺得這種環境也不利於孩子成長,便又搬家了。這次,他們母子搬到一個學堂附近。朗朗的讀書聲不斷從學堂傳出來,那些來學堂讀書的人一個個文明有禮貌,見面時不是作揖就是打躬。日子一長,孟子又學著這些人的樣子拿來書讀,同人見面時也模仿那些讀書人作揖打躬,變得很懂禮貌起來。孟母見了,心裡很高興,覺得這裡對孩子成長很有好處,於是就一直住了下來。
孟子到了上學的年齡,孟母把節省下來的錢給他交了學費,送他上學讀書。開始時,孟子讀書很用功,時間一長,就鬆懈下來。有時還無故逃學。一天,孟子又沒有去上學,被孟母知道了。玩了一天的孟子晚上回家,見母親坐在織布機旁一動也不動,再看爐子火也沒點著。孟子發覺情形有些不太對勁,低著頭想從母親身後繞過去進自己的屋。孟子剛走到房門口,被孟母厲聲叫住了。只見孟母站起身來,到廚房拿下一把菜刀朝織機上的布刷地一下砍了下去,將那塊還沒有織好的布一下子斷成兩截。孟母指著被砍斷的布對孟子說:“你也太沒出息了。一個人沒有志氣,做什麼事總是半途而廢,跟這沒有織好的布有什麼兩樣!你如果再逃學,不求上進,我也就不要你了。”孟子知道自己做錯了,連連向母親保證:“今後一定努力學習,再不惹母親生氣。”從此以後,孟子用功讀書了,終於成爲一個學識廣博、意志堅強、志向遠大的學者。
孟子是子思的學生,子思是孔子的親孫子。子思的老師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參,因此,孟子是儒家學派的繼承人。他對孔子十分崇拜,他立志要追隨孔子,把儒家學說發揚光大。
孟於生活的時代,諸侯各國矛盾紛爭。孟子象孔子一樣極力反對窮兵黷武,反對暴政,主張仁政,幻想用“仁、義、禮、智、信”教化百姓,實現大同世界。他也象孔子那樣到處去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但結果都碰了壁,即便如此,他也不死心。
他曾一連幾次向齊宣王宣傳過他的“仁政”理論。他說:治理人民的事情是決不可以輕視的。人民如果沒有固定的產業,就沒有堅定的道德觀念;沒有堅定的道德觀念,就沒有正確的行爲,就會奢侈**,違法亂紀。作爲賢明的君主要使老百姓安居樂業,使他們上敬父母,下育子女。他曾嘲笑齊宣王不忍心看到牛的顫慄,而不殺牛,要用小一點的羊來代替。孟子指出這種做法的虛僞。在當時,能清楚地認識這一點,對那一向驕橫慣了的國君進行這樣大膽的揭露,顯示出他的政治勇氣和膽略。
孟子對於孔子的“仁”,加以引伸、發展,提出人們應互相關心,互相愛護,關心別人應該象關心自己一樣。這一觀點,在當時是很有進步意義的。
孟子瞧不起爲了升官往上爬不擇手段的做法。他用舔膿瘡的比喻對此進行無情地揭露和嘲諷。表示自己寧願清貧一輩子,也不肯與統治者同流合污,去做奴顏婢膝、喪失人格的事。
孟子晚年時開始設館授學,想通過他的學生把他的政治理想付諸實施。雖然他的弟子不象孔子那麼多,也不象孔子辦學辦得那樣有名氣,但他在教育上也有很大的貢獻。他的文章和思想都收集在《孟子》一書中。他受到封建統治者的表彰,被奉爲僅次於孔子的“亞聖”,他的學說也和孔子學說一起被合稱爲“孔孟之道”,成爲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我們對孟子思想中進步的、民主的精華應該繼承、發揚,同時也應該對他唯心主義的哲學觀點,及封建性的糟粕予以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