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零八節 宰相找事

明白這個道理後,作爲君王,往往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充分尊重那些舊傳統,給他們時間讓他們轉變,一個是徹底的打碎那些舊的東西,在廢墟上重建一個新的世界。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朱敬倫選擇前者,他之前也是一直採取保守方式,以溫和的手段在改變這個國家,儘量不去觸碰那些根深蒂固的傳統,而是在這個傳統許可的範圍之內,不斷的裝入新的東西。如同在一個看似老舊但還很堅固的老水缸之中,不斷的裝入新鮮的活水,總有一天水缸裡的水都換了一遍,至於裝水的水缸是不是舊的,其實就不重要了。

所謂漸進式的革新和推倒式的革命,差別也就在這裡,區別在於是用舊瓶裝新酒還是用新瓶裝舊酒罷了。

陳芝廷絕對是一箇舊時代的代表,他是官宦人家,哥哥當過滿清的高官,家族是當地的望族,自己也中過滿清的舉人,文化上他舊學水平不低,背景上他舊時代印跡清晰,推動這樣的人進入新時代當然不容易,可換句話說,只要這種人都能夠進入新時代,整個國家也就進入了新時代,因此陳芝廷絕對有一種象徵意義,同時他的身份,也能得到舊勢力的支持,有他在尚書令的位置上,舊勢力就會安心。

朱敬倫已經將陳芝廷推到了一個相當前衛的地步,他安排陳芝廷去周遊列國,從打造新安根基開始,就將陳芝廷帶在身邊,言傳身教的給陳芝廷講解各種現代的執政理念,到現在爲止,陳芝廷早就不反對各種新式的東西了,比如新式的稅收制度,財政制度等。

但陳芝廷自己知道,他的內心還沒有改變,這麼多年過去,尤其是隨著大明軍隊攻佔過北京之後,他早就對北亰那個王朝沒有什麼忠誠的感情了,但是每每摸到自己的髮根,他還是會爲剪掉了辮子而感到不舒服。

這是習慣問題,他不習慣這些東西,他連辮子都不習慣,更不用說習慣那些新式的規章制度,那些建立在數學邏輯上的精細化管理,那些儘可能摒棄人爲因素的嚴密程序,他也只是不反對而已,就好像理性上他知道剪辮子是對的,但身體上就是不習慣一樣。

他這種生在舊時代,活在新時代的人,註定是矛盾的,焦慮的,不適應的。

但更讓他恐慌的是,他還位居高位,而他所在高位,卻跟之前同樣位置的人都不一樣,他在史書中找不到任何參考,因爲即便是古代的權臣,好像也沒有他現在的權力來得大,他幾乎可以主持這個國家的一切事物,除了軍權之外。

秦始皇時代的宰相修建了長城,隋煬帝時代的丞相修建了大運河,但是陳芝廷很清楚,修長城和建運河這種重大的事情,當時的皇帝絕對知道,甚至是親手去抓,至少也是在丞相級別的官員跟皇帝商量,甚至是請示得到同意之後纔會進行。

可陳芝廷發現,朱皇帝真的是完全放手,他陳芝廷現在即便是要在大明的國土上修建一道長城,他也不需要跟皇帝商量,他的筆只要落下,就有無數人爲此操勞,爲此他感覺到這支筆格外的沉重,重的他都要舉不起來。

這還是不習慣,不習慣皇權放棄獨斷專行的權力,讓相權自由發揮。

他不習慣,潛意識也好,有意識也罷,他總想著給皇帝找點事做。

可是他發現上書已經不管用了,皇帝說了不管事那真的是不管事,不管多大的事情,過去他認爲自己決定不了遞給皇帝,皇帝都會御批下來,可現在交給皇帝的,要麼被皇帝原封不動的打回來,要麼封皮上寫上“著尚書令酌情辦理”幾個字,似乎連封面都沒翻開過。

上書不管用,陳芝廷必須當面請示,好在皇帝躲進了皇宮,沒有也不敢真的不跟任何人見面,至少他們這些大臣們,只要有合理的理由,皇帝還是會見的。

而當面請示,就必須找到真正的自己難以決斷的難題,否則找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只會讓皇帝看輕了自己。不過這些都不是問題,作爲宰相,他每天都會遇到太多的難事了。

所以這些天隔三差五的,陳芝廷就跑去向皇帝請示,儘管大多數時候皇帝都會說讓尚書省公議決斷之類的敷衍之辭,但只要能見到皇帝,陳芝廷就心安了,因爲他傳達到了他的意思。

最近這幾天陳芝廷跑得格外殷勤了,過去是三天五天,這幾天是沒兩天就來一次。

朱敬倫認真的聽著陳芝廷的彙報,好像這兩天的麻煩事格外多。

“兵工廠發來消息說,在越南國的廣寧發現了大煤礦,在太原發現了大鐵礦。微臣派人去跟越南國交涉希望能開挖礦產,可越南國說不能妄動地脈,不與允準。”

派兵工廠的地質專家去越南找礦是早幾個月之前的事情了,那時候還沒跟英國開始談判,但是主要的內容已經私下議定。朱敬倫知道,一旦放開英國鋼鐵進口,兵工廠的鍊鋼產品基本上就沒什麼市場了。

兵工廠鍊鋼的成本就要100兩銀子一噸,而英國人出口到中國的鋼材,只要80兩銀子一噸,就這他們還有錢賺,英國國內的優質鋼材成本不超過50兩一噸,加上運費30兩,在80兩的價格上,英國可以隨便出口。

朱敬倫不擔心廉價鋼材進口導致的貿易不平衡,他擔心的是由於英國鋼材的衝擊,會導致大明失去鋼鐵冶煉的能力。兵工廠還可以大肆補貼維持,可是民間的鐵工場卻絕對要倒閉了,數以萬計的佛山鐵廠關門,影響的不僅僅是幾萬人的生計,而是一種技藝。

所以他派工程師去越南找礦,他是記得越南北方既有煤炭也有鋼鐵的,兵工廠中的冶煉專家中,很多都懂礦產,這時代礦產跟冶煉很多都是一門課,他們用了幾個月就找到了幾個大礦。

之所以選擇越南,而不是去東北找鐵礦,去山西找煤礦,是因爲即便找到了,也未必能改善大明產業的弱勢,因爲距離太遠。而越南則不一樣,鴻基煤礦就在海邊,修建一個碼頭就能運輸。太原省的鐵礦,也可以通過水路,走紅河航道運輸,在價格上應該足夠低廉。

到時候這些低廉的原材料進入大明,兵工廠再向手工作坊推廣鍊鋼技術,不但能夠有效的扭轉英國鋼鐵的衝擊,還能夠大範圍推廣開現代鍊鋼技術。

現在礦是找到了,但越南人卻不讓開採,朱敬倫嘆口氣,這個國家如果不是被法國侵略,當真是跟清政府一樣,不捱揍就不知道改變。

越南跟朝鮮一樣,緊靠中國,他們始終被中原王朝看作是一等番國,按照歷史,他們甚至比朝鮮跟中原王朝還要親密,朝鮮畢竟在大多數歷史上是獨立自主的,而越南歷史上,絕大多數時候其實是被中原王朝直接統治的,知道宋代之後纔開始長時間的獨立。

從文化上看,越南被中原化的程度,一點也不輸給朝鮮。越南的文字是漢字書寫的,越南的服飾是借鑑中國的,跟中國一樣,也是以左祍爲原則,把右祍的服飾看作蠻夷。

可因爲跟朝鮮不一樣的歷史,主要是長久以來被中原王朝直接統治的歷史,讓越南人在面對中國朝代的時候,總有一種恐懼感,有一種受害者心理,他們跟朝鮮不同,他們潛意識中將中原大國看作威脅,看作侵略者。

正是這種奇怪的心態,當朱敬倫在北京登基的時候,越南都沒派使節慶賀,只是在朱敬倫回到廣州之後,他們才秘密派人來表示恭賀,願意跟大明和平共處,但決口不提臣服之類的話題,有意識的規避了宗藩體系。

關於這次採礦,其實朱敬倫一直都很友好,派人去面見越南國王,跟他解釋大明需要這些資源,同樣告訴他們,越南通過出口這些礦產,能夠得到大量的好處。可是歷史上,對中原王朝的抗拒,讓他們很難接受大明向越南伸出的任何步伐,說不好聽一點,他們寧可接受洋人在他們國內的開採,恐怕都難以接受大明去越南開礦。

“派人把當地的地先買下來。我們的商人去越南買地,他們應該不會拒絕吧。”

朱敬倫詢問道。

陳芝廷點點頭,越南對中原王朝的一舉一動都盯得很緊,但只侷限在官方層面,民間的交往是極爲密切的,中國人在越南買地,越南官府根本就不關心,說不好聽點,在邊境地區,兩國居民的分界在這個時代是很模糊的,有的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哪國人。

“那就買下地,然後開礦,只做不說,看看越南官府的反應。只要事情做成了,到時候官司就好打了。交給商人去做更合適,到時候我們官方出面,就打著維護大明百姓的大旗,不怕越南國不從。”

陳芝廷皺著眉點了點頭,他覺得這種方式,跟洋人沒什麼不同,一個讀書人真的很難接受,太野蠻了,人家不同意,咱就不開了唄,還強迫去人家的地方開礦,官府還要給無良商人在後面張目,這真的是夷人作風啊。

“你還有很多事吧,都說說吧。”

朱敬倫催問道。

陳芝廷心中有一絲感觸,甚至略帶喜悅,因爲今天是這些天來,朱敬倫第一次明確指示他該如何做,之前都是讓他決定,或者讓尚書省公議,從來不肯明確指示。

現在不但明確指示處理越南問題,而且還主動詢問他其他國事,如果以後都能這樣的話,陳芝廷覺得,就等於皇帝重新出來理政了。

於是他一股腦的將其他事情都拋了出來。

“廣九鐵路的地有幾塊實在是收不上來,當地鄉紳無論如何不肯賣,其中有兩塊是經過人家祠堂,剩下幾塊多是經過墳地,還有幾個要衝了寺廟的。”

“太平天國那邊要聯合我們北伐,說只要我們能再打下北亰,他們願意將江西之地讓與我國。”

“英國和美國公使都希望在我國開闢茶園,已經多次糾纏,不肯罷休。林肯總統甚至寫了國書過來,言對我國有百利。”

“俄國公使催促修鐵路事宜——”

說道這裡,朱敬倫突然打斷陳芝廷。

嘆道:“陳大人,你說了這麼多,不就是想說你這個宰相做不了主嗎,不就是想證明我這個皇帝不能出國嗎。”

第三百七十二節 美國要調停第五百五十六節 不要讓人絕望第四百二十七節 搗毀機器運動第五百五十二節 怡和絲廠第六百四十一節 琉球滅亡第六百八十四節 赫德的活動第七百零六節 峴港會戰 1第六百六十八節 唐郝合作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一百二十五節 造謠第八百零三節 英國人的打手第十六節 行動(4)第一百五十六節 英法援軍第十四節 行動(2)第五十九節 收縮防守第七百七十五節 休斯敦大會戰 5第七百八十二節 李鴻章的後路第四百零八節 宰相找事第一百四十二節 把人民組織起來第十九節 取信(3)第十二節 機會第三百二十九節 兩場官司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髮財第六百九十七節 明越兄弟同盟條約第六百零七節 代價並不高第六百四十七節 開始撤僑第八百二十五節 大戰一觸即發第五百六十四節 教育改革 1第五百六十六節 規範鄉村自治 1第七百三十三節 大明的應對第八百二十三節 拜上帝教的傳播第七百五十節 美國人的反攻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八百零五節 不可避免的戰爭第六百三十六節 明法全面合作關係第六十四節 發動總攻第十三節 行動(1)第六百八十七節 組建戰時內閣第四百二十一節 大魚上鉤第六百一十四節 生產自救第七百一十六節 利益分享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髮財第十七節 取信(1)第七百八十八節 吞併滿清的基礎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七百六十四節 授旗第六百一十四節 負擔和收益第三百六十八節 林肯遇刺第八百一十七節 讓城裡人回農村第六百七十九節 越南亂局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第二次新加坡和談第六百六十七節 鐵路扯動的政局第八百零八節 步入世界的中心第八百一十二節 列強分贓會議第一百一十節 談判中止第一百八十二節 戰爭財纔開始第五百五十二節 怡和絲廠第七百九十四節 讓電老虎去撕咬第三百節 歸程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七百二十節 頭痛的鐵路問題第一百六十節 北京陷落的震動第一百五十節 反入城到反割地第七百四十七節 憤怒的美國第一百八十四節 後臺倒了第七百二十七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2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第三百節 歸程第六百一十五節 大移民潮第一百一十三節 釐局弊病第五百五十五節 絕望之中的燈火第一百一十三節 釐局弊病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一百九十七節 他們還在觀望第六百六十七節 鐵路扯動的政局第七百二十五節 大明犯了拖延癥第一百五十七節 立約毀約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兩百節 瞎眼石人第一百六十四節 我叫何士文第六百七十三節 移民談判第一百九十一節 大兵圍城第三百一十八節 荒山茶園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三百一十二節 諾貝爾的事業心第七百八十八節 吞併滿清的基礎第七百八十三節 日本獅子大開口第四百一十四節 航程第六十五節 底線第七百一十六節 利益分享第二十節 取信(4)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六百二十節 湘軍下江南第七百二十一節 明暹同盟條約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七百一十六節 利益分享第一百八十七節 火星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五百七十二節 多事之秋
第三百七十二節 美國要調停第五百五十六節 不要讓人絕望第四百二十七節 搗毀機器運動第五百五十二節 怡和絲廠第六百四十一節 琉球滅亡第六百八十四節 赫德的活動第七百零六節 峴港會戰 1第六百六十八節 唐郝合作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一百二十五節 造謠第八百零三節 英國人的打手第十六節 行動(4)第一百五十六節 英法援軍第十四節 行動(2)第五十九節 收縮防守第七百七十五節 休斯敦大會戰 5第七百八十二節 李鴻章的後路第四百零八節 宰相找事第一百四十二節 把人民組織起來第十九節 取信(3)第十二節 機會第三百二十九節 兩場官司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髮財第六百九十七節 明越兄弟同盟條約第六百零七節 代價並不高第六百四十七節 開始撤僑第八百二十五節 大戰一觸即發第五百六十四節 教育改革 1第五百六十六節 規範鄉村自治 1第七百三十三節 大明的應對第八百二十三節 拜上帝教的傳播第七百五十節 美國人的反攻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八百零五節 不可避免的戰爭第六百三十六節 明法全面合作關係第六十四節 發動總攻第十三節 行動(1)第六百八十七節 組建戰時內閣第四百二十一節 大魚上鉤第六百一十四節 生產自救第七百一十六節 利益分享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髮財第十七節 取信(1)第七百八十八節 吞併滿清的基礎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七百六十四節 授旗第六百一十四節 負擔和收益第三百六十八節 林肯遇刺第八百一十七節 讓城裡人回農村第六百七十九節 越南亂局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第二次新加坡和談第六百六十七節 鐵路扯動的政局第八百零八節 步入世界的中心第八百一十二節 列強分贓會議第一百一十節 談判中止第一百八十二節 戰爭財纔開始第五百五十二節 怡和絲廠第七百九十四節 讓電老虎去撕咬第三百節 歸程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七百二十節 頭痛的鐵路問題第一百六十節 北京陷落的震動第一百五十節 反入城到反割地第七百四十七節 憤怒的美國第一百八十四節 後臺倒了第七百二十七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2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第三百節 歸程第六百一十五節 大移民潮第一百一十三節 釐局弊病第五百五十五節 絕望之中的燈火第一百一十三節 釐局弊病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一百九十七節 他們還在觀望第六百六十七節 鐵路扯動的政局第七百二十五節 大明犯了拖延癥第一百五十七節 立約毀約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兩百節 瞎眼石人第一百六十四節 我叫何士文第六百七十三節 移民談判第一百九十一節 大兵圍城第三百一十八節 荒山茶園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三百一十二節 諾貝爾的事業心第七百八十八節 吞併滿清的基礎第七百八十三節 日本獅子大開口第四百一十四節 航程第六十五節 底線第七百一十六節 利益分享第二十節 取信(4)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六百二十節 湘軍下江南第七百二十一節 明暹同盟條約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七百一十六節 利益分享第一百八十七節 火星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五百七十二節 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