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奔騰的騎士(一)
……在海岸上建立了一個城/看在幽暗里他是多么可怕/他的額際飄浮著怎樣的思想/他掌握著怎樣的力量/那匹馬燃燒著怎樣的烈焰/呵高傲的馬你將奔向何方/你的蹄子將往哪里飛揚/呵你命運的有力的主宰/不正是這樣一手握著鐵韁/你勒住俄羅斯在懸崖上面/使她揚起前蹄站在高崗/這可憐的發瘋的歐根/盡繞著銅像的腳邊環行/他以惶惑的眼睛注視著/那統治半個世界的國君/但他的目光忽然昏暗/胸口感到窒息他把額角/貼靠著冰冷的欄桿/他的心里奔騰著火焰/他的血滾沸而突然沉郁地……
娜娜念著普希金的《青銅騎士》,把我們帶到坐落在涅瓦河畔十二月黨人廣場。
娜娜介紹說:在十九世紀初期,歐洲民主狂潮蔓延到俄國。當時,部份思想較為開放的年輕軍官希望俄國廢除農奴制,建立西方民主自由的政治體制,但遭到了沙皇政權的反對。1825年12月14日,這群較為激進的自由黨人趁著新沙皇登基的機會,率領三千名黨人在當時名為參政院廣場的地方政變。然而,這場革命卻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的鎮壓下宣告失敗,參與政變的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后來,這批俄國革命運動的先驅被稱為‘十二月黨人’。1925年,蘇聯政府為了要表彰這這次革命運動的歷史意義,遂將當年發起革命的‘參政院廣場’改名為‘十二月黨人廣場’。你們看,這些房屋上面立著的人就是十二月黨人。
我順著娜娜的指向看見廣場的左側的房檐上立著好些小人。俄羅斯人特愛塑像,我在圣彼得堡看到的房屋幾乎都有塑像的,甚至是只一點空隙的地方,他們都要雕塑點什么出來。因此圣彼得堡真是雕塑愛好者的天堂。
娜娜繼續說:我們來這里不是緬懷十二月黨人的,而是要看‘青銅騎士’,也就是前面聳立的圣彼得堡標志性的雕像。 我見十二月黨人廣場中央豎立著一座巨型的騎士雕像。娜娜說:這座銅像是以武力奪取沙皇寶座的德國女人——葉卡捷林娜二世,在1782年請法國著名的雕塑家法爾科耐設計的。這個女人為什么要修這座雕塑?就是為了證明她是彼得大帝正統的繼承人。彼得青銅騎士像高5米;重20噸。底座是一整塊400噸重的天然花崗石。這塊巨石是在芬蘭發現的。葉卡捷琳娜二世用了七千盧布和數百名農奴把它拖出沼澤。然后,再用幾根底部挖有溝槽、裝有銅球的大木梁,以及一條專修的道路滑行了一年拉到芬蘭灣,最后用木排從水路運來這個廣場。你們看這匹駿馬前腿騰空。我們偉大彼得大帝穩坐馬上,目視前方。他左手按劍,右手向前拔出。他這種姿勢好似在講 ‘這些是我的,哪些也是我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你們瑞典人趕快走……’掠奪了他國的土地,奴役了別國的人民還如此囂張,這種霸道行徑與強盜有何分別?娜娜說:你們仔細看一看馬蹄踏著的蛇是代表著什么?它代表的是彼得的敵人,也就是瑞典人。
據資料介紹,彼得奔馬踏蛇是代表其沖破當時阻止他改革維新的頑固力量。
據說,這座雕像是目前世界上紀念性雕塑藝術最完美的作品之一;也是雕塑家法爾科耐做出他最完美的作品。
據說,這座紀念彼得大帝的雕塑是因普希金的長詩《青銅騎士》而聲名遠揚。1832年,普希金遷居彼得堡。1833年創作了《青銅騎士》。這首長詩是普希金的作品中最具革命性的一部。詩人看到了沙俄**政權帶給人民的痛苦,看到了封建農奴制度的尖銳矛盾。他用質樸單純的語言描寫人民的苦難,把矛頭指向沙皇政權。長詩完成后,沙皇曾要求普希金進行修改,但他拒不從命。因此,這首長詩直到普希金死后,由如科夫斯基做了些改動才得以出版。
回到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