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的歸宿(四)
導游把我們帶到公墓一個并不起眼墓碑前,他指墓碑上幾個簡單的音符說:“熟悉二戰歷史的人們看見這座墓碑,就會回到烽煙四起的歲月。1942年8月9日,長久圍困列寧格勒的德國人認為城市已垂手可得,德軍司令部甚至向他們的軍官發送了在列寧格勒阿斯托里亞大酒店參加慶功宴的請柬。但是,歷史上的那一天,酒店沒有為德國人舉行的慶功宴,而是為蘇聯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的《列寧格勒交響曲》的舉行首演。盡管當時列寧格勒廣播樂團只剩下指揮和15名團員,其余的人已經凍餓而死,但樂團在全市征集臨時樂手,空軍為樂團運來了總譜。為了使演出正常進行,蘇聯紅軍先以強大密集的火力將敵炮打啞。隨后,這部深刻表現蘇聯人民對法西斯侵略者的憤怒的正義之聲便在這座英雄的城市里奏響。人們從街上,從掩體里,從住所里聚集到廣播擴音器前傾聽著英雄的樂章……《列寧格勒交響曲》響徹了列寧格勒的上空,支撐著人們戰斗到了勝利的時刻。為了鼓舞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爭的信心,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七交響曲》總譜被拍攝成微型膠片,通過軍用飛機穿越伊朗、北非、南美最后運抵美國。這次音樂會演出的實況在美國和南美上百家的廣播電臺同時轉播,影響涉及到整個西半球。僅1942年至1943年,肖斯塔科維奇的這部交響曲就在美國演出了62場之多。現在,這塊一平方米多的土地永遠屬于這位偉大的蘇聯英雄肖斯塔科維奇。”
導游邊走邊說:“新圣女公墓安放的并不全是社會名流,但只要是他(她)對這個社會有所貢獻,值得人們去尊重的,不管他(她)出身如何,生前社會地位怎樣都會得到同樣的禮遇。在我們中國,有許多人讀過一本叫《卓婭和舒拉的故事》的蘇聯小說。而小說中的原型卓婭、舒拉以及這本小說的作者,兩位小英雄的母親科斯莫杰米揚斯卡婭就安葬在這里。”
導游說完就指著一座雕塑說:“你們看,這個塑像的表情、姿勢就是年僅17歲的卓婭被德軍絞死后的真實情景。兇殘的德軍不僅強暴了她,而且在她犧牲后,還將她的一只**割掉了。當卓婭英勇就義的事跡傳到莫斯科后,斯大林命令城防司令朱可夫:‘立即將殺死卓婭的德軍步兵團的番號通報給所有紅軍部隊。在未來的作戰中,只要俘虜了這個團的官兵,一律格殺勿論,不許接受他們的投降。’卓婭犧牲后,她的弟弟舒拉也進入坦克學校學習。他畢業后以指揮員的身份參加了戰斗,獲得了衛國戰爭一級勛章和紅旗勛章。但在戰爭勝利前夕卻不幸犧牲了。如今,這個英雄家庭的遺體和那些在二戰中犧牲的將軍元帥們為鄰安葬。”
卓婭的雕像左手臂彎曲在后,右臂前伸,衣衫破碎,胸膛堅挺裸露,雙腿微曲,頭高高昂起,臉龐清秀,她的微笑仿佛是蔑視摧殘和強暴她的敵人。望著這栩栩如生的,大義凜然的,凄美動人的雕像,我眼前浮現出一個中國少女的形象——劉胡蘭。腦海里再現了**的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我們的腳步停留在一座黑色的墓碑前。只見墓的主人一只手放在書稿上,微微抬起的身體仿佛飽受折磨,但堅定的眼神卻凝視著遠方
------ 小說.管窺俄羅斯 最新章節榮耀的歸宿(四) 5870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