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六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

天子無私事,裴該的一言一行,皆有著作郎隨時記錄下來,以編纂《起居注》。這一制度可能是肇始于西漢武帝,或東漢明帝時代,但一直不設專職,要到晉朝,才確定由秘書監下屬起居郎來負責——也算是司馬氏對封建政治制度發展所做的少數幾樁貢獻之一了。

所以除非軍國要務,嚴禁外泄,否則象規劃新長安城之類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瞞得了朝臣——且還有工部、虞部摻和呢。因而不數日后,便有多名朝臣上奏,以天下未定,府庫未充之故,請求陛下暫寢修城之議。

裴該回復說我沒打算這就修新都啊,不過預先做點兒規劃而已,能夠浪費多少人力、物力?裴嶷卻反倒提出:“新都非旦夕可成,必須先期規劃。且建新都有利于彰顯天子之威,國家之盛,即便天下尚未底定,亦可因應形勢,徐徐為之。”

御史中丞熊遠和監察御史陳頵都上奏駁斥,不過熊孝文主要是質問裴嶷,倘若現在就營造新都,人力和錢糧打哪兒來啊?陳延思則表示,以洛陽為都城正好,何必再勞民傷財,計劃西遷到長安去呢?

不必裴該開口,徐渝就主動跳出來跟兩人辯論了——主要這是他工部接手的第一件大工程,豈容他人破壞?而且營建新都是有望留名千古的,就跟“器勒工名”一般,將來史書上多半會記一筆,長安新都的總規劃師是他徐渝徐子垠。

徐渝首先上疏反駁陳頵,說:“朝廷以關中戎狄多而不易鎮定故,乃設西京,此事既成定論,御史不宜再沮。則舊日狹迫之城,豈能為我朝之新都啊?即便天子仍居洛,而不時西巡,亦當建城……”

然后再回答熊遠的問題,并且趁機提出建議:“今祖公于三臺破羯,所俘近萬之眾,行將押來河南。臣以為,與其如諸公所言,設屯務農,不如予我工部,先期于龍首原南平整土地,以便錢糧豐足時,營建新都。

“從來俘虜最難安置,彼等既從羯,罪不可綰,唯天子仁厚,不忍加誅,然亦不可輕縱。彼等釋耒耜已久,唯恃氣力,與其務農,不如務工。工勞而死,前罪自贖,工勞而不死,始可赦之于壟畝之間,復為國家編戶。總比征勞役,傷農人,為合宜一些吧。”

這年月是沒有國家工程隊的——私人工程隊也不多,而且規模都很小——搞大工程都得要征召農夫充役,有可能影響到農業生產,所以歷朝歷代于此事都慎之更慎。徐渝就此建議,何妨如從前俘胡的舊例,把戰俘充作勞役呢?開山挖礦的胡虜目前足夠用了,新的戰俘——不僅僅如今的羯趙,也包括以后可能逮著的南蠻——全都押去做工做到死,廢物利用,不是很好嘛。

裴該覽奏,頗為心動,但還是警告徐渝:“彼等多數本亦良善百姓,不過為羯賊所蠱惑或挾裹而已,卿勿急于事工,而浪執彼等性命。彼等既曾為兵,若唯死而已,振臂一呼,必然生亂啊!”你可別打著一定要累死他們的主意。

開國天子,權威還是很盛的,于是朝議最終認可了徐渝之言,也由此決定了這批河北戰俘,以及日后所獲戰俘的命運。

或謂:長安城每塊磚石下面,都掩埋著戰俘的累累白骨……

當然啦,雖然裴該討厭駢儷文,終究群臣舊習難改,所奏并非上述那些文字,而要雅馴(生澀)得多;至于裴該所下詔命,多由秘書潤色,甚至于他只是說個大概意思,而由秘書擬稿,亦難免雕琢之態——頂多質樸一些,力求靠攏兩漢文學、建安風骨罷了。

因為天子喜歡什么樣的文字,或者說尚可忍受什么樣的文字,秘書省郭璞、胡飛等人是再清楚不過了。

且說詔命既下,傳達到御史省,御史大夫荀闿便不禁對熊遠、陳頵等人發牢騷,說:“天子所信用者,多貪功近利之輩,國家未定,豈有肇建新都之理啊?分明彼等為邀寵于上,而罔顧國事。但我不料裴仆射竟也作此語……”

有人自然就有江湖,有政府自然就有黨爭,歷朝歷代這都是避免不了的事情,只看能不能限定在一個尚可容忍的范圍內,盡可能形成良性競爭,而不是互扯后腿罷了。此前在晉時,朝中主要是荀黨或稱東黨,和裴黨或稱西黨,雙方明爭暗斗不休;至于祖氏,軍權雖盛,于政治上卻并不甚用心,導致集團小弱,根本形不成鼎足之勢。

等到華朝肇建,東黨乃趨勢微,原領袖荀組受拜從一品少傅、宜都縣公,荀邃受拜從二品特進、新息侯,但都沒有實職,不過吃一份空俸而已,即便第三號人物荀闿,也未能名列宰相之位。

大獲全勝的自然是西黨,只是西黨也非鐵板一塊,掌權之后,其內部自然也會分出派系來。統而言之,可以稱為儒臣派和吏僚派,或者說世家派與寒素派。

天下高門,無過裴、荀,所以裴嶷、裴詵等人就是儒臣派的代表,也包括了禪讓功臣華恒、王卓等,殘余的東黨遂逐漸向他們投誠和靠攏。其與舊世家代表荀組叔侄的區別,不過是相對重視事功,而不喜垂手清談罷了。

吏僚派則主要是裴該在關西時即授予實任,負責各方面具體工作的那些官吏,如今多數擔任各部首長,或者實權副職。出身稍高一些的,多河東或關中的二流家族子弟,比方說柳卓、柳習、韋鴻、胡焱、辛攀、辛明等,低下者實為寒門出身,甚至出于商賈之家,比方說徐渝、郁翎、周鑄、媯昇、蔣通等輩。

裴該想要扶持寒門,以平衡甚至于制壓世族,但寒門雖不是阿斗,卻也不是幾道限田、設學、科舉之類的詔令,立刻就能人才輩出,充斥朝堂的,世家子以其豐富的學習資源和深厚的文學功底,天然便壓過寒門一頭。但那些自關中追隨裴該,直至改朝換代的寒門吏僚,既有從龍之功,于他們頭頂是不存在玻璃天花板的,入相封侯并非癡心妄想,因而做事格外賣力。

當然啦,在儒臣派看來,即便是站在第三者角度來公允地評判,這些家伙都未免太急于事功,太急于邀寵了,不利于國家機構的穩定和社會生產于大亂之后的恢復。裴粹在關中,就曾經寫信給裴嶷,說:“如漢初名相,蕭、曹也,不聞有魏、黃……”

蕭何、曹參的施政,秉持黃老之意,無為而治,有利于社會生產力的恢復;魏相、黃霸雖然也是一代名相,但執法過剛、施政過苛,唯有在太平時節、盛世之際,才能顯身揚名啊。所以說——“愿文冀為蕭、曹,勿為魏、黃也。”

裴嶷對此的回答是:“亂世用重典,國貧謀事功,且待天下大定,方能寬政無為。”你說得有道理,但還不是時候。

所以就目前狀況而言,這兩個派別尚能協作無間,但隨著局勢逐漸穩定下來,更多世家靠攏儒臣派,更多故晉小吏靠攏吏僚派之后,又會將政局導向何方,那就誰都看不清了。

不過裴該對此還是有所警惕的,他防微杜漸的應對之策,就是要逐漸削弱雙方的力量,再利用科舉制引入更多人才來加以平衡。其實樞密省之設,也同樣是平衡儒臣、吏僚的一種手段。

漢初諸呂亂政,之所以失敗,為有周勃在也。只要運用得當,則軍功貴族不但不會干政擅權,反倒能夠成為穩定朝局的一支奇兵。不過舊關中軍諸將因樞密省之設,認定了天子重視武人,唯有陶士行對此卻有不同的看法。他曾經在給兒子陶瞻的信中寫道:

“或謂晉亂之時,武夫跋扈,勸天子勿置樞密,可稍稍制約武人。然我以為,天子置樞密,非重武也,實限武也。古來出將而得入相,今我雖以樞使身份列名宰相,于政事堂中卻為文臣所環繞,對政事幾無置喙處。由此既加軍銜,則與文政無涉,武夫勢不能再干政也,前漢大司馬大將軍之任,無可復見。

“是以奉勸吾兒,早卸都督之任,唯取刺史、太守之職。否則如前漢公孫賀之后,武夫安得再有宰相之份啊?”

裴該的這份心思,其實從未對人明言過——即便是皇后荀氏——唯有裴文冀和陶士行等寥寥數人,能夠從蛛絲馬跡中窺見一斑。不過他在官吏選拔和任用上,以太學作為從九品制到科舉制之間的跳板,這種想法,明晰的人就很多了。

關中曾開科舉,但是規模不大,既已改朝換代,他就打算行之于全國,卻遭到了儒臣們的一致反對。于是裴該重興太學,暫時以太學的畢業考試,部分代替舊時的九品制和察舉制——太學是只看學問,而不論門第,皆可入學的,而且管食宿,這套規章制度還是董老夫子昔日所創設。

長安新城遙遙無期,裴該估摸著即便天下大定了,也還得隔幾年才有望還遷關中去,所以無論文校還是武校,全都自長安遷來洛陽——長安學校仍然保留,作為太學的分校,且將來二都并立,洛陽分校也將繼續存在下去。

董景道已經快七十歲了,健康狀況也不是很好,裴該特許他在身體允可的情況下,再自關中赴洛——這一等就等到了三月份。當聽說董老夫子即將抵達的時候,裴該就打算親往相迎,卻遭到了宰相們的勸阻,說唯大將班師,天子才可郊迎,老校長雖然年高德劭,卻還不到勞動天子的地步——

“以宰相出迎,以示朝廷重儒,足矣。”

就是這“以示朝廷重儒”幾個字,最終使得裴該打消了親迎的念頭。實話說他對傳統儒學并不感冒,僅僅因為這時代還沒有其他足以與儒家相拮抗的學術體系,這才不得不表面上裝模作樣行周禮,用儒政。且董景道之所以得寵,僅僅因為屬于鄭學,跟晉代主流的王學不對付罷了。

從鄭學到王學再到玄學,就學問而言是發展,是進步,但對國家社稷的正面影響,則正好反轉過來。所以裴該何所愛于董景道啊?為鄭學也;他又何所愛于鄭學啊?在理論上方便改造,而在運用上還不至于太過糟糕罷了。

既然如此,則不便親迎董文博老先生,免得他變成第二個董仲舒,其思想反過來再鉗制社會的開放性,甚至于阻撓社會的發展。

老子云:“治大國如烹小鮮。”裴該自從坐上了皇帝的寶座,于施政更感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于改革也不敢再如從前那般,盡可能地放開手腳了,他希望能夠在保證社會安定的前提下,逐漸地用天子的詔命來引導輿論,進而影響朝局,而不象歷史上那些暴君似的,近乎以一人獨治天下。即便真是遠見卓識,倘若準備不足,施行操切,等到發現問題了再朝令夕改,那就變成王莽啦。

所以包括產業方面的新想法,裴該都先把皇莊當作試驗田。

皇莊這個名詞始于明代,但事實上自古以來,皇家即擁有部分山林池澤的所有權,收入不入國家府庫——當然啦,秦漢以降的九卿制多由君主私屬轉化而來,本來皇家的和國家的,就區分得不是很清楚。

裴該明確家、國之別后,以皇后、太子的湯沐邑為名,接收了洛中內外和河東的十幾處莊園——多半是抄沒的罪臣家產——統一歸少府管理。少府設卿、丞,前者由士人擔任,負責皇家產業的經營和財稅的出入,后者由宦官充任,負責宮廷事務的日常管理。首任少府就是才剛從江南逃過來的裴常——其父裴嗣則只領了一個微陽縣侯的爵位,志得意滿,安享晚年去了。

舉凡新農具、新耕法,乃至新的農業協作方式的試行,新品種甚至新物種的試種、試育,新商品的制造和流通,裴該都利用閑暇時指導裴常等人,并要求他們大膽去做試驗,若有成效,便可推廣。即便試驗失敗了——那可能性是相當大的——也不過皇家短少了一部分收入而已,在裴該看來,自己如今的日常供奉已經算是很儉省了,即便把內庫全都填了皇莊的缺口,也不至于吃糠咽菜,要被迫額外向國庫伸手。

第四十三章 獻俘第十二章 股肱與爪牙第四十四章 鮮卑人來也!第四十章 薦主第三章 不在王公,而在令兄第四十章 鐙里藏身第三章 蝗神第四十四章 小人構陷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第二十七章 丕變第四十章 各有稻粱謀第三十九章 我與賈充有三不同第二章 南來之客第十章 折翼之夢第五十七章 無計屠熊羆,乃先謀豺狗第三十八章 激戰汜水第五十章 去摘鮮果兒第五十三章 胡,馬第二十一章 專取上將首級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第七章 還都之議第十四章 伯父在上第三十三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四十四章 崇山遭遇戰第八章 記憶碎片第二十七章 扶危定傾第十五章 諂媚小人第十八章 各懷憂心第五十六章 利用第七章 廄中婦人第九章 八裴方八王第二十一章 賢人君子第八章 喪敗第四十九章 伐殘漢第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十八章 井底之蛙第五十九章 小利和大局第六章 大司馬之心第六章 耳目第四十三章 雖摧其志,不能破其軍第三十四章 具裝甲騎第五十三章 退避三舍第二十九章 劫兵第二十八章 拾遺第三十二章 光頭的謀略第五十七章 臨水三射第一章 苦縣苦人第三十六章 斷水第六十五章 司馬家婦人第十章 折翼之夢第二十七章 丕變第二十四章 復置上郡第十四章 因一小兒妄動刀兵第一章 吳興王第三十四章 漣漪第五十四章 破裴氏而伐裴柏!第五十三章 五道杠第二章 國破山河在第四十八章 不戰、不降、不走第四章 晉王和代王第二十四章 整風第七章 典牧州郡第四十七章 新攻具第四十八章 字謎第三十一章 因忿興師第二十四章 斷臂第二十章 裴氏之熊第十五章 彭城內史第六章 不測之禍第二十章 中流擊楫第十三章 辯殺衛玠第八章 記憶碎片第十二章 股肱與爪牙第一章 天子家事第四十三章 禪位之詔第二章 猛虎脫柙第三十三章 文鴦之孫第三十九章 洛中之山甚是無趣第二十一章 脫身第五十八章 從成都到滇池第二十八章 君之視臣如土芥第五十二章 虛兵第十六章 楊清東行第四十八章 姚弋仲第三十五章 騎兵之用第四十二章 商人又來了第十二章 激斗(下)第五十二章 糧運第四十三章 善游者溺,善騎者墮第二十四章 龍套的漂流奇遇(五)第二十三章 筮占第十五章 我亦書生第三十章 百歲人瑞之死第二十九章 豪華陣容第四十八章 字謎第四十九章 伐殘漢第三章 竊書第三十五章 卻不知誰為袁盎?第六十一章 人心猶豫,則智勇并竭第十六章 救難
第四十三章 獻俘第十二章 股肱與爪牙第四十四章 鮮卑人來也!第四十章 薦主第三章 不在王公,而在令兄第四十章 鐙里藏身第三章 蝗神第四十四章 小人構陷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第二十七章 丕變第四十章 各有稻粱謀第三十九章 我與賈充有三不同第二章 南來之客第十章 折翼之夢第五十七章 無計屠熊羆,乃先謀豺狗第三十八章 激戰汜水第五十章 去摘鮮果兒第五十三章 胡,馬第二十一章 專取上將首級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第七章 還都之議第十四章 伯父在上第三十三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四十四章 崇山遭遇戰第八章 記憶碎片第二十七章 扶危定傾第十五章 諂媚小人第十八章 各懷憂心第五十六章 利用第七章 廄中婦人第九章 八裴方八王第二十一章 賢人君子第八章 喪敗第四十九章 伐殘漢第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十八章 井底之蛙第五十九章 小利和大局第六章 大司馬之心第六章 耳目第四十三章 雖摧其志,不能破其軍第三十四章 具裝甲騎第五十三章 退避三舍第二十九章 劫兵第二十八章 拾遺第三十二章 光頭的謀略第五十七章 臨水三射第一章 苦縣苦人第三十六章 斷水第六十五章 司馬家婦人第十章 折翼之夢第二十七章 丕變第二十四章 復置上郡第十四章 因一小兒妄動刀兵第一章 吳興王第三十四章 漣漪第五十四章 破裴氏而伐裴柏!第五十三章 五道杠第二章 國破山河在第四十八章 不戰、不降、不走第四章 晉王和代王第二十四章 整風第七章 典牧州郡第四十七章 新攻具第四十八章 字謎第三十一章 因忿興師第二十四章 斷臂第二十章 裴氏之熊第十五章 彭城內史第六章 不測之禍第二十章 中流擊楫第十三章 辯殺衛玠第八章 記憶碎片第十二章 股肱與爪牙第一章 天子家事第四十三章 禪位之詔第二章 猛虎脫柙第三十三章 文鴦之孫第三十九章 洛中之山甚是無趣第二十一章 脫身第五十八章 從成都到滇池第二十八章 君之視臣如土芥第五十二章 虛兵第十六章 楊清東行第四十八章 姚弋仲第三十五章 騎兵之用第四十二章 商人又來了第十二章 激斗(下)第五十二章 糧運第四十三章 善游者溺,善騎者墮第二十四章 龍套的漂流奇遇(五)第二十三章 筮占第十五章 我亦書生第三十章 百歲人瑞之死第二十九章 豪華陣容第四十八章 字謎第四十九章 伐殘漢第三章 竊書第三十五章 卻不知誰為袁盎?第六十一章 人心猶豫,則智勇并竭第十六章 救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麻莱县| 临桂县| 潜江市| 宁陵县| 喀喇沁旗| 永和县| 门头沟区| 开江县| 余干县| 新乐市| 龙陵县| 大庆市| 喀喇| 出国| 都昌县| 江油市| 奈曼旗| 凤凰县| 都安| 武平县| 恩施市| 邵东县| 丰都县| 广宁县| 萨嘎县| 宽甸| 德化县| 金溪县| 萨嘎县| 高陵县| 黔江区| 洛南县| 浦北县| 虞城县| 榆树市| 正镶白旗| 读书| 黄浦区| 拜泉县| 呼和浩特市| 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