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的回答讓我們幾個人都是目瞪口呆,真三昧真火只有在神話傳說中才會見到,我們從沒想過在這現實的生活當中會真的存在。不管怎麼說,也不管我們是否相信它是真的,但是事實就是事實,我們眼前的女鬼就這樣被剷除、降服了。
更加詭異的是,我們剛想去查看那倒在地上的紙人,它卻一下子自燃了起來。本來一團白花花的紙紮人,一下子就燃起了一團帶著幽幽藍光的火焰。頃刻間,就化爲了一灘灰燼。
這一切,就在眨眼之間就發生了。那速度之迅速,根本容不得我們細細查看。我突然想起這紙人的詭異之處頗有蹊蹺,很有可能就是傳說中的紙紮人。只是,這紙紮被借屍還魂了而已。而且,是在有人闖入的情況下,它纔會復活。
紙紮,在民間有很多不同的稱謂,如“紙人”、“糊紙”、“扎作”、“扎紙”、“扎紙庫”、“彩糊”等。
廣義的紙紮包括彩門、靈棚、戲臺、店鋪門面裝潢、匾額及扎作人物、紙馬、戲文、舞具、風箏、燈綵等。狹義的紙紮,指的是喪俗紙紮。主要指用於祭祀及喪俗活動中,所扎制的紙人紙馬、搖錢樹、金山銀山、牌坊、門樓、宅院、家禽等焚燒的紙品。
而在我的家鄉,也會有這種習俗。在我的記憶當中,後者的性質比較多。一般都是家裡死了人,辦喪事的時候見到。有花轎、小紙人(僕人)、金錢什麼的,但都是一些古代庭院的風格。但是,到了現在這個時代,紙紮師傅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更新換代。紙紮的品種也逐漸的增多,有什麼樓房、別墅、轎車什麼的。
其實這些紙紮的用途只有一個:就是燒祭給死去的人。用我們當地的說法是。讓死者在陰間能夠過得更舒服一些。在中國的民俗當中,這樣的祭祀行爲非常的普遍。因爲,很多老百姓都相信,人死後後到另一個世界——陰曹地府。
在那裡,他們同樣要生活。而且,同樣離不開這些生活用品和交通工具。甚至。有人認爲,那是和我們的世界是一樣的,只是空間世界的不同而已。
我那時候年紀小,不知道害怕。就覺得大人們做這些花花綠綠的紙紮挺有意思,可是到後來,就不這麼想了。隨著見識和知識的增長,每當看見喪禮結束後,死者家人在焚燒這些紙紮的時候,都覺得有些瘮的慌。
紙。是指紙冥器。舊時迷信,以爲人死後進入冥國?,隨葬器物供死者在間使用,於是有冥(明)?器。
冥器,起初是生活日用品。自宋代起,紙冥器逐漸流行。人們用竹篾、蘆葦、高粱秸紮成各種傢俱器皿人物,糊以色紙、飾以剪紙,爲死者焚燒。顏色有單色的、襯色的、結合塗繪的。的廣東佛山的“銅襯料”、“銅寫料”等,頗爲富麗。
正是因爲如此。紙紮才發展壯大起來的。
紙紮,起源於古代民間宗教祀祭活動。後來,逐漸也成爲慶祝節日的一種裝飾藝術。
明清時,遍及城鄉。每逢節日或喜慶之際,民間藝人則充分施展其技藝,扎製成高意詼諧的“老鼠攀葡萄燈”;喜得貴子的“麒麟燈”;望子健康的“鴨(壓)子燈”;祝賀新婚的“鴛鴦燈”;祈求豐收的“金魚燈”。以及名種花草、鳥獸等。
這些色澤豔麗、造型拙樸、寓意明快的各類紙紮品,均取竹、木、線、紙爲主要材料。以竹、木爲骨架,以線團縛部位,糊彩紙以裝飾。爲喜慶歡快的活動頻添幾份色彩,也就是現在所謂的“花燈節”。
同時。紙紮也爲哀喪、祀祭場面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中國的紙紮藝術最初起源於喪俗,它是將扎制、貼糊、剪紙、泥塑、彩繪等技藝融爲一體的民間藝術。
紙紮在民間又稱糊紙、扎紙等,它是爲滿足民衆祭祀信仰心理,及精神需要的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
紙紮的種類不外乎以下四類:一是神像,如入葬時焚於陵墓前的大件扎製品;二是人像,包括童男童女、戲曲人物、侍者等;三是建築,如靈房、門樓、牌坊、車轎等;四是明器、包括飲食器皿、供品和吉祥用品以及瑞獸類。諸種紙紮作品取材巧妙,工藝精湛。
爲何江蘇常州人習慣稱迎春橋爲“行春橋”呢?
相傳古時每逢立春節日,地主官員全副頂戴儀仗列隊,扛擡祭品及事前用五色紙由盲人扎糊成的春牛(紙分紅、黃、青、白、黑,由盲人隨意將色紙拼糊後,看牛身上的紙色,預測當年的年成豐欠。如紅多主火災,黃多兆豐年,青主風、白主水、黑爲疫云云)和旁立紙紮的手持鞭子的芒,一起列入隊伍、鳴鑼開道。經過此橋到孔廟祭天,舉行迎春儀式。
清代在進入縣衙大堂時,在鼓樂聲中,將隊伍所擡亭子中的畫軸打開,並迅速收卷,在古時象徵春已來臨之意。由於迎春隊伍通過街巷,萬民爭觀,很像民間迎神行會,而又必須經過此橋,所以本地人都把迎春橋稱爲“行春橋”。
迄今發現最早的紙紮實物,是1973年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阿斯塔那唐代古墓羣中發掘的紙棺。棺體骨架用細木桿紮成,從前至後,有五道弧頂支撐作支架,再糊上廢紙,外表爲深紅色。
根據考古現場遺蹟分析:安葬死者時,先將死者放在一片糊有廢紙的葦蓆上,然後再罩扎製紙棺。根據墓主人隨葬品買地券上的記載,年代爲唐大曆四年(公元769年),這具特殊的紙紮棺材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
供奉紙紮與民間的祭祀活動密切相關,其形成是原始社會以來,墓葬殉葬俑的發展和演變的結果。
用喪俗藝術形式來悼念死者,對世人來說能起到安慰和調節傷感的作用。最初的殉葬品,可能是用活人活物來充當的。奴隸社會,貴族死後盛行以活人殉葬。到春秋戰國時期,人們意識到這種行爲過於殘酷而逐漸被廢除。
從歷史文獻記載來看,最早的俑,可能是用茅草紮成的草人,孔子稱之爲“束草爲人形”的“芻靈”。後來,又發展爲用木偶人陪葬,大體上可以看出有些像人形,古代統稱爲“明器”。
秦漢以後,由於製陶業的發展及普及,陶製俑又逐漸代替了牛、羊殉葬品及木俑。從陪葬俑的逐漸變化過程可以看出,手工業的不斷進步,推動人類文化不斷髮展,並使一些陋習被廢除。喪俗藝術也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變革,因而便出現了像秦始皇兵馬俑那樣壯觀的隨葬規模。
不可否認,陝西的兵馬俑,就正是這樣的一種形式。
唐宋之際,隨葬明器及俑仍有一定規模,喪俗文化又融入外來文化的因素,加上中國道教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響,靈魂昇天的“生命二元論”信仰更加普遍,與之相關的喪葬及祭祀用品也出現了新的形式。
造紙術發明併成熟以後,紙被運用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到北宋時期,燒紙俑、紙馬開始盛行,紙紮成爲宋代以來喪葬習俗藝術的主要類型之一,遍及中國各民族。紙材料的誕生和普及是紙紮藝術發展的首要條件。
明清之際,紙紮成爲喪俗和鬼節的主要用品。
值得注意的是,自宋代以來,喪事必需供佛,或請僧道爲死者祈禱祝福,到元明清直至近現代一直延續這種風俗習慣。喪祭過程中要用紙錢、紙人、紙馬、紙房子、紙供具。
考古發掘及有關史料表明,唐宋之前,絕大部分俑和明器,是用不易腐爛的硬質材料製成。如石器、玉器、漆器、青銅、陶器、瓷器等等。
宋代之後,隨著佛、道文化對民衆的影響,焚香、燒紙、焚燒紙人紙馬便隨靈魂昇天的“生命二元論”意識而逐漸興起。人們或因表達對死者的哀思,或利用悼念形式減輕對死亡的退避、恐怖之情,或者出於相信死者的靈魂存在而彼此轉生,死者家屬都要盡其義務,按當地風俗習慣,進行各種喪葬活動。
這也是爲什麼盜墓賊對越古老的墓葬越是感興趣的原因,明清和民國時代的墓穴,相比之下,就沒有那麼多人問津了。
百姓對鬼魂有了多種解釋,有時認爲鬼魂可有可無,有時又使之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
在日常生活中,把奇怪的不可思議的事說成是“出鬼”,又把某些疾病說成被死者鬼魂所纏而致。這種迷信觀念是原始鬼魂觀念的發展和衍變,人們的鬼魂意識也失去了它原本的含義。
在喪葬用品中,從俑、冥器到紙人紙馬的衍變,表明了民俗藝術的沿續和發展,是生存在民間社會的“活化石”。
明清之際,紙紮成爲喜喪俗和鬼節的主要用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