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即墨縣城防衛空虛,南邊鰲山衛的主力調派到萊陽參與平亂的時機,這些韃子就在內應的帶領下,打著白蓮教的旗號,從田橫島登陸,直接奔襲即墨縣城,最終將即墨縣城洗劫一空,揚長而去。
后來這些韃子又多次上岸劫掠,不過一般都選擇靠近海邊的城鎮和百戶所,打的仍舊是海盜的旗號,并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
自從孫元化入主登萊之后,他么的活動才沒那么頻繁,畢竟孫元化是個狠人,當初寧遠之戰的時候,孫元化指揮那十一門紅衣大炮,將韃子打的魂飛魄散,對韃子的震懾力還是很大的。
于是他們將目標變更了,主要是劫掠過往商船,有時候需要物資的話,也會通過依附的漢人上岸購買,以免引起官府的注意,引來大軍圍剿。
甚至有些商人明知道他們的身份,也不敢報告官府,還盡量少收他們的錢,唯恐引來滅門之禍,畢竟官府都奈何不了他們,萬一人家來尋仇自己可就麻煩了,不如破財免災。
孔有德仔細觀看了地圖,找出了韃子藏匿的島嶼,發現韃子選的這些個島嶼很是講究,差不多都是在登州和萊州的交界地帶,或者是衛所之間的交接地帶。
就拿三平島和田橫島來說,剛好在鰲山衛和海陽所的中間海域。
當初白蓮教在萊陽起事的時候,韃子攻陷并洗劫了即墨縣,即墨知縣死里逃生,等萊陽的白蓮教被平定,他趕忙聯絡鰲山衛出兵,誓要將這一股‘海盜’徹底剿滅,但鰲山衛指揮使覺得打不過,便可以將這個任務推給海陽所,畢竟這股‘海盜’就在兩個衛所防區之間,甚至離海陽所更近一些。
海洋所當然不樂意了,你鰲山衛都打不過,我一個千戶所這么可能打得過,然后就是兩個衛所之間踢皮球,都覺得這事應該是對方的任務,一來二去,根本沒法出兵。
然而布政司和都指揮使司是兩個系統,即墨知縣沒有指揮鰲山衛的權利,如果想要強行讓鰲山衛出兵剿賊,只能上報給山東布政司,然后布政使稟報給山東巡撫,山東巡撫再下定給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司再下令給鰲山衛,鰲山衛再出兵,這一套流程下來沒一兩個月是搞不定的。
不光是流程繁瑣的問題,即墨知縣壓根就不敢上報這件事情,本來縣衙被攻破,他廢了好大勁才隱瞞下來,現在倒好,自己主動捅上去了,但凡上級官員對自己有那點不滿,便可以用這個罪名整治自己,丟城失地可是要砍頭的。
想到自己的仕途和腦袋,即墨知縣也只能忍氣吞聲,縣城被攻破這事就當沒發生過,做好即墨縣城的防備,以防韃子再來這么一次,至于周邊的村鎮被洗劫,那就隨他去了。
也就因為這樣,這一伙韃子和海盜,倭寇,漢人的集合體,最終在登萊地界扎下根來。
白云龍拿下即墨縣和鰲山衛之后,也曾試圖攻打一下田橫島和三平島,但后來還是放棄了,將獲取的消息都傳遞回來了。
根據白云龍打探得知,這些‘海盜’也就是韃子不知道從哪弄來了三條海滄船,也就是四號福船,每條船還有兩門四五百斤的佛郎機,據說還有兩條三號福船,但也只是聽說罷了,沒有人真的見過。
但即使就那兩艘海滄船,也足以對白云龍產生巨大的威脅,他們是能短時內造一些舢板或者征調一些漁船,用于運輸士兵渡海攻打島嶼上的韃子,但根本沒法制造攜帶佛郎機的戰船,一旦在海上被韃子的海滄船襲擊,必定損失慘重。
對于這些韃子,孔有德現在也沒有什么好的辦法,三艘風范戰列艦起碼還要一個半月下水,形成戰斗力起碼要到六月份了,而且先期目標是把萊州灣的那一批天津水師戰船弄回來,這些韃子就只能先擱置起來了。
孔有德只能先回復白云龍,讓他先把即墨縣和鰲山衛牢牢地控制起來,并且在幾個島嶼登岸的地方設立觀察哨,嚴密監視這些韃子的動向,一旦他們上岸,直接予以痛擊,現在沒法渡海解決他們,但也不能讓他們肆意為禍。
倒是旅順的局勢讓孔有德有些揪心,自從當初陳有時和毛承祿派人渡海求援,之后就鮮有消息,連派出去的軍情局斥候也沒能傳回來多少消息,戰局相當不順利。
旅順作為軍事重鎮,管轄的城池和島嶼眾多,毛承祿和陳有時并沒有占據整個旅順,而黃龍則率領本部兵馬,猛攻他們所占據的島嶼和城池,初期兇猛的發展勢頭被迅速遏制,甚至有些跟著一起造反的將領,攝于黃龍勢大,害怕失敗之后被株連九族,于是重新歸附了黃龍。
好在登州城方面也沒什么大事,想必黃龍決心先收復旅順,再打登州,不過現在登州府戰事結束,就算黃龍全軍進攻,孔有德也有信心將其擊退。
萊州府的戰事趨于平穩,期間耿仲明只組織了一次大規模進攻,仍舊以失敗告終,不過與彭友謨之間的戰斗卻未曾停止。
李九成方面,現在處于守勢,主要是昌邑和青州的明軍數量太多了,這段時間朝廷不斷的往青州和昌邑方面增兵,不光從山東各地抽調兵馬增援,而且薊門總兵鄧玘也率領兵馬前來增援,據說昌平總兵陳洪范也要率領兵馬前來,現在已經在路上了。
如此一來,聚集在昌邑的明軍兵馬已經接近三萬了,而且是大將云集。
細數之下,昌邑和青州有天津總兵王洪,昌平總兵陳洪范,薊門總兵鄧玘,義勇總兵劉澤清,萊州城內有通州總兵楊御藩,保定總兵劉國柱,以及才被自己擊敗的登州總兵吳安邦,還有東江總兵黃龍,足足八個總兵啊。
要知道大明朝廷和建奴最后一次大規模野戰,耗盡最后一批精銳兵馬的松錦之戰,也只有八個總兵啊,看來朝廷對自己真是足夠重視啊,不過也說明大明朝廷還遠沒有到窮途末路的時候,隨便都能抽調八個總兵出來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