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329章 “五四”運動

一九一九年六月二十八日,巴黎和會的最后一天,也是全體戰勝國在和約上簽字的一天。但作為戰勝國的中國代表沒有出席會議,拒絕簽字。

這是因為,巴黎和約里有三條是關于中國的。即戰前德國侵占的山東膠州灣的領土,以及那里的鐵路、礦產、海底電纜等,統統歸日本所有。

中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了協約國,宣布對同盟國作戰,支援了協約國大量糧食,還派出十七萬五千名勞工到歐洲支援,犧牲了二千多人。為取得最終勝利做出了貢獻和犧牲。作為戰勝國的中國,索回德國強占的山東半島的主權,這是順理成章的事。

然而,在巴黎和會召開之初,日本出于別有用心的目的,不斷在會上質疑中國作為戰勝國參加會議的資格,企圖排斥中國作為戰勝國與會;沒有得逞后,又脅迫英美法同意把德國強占的山東半島轉給日本。

中國最初連參加和會的資格都沒有,后來在美國的支持下,勉強被允許參加,但處處被看不起。

在那個主要是誰強誰說了算的世界,一個弱國,自己不行,想指望著別人能為其主持公道,簡直是做白日夢。

所謂的巴黎和約表明,中國的“戰勝國”地位是虛幻的,列強從未將中國視為平等一員,美國的“贊助”也不過是口惠而實不至。

美國為了自己利益考慮,食言自肥,改變總統威爾遜提出的“十四點”中第一條“反對秘密條約”,即原定對中國山東問題的支持態度。

在會議上,中國代表團雖然據理力爭,付出了艱苦的努力,但終于還是弱國無外交,所有的努力基本上付諸東流。

巴黎和會成為了“五四”運動的導.火.索。特別是會議期間公布的中日密約,更是引發國人極大的憤怒。

民國八年四月十一日中國駐日公使章宗祥請假回國,偕眷陳氏,準備在東京中央新橋車站登車。

留日學生數十人手持“賣國賊”旗幟前往“送行”,把章公使包圍。學生們氣憤填膺,質問章氏,訂立多少賣國密約?經手若干借款?

見情勢嚴重,日警聞訊趕至,護送章宗祥夫婦上車。

人叢中有人大呼:“章公使,章宗祥,你既然賣國,何不先賣妻!”

留日學生因身在日本,對中國處處受日本欺侮體會更深切,所以,反日的情緒尤為高漲。巴黎和會中國失敗消息傳來后,留日學生首先發出怒吼,通電聲討賣國賊。

電云:“歐洲議和大會,為我國生死存亡所關,凡我國人,應如何同心協力,共挽國權,乃專使方爭勝于域外,而權奸作祟于國中,旬日以來,賣國之謀,進行益力。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徐樹錚、靳云鵬等,狼狽為奸,甘心媚日,跡其邇來所為罪狀,足以制國家之死命,約有二端,而已往之借款借械,賣路賣礦不計焉。略陳如下,冀共聲討。一曰掣專使之肘以媚日也。

“此次我國所派專使,尚能不辱國命力爭,日本因之大懷疑忌,始則用威嚇手段,冀制顧、王之發言,繼則行利誘主義,賄通曹、陸之內應。且使章宗祥回國運動,入長外交,以掣專使之肘。并預先商議,改竄已訂之中日秘約,以掩中外耳目,而彼諸賊,甘為虎倀。章氏既奉命西歸,曹、陸更效忠維謹,日前竟請當局,電飭專使,對日讓步。夫中日之利害,極端相反,世所共知。吾國往日所被奪于日本之權利,方期挽救于壇坫。而乃遇事退讓,自甘屈服,豈非承認日本之霸權,而欲自儕于朝鮮乎?賣國之罪,夫豈容誅?此其罪狀一。

“二曰借邊防之名以親日也。年來北方軍閥之跋扈橫行,皆由徐樹錚、靳云鵬等,親日政策之所致,舉國權以易外款,殺同胞幾如草芥。全國父老,疾首痛心,而若輩迄無悔禍之意。近且大肆陰謀,借邊防為名,欲將參戰軍擴為九師十六混成旅,而與日人實行軍械同盟,將各省鐵路及兵工廠,抵借日款,并聘日人為教練官及技師。種種企圖,無非欲達其武力統一之目的。無論世界潮流,趨向和平,此等背逆時勢之舉,有百害而無一利,即使果如諸賊計劃,有萬一之效,而軍隊訓練之權,已操諸日人,兵器制造之廠,已屬于敵國,我國家尚能保其獨立耶?恐德人利用土耳其之故事,將復見于遠東。二次大戰,此其導火。既恣惡于現在,復貽禍于將來。諸賊之肉,其足食乎?此其罪狀二。

“凡茲二事,僅舉大端,其他違法不軌之行,諒為國人所共睹。同人等游學以來,鮮問內政,惟事涉對外,有損國權,則筆伐口誅,不遺余力。矧諸賊近日賣國之罪,彰明較著,良心所逼,安敢緘默。用特學其事實,訴諸國人,所望全國父老昆季,速籌對待國賊之法,安內攘外,咸系乎此。蓋共和國家,民為主體,朝有奸人,而野無志士,將見國家遂即淪亡,而國民無力之譏,永蒙羞于歷史矣。”

一九一九年五月一日,北京大學的一些學生獲悉巴黎和會拒絕中國要求的消息。當天,學生代表就在北大西齋飯廳召開緊急會議,決定一九一九年五月三日在北大法科大禮堂舉行全體學生臨時大會。

一九一九年五月三日晚,北京大學學生舉行大會,北京高等師范學校(現北京師范大學)、法政專門、高等工業等學校也有代表參加。學生代表發言,情緒激昂,號召大家奮起救國。最后定出四條辦法,其中就有第二日齊集天安門示威的計劃。這四條辦法是:

(一)聯合各界一致力爭;

(二)通電巴黎專使,堅持不在合約上簽字;

(三)通電各省于一九一九年五月七日國恥紀念舉行游行示威運動;

(四)五月四日上午,北京高等師范學校與北京大學、中國大學等十三校代表,在法政專門學校開會,研究和部署下午在天安門前舉行集會和游行示威。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下午,北京三所高校的三千多名學生代表沖破軍警阻撓,云集天安門,北京高等師范學校最早到達天安門。

他們打出“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收回山東權利”、“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廢除二十一條”、“抵制日貨”、“寧肯玉碎,勿為瓦全”、“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口號 ,并且要求懲辦交通總長曹汝霖、幣制局總裁陸宗輿、駐日公使章宗祥。

學生游行隊伍移至曹宅,沒找到曹汝霖抓到章宗祥,群情激憤下將章痛打。北京高等師范學校數理部的匡互生第一個沖進曹宅,并帶頭火燒曹宅,引發“火燒趙家樓”事件。

隨后,軍警出面控制事態,并逮捕了學生代表三十二人。

天安門前金水橋南邊高懸的一副對聯引人注目:“賣國求榮,早知曹瞞遺種碑無字;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頭。”

一九一九年五月七日,長沙各學校學生舉行“五七”國恥紀念游行,游行隊伍被張敬堯派軍警強行解散。

一九一九年五月十一日,上海成立學生聯合會。

一九一九年五月十四日,天津學生聯合會成立。廣州,南京,杭州,武漢,濟南的學生和工人也給予支持。

一九一九年五月中旬,北京學生聯合會派鄧中夏到湖南聯絡,和湖南學界代表介紹北京學生運動情況,并商討恢復和改組湖南學生聯合會問題。

一九一九年五月十九日,北京各校學生同時宣告罷課,并向各省的省議會、教育會、工會、商會、農會、學校、報館發出罷課宣言。天津、上海、南京、杭州、重慶、南昌、武漢、長沙、廈門、濟南、開封、太原等地學生,在北京各校學生罷課以后,先后宣告罷課,支持北京學生的斗爭。

一九一九年六月二十八日,新的湖南學生聯合會成立。

一九一九年六月三日,北京數以千計的學生涌向街道,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活動,被軍警逮捕一百七十多人。學校附近駐扎著大批軍警,戒備森嚴。

湖南長沙的第一師范、湘雅醫學校、商業專門學校等二十個學校學生舉行總罷課。

一九一九年六月四日,逮捕學生八百余人,此間引發了新一輪的大規模抗議活動。

一九一九年六月五日,上海工人開始大規模罷工,以響應學生。上海日商的內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紗廠、日華紗廠、上海紗廠和商務印書館的工人全體罷工,參加罷工的有兩萬人以上。

一九一九年六月六日、七日、九日,上海的電車工人、船塢工人、清潔工人、輪船水手,也相繼罷工,總數前后約有六、七萬人。

上海工人罷工波及各地,京漢鐵路長辛店工人,京奉鐵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舉行罷工和示威游行,自此起,運動的主力也由北京轉向了上海。

一九一九年六月六日,上海各界聯合會成立,反對開課、開市,并且聯合其他地區,告知上海罷工主張。響應上海的三罷運動,全國二十二個省一百五十多個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響應。

一九一九年六月十一日,陳獨秀等人到北京前門外鬧市區散發《北京市民宣言》,聲明如政.府不接受市民要求,“我等學生商人勞工軍人等,惟有直接行動以圖根本之改造”。陳獨秀因此被捕,各地學生團體和社會知名人士紛紛通電,抗議政.府的這一暴行。

一九一九年六月二十三日由阮真主編的《南京學生聯合會日刊》創刊,發行所設在門簾橋省教育分會事務所內。張聞天,沈澤民(茅盾之弟)為編輯科科員,是該報的主要撰稿人之一。

該刊及時報道南京、江蘇及全國學生反帝愛國運動的情況;圍繞如何“改良社會”這一中心問題,抨擊日本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政.府,批判舊制度、舊道德、舊思想、舊習慣,宣傳革命民主主義思想,并介紹各種新思潮(該刊連續出版了70號,至9月11日停刊)。阮真在該刊最后一期的《編輯科經過報告》中這樣寫道:“……真(阮真)于發表來稿,重思想不重文字,尤以改良社會及改良教育為救國初步之方針,此本刊之微意也。”

第41章 東南互保第36章 署理山東第510章 胡適和韋蓮司第156章 隔靴搔癢第551章 第三條路第138章 總統選舉第210章 斷絕關系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410章 會考第443章 人格魅力第129章 誰是幕后指使第361章 “自治”運動第567章 麻煩未了第359章 唐聯帥出走第3章 科舉之路第226章 風云激蕩中的黎元洪第90章 汪袁配合第96章 風云突變第442章 春風化雨第22章 大事不妙第296章 兵分兩路第46章 辦實業第228章 瑞澂的下馬威第597章 北大三寶第24章 幸運第583章 禍不單行第419章 翰林造反第240章 國旗國都之爭第454章 最為迫切的問題第509章 初到北大第602章 關于世界文化三個共同的理想目標第168章 籌安會的表演第303章 岳州攻防戰第450章 越縵堂日記第504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和倫理學理論第351章 直皖之戰第227章 洪山寶塔會議第423章 學術成果1第227章 洪山寶塔會議第318章 選舉副總統第148章 袁記約法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258章 浙江局勢第498章 “世界公民”第23章 離開第33章 告密第68章 武昌起義第474章 老家績溪第40章 系矯旨第256章 國會和政黨第586章 參加第六次太平洋國際學會第308章 討龍之戰第189章 圣戰揭幕第300章 成都之戰第63章 請愿大潮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519章 五四運動中的胡適第186章 成功出走第299章 馮國璋南巡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230章 舍命陪君子第53章 楊翠喜事件第47章 興新式教育第210章 斷絕關系第434章 知難而上第223章 熱心社會事務第545章 一場轟轟烈烈的愛第214章 夢斷紫禁城第65章 保路運動第438章 囊括大典,網羅眾家第2章 小人精第364章 非常選舉第339章 上海問題第67章 迫不及待第160章 二十一條第203章 逼得啞人說話第520章 胡適談五四運動第522章 杜威來華講學意義深遠第502章 約翰·杜威和實用主義第321章 談和障礙重重第501章 偉人的風采第188章 熔巖涌動第494章 與基督教擦肩而過第392章 廣東的軍事政變第559章 被迫離開中國公學第67章 迫不及待第462章 蔡元培與“清黨”第179章 司馬昭之心第59章 主持立憲和署理外務第528章 新思潮的意義第173章 梁士詒的自救第599章 北大開學第576章 不主張對日抵抗第97章 中山先生第411章 點翰林第491章 求博第84章 海軍起義第266章 督軍會呈文第437章 大師云集第363章 四川自治和貴州民九事件
第41章 東南互保第36章 署理山東第510章 胡適和韋蓮司第156章 隔靴搔癢第551章 第三條路第138章 總統選舉第210章 斷絕關系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410章 會考第443章 人格魅力第129章 誰是幕后指使第361章 “自治”運動第567章 麻煩未了第359章 唐聯帥出走第3章 科舉之路第226章 風云激蕩中的黎元洪第90章 汪袁配合第96章 風云突變第442章 春風化雨第22章 大事不妙第296章 兵分兩路第46章 辦實業第228章 瑞澂的下馬威第597章 北大三寶第24章 幸運第583章 禍不單行第419章 翰林造反第240章 國旗國都之爭第454章 最為迫切的問題第509章 初到北大第602章 關于世界文化三個共同的理想目標第168章 籌安會的表演第303章 岳州攻防戰第450章 越縵堂日記第504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和倫理學理論第351章 直皖之戰第227章 洪山寶塔會議第423章 學術成果1第227章 洪山寶塔會議第318章 選舉副總統第148章 袁記約法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258章 浙江局勢第498章 “世界公民”第23章 離開第33章 告密第68章 武昌起義第474章 老家績溪第40章 系矯旨第256章 國會和政黨第586章 參加第六次太平洋國際學會第308章 討龍之戰第189章 圣戰揭幕第300章 成都之戰第63章 請愿大潮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519章 五四運動中的胡適第186章 成功出走第299章 馮國璋南巡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230章 舍命陪君子第53章 楊翠喜事件第47章 興新式教育第210章 斷絕關系第434章 知難而上第223章 熱心社會事務第545章 一場轟轟烈烈的愛第214章 夢斷紫禁城第65章 保路運動第438章 囊括大典,網羅眾家第2章 小人精第364章 非常選舉第339章 上海問題第67章 迫不及待第160章 二十一條第203章 逼得啞人說話第520章 胡適談五四運動第522章 杜威來華講學意義深遠第502章 約翰·杜威和實用主義第321章 談和障礙重重第501章 偉人的風采第188章 熔巖涌動第494章 與基督教擦肩而過第392章 廣東的軍事政變第559章 被迫離開中國公學第67章 迫不及待第462章 蔡元培與“清黨”第179章 司馬昭之心第59章 主持立憲和署理外務第528章 新思潮的意義第173章 梁士詒的自救第599章 北大開學第576章 不主張對日抵抗第97章 中山先生第411章 點翰林第491章 求博第84章 海軍起義第266章 督軍會呈文第437章 大師云集第363章 四川自治和貴州民九事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丘县| 科技| 唐海县| 贵州省| 诏安县| 平山县| 盐津县| 宿迁市| 平顶山市| 鲜城| 益阳市| 明星| 和顺县| 平湖市| 遂平县| 神农架林区| 临江市| 东港市| 铅山县| 丹江口市| 荥经县| 普格县| 龙陵县| 灵川县| 耒阳市| 淅川县| 湘西| 温宿县| 黄龙县| 栖霞市| 定陶县| 塔河县| 麻栗坡县| 思茅市| 齐齐哈尔市| 乡宁县| 璧山县| 乌兰察布市| 安多县| 容城县| 原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