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曾對君萬里說過獨孤求敗的五重劍術境界。原本是前世在閱讀武俠小說時無意中記下,以為均是胡謅,純屬虛構。現在想想,未嘗不能達到這五重境界。
第一重,利劍無意;第二重,軟劍無常;第三重,重劍無鋒;第四重,木劍無儔;最后一重,至高境界,無劍無招。
利劍無意:一個習武者,首先必然是修煉一些基礎的拳掌功夫和初淺劍術功夫了。以劍術來說,初習者,各方面都有很大的不足,例如內功、武學領悟力,各方面都有很大的缺陷。
此境界的關鍵在于:誰能搶占先機,就能贏得最后的勝利。
軟劍無常:通過第一境界的修煉,劍術日益精進,達到此境界后則開始追求速度、身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敵人制住,一招制敵。
重劍無鋒:通過前兩個層次的修煉,內力修為達到了一定境界。則逐漸注重技巧的運用,以慢打快,不在形式,而是巧妙的運用,加之內力輔助,威力自然不可小覷。
木劍無儔:達到此境界,武學修為即武功的領悟能力和內力修為與之前三個境界又有較大提升。而此時也漸漸感悟,嘗試擺脫“劍”的束縛,一草一木皆可為劍。
此階段關鍵在于劍意的萌生,對劍術的領悟已經上升到極高的層次,即漸漸遠離劍的概念。此境界重點在于悟。即天下本為一物,世間萬物并無太多不同,萬物均可為劍。
無劍無招:此境幾達臻境,已經完全擺脫“劍”,達到了手中無劍,心在亦無劍的境界,堪稱武學巔峰。
以氣御劍,通過對無形劍氣的駕輕就熟,殺人于無形。此境界關鍵則在于看破生死,不再執著得失,寰宇之內各種有形無形的介質均可為劍。
按照劍意的層次劃分,前三重應對著第一層“手中有劍”的境界。
此時的自己還沒有領會武學的真意,只是將各種技巧融匯在一起。
第四重木劍無儔則達到了第二層“心中有劍”的境界,不滯于物,劍意萌發,而現在的自己則正處在這個境界。
第五重無劍無招則是第三境界“手中無劍”,聚氣成劍。
而最終至高境界“心中無劍”則是萬法歸宗,殊途同歸。
通過和寒明的一場戰斗,自己終于領會到了心中有劍的劍意奧妙,昨晚一朝突破。
那么自己的逍遙游和逍遙功也要同步的融匯到這一境界,將武學技巧上升到武學的真意層次。
難怪蚩尤在他自己的記憶世界里總是觀察萬物,之前自己無法理解,現在想想,那時的蚩尤便已經在尋找著萬法的真意。
逍遙功的十重境界:蟻,蛇,狼,豹,虎,獅,熊,象,蛟龍,蒼穹神龍。
自己已經臨近了第六境界邊緣,雖然自己的真氣還沒有像君萬里那般雄厚,但是自己的境界卻已和他相差不遠。
但自己的武學真意恐怕要和君萬里有云泥之別了。這也就是逍遙游和逍遙功中所欠缺的部分。
有了劍意,自己才能人劍合一。同樣有了武學真意,自己才能將逍遙游與逍遙功融匯貫通,形成自己的武學,而不再是照抄別人的武學。
只是這逍遙游和逍遙功遠比一般的武學精妙深奧,因此將二者融合的難度顯而易見,最為關鍵的是自己還沒有摸到武學真意的模糊輪廓。
一旦自己摸索到這個模糊輪廓,相信自己也就到了逍遙功法的第六層境界。
而要提升到武學真意,別無他法,唯有與人對戰,而且要與高手對戰,只有在生死之間的對戰中,自己才有可能進一步發覺這其中的的奧秘。
而這之前,自己就要先把逍遙游和逍遙功法的兩部分技巧融合在一起,身形合一,這樣才能悟出真意。
想明白了這些,肖遙決定以后直接將小家伙作為對戰目標。雖然小家伙身形過于渺小,但是它的力量和速度都遠勝于自己,自己的五感雖然可以捕捉到他,但自己現在的身形卻跟不上它,因此它是自己現在最好的陪練了。
如果連小猴子的邊都摸不到,那就不要說去獸穴了,想一想那一天的巨蜥,自己現在過去,若沒有小家伙在,根本就是他們的開胃菜,連塞牙縫都不夠的。
肖遙把小猴子慢慢放在水面上,自己也跳進水中,然后手持鐵扇,相對而立,小猴子頓時明白了肖遙的意思,只是滿臉猴毛,看不清它的表情。
肖遙揮動手中鐵扇,直接砸向小猴子頭頂。小猴子并不躲閃,而是向下沉入水中,然后從其他地方跳出,直接撲向肖遙的左側,此時小家伙手中已經多了那把三寸小劍。
肖遙將鐵扇一擋,直接攔住小猴子的前進方向,鐵扇和小劍劇烈的碰撞,肖遙在水中被擊退五六步,身體轉上兩圈才穩住身形,而小猴子已經再次棲身上來,展開第二輪攻擊。
一人一猴就在水中不停地追逐切磋。
水中雖然行動受限,但是也減緩了每一次和小猴子撞擊在一起時的沖力,還能將自己的身法和內力全部激發出來。
自己由劍意入門,但是自己的劍術卻不熟練,手中有劍的三種情況,自己都還沒有如意掌握,同樣自己也還沒有將逍遙游的身法和逍遙功的秘法,內力使用融為一體的境界。此時與小猴子對練,就是最好的提高途徑。
小猴子也清楚肖遙的心思,并沒有使出全力,只是不斷使出比肖遙高出一部分的力量和速度,這樣一來,肖遙就能清楚的感覺到自己的感官、意識、身形和真氣運行之間的差距。
小猴子不斷進攻肖遙,而肖遙則不斷的使出渾身解數,將逍遙游和逍遙功的秘法都發揮到極致。
二者身形在水總不斷碰撞,交錯,不斷被擊退,又不斷的再次上前,肖遙同時分析著自己的每一個姿勢,每一次的真氣運行,每一回的分析判斷。
從復雜詭變的身形,開始慢慢簡化,從不明所以的真氣運行,開始有的放矢,從臨時的見招拆招,開始意在劍前,用自己已經領悟的劍意,引領自己的身形和內功也進入到武學真意的層次。
不時水花飛濺,不時二人跳出水面,在空中交手,偶爾落在地上繼續交手,再跳回水中,彼此劍光紛擾,身形交錯,小猴子較小的身形,使得肖遙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慢慢忘記了自己的初衷,忘記了自己的目的,只是單純的拼勁全力去和小猴子交手。
這是一種對于勝利的渴望和執著,這是一種對于武學的熱愛和癡迷,此刻肖遙就陷入了這種狀態。
之前的肖遙,來到這個世界后一直抱著游戲人間的態度,雖然自己的武藝也在不斷地提高,但那也是建立在逍遙游和逍遙功法的幫助下,自己卻從來沒有如此沉浸在武學的世界中,也從來沒有如此的專注思考武學的真意,只是將它作為自己的一個手段,如同手中的鐵扇一般。
自己的專注不夠,自然不能領悟武學的真意,態度不夠認真,自然也不能時時處處思考自身武藝的種種不足,雖然自己之前對戰過很多次,但卻是有些“恃強凌弱”罷了。
之前的種種其實不過是在照抄別人的經驗結果,而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如何也理解不了這兩部武學的正真含義,頂多學個皮毛,學個表相罷了。
小猴子不斷地加強手中的力量和速度,肖遙卻拼命堅持著不放棄,始終將自己的力量集中在一處,抵抗著小猴子的種種進攻。
在這不斷的交手中,肖遙漸漸開始掌握體內每一處真氣的運行規律,開始掌握自己每一個動作所消耗的真氣,每次一次身形變換的時間和最終效果,自己全身的真氣分布。
一人一猴仍在不停地戰斗,肖遙此刻已是筋疲力盡,卻仍在憑著自己的意志在堅持。
隨著戰斗次數的增多,肖遙發現身體各部位間開始相互配合,相互呼應,而不再需要自己有意識的去控制,而是身體下意識的做出種種反應,這種反應最開始漏洞百出,在經過不斷調整練習后開始變得行云流水,身形合一。
肖遙慢慢感覺到自己的身形開始合而為一,每一處肌肉,骨骼,韌帶都在真氣的運轉中不斷將力量相互傳遞,相互依賴,而不是再如從前一般單一的接受力量,釋放力量,自己的身形和攻擊也不再大開大合,而變得圓融連綿,沒有了多余的動作,沒有了繁瑣的準備,只有返璞歸真后的簡單變換。
小家伙的力量雖然強大,此刻肖遙卻不再需要一味的躲避,已經慢慢能夠有效的通過身形變化,來化解掉它大部分的沖擊力量。
進攻也不在是一味的追求速度,而變得時快時慢,有張有弛,不在拘泥于之前學過的那些招式。
肖遙繼續思考著,感悟著。
此刻的自己已經過了看山是山,看海是海的階段,進入到了看山不是山,看海不是海的階段,由簡入繁,再次由繁入簡,開始摸索到了自己所尋求的武學真意。
肖遙開始自由的組合融匯之前自己所有見到過的招式,不再一味的模仿,開始將這些招式中自己所悟到的心得不斷的融入到自己的意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