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暘合目傾聽,不置可否,蒲扇卻停了下來。我微微一笑,又道:“從西北由檻車押回京,自然走不快,三千多裡,怎麼也要十幾日。我記得殿下是六月初五到達京城的,如此必是在五月二十五之前就啓程了,也就是說,天子氣在五月二十五之前就出現了。是不是?”
高暘道:“不錯。”
“殿下離開西北之前,還不忘囑咐裘郎中,讓他立刻擬奏章彈劾昌平郡王。多半平西校尉文泰來告發昌平郡王通敵的彈章也是這麼來的,否則他二人爲何同時彈劾昌平郡王?未免太巧。那麼劉靈助的那封上書,必也是殿下臨走前安排人寫好的,將天子氣的日子改到五月二十九,再拖延至六月初五左右寄出,如此我遲至今日纔看到。”說著定定地看著他,“二十九日,殿下已不在西北。如此這道天子氣,連帶著先前幾日的那道,都不是應在殿下身上,而是應在昌平郡王的身上。殿下的如意算盤便是如此吧?”
高暘眼皮一跳,雙目微睜,拿蒲扇拍著手心:“早聽說你斷案如神,想不到這一番本事竟用在了我身上。”
“如此說來,我沒有說錯了?”
“有如親見。”
我緩緩道:“殿下臨走之前令裘郎中和文校尉上書彈劾,加之早已出現的天子氣,都是爲了坐實昌平郡王的大逆之罪,令聖上以爲天子氣應在昌平郡王,必除之而後快。只要我將劉靈助上書之事稟明聖上,便有可能洗脫了殿下的嫌疑,如此昌平郡王必死無疑,殿下卻可以脫身了。”
高暘沉聲道:“我並非有意加害昌平皇叔,只不過爲求活命,卻也顧不得了。”說著目光馳遠,彷彿在眺望那一日清晨胭脂山上的絢爛雲氣,“那一日我早早起身,登高望見胭脂山上的雲氣,直可說魂飛魄散。你知道,他對父王、對熙平姑母表面寬待,實則無一日不戒備。幾番思量,唯有離開西北避嫌,纔不會令他懷疑我。”
我嘆道:“殿下隨意尋個藉口離開西北便好,又何必自污?”
高暘苦笑道:“不論我擅離職守還是原地不動,不論我尋怎樣的藉口離開武威,只要有那道天子氣,只要我當日仍在西北,都不過是等死而已。突然離開西北,又未免突兀,他的心思極細,這點肯定瞞不過他。”說著眉頭緊鎖,似追憶當日清晨痛下決心的艱難一刻,“唯有狠下心來觸犯軍規,傷及李元忠的要害,這才能被昌平皇叔押送出西北。反正我嗜殺好色的名聲早已傳遍朝野,也不在乎多幾件。藉著這些平常的罪名,也許他瞧著我不成器的混賴模樣,能矇混過去也說不定。”
我搖頭道:“然而,殿下覺得自污仍是不夠。”
高暘道:“不錯。我讓劉靈助上書,以期迷眩聖目。若聖上惑於發雲氣的日子,我的勝算便又大了一分。”
我頷首,再次問道:“那劉靈助究竟是誰?”
窗外忽然起了大風,雖然關門閉戶,燭光仍狠狠一歪。我眼睛一花,恍惚只覺高暘的笑容森冷而詭譎:“劉靈助是你極熟識的人,不妨猜上一猜。”
在西北我“極熟識”的人?似乎並沒有。我和昌平郡王只有數語交談,根本談不上“極熟識”。裘玉郎和文泰來我從未見過,不過聞名而已。如此說來,只有高曜。但據朱雲所言,高曜是在高暘離開西北以後纔到達軍中的。即使高曜和高暘曾在西北會面,也不會受高暘指使去冒充“劉靈助”。
我搖頭道:“我猜不出。還請殿下明示。”
高暘笑道:“你只猜活人,不猜死人,自然猜不出。”
我奇道:“死人?”忽而想起那一手獨特的字體,心念一動,不可置信道,“難道是於錦素?她已經被處死了,還如何——”
高暘口角微揚:“你的臉都白了。莫非你對於錦素心中有愧?爲何聽到她的名字便如此害怕?”
我哼了一聲:“幽冥之事,總歸要存些敬畏之心。殿下直言無妨。”
高暘笑道:“‘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不與祭,如不祭’[77]。你讀慣聖賢書的,還沒‘祭’,倒先怕起來了。”我移開目光,不理會他。只聽他又笑道,“我聽說於錦素被處死之前,你曾去掖庭獄見過她?你和她這樣交好,爲何見死不救?”
我目不斜視,仍不理會。高暘凝視片刻,忽而自笑自嘆:“好吧。實不相瞞,其實這個劉靈助便是我。我離開武威城之前,自己擬好封好,交予裘郎中延遲至六月才發往京中的。”
“那字跡呢?”
高暘笑道:“那樣的字體,可說開創一派先河,我自然是寫不出的。先前我在西北偶爾拾得一本字帖,見上面的字體十分有趣,便留下賞玩了兩日。劉靈助的上書便是照著字帖描的。”
“這字帖莫非是……”
“不錯,是於錦素在西北閒來無事所創的字體,那字帖便是她留在西北的。若當時沒有那本字帖,我還真不知道要如何做這個‘劉靈助’。可惜,這本字帖被我燒掉了,否則傳入中原,定然廣爲文人雅客所臨摹,堪比衛夫人的簪花小楷[78]。”說罷搖了搖頭,似乎頗爲惋惜,“我並非書法行家,但若要我給這字體取個名字……可謂貴、病、瘦、硬,就叫‘錯金體’,甚好。你以爲如何?”
於錦素死去已近四年,想不到倒幫高暘陷害了自己深愛的昌平郡王,當真諷刺,“錯金體?殿下當真有閒心思。”
高暘道:“聽天由命,無聊透頂,難免胡思亂想。”
我嘆道:“御史中丞施哲已經去西北軍中了,我若將這封上書呈上去,聖上必會令施哲前去查問。若尋不到‘劉靈助’,又或根據‘錯金體’追查到那本字帖,聖上反而會懷疑‘劉靈助’的用心。”不容高暘插話,我又道,“即便殿下已經燒掉字帖,只要在昌平郡王那裡尋到相同的字跡,一樣惹人疑心。施哲素來心細如髮,殿下千萬不要小瞧他。”
高暘笑道:“御史中丞施哲,‘發奸摘伏,有若神明’,不在你這位女尚書之下,我如何敢小瞧他?那封奏疏,我知道必會送到你書案上,我描於錦素的字體也只是爲了讓你過目不忘。”
我瞟了他一眼,淡淡道:“這樣驚心動魄的文章,想忘記都難。”
高暘道:“你只要尋個心腹,將那封奏疏重新抄錄一遍。到時候就算聖上命施哲拿著奏疏去尋‘劉靈助’,也尋不到一絲線索。找不到‘劉靈助’,一切便只能存疑。固然,五月二十一那日胭脂山是出現了天子氣,但誰又能證明五月二十九到六月初二這四日,胭脂山沒有天子氣?聖上對昌平皇叔一貫不喜,如此一來皇叔絕無活路,而我便可藉此脫身。”
我凝視片刻,漠然道:“殿下當真是心狠。”
高暘道:“他雖是我的皇叔,論交情卻與路人無異。到了你死我活之際,難道我還要謙讓他不成?”
我搖頭道:“我並不是在說殿下待昌平郡王狠心,而是待自己狠心。”
高暘道:“我不想等死,只能以死求活。或者說,與其等他處死,不如自己尋死。”
我嘆道:“太險了。不過倘若是我,也想不到更好的辦法了。”
高暘道:“倒要多謝我這位任性妄爲的皇叔。否則單靠我那兩下,嘖嘖……”
我垂眸一笑:“其實殿下還是少算了一個人,若算上他,殿下的勝算可再多兩分。”
“誰?”
“弘陽郡王。”
“高曜?我聽說他在東南沿海一帶,此事與他何干?”
“殿下離開西北便到了此處,所以不知道外面的消息。殿下去後,弘陽郡王就去軍中巡查鹽政了,昌平郡王因走私羌人的青白鹽,還被弘陽郡王參了一本。”
高暘一怔,隨即面露喜色:“天子氣應在未來者,如此,也可說是弘陽郡王應了天子氣,對不對?”
我淡淡一笑:“弘陽郡王是最年長的皇子,倘若聖上真以爲是他,也可說名正言順。當下的困局也迎刃而解了。”
高暘笑道:“高曜順利成章做上太子,你是最高興的。”
我不以爲然道:“他將來做太子還是做郡王,我都至多不過是個正四品女官。更不用說再過半年,我便出宮去了。”
高暘目光一動:“就怕他以爲高曜是廢后之子,未必屬意於他。”
想問的都已求證清楚,我也該走了。於是起身慨然道:“多一個人分擔,殿下和昌平郡王就多一條活路。想不到一片小小的雲氣,一顆長尾星子,竟讓人大傷腦筋。”
高暘道:“子曰:‘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79]其實天何嘗不言?雲氣星象,都是天啓。‘獲罪於天,無所禱也’[80],可見天之無情。先師至聖都語焉不詳的事,我不學無術,只能聽天由命。”
我聽了也不覺傷感,寬慰道:“‘禱:告事求福也’,不過是動動嘴皮子的事情,何其輕鬆。‘獲罪於天’,固是‘無所禱也’,卻是‘有可爲也’。怎可說聽天由命?”
高暘道:“我的‘有爲’,卻還要你來成全。倘若你不肯將‘劉靈助’的上書重新抄錄呈給他,我便算不得‘有爲’。”
我哼了一聲道:“你這封上書明明是假的,我若代你呈上,便是欺君之罪。”
高暘道:“欺君之罪也是我一人的,與你無干。”
“我深夜來此,再爲你重新抄錄改變字跡,欺君之罪,我也逃不掉。”
“你若怕,我不勉強。呈不呈上去,全在你。”不待我說話,他又道,“即使你不這樣做,昌平皇叔也很難活得成。通敵造反,連太后都無可奈何,倒也不缺這點天象。”
我嘆道:“我已答應了苗佳人……其實今夜若非她難產,我也不能出宮來。”
高暘起身,近前一步,溫然道:“原來皇叔又幫了我,讓我今夜見到了你。”
我退步行禮:“今夜言盡於此,告辭了。”
高暘伸手欲扶,終是剋制,硬生生將右手藏於袖中,背在身後。他認真道:“當此關鍵時刻,竟還是你與我同生共死。”
我微微一笑道:“我不想與殿下共死,更不敢與殿下同生。只望再不要有此性命攸關的時刻,各自安穩,相忘江湖,如此足矣。”說罷躬身退了出去,數步後轉身,再不回顧。
整座黃門獄像一隻巨大的野獸伏地而眠,夢中是無盡的堅貞與恐懼,沉重的鼻息激起猛烈的氣流,帶走我單薄的衣衫下僅有的熱量。大門在車後緩緩合攏,最後一盞燈也熄滅了。我這纔敢掀起紗簾,向著相反的方向注目良久。
高曈在我身後微笑道:“纔剛彤兒去向哥哥告別的時候,哥哥看上去很高興。大人還會再來看哥哥麼?”
紗簾緩緩飄落,我嘆道:“今夜出宮不易,恐不會再有這樣好的機會了。”
高曈道:“宮裡只剩了大人,大人就說要回府看望老夫人——”
我搖頭道:“雖然只剩了我一個,也不能罔顧宮規。再者,那獄吏很仔細,說不定已經起疑了,怕再多一次,就要被他瞧出破綻了。”
高曈不屑道:“他收了府裡很多錢,若出去胡言亂語,自己也活不成。”
我微微一笑,緩緩道:“當下的情勢,不宜節外生枝。”
高曈會意,深深頷首:“大人所言極是。”
【第十六節 他人有心】
回到家中,卻是銀杏守著後門。她的小臂上還搭著一襲湖藍色的絲緞斗篷,正倚在門上觀望。見車到了,忙扶我下來,將斗篷披在我的肩頭,站在我身後目送馬車遠去。
安然回府,整個人都鬆快下來。我問銀杏:“怎的是你?綠萼呢?莫非這就睡了不成?”
銀杏道:“剛纔綠萼姐姐和錢公公一直應付宮裡的侍衛,才歇口氣。況且候門、鎖門這樣的小事,怎敢勞煩綠萼姐姐?”
我笑道:“侍衛們沒有驚動母親吧?”
銀杏道:“夫人從佛堂出來便回屋睡下了,倒是公子還在等二小姐呢。”
我不禁駐足,銀杏險些撞在我身上,手一顫,風燈在地上嘩啦啦跌得粉碎。我從未見過母親禮佛,遂奇道:“佛堂?”
銀杏忙扶著我退開幾步:“二小姐小心踩到!”黑暗之中我看不見她的神情,只聽她微微嘆息,“是。自從夫人聽說二小姐在宮裡打傷了貴嬪娘娘,這兩個月來就整日在佛堂裡唸經祈禱。”
風聲嗚咽不止,掩飾我的愧疚與不平:“母親在求什麼?”
銀杏低聲道:“大約是求平安吧。”
胸口一痛,天上的月亮頓時變作白花花的一團。我深恨自己,竟令母親如此絕望。銀杏拾起地上的半截蠟燭,向路燈中點燃。我趁她不留意,裹緊了斗篷疾步逃回。
內苑靜得異乎尋常,我幾乎能聽見自己沉重的心跳。一擡眼,只見房門緊閉,小錢和綠萼兩人並肩立在門口,面面相覷。朱雲正在廊下低頭踱步,明明穿著沉重的布靴,腳步卻輕得像漱玉齋的貓,似是生怕驚動了誰。
我秉開心事,輕手輕腳地走上前去:“雲弟,怎麼不在屋裡坐著?”
朱雲乍驚乍喜,大大鬆了一口氣,幾近哽咽:“二姐,你終於回來了。屋裡有位故人在等你呢。”說罷在我耳邊悄聲道,“熙平長公主不知如何,知道二姐出宮的事情,竟尋到家裡來了。”
我大吃一驚:“長公主在何處?”
朱雲向後一指:“就在二姐的房間裡。”
我心念一閃,問道:“你可告訴——”
朱雲忙道:“二姐放心,小弟只說二姐許久沒有出宮,一個人貪玩逛夜市去了。綠萼姑娘和錢公公也都三緘其口。”
這一趟出宮全是臨時起意,又在夜間,熙平長公主竟能這樣快得知,趕來侯府見我,實在可嘆可畏。我眉心一蹙:“母親知道長公主來了麼?”
朱雲道:“自然不知道,長公主殿下是悄悄來的,身邊也只帶了慧珠姑姑一個人。”說罷提高聲音笑道,“二姐回來了,家中有貴客。”說罷輕輕推開房門,便帶著綠萼和小錢退到對面的廊下。
但見桌邊端坐一位身著墨藍色折枝玉蘭對襟長襖的女子,一面飲茶一面看書,燭光下露出半張芙蓉秀臉。雙目明光流轉,似春日清澈的泉眼,深邃而活潑。熙平緩緩翻過一頁書,目光稍稍擡起,復又落下,高貴而散漫。
我一怔,忙上前行了一大禮:“玉機拜見長公主殿下,殿下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