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堂隆領(lǐng)了諸葛亮的軍令,就先行率軍兵前去軍營駐紮,而諸葛亮則隨著臨淄本地官吏的指引,暫時住進了臨淄的官驛之中。
跟著諸葛亮一起住進官驛的,還有鄧茂和張寧。鄧茂則是作爲諸葛亮的護衛(wèi),而張寧被當(dāng)成是諸葛亮的親兵,貼身隨從,近身保護。
沒過多久,龔景就派人來通知諸葛亮,說是刺史大人設(shè)宴,想給各位前來救援之人慶功答謝。諸葛亮自然是欣然應(yīng)諾,答應(yīng)了下來,表示會準時赴約,前去就宴。
待到了約定日期,諸葛亮帶上高堂隆等人,前去刺史府赴宴。等到進了刺史府的宴客廳,諸葛亮才發(fā)現(xiàn)慶功宴會上早已人潮擁擠,不光刺史趙琰在,太守龔景也在,就連鄒靖和劉備都早早到位,就坐等待開宴。
諸葛亮和衆(zhòng)人紛紛見了禮,在趙琰的示意和龔景的安排下,也依主次之位而入座。趙琰見前來青州臨淄解圍的各路英雄人物皆已來齊,也就不再空等,準備開席。
“黃巾造反,娥賊圍城,幸虧諸位古道心腸,前來施援,擊潰反賊大軍,方保青州不失,臨淄無虞。本刺史必爲各位向大漢朝廷上表請功,如實陳明,不使英雄豪傑一腔熱血空灑戰(zhàn)場。”
趙琰舉起酒杯,環(huán)巡了一週,說了些毫無營養(yǎng)的官場客套話。事實上,趙琰也是有意爲之,既然拜認了諸葛亮爲主公,在沒得到諸葛亮的同意之下,自然不會立馬當(dāng)場作出承諾。
雖說刺史是一方封疆大吏,可趙琰早就不想管了。爲朝廷表功,別說朝廷奸宦當(dāng)?shù)懒耍退愠们迕鳎裳巯曼S巾蜂賊四起,哪怕是大漢天子也沒心思爲哪個州郡因功賞賜,更何況在座的都是什麼人,大家皆心中有數(shù)。
前來青州救援的,幽州涿郡涿縣鄒靖年數(shù)已高,難以升遷,劉備三兄弟更是白身,諸葛亮尚未及冠,這樣的陣容,哪怕解了青州之圍,也有一大堆的理由不作封賞。
大漢的官職,那可是要賣的,靠軍功上位的極少,就算有,也多爲軍職,比如鄒靖就是過來人。至於錢財賞賜,那就更不用想了,漢帝自己都不夠用呢,會爲了賞賜有功之人,自己掏腰包麼?
若真是如此,天下之大,九州之廣,此次黃巾舉事,立功之人如過江之鯽,漢帝哪裡應(yīng)付得過來。於是,趙琰所說的皆是好聽的官場客套話,沒有一絲實質(zhì)內(nèi)容。
諸葛亮二世爲人,自然是聽得出趙琰的弦外之音,瞬間明瞭趙琰的心思。鄒靖也是軍旅老油條,一下子就明白趙琰的意思,不過這也在鄒靖意料之內(nèi),大老遠地跑來青州救援,好處多少,皆在趙琰一句話之中。
既然趙琰這樣說了,鄒靖還是能接受的。畢竟,希望越小,失望就越少嘛。然而,劉備心思敏捷,聽到趙琰這樣說,卻是開心不起來了,只能強顏歡笑。
感情來青州折騰了這麼多天,終於擊潰了黃巾大軍,立功了赫赫戰(zhàn)功,這趙琰卻無意賞賜,那豈不是又白白徒勞一場。劉備都快志冷心灰了,難以接受。
趙琰知道大神好請,小鬼難送,既然鄒靖和劉備等人前來救援,而且已是成功解了青州之圍,若是不出點血,恐怕難以送走這些人。
其實,就算趙琰鐵了心,硬是不給賞賜,甚至是補給,趙琰也是有恃無恐,趙琰現(xiàn)在可是諸葛亮的人哪,有二千多的泰平軍在那晾著,纔不怕鄒靖和劉備這區(qū)區(qū)的一二千郡兵。
不過,趙琰久在官場,也不願惡了這些人,人家也是大老遠趕來,功勞苦勞皆有,不能寒了這些人的心,不然青州以後恐怕難以在其他州面前立足,容易民心失離,百姓唾棄。
於是,趙琰打了一棒,又給了一些甜棗,說道:
“幾位將軍皆是人中龍鳳,世之英傑,雖說擊潰黃巾娥賊不在話下,然而賊衆(zhòng)極多,想必各位將軍所領(lǐng)的軍兵恐有折損,兵器輜重等等多有磨損,此事既因我青州而去,自然不能使爾等白白受了損失,本刺史已令太守龔景全權(quán)負責(zé)各位將軍一應(yīng)後勤補給軍務(wù),務(wù)必使各位將軍滿意,放心。青州被黃巾所害,物資人丁已是不多,只能盡力而爲,還請各位將軍能夠諒解。”
趙琰向各人行了禮,賠個不是。趙琰真的是高高舉起,又輕輕放下。先是說升官發(fā)財,青州給不了,但軍隊的後勤補給一定會有,而且會使各位滿意,不用擔(dān)心。
後面居然又無恥地表示青州被包圍得太久了,也不知還能湊出多少糧草輜重給各位,又要大夥寬容諒解。
衆(zhòng)人見趙琰行禮,只好紛紛回禮。雖說趙琰提的全是事實,然而在座的人皆像好好地一鍋粥,剛要端起來吃,大喝一口後,發(fā)現(xiàn)吃了一隻蒼蠅似的。
就連諸葛亮也暗暗地感嘆趙琰的無恥,若非趙琰早早地投誠於諸葛亮,恐怕諸葛亮也只能像鄒靖和劉備一樣,白白吃了這個啞巴虧,空憋屈一肚子火。
“多謝刺史大人的支持和照顧,在下代泰平軍全體軍兵向刺史大人表示感謝,刺史體恤軍兵,愛民如子,青州百廢待興,仍慷慨解囊,我等感激不盡。”
諸葛亮只好提前跳出來,不讓自己的手下趙琰冷場,帶頭表示感恩。諸葛亮也按事實來說,讓鄒靖和劉備認清形勢,別想大撈特撈。
當(dāng)然,最爲主要的是身爲主公,要有意識有下屬站臺,作爲出人出力最多的泰平軍之主諸葛亮都這樣說了,認同趙琰的說法,不大開血口,要太多賞賜,而是趙琰給多少,拿多少,不得不說諸葛亮的行爲太有貓膩,讓鄒靖和劉備感到不可接受,難以思議,一時驚得目瞪口呆。
不過,諸葛亮表態(tài)了,又是三人之中後臺最硬,兵力最強,且最年輕的那個,身爲校尉的鄒靖和白身的劉備也不敢出言反對,站出來拂了趙琰和諸葛亮二人的意思。
畢竟,鄒靖和劉備也是有眼力勁的人,投反對票,可能什麼都沒了,同意了,可能憑趙琰的良心,多少還能有點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