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諸葛亮的舉動,顯得合情合理,既然有信任,又有保障,不怕鮑信臨時反悔,誤了大事,也給予鮑信足夠的尊重的厚待。
至于貂蟬,鮑信才不會多嘴尋問為何軍中會有女子,以及貂蟬與諸葛亮之間的關系,搞不好這貂蟬若是主公諸葛亮看中的女人,問多了容易引起諸葛亮的反感,傳出去了,還會得罪了未來的主母貂蟬。
諸葛亮吩咐完一切之后,鮑信當了濟北相多年,自然不會拒絕諸葛亮的安排,就算有困難,略一思索,覺得能夠處理,鮑信也就不想提出來,打算自行解決即可,免得新投諸葛亮,卻表現(xiàn)得能力不足,被諸葛亮看輕。
鮑信極為爽快地拱了拱手,行了個軍禮,說道:
“末將領命,必不負主公之托,將傳國玉璽和一干人等安全帶回青州,若是有失,末將愿提頭來見。”
鮑信信心滿滿,整個畫面絕對地是相談甚歡,諸葛亮見鮑信沒什么異議,也派人將郭嘉和陳宮喚來,告訴兩人相關的事項安排,讓陳宮負責主導,把鮑信等人先回青州的一切大小軍務調度妥當,務必保證鮑信等人回青州的全程順利、無憂。
郭嘉和陳宮聽到諸葛亮又收服了一個人才,而且鮑信還是一方英雄,手掌重兵,別說有千辛萬難了,再苦再累,郭嘉和陳宮都愿意幫忙辦妥當了,況且鮑信自然認了主,肯定會愿意與諸葛亮這些舊部打好關系,也會搭把幫忙,以便成事的。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宮必將一切事務安排周到,讓鮑將軍順利回到青州,穩(wěn)定青州民心。”
郭嘉和陳宮自會懂得如何維護主公的面子,就連鮑信都爽快地答應了諸葛亮的安排,精明如妖的郭嘉和陳宮哪里還會給諸葛亮添堵,大擺困難,大提苦處,當即將鮑信回青州的事放置一邊,準備離了軍帳,再慢慢與鮑信做密談,商議好各事。
于是,軍帳之中,突然就變了畫風,變成了郭嘉和陳宮與鮑信在聊家常,談各地為官之后的心得與所見,三人相談甚歡,談了沒一會兒,就紛紛向諸葛亮請辭,退了軍帳,自行安排去了。
卻說,董卓也不傻,尤其是有女婿李儒幫忙策劃,先是故意地占領了洛陽城門,出入要地,然后再帶兵橫行洛陽皇城,為的就是示威,給京師洛陽各官員來個下馬威,直到董卓果然如愿能夠自由進入皇宮之內,董卓才開始收斂起來。
最主要的是董卓已經(jīng)達成目的,再繼續(xù)得罪全部人,恐怕就會被群起而攻之了,其次董卓不可能一直都用這種辦法保持對京師洛陽的掌控,始終還是要靠文治,不能靠武威。
于是,董卓開始派人大肆地招降原何進的部將,許之以高官厚利,希望掌握京師洛陽全部的兵馬,本來由十常侍張讓等人統(tǒng)領的皇宮禁軍在上一次宮變事件之中,皆被隸屬于西園八校尉給殺了個干凈。
現(xiàn)在負責在京師洛陽維持秩序和治安的,全是袁紹和袁術、曹操領頭的西園八校尉兵馬,董卓自知收買不了袁氏兩兄弟,以及曹操,也就自動忽略這些把持皇宮的軍兵,先向洛陽城內的其他兵馬下手。
沒多久,除了袁紹和曹操等刺頭之外,原來屬于大將軍何進的兵馬全部都被董卓收買在麾下,要么被脅迫誘逼,要么用錢財收買,或美色,或珍寶等等,一時之間整個洛陽的兵馬,超過九成以上全在董卓掌握之中。
董卓開始飄飄然,想不到接了何進的傳檄,來京師洛陽趟這次渾水,居然如此地順風順水,本來董卓還想著朝堂之中對董卓頗有微詞的人不在少見,不想領詔前來洛陽呢。
畢竟,洛陽的很多官員,像盧植、朱儁等看不起也看不慣董卓,董卓自然也跟他們尿不到一塊,根本就不想來洛陽,眼不見心不煩。奈何女婿李儒一直苦苦相勸,兼之西涼大草原之上,所有的部落都差不多都不愿再與董卓對著硬干了,愿意歸順和投降的皆早早歸順和投降了。
不愿意的那些部落早化作大草原的肥料,死了個干凈,董卓在西涼也頗覺得無趣,故而才答應女婿李儒的建議,前來洛陽看看是什么光景。
不來還好,一來董卓感覺就像開啟人生的外掛,直到現(xiàn)在董卓還有些不敢相信,短短數(shù)月,就能變成像以前需要極力討好的何進那般權勢。
素來進取努力的董卓的野心遠遠還沒實現(xiàn),便又找來了女婿李儒相問,對于李儒,董卓那是聽之絕無二話,私底下拉著李儒的雙手,問道:
“文優(yōu)賢婿,如今京城洛陽盡在掌握,我觀那少帝劉辯軟弱無主,年少無知,實非大漢明君,我有意廢除了少帝劉辯,另立前董太后一直支持的陳留王劉協(xié)為新帝,劉協(xié)比劉辯更是年幼,想必更好掌控,到時朝政落入我等手中,則天下莫敢不從,不知文優(yōu)賢婿以為此事可行乎?”
在李儒面前,董卓從來不掩飾自己的野心,都是極為坦誠,畢竟自家的女婿有才學,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沒有什么不能告訴李儒的,李儒又是一介文人,娶了董卓的女兒,算是斷絕了另起爐灶的可能。
這也是董卓將李儒視為親信心腹,完全沒有一點心思防備李儒的原因。李儒以往的表現(xiàn)可圈可點,至少比起董卓的另一個女婿,簡直是天上地下,好得太多。
董卓生有一子,兩個女兒,皆早已成年,長子娶妻之后生有一孫女,名喚董白,董卓自身有一兄一弟,兄名喚董擢,弟名喚董旻,董卓的兩個女兒,一個許給牛輔,牛輔雖資質平平,倒也穩(wěn)重踏實。
另一個女兒許給李儒,卻幫董卓壯大勢力出了不少好計謀,而今董卓精兵強將,又是坐擁有西涼一州之地,錢糧、兵馬皆無數(shù),所差的無非就是聲望了。
董卓一直有心想讓弟弟董旻迎娶大儒蔡邕之女蔡琰,可惜蔡邕根本就不鳥董卓,況且董卓現(xiàn)在也不知蔡邕逃難到哪里,只好將主意打到少帝劉辯的身上,試圖玩一把大的,實現(xiàn)董卓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