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無法跟袁紹比,袁紹剛剛拿下了冀州,隨便一搜刮就能有好幾萬步兵跟在后面,雖說戰力有限,但也實在嚇人。可公孫瓚畢竟也有一股狠性和血性,想不到袁紹根本就不給活路和退路,公孫瓚又沒人能夠分憂。
整個白馬義從要說在大草原上打外族,那是沒得說的,可面對袁紹還真的不夠看,要不是劉備和關羽,估計公孫瓚早就被文丑一槍給刺個透心涼了。得知袁紹兵分兩路,緩緩攻來,公孫瓚心頭一橫,尋來劉備和關羽,竟然直接將白馬義從的兵權全皆暫時交給了劉備。
公孫瓚沒有別的要求,只是有了一個條件,那就是無論如何劉備絕對不能帶領白馬義從不戰而退,哪怕交手之后打不過袁紹軍,那也好過直接被嚇逃。只要有交手,勝與敗,輸與贏就不重要了,畢竟袁紹兵多將廣,以十倍以上的兵力對陣公孫瓚,雖敗猶榮。
公孫瓚之所以不敢自己掌軍,完全就是覺得玩不過袁紹,若是兵力處于劣勢,還將袁紹玩弄于股掌之中,那估計別說交手了,能不能茍合于性命都是兩說。
劉備本來得知袁紹大舉進攻,也是心驚膽怯,畢竟劉備和關羽之前可是親眼看到麴義的大戟士是什么軍威,加上兵種相克,公孫瓚這邊若是一直以公孫瓚為首,進行統率,劉備覺得完全沒有任何勝算。
劉備素來惜命,早就有心想逃之夭夭了,只是礙于與公孫瓚同窗的面子,以及不忍心公孫瓚辛苦建立起來白馬義從被袁紹一戰而滅。劉備剛想去向公孫瓚辭別,卻沒料到話還沒說出口,公孫瓚竟然愿意將白馬義從托付給劉備。
這讓劉備大大驚喜,之前受公孫瓚舉薦,也只是在平原縣那邊洗白身份,當個都尉罷了,掌兵不過數百,如今公孫瓚竟然愿意將好幾千的兵馬扔給劉備去統率,還不要求劉備能夠打敗袁紹,只是讓劉備與袁紹大軍交手一番,再擇機而退,不墜白馬義從的威名。
劉備當然愿意啦,假意推辭之后,也就接受了公孫瓚的請求。畢竟劉備本來就一無所有,輸了再看情況伺機而逃,哪怕被袁紹俘虜了也無所謂,袁紹樹大葉茂,到時劉備和關羽表現一番,相信袁紹肯定不會舍得殺了劉備和關羽,就沖袁紹手下還沒人能勝得過劉備和關羽的武藝。
劉備怎么看這筆買賣都是值得的,萬一勝了一場,那就賺大了。不止劉備名聲大漲,還能贏得白馬義從的勝任。說不定哪一天公孫瓚混不下去了,這些白馬義從會偷偷前來投奔劉備,到時換一個戰號,改頭換面就是劉備的精兵底子。
劉備得了白馬義從的兵權,也不敢做得太過明顯,畢竟現在白馬義從雖然公孫瓚命令全部人都要聽從劉備的指揮和安排,可劉備算是半路子出身,難免軍中會有人不服,因此劉備很謹慎,并沒有做出什么調整軍中將領的事情來,況且臨陣換將,也是不利。
劉備一切照舊,尤其是每一個安排都事先取得公孫瓚的同意,贏得公孫瓚的好感,不起排斥之心,劉備先是將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先鋒大將嚴綱給直接換成了關羽,由嚴綱充當關羽的副將。
關羽為人很驕傲,倒也不屑于與嚴綱爭權奪利,而只要求嚴綱率領著白馬義從緊緊地追隨關羽,護住羽翼即可。不過劉備給不了關羽太多兵馬,僅僅給了一千兵馬就讓關羽負責沖鋒陷陣,當白馬義從的開路先鋒、犀利刀刃。
袁紹大軍是兩路齊進,劉備眼看白馬義從本來就少,不敢有任何大意和自恃,尤其是不會學袁紹做什么兵分兩路的事,劉備讓關羽當先鋒,而劉備則和公孫瓚在關羽后面,率領著剩下的四五千兵馬尾隨其后。
劉備是這樣想的,既然袁紹兵分兩路了,那么劉備就率領白馬義從分前后兩軍,到時選擇袁紹其中一路兵馬進行交手,如此一來袁紹的兩路大軍就會有一路大軍失去作用,硬生生成了擺設,憑著大戟士和弓弩的速度想要追上白馬義從,那是想都別想。
劉備當然不會妄想消滅袁紹大軍,只是打著和公孫瓚同樣的心理,與袁紹交手一番,最好是有勝有負,然后全身而退,這樣最好。劉備仔細地分析了一下,其實情況也沒那么糟糕。
袁紹率領數萬步兵在后頭,只要趕在袁紹的大軍到來之前結束戰斗,那么袁紹后頭的步兵大軍就像袁紹的另一路先鋒一樣,失去了作用。那么劉備只要率領五六千白馬義從對上其中一路大戟士先鋒而已。
而作為先鋒,最多也就幾千近萬大戟士,雖說兵種相克,但五千對一萬,還不要求全勝,只要討到好處,弄個彩頭即可,劉備覺得此戰還是有搞頭的,畢竟關羽不是常人,關羽用來破軍,那是妥妥的,到時只要嚴綱率領先鋒部隊頂住,而劉備和公孫瓚又搶在袁紹和另一路大軍的前頭出現,肯定會給袁紹軍帶來震撼,說不定嚇退交手的那先鋒軍隊也有可能。
劉備和公孫瓚自領中軍,在關羽的先鋒部隊后面不遠不緊地尾隨著,關羽也不是什么不知兵事的武將,相反關羽相信劉備不會白白讓關羽去送死,只要關羽替劉備扛住,到時劉備一定會有后招。因此關羽手頭上有一千多兵馬,就覺得夠了。
而且關羽還覺得派一個嚴綱當副將,完全是多余,只要關羽率領一千多兵馬替劉備打開了戰機,嚴綱根本就發揮不了什么作用。不過關羽沒有大意,作為先鋒,不止要為白馬義從打響第一戰,還得替中軍探知到底袁紹的敵軍有多少兵馬。
要是來上個十萬兵馬,關羽會毫不猶豫地引軍回去,并且勸說劉備同樣撤軍,不可力敵。關羽帶著嚴綱埋伏在山坡一邊,而劉備一看關羽選擇了埋伏,一下子就明白了關羽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