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巖裡。就愛上網?l。頂,
深夜時分,日本遠征軍臨時指揮所依舊燈火通明。清軍開城大敗的消息剛傳到平巖裡的時候,前田利常和伊達忠宗都不相信。可是伴隨著越來越多的潰兵出現,而最後堪堪逃得性命的大清國英親王阿濟格也垂頭喪氣出現在他們眼前的時候,他們不得不信了。
整個平巖裡頓時氣氛緊張起來,然則現在黑燈瞎火,急切間前田利常和伊達忠宗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後路已經斷絕,前面清軍又大敗,再加上是異國作戰,前途已經非常渺茫
夜已深,前田利常已經休息了,而伊達忠宗卻怎麼也睡不著,他一個人在庭院裡靜坐。
由於“隊友”滿清實在是靠不住,除了鄙視再蔑視之外,先前兩人已經下了決定只等明日天色大亮便要放手一搏,反攻開城。
也許前田利常是個大心臟,可是伊達忠宗卻患得患失起來。伊達忠宗盤腿坐在屋檐之下,兩名侍衛一左一右地陪坐在伊達忠宗身旁。
伊達忠宗幽幽嘆了口氣,擡頭看了一眼天上的那一彎殘月。那月兒像一把彎刀一般,怎麼看怎麼不順眼。
日本遠征軍剛剛纔來到朝鮮國沒有幾日,竟然趕上了清軍大潰敗,先前說好的會師共同進擊團山軍呢
“八嘎”伊達忠宗恨恨地怒罵了一句,心中實在是忿恨至極。原本這一仗日清聯軍總數超過十二萬,對陣區區四萬團山軍,怎麼看都是勝算極大。可惜先是日軍的後路被斷。糧草輜重盡數付之一炬,後是清軍大潰敗。現在唯獨剩下斷糧的七萬日軍,這仗根本就沒法打了。
也只能明日放手一搏了。也許會有奇蹟呢
伊達忠宗與前田利常不一樣,他年紀雖然小一些,但卻是個腦子靈活好使的。此刻,他靜靜地撫摩著手上的紙扇,腦子飛速的運轉著。
這扇子是祖父伊達政宗流傳下來的,被視爲“家寶”,摸著扇子,伊達忠宗似乎想起了十多年前去世的祖父。
祖父伊達政宗由於小時候害過天花,雖然後來保住了性命。卻瞎了一隻眼睛,乃是一個獨眼龍。正是這獨眼龍祖父,憑藉一次次戰爭的勝利,將弱小的伊達家打造成了日本東北第一大勢力。
可惜日本東北還是太貧瘠了,土地人口都不能與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以及德川家康相比。伊達政宗當年想統一日本的時候,卻發現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在自己這邊。爲了保全家業,他違心地屈服於豐臣秀吉以及後來的德川家康。伊達政宗曾遺憾的表示:願早生二十年,成就織田信長一般的霸業。可惜對於戰國時期想有一番作爲的政宗,卻遭到生不逢時的厄運。
伊達忠宗眼角有些溼潤祖父臨死前曾經再三叮囑自己。家業維持不易,一定要處處謹慎小心纔是。
沒想到祖父去世才短短十年,伊達家就要會飛煙滅了嗎
自己葬生於此,領地內所有的精兵也都一齊陪葬。德川家光那龜孫子肯定會沒收伊達家的領地
不甘心啊,不甘心
翌日清晨,平巖裡的日軍剛剛埋鍋造飯。準備飽餐一頓之後便前往開城與團山軍決一死戰。可就在這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一名日軍營寨瞭望臺上的斥候用淒厲的日語高聲大喊:“敵襲”
這一聲有如石破天驚。數萬人立刻慌了手腳。就在此刻,平巖裡東、西兩個方向同時出現了大量的團山軍。將日軍死死堵在了平巖裡。
平巖裡南北都是崇山峻嶺,只有東西兩邊有道路,如此一來等於是日軍被前後夾擊,陷入了包圍之中。
不過明顯團山軍東路的人數並不多,也就是山東軍盧象升的兩萬餘人,前田利常和伊達忠宗緊急商議之後,決定從東邊突圍。
然而正當日軍整軍準備突圍之際,眼前的情況卻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東西兩邊的團山軍在二里地左右的距離就停下了步伐,大量穿著五顏六色衣服,明顯不是軍人的人操起鐵杴一頓猛挖,生生挖出了大大小小的坑。
那些人每挖一個坑,便有數名團山軍兵士跳入坑中
日本遠征軍七萬多人,戰鬥力如何先不說,火銃手只有三分之一還不到,明顯是冷熱兵器混合的軍隊。
而日軍的肉搏能力恐怕也不會差,畢竟他們國內剛剛打了幾十年的仗,老兵很多,與這種敵人肉搏就劃不來了。
張力知道敵人的兵力構成之後,不禁有些感慨。這尼瑪比當年日寇打武器代差還要大,這種敵人浪費哪怕就是一個團山軍的兵士上去衝鋒都是多餘。
所謂“吊打”,按張力的理解不光是是吊起來打還包括吊著距離打
所以團山軍現在的策略是徵發了大量的朝鮮民工,讓他們負責挖坑,而團山軍的火銃手們全部躲在散兵坑裡,等著日軍來衝
日軍試著衝了兩次,發現傷亡實在太大,團山軍各種火器打得他們哭爹叫娘,偏偏還對敵人造不成什麼傷亡,只好退了下去,另外再想辦法。
不管怎麼說,日軍人數衆多,若是集中衝擊團山軍的某一個薄弱環節的話,沒準還能有突圍的機會
可惜,張力又豈會給他們什麼機會
經過這幾日加班加點的運輸,團山軍的火炮已經從鬆嶽山運了出來,大量的馬車拖著密密麻麻的火炮來到了陣前。
不光是開城方向有火炮,就連盧象升的山東軍也有大量火炮陳正操將戰船上的中型榴彈炮全數拆下,帶到了此處。
沒過多久,猛烈的炮火聲響遍了平巖裡的每一個角落日軍頓時被炸得鬼哭狼嚎,盡數都退入大營,不敢再出來。
日軍的大營雖然只是臨時修建,不過外面也是用巨木建成了一圈鹿砦,堪堪還有一些抵禦炮火的能力。
張力並沒有讓團山軍發起總攻,只是將日軍前後堵住,然後遠遠的炮擊。在張力心中,這些日軍還有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