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死了方基石也很難過,過來幫忙處理后事。!好在有子貢等人主持,一切都很順利。
沒有了這個老友,方基石很顯得很孤單。在春秋時期,能活到他這個年齡的人,是很少有的。而且!像他這么強壯的人,更是少有。與子貢等人也說不到一塊去,畢竟人家是晚輩,把你當成長輩尊敬著。
與曾參的年齡差距更大,但是!曾參還是經常過來找他,請教一些事情。說是請教,其實是晚輩的客套話,只是過來看望你,順便問問而已。
“先生的學說思想,核心在修身!修身是基礎,自律是基礎。然后才是齊家、治國、平天下?!?
不管曾參是客氣還是真的來求教,方基石都要重申一下:修身自律是基礎。
“是!方伯!”曾參認真地點頭應著。
“當年你先生在去東周洛邑的之前,已經懷疑人生了,他懷疑禮,并思考禮,才去問禮的。問禮是假,問道是真!老子曰:不懂人,又如何懂禮呢?禮是為人民服務的。律法等等一切,都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禮和一切律法一樣,都不能束縛于人民。
但是!禮是需要的,是給世人的行為一個大概地規范,有一個遵循的標準,而不是過于拘泥。過于拘泥了,會束縛世人的手腳,不利于生活、生存。
老子的道學,認為社會是由一個個個體的人組合而成。他的這種說法,能夠給人以誤解,認為老子的道學是把社會、國家化整為零了,是亂世。其實不是!只是老子看到了社會的本質。社會本來是這樣地,是由一個個個體的人組合而成的。
還有!老子的道學認為國家是因保護子民而建立起來的,也因不能保護子民的生存而滅亡的。這一點,也說到點子面去了??墒?!一樣被世人誤解了,認為老子的道學是反對國家存在,是在分解國家,是在亂世。其實不是!是老子看到了國家的本質。
只有知道人的本質、社會的本質、國家的本質,才能懂人。只有懂人,才能懂禮。知道么?”
曾參點頭道:“謝謝方伯!謝謝!”
“所以!無論是老子的道學,還是你先生的儒學,都是講修身的!自身修養不好,無法參與社會,更無法管理社會。只有我們每個人做到自律,不去亂世,才能有一個安穩、和平的社會大環境。
當然!這是美好地愿望:如果我們大家都按照這個愿望去做,去修身,社會能安穩、和平起來??墒?!我們的愿望、想法是好的,是正確地,都只能是我們的一廂情愿。因為!我們活在一個現實世界里,活在一個復雜地世界里。
世界那么大,人口那么多。畢竟有著我們一樣想法的人很少,有著正確想法的人很少。幾乎是一個人一個想法,而他們也跟我們一樣,認為他們的想法是正確地。所以!我們無法要求別人跟我們一樣地想法。
所以!老子說!我們不能強迫別人來接受我們的想法,并如此去實踐。而是!我們當去廣泛傳播我們的學說思想,讓更多地人知道,讓世人去自覺接受。
老子說!沒有辦法!只有經歷過時間的考驗,歷史事件的檢驗,世人才能鑒別出哪個學說思想是正確地,哪個學說思想是不完善的。
所以!老子說你先生的做法是激進的,違背了順其自然的道理。而你先生一直認為老子的道學過于被動,不能積極救世,不能立竿見影。
你先生的心情是好的,他憂國憂民,一心想用最快地速度去拯救天下蒼生。
后來的他!周游列國后的他,才漸漸地明白過來,激進是沒有用的,只能順其自然慢慢來。
出仕是對的,普及教育更是對的!
出仕!可以在實踐總結經驗,修正自己的學說思想,也能夠擴大影響,快速傳播自己的學說主張。普及教育,可以長遠地傳播自己的學說主張,做到世代相傳!是不是?”
“是!是!方伯!”曾參點頭應道。
“還有是!無論是你先生的儒學,還是老子的道學,都是為人民服務的。初衷都是一樣地,都希望能夠拯救這個世界。只是各自的方法不同,出發不同。
你先生希望積極人生,從而快速達到目的。而老子認為:只有方法對了,才能事半功倍達到目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出發點錯了,路走偏了,無法到達預定的目的地。
老子的道家不僅僅是化整為零,而一樣是組合、重構社會的?;麨榱悴皇悄康模皇钦J清本質。重新組合,才是老子道學的核心。
老子一再強調!單單靠我們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面對強大敵人的。所以!我們要重新組合。我們要與配偶團結,組合成家庭。我們要與兄弟姐妹組合、與爹娘的兄弟姐妹以及他們的后代組合,組合成家族。我們要與周邊人組合,形成更大地力量。
這是老子道家學說所倡導的重新組合,置于如何去組合,是完全可以運用你先生的學說思想去組合的。兩個學說之間,不是分裂的,更不是對立的。而是!互補的!
老子的道學是治心!而你先生的學說主張是治世。光治心是不行的,必須實踐社會。光治世不治心也是不行的,一個人不知道為什么而活著,活著是為了什么,你怎么治世?是不是?”
“是是是!方伯!”曾參又點頭應道。
曾參與顏回不同地是:曾參能說,顏回不善言辭。顏回老實,在陌生人面前不愛說話。但在熟習的人面前,他是很能說的。一句話!顏回不善外交,而曾參很活絡。
經常與這個年輕人說話,方基石不僅覺得自己不老,還越來越喜歡曾參。
按照年齡來講,曾參跟方基石的孫子差不多大,可他是孔子學說直接傳承人。所以!曾參尊他為大伯。
孔子的大多數學生都尊稱方基石為大伯,已經成為習慣。
子路只孔子少九歲,一樣稱孔子為先生,尊師如父。當然!有時脾氣來了,他是什么也不顧及的。